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云落中学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物理试题(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云落中学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物理试题(无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度八上第一次月考
物理科试题
满分:100分 时间:8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1.下列几组数据中最符合实际的是( )
A.教学楼一层楼的高度约 33 dm B.上完一节课的时间大约为0.4h
C.普通中学生跑步的速度约为 1m /s D.1 s内人的心跳大约为 75次
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不同的乐器发声时,发声体不一定在振动
B.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C.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速度最快
D.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便停止传播
3.在使用刻度尺时,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甲和丙 B.乙和丁 C.甲和丁 D.乙和丙
4.2024年3月 20日,我国鹊桥二号中继星由长征八号遥三运载火箭在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共同升空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鹊桥二号为参照物,长征八号是静止的
B.以地球为参照物,鹊桥二号是静止的,长征八号是运动的
C.以月球为参照物,鹊桥二号是静止的,长征八号是运动的
D.以太阳为参照物,鹊桥二号是运动的,长征八号是静止的
5.观察图中的烟和小旗,关于甲、乙两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车一定向左运动 B.甲、乙两车一定向右运动
C.甲车可能向右运动,乙车可能向右运动
D.甲车可能静止,乙车向左运动
6.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沿直线同向运动,它们运动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内,甲做匀速直线运动
内,乙的平均速度为
第时,甲、乙的速度相等
内,甲、乙的平均速度相等
7.如图所示是汽车行驶过程中的导航截图,由图提供的信息可知,剩余路段汽车的平均速度大约是( )
A.60 km/h
B.10 km/h
C.10 m/s
D.6 m/s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1分)
8.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__________,常用符号__________表示,中学生的身高约160 (填单位)。
9.完成下列单位转换:
(1)50m=__________km ;(2)36km/h=_________ m/s;(3)30min=_______h。
10.放学路上,小明和小红沿人行道步行,一辆汽车从身旁向东疾驰而过,如图所示。司机说“你没动”是选定了
为参照物;小红说“车真快”是选定了 为参照物,
若以汽车为参照物小明和小红向 运动。
11.如图所示,小明连续拍了两张远景照片,间隔2秒。以地面为参照物,骑车的小孩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小轿车比卡车   (选填“快”或“慢”);这段路限速50 km/h,若每两棵树之间相距10米,可以推算小汽车   (选填“有”或“没有”)超速。
12.我国古书《梦溪笔谈》中记载: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夜袭的敌人马蹄声,.其原因是 能够传声,且比空气传声的速度 ,马蹄声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大约是 m/s.
13.2024年湖北沙洋江汉运河半程马拉松(21公里)成功举办,中国选手以1小时07分的成绩获得男子季军,他的“配速”(配速定义:通过每公里路程所需要的时间)约为   min/km(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他的配速值   (选填“大于”或“小于”)冠军的配速值;以他为参照物,路旁的油菜花是   的(选填“运动”或“静止”)。
小华同学在研究玩具小车做直线运动的路程和时间变化关系时,画出的图像如图所示。小车在 0~4s 内处于  状态;在4~11s内,小车运动的路程
是   m;在 0~11s 内,小车的平均速度
为   m/s
三、读数与作图题(共7分)
15.(1)如图5所示,秒表的读数为 s。
.如图6所示,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cm,
物体的长度是 cm。图7所示,符合长度测量要求的是 。
(
图5
3
6
7
cm
图6
4
5
图7
)
16.下表是某小汽车匀速直线行驶的路程时间表格;
路程s/km 50 100 150 200
时间t/h 1 2 3 4
(1)依据表格画出路程时间图像;
(2)依据表格画出速度时间图像。
实验题(17题每空2分,18题每空1分,共21分)
17.云云去水上游乐场游玩,从滑道上冲下来的感觉太刺激了,他想知道物体从斜面上下滑时的速度怎样变化,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
(1)除了图中有的器材和金属挡板以外,还应该有的器材是   ;
(2)实验中斜坡的坡度要缓一些,优点是   ;
(3)该实验用到金属挡板,则下列属于金属挡板的作用的是___________;
A.使斜面保持一定的角度
B.与小车相碰发出声音,便于测出小车行驶相同路程的时间
(4)图中AB段的路程sAB=   cm,如果测得时间tAB=1.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AB=   m/s;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测似AB段的平均速度vAB会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5)B点是AC的中点,为了测量小车在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云云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他的做法   (选填“正确”或“不正确”),原因是所测时间   (选填“是”或“不是”)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时间。
18.如图甲所示,在“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实验中:
(1)气泡上升过程中,若以气泡为参照物,玻璃管口的塞子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2)为了判断气泡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需要测量气泡运动的路程和时间。为便于时间的测量,应使气泡在管内运动得较    (选填“快”或“慢”)。
(3)下表为小明同学在实验中测得的数据,请你根据他所测得的数据在图乙中画出s-t图像   
从O点开始的路程s/cm 0 10 20 30 40 50
从O点开始计时的时间t/s 0 1.00 2.00 3.00 4.00 5.00
(4)从实验数据和所画的图象,请你判断小气泡所做的是   运动,你判断的依据是:   。
四、计算题(共14分)
19.小华同学每天步行上学,他很想知道从自家到学校的距离,进行了如下探究。
⑴小华在学校跑道上以上学步行速度步行0.1Km,测得用时80s,则他步行速度是多少?
(2)小华步行上学需10min,则他家到学校的距离多少?
20.如图所示,一辆汽车以72km/h的速度匀速驶向正前方的山崖,鸣笛3s后听到回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请问:
(1)鸣笛声从发出到反射传回驾驶员耳中,通过的路程是多少?
(2)汽车从鸣笛到听到回声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是多少?
(3)汽车听到回声时到山崖的距离是多少?
五、综合能力题(每空1分,共16分)
21.运动会总是能聚焦万千观众的目光。
(1)某次运动会火炬传递活动中,记者拍摄到固定在地面上随风飘动的旗帜和附近的甲、乙两个火炬的照片(如图1),旗帜向西飘扬。若甲、乙火炬运动方向相同,则它们都向    (填“东”或“西”)运动,且    (填“甲”或“乙”)的速度较大;
(2)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两种方法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请同学们借助图2中短跑比赛来说明这两种方法:
①图2甲表明:运动时间相同的情况下,比较通过的路程,路程远的运动得快;
②图2乙表明:   相同的情况下,   ;
(3)在学校的田径运动会上,小亮注意到发令台上有一块“板子”,如图3.关于这块板子的作用,他做了如下猜想,其中正确的是    (填字母);
A.主要用来反射发令枪的枪声,所以必须正对着终点计时裁判的方向
B.主要用来衬托发令枪冒出的白烟,所以应该是深色或黑色的
C.主要用来减弱噪声,所以要把它放在看台和发令枪之间
D.主要用来遮阳,所以要把它放在裁判员的头的上方
(4)若在百米赛跑中,终点裁判员听到发令台枪响才开始计时,测得小威同学的成绩为13.56s,则小威的真实成绩为    s(当时声音的速度为340m/s,直接写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22.汽车遇到意外情况时需要紧急刹车而停止,这需要司机经历反应和制动两个过程(如图1)在司机的反应过程AB中汽车做匀速运动,在制动过程BC中汽车做减速运动。如图2所示是在水平、干燥的沥青路面上制动距离随不同速度行驶时变化的曲线。请完成以下问题:
(1)有一辆装有倒车雷达及影像系统的汽车正在以72km/h的速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
①此车正常行驶10min通过的路程是   m;
②反应过程所用的时间叫反应时间。若该车突然遇到紧急情况需要刹车,在司机的反应过程中汽车行驶了14m,则司机的反应时间是   s;
③若制动过程用了2.3s,汽车在两个过程中共前进了30m,则从司机发现情况到车辆停止时,汽车的平均速度是   m/s;
(2)一起发生在限速50km/h路段的交通事故中,交警测得肇事车后留下的刹车痕迹(制动距离)长为25m,根据图2图像可判断司机   (选填“超速”或“未超速”)。(注:该车的制动性能与如题图2数据一致
23.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潜艇的“耳目”﹣﹣声呐
潜艇最大的特点是它的隐蔽性,作战时需要长时间在水下潜航,这就决定它不能浮出水面使用雷达观察,而只能依靠声呐进行探测,所以声呐在潜艇上的重要性更为突出,被称为潜艇的“耳目”。声呐是利用水中声波对水下目标进行探测、定位和通信的电子设备,是水声学中应用广泛的一种重要装置。
声呐能够向水中发射声波,声波的频率大多在10kHz~30kHz之间,由于这种声波的频率较高,可以形成较指向性。声波在水中传播时,如果遇到潜艇、水雷、鱼群等目标,就会被反射回来,反射回来的声波被声呐接收,根据声信号往返时间可以确定目标的距离。声呐发出声波碰到的目标如果是运动的,反射回来的声波(下称“回声”)的音调就会有所变化,它的变化规律是:如果回声的音调变高,说明目标正向声呐靠拢;如果回声的音调变低,说明目标远离声呐,这种现象叫做多普调高效应Doppler effect。(人的听觉范围是20Hz-20000Hz)
(1)人耳能够听到声呐发出的声波的频率范围是_____Hz到_____Hz。
(2)在月球上不能用 声呐技术来测量物体间的距离,因为_____。
(3)如果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发出的声波信号在10s后接收到经潜艇B反射回来的信号,且信号频率不变,则潜艇B与潜艇A的距离是_____km,(设声波在海水中传播速度为1500m/s。)
(4)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继续监控潜艇B,突然接到潜艇B反射回来的声波频率是变高的,则潜艇B是____(选填“远离”或“靠近”)潜艇A,现测出潜艇B的速度是10m/s且大小不变,方向始终在潜艇A、B的连线上,经过两分钟后潜艇B与潜艇A的距离为_____m。
2 第4页共4页
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