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高2025级高一上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对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参考系的选择原则上是任意的,只是选择不同的参考系,物体的运动情况可能会有所不同。B.在物理学中,可以用时间轴上的点表示时间,用时间轴上的一段长度表示时刻。C.一个物体能否看作质点,取决于物体实际体积的大小。D.温度、路程、位移、电流强度这些物理量均为矢量。2.某驾驶员使用定速巡航,在高速公路上以时速110公里行驶了200公里,其中“时速110公里”、“行驶200公里”分别是指( )A.速度、位移 B.速度、路程C.速率、位移 D.速率、路程3. 体育场标准跑道的周长是 400 m。某运动员在跑道的直道部分进行100 m短跑比赛,则该运动员跑完全程通过的路程和位移大小各是( )A.400 m,100 m B.100 m,400 mC.400 m,400 m D.100 m,100 m4.关于速度的描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动车限速20 km/h,指的是平均速度大小。B.子弹射出枪口时的速度大小为500 m/s,指的是平均速度大小。C.某列车在京沪铁路跑出的最高时速为220 km/h,指的是瞬时速度大小。D.某运动员在田径运动会百米决赛的成绩是9.83 s,则该运动员冲刺时的速度大小一定为10.17 m/s。5.关于加速度的描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加速度的方向就是速度的方向。B.加速度可用来描述物体运动速度变化的快慢和方向。C.加速度不断变大,速度一定不断变大。D.加速度不断减小,速度一定不断变小。6. 在运动小车上固定一个宽度为1 cm的遮光板,它通过光电门时,与之相连的计时器记录下来的时间是4.0ms,则小车经过光电门时的速度大小( )A.0.25 m/s B.2.5 m/s C.4 m/s D.25 m/s7. 猎豹由静止开始匀加速起跑,经过 2 s 速度达到 72 km/h,则猎豹的加速度是( )A.36 m/s2 B.3.6 m/s2 C.10 m/s2 D.20 m/s28.以 20 km/h的速度行驶的汽车,制动后能在 2 m 内停下来,如以 40 km/h 的速度行驶,则它的制动距离应该是( )A. 2 m B. 4 m C. 6 m D. 8 m9.飞机的起飞过程是从静止出发,在直跑道上加速前进,达到一定速度时离地。已知飞机加速前进的位移为1600m,所用的时间为40s。假设这段运动为匀加速直线运动,用a表示加速度,v表示离地时的速度,则( )A.a = 2 m/s2,v = 80m/s B.a = 1m/s2,v = 40m/sC.a = 2m/s2,v = 40m/s D.a = 1m/s2,v =80m/s10.如图所示是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由图可知,该物体( )A.第1s内和第3s内的运动方向相反B.第3s内和第4s内的加速度相同C.第1s内和第4s内的位移大小不相等D.0~2s和0~4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每小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速度变化的方向一定与其初始速度的方向一致。B.物体速度变化的方向一定与其末速度的方向一致。C.物体的加速度与速度同向时,其速度一定在增加。D.速度很大的物体,其加速度可以很小,甚至可以为零。12.如图所示是做直线运动的 A、B 两物体的x – t 图像,由图像可知( )A.物体A运动的速度为0.8m/s。B.物体B运动的速度为1.6m/s。C.在 10~25 s 这段时间内,A、B两物体间的距离逐渐变大。D.物体A、B在 10 s 时相距最远,在 25 s 时两物体相遇。13.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为:(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则该质点( )A.初速度是5 m/sB.加速度是1 m/s2C.任意相邻的1s内位移差都是1mD.任意1s内的速度增量都是2m/s14. 如图所示是 A、B 两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 t图像,对图像进行分析,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物体的初速度为8 m/s。B.2s时,A、B两物体一定相遇。C.2s时,A、B两物体的速度相等,为4 m/s。D.在0到2s时间内,A物体的位移比B物体的位移多10 m。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1小题,共13分。15.小聪同学利用打点计时器对小车在恒定拉力作用下的运动进行了探究,获得一条点迹清楚的纸带,如图所示。已知打点计时器每隔0.02 s打一个点,选择了A、B、C、D、E、F六个计数点,测量数据如图中所示,单位是cm。(1)首先小聪计算出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 = s。(结果保留1位有效数字)(2)然后小聪计算出相邻两计数点间的距离:xAB=1.50cm,xBC=1.82cm,xCD=2.14cm,xDE=2.46cm,xEF= cm。(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3)小聪计算出xBC- xAB= xCD- xBC= xDE- xCD= xEF- xDE= cm,发现相邻的位移差Δx为一常数,猜想认为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计算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4)小聪继续对纸带进行研究,以某一计数点为中心,取两边时间间隔相等的最短两点,求出这个区间的平均速度。又猜想:某段区间的平均速度,等于该区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随后分别求出瞬时速度:vB = 0.415 m/s ,vC= 0.495 m/s ,vD = m/s ,vE = 0.655 m/s。(计算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5)小聪为了进一步验证小车的运动是否为匀变速直线运动,对上述数据采用了两种方案进行分析,得到小车运动的加速度。方案一:获得数据后,取任意两个点,用它们的速度差 v = v2- v1除以相应的时间差 t=t2-t1,求得加速度。小聪发现取不同的两个点,求得的加速度都相等,均为a = m/s2,小聪认为小车的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计算结果保留1位有效数字)方案二:通过计算机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利用软件的图像分析中的“线性拟合”功能,得到v -t图像,发现是一条倾斜的直线,其图像的斜率就等于加速度。小聪认为小车的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37分。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有数值计算时,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6.(10分)一物体从h=5 m高处自由下落,经时间 t=1 s 落地,求:(1)物体在该下落过程中通过的位移大小和方向?(2)物体在该下落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多大?17.(12分)在交通信号灯绿灯亮起时,一辆汽车由静止出发,以 3 m/s2 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要使它的速度达到 12 m/s,需要多长时间?该过程通过的位移是多少?18.(15分)航空母舰的舰载机既要在航母上起飞,也要在航母上降落。(1)某舰载机起飞时,采用弹射装置使飞机获得10 m/s的速度后,由机上发动机使飞机获得25 m/s2 的加速度在航母跑道上匀加速前进,2.4 s后离舰升空。飞机匀加速滑行的距离是多少?(2)飞机在航母上降落时,需用阻拦索使飞机迅速停下来。若某次飞机着舰时的速度为80 m/s,飞机钩住阻拦索后经过2.5 s 停下来。将这段运动视为匀减速直线运动,此过程中飞机加速度的大小及滑行的距离各是多少?高2025级高一上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答案1 A,2D,3 D,4 C,5 B,6 B,7 C,8 D,9 A,10 B。11 CD,12 AD,13 AD,14 ACD。15.(1)0.04 或者4×10-2(2分)(2)2.78 (2分)(3)0.32 (3分)(4)0.575 (3分)(5)2 (3分)。16.(10分)解 (1)物体在该下落过程中通过的位移大小为:h=5 m (3分),方向竖直向下 (2分)(2)物体在该下落过程中的平均速度:(5分)17.(12分)解 汽车在加速过程中,已知 v0 = 0,a =3m/s2,vt =12 m/s, (2分)由速度方程:vt = v0 + at (3分)有:(2分)由位移方程: (3分)有: (2分)其他方法正确,参照评分标准给分。18.(15分)解(1)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式,有:(3分)(2分)(2)沿飞机滑行方向建立一维坐标系,飞机初速度v0=80 m/s,末速度vt=0,(1分)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有:vt = v0 + at (3分)(2分)加速度为负值表示方向与x轴正方向相反。(1分)再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式,有:(1分)(2分)飞机起飞时滑行距离为96 m。着舰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为32 m/s2 ,滑行距离为 100 m。其他方法正确,参照评分标准给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