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哲学与人生》综合练习卷一、单项选择题(从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唯一选项,每小题2分,共30小题,共计60分)1. 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文化建设方面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内涵十分丰富、论述极为深刻,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既有文化理论观点上的创新和突破,又有文化工作布局上的部署要求,明体达用、体用贯通。习近平文化思想( )①与时俱进,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②符合实际,为新征程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力量③决定实践,为做好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提供了科学的行动指南④守正创新,标志着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新高度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2. 2023年10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省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技术规程》国家标准,将于2024年1月1日起实施。该标准从提高规划编制的针对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出发,突出省级国土空间规划的协调性。这一标准( )①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特点 ②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③坚持了客观与主观的统一 ④对国土规划具有重要指导意义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3. 我国河北塞罕坝林场创造了荒原变林海、沙地变绿洲、青山变金山的人间奇迹,也印证了“保护自然,自然就会回馈你”的道理。从哲学上说,这一事实启示我们,在处理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时( )A. 适应自然,等待自然的恩馈 B. 服从自然,听从自然的摆布C. 根据人的需要任意改造自然 D. 首先要承认自然界的物质性4. 在当前保护主义上升、世界经济低迷、全球市场萎缩的外部环境下,我们必须充分发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一要求体现了( )①立足关键部分,使各部分功能之和大于整体功能②着眼于变化发展的实际,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③坚持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变化的历史的统一④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全面,又要能抓住重点和主流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5. 心诚则灵、天命难违、富贵在天,这些思想观念违背了( )A. 形而上学的观点 B. 唯心主义的观点C. 辩证法的观点 D. 唯物主义的观点6. 下列对“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理解不正确的是( )A. 逆境可以磨砺人的意志 B. 用积极的心态面对人生逆境C. 逆境可以成为我们进步的阶梯 D. 逆境会阻碍我们人生的发展7.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材料说明( )①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战略性新兴产业将取代传统产业②新出现的事物符合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和趋势③新质生产力具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④要对未来充满信心,热心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8. (2021年学考真题)2020年6月,不满19周岁的福建宁德籍战士陈祥榕在加勒万河谷战斗中捍卫国土,英勇殉国,用生命诠释“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的誓言,被中央军委追记一等功。他的事迹体现了( )A. 自我价值是人的根本价值 B. 社会价值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基本条件C. 人生价值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 D. 人生价值表现为惊人的英雄壮举9. “知人知面不知心”“刀子嘴豆腐心”“笑里藏刀”。这表明,要了解一个人必须( )A. 透过现象抓住对事物本质的认识 B. 透过本质抓住对事物假象的认识C. 假象不反映事物的本质 D. 透过假象抓住对真象的认识10. 有专家认为,养殖业过度依靠生长素、激素,就像运动员依靠兴奋剂,但后者损害的仅仅是体育公平和个体健康,前者危害的却是整个社会。这告诉我们( )A. 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违背规律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B. 人在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C. 物质世界的客观性制约了人类主观能动性的发挥D. 规律是可以被认识和改造的11. 从DeepSeek的横空出世,到秧BOT的惊艳亮相,再到低空经济的蓬勃发展,这些科技创新成果,不仅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还能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捷和舒适。对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AI的应用使传统技术产业不断被淘汰 ②AI作为新的实践主体将深刻改变人类生活③AI应用无法改变劳动是价值创造的源泉 ④人类对AI的运用体现了意识的能动创造性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12. 只有发展才能产生新事物,发展的本质是( )A. 无序 B. 联系 C. 前进 D. 创新13. 2023年6月5日,中国代表在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会议上指出,日本核污水排海计划将使核污染风险转移到邻国和周边环境,进而导致全世界、全人类受到二次伤害。我国反对日本核污水排海计划,从哲学上看是因为( )A. 联系是多样的 B. 人可以改变事物固有的联系C. 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 D.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14. 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坚持先试点后推广、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相结合、解剖麻雀等工作方法,这体现的唯物辩证法原理是( )A. 事物发展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B. 矛盾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C.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 D. 矛盾双方相互转化实现质变15. 电视剧《石头开花》用10个故事记录了脱贫攻坚所取得的各种成果,展现了各族干部群众以及社会扶贫力量齐心协力、攻坚克难,用“就算是石头,也要让它开出花来”的脱贫攻坚精神创造历史的事迹。材料生动说明了人民群众是( )①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②变革生产关系的主力军③变革社会制度的决定力量 ④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16. 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提出,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随即“新质生产力”一词传播开来并入围2023年十大流行语。“新质生产力”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内涵,为新时代全面推进我国经济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这表明( )①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促进社会存在的发展③生产力的发展迟早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化和调整④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预见和引领社会发展的方向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17. 青年应担负起历史重任,让青春绽放出绚丽的光彩。下列不符合这一观点的说法是 ( )A.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B.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C.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D.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18. “大国工匠”们树立为国奉献的职业理想,勇于担当社会责任。他们坚守信念、成就自我的人生经历告诉我们( )①社会理想就是个人理想②敢于承担责任是实现理想的必要条件③个人理想以社会理想为导向④承担社会责任是公民应尽的义务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19. “法与时转则治。”民法典的颁布实施,并不意味着一劳永逸地解决了民事法治建设中的所有问题,仍然有许多问题需要在实践中检验、探索,还需要不断配套、补充和细化。这说明了想问题、办事情要( )A. 一切从实际出发,与时俱进 B. 一切从愿望出发,心想事成C. 一切从感觉出发,跟着感觉走 D. 一切从经验出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20. 依据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而健康中国是一个由多要素组成的体系,包括健康教育、健康服务、健康保障、健康环境、健康产业等内容,这些要素共同对健康中国起到了促进、保障和支撑的作用。上述材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A. 物质世界是客观的 B. 物质世界是发展变化的C. 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D. 物质世界是相对静止的21.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党用伟大奋斗创造了百年伟业,也一定能用新的伟大奋斗创造新的伟业。这表明理想转化为现实的桥梁是( )A. 有坚定的信念 B. 奋斗实践 C. 认识自身能力 D. 不断提升自身精神境界22. 智慧医疗、智慧养老、数字生态……多项惠民利民的创新应用,有望迎来更迅猛的爆发,促进企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这表明( )①科技创新推动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政治创新 ②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③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④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23. “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江梦南,半岁时失聪,但她仍以超乎常人的努力,通过读唇语学会“听”和“说”,最终凭借优异成绩考人清华大学。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①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 ②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③面对逆境,要积极勇敢面对 ④在逆境中奋斗崛起,逆境可能变为顺境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24. 当前,在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着不顾当地的人文自然景观,一味仿古的倾向,导致“千城一面”。这种做法违背了( )A. 规律的客观性原理 B. 矛盾的特殊性原理C. 世界的物质性原理 D. 联系的普遍性原理25. 关于真理和谬误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真理和谬误的对立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B. 真理和谬误是完全对立的,二者不能相互转化C. 真理和谬误的区别在于是否对事物做出了正确的判断D. 真理和谬误是相互依存的,没有谬误就没有真理26. 随着人工智能等新质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企业的生产组织形式也在发生变化。这体现了( )A.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同步发展 B. 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C.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独立 D.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27.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党中央审时度势、果敢抉择,锐意进取、攻坚克难,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撸起袖子加油干”、风雨无阻向前行,义无反顾地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与上述材料蕴含的哲理不同的是( )A.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 B.踔厉奋发,笃行不怠C.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D.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28. 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突飞猛进,极大地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但同时也衍生出复杂多样的伦理风险。一些网络商家滥用个人信息数据进行差异定价的“大数据杀熟”“AI换脸”“深度伪造”等技术应用,对公民人身安全和金融安全构成潜在威胁。上述材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A.坚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 B.任何事物都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统一C.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发挥正确意识的指导作用 D.只有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认识客观规律29. 中国的高铁技术从引进、消化、吸收到自主创新,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如今,中国高铁已经成为世界领先的交通方式,这一发展历程体现了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是( )A.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B.质变是量变的简单重复C.量变和质变是相互割裂的 D.量变必然会引起质变30. 剪纸是一种中国传统民间艺术。山东剪纸豪放粗犷、浑厚纯朴;福建剪纸纤细秀丽、玲珑剔透;浙江剪纸疏密流畅、精巧明快。这些千姿百态的剪纸,都洋溢着浓郁醇厚的乡土气息。上述材料表明( )A. 矛盾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动力 B.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C. 内部矛盾与外部矛盾相互影响 D. 矛盾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二、判断选择题(对的选“A”,错的选“B”,每小题2分,共15小题,共计30分)31. 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人类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论指导。( )A. 正确 B. 错误32.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唯一特性。( )A. 正确 B. 错误33.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在落实、落小、落细上下功夫,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自己的精神追求,外化为自己的自觉行动。( )A. 正确 B. 错误34. (2022年学考真题)矛盾是一切事物所固有的,因此我们要正视矛盾,用积极乐观理智的态度解决矛盾,推动人生的发展。( )A. 正确 B. 错误35. 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A. 正确 B. 错误36.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蕴含的哲理是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A. 正确 B. 错误37. 真理隐藏在现象之中,对于青少年来说,要更好地认识世界,需要运用科学思维方法。 ( )A. 正确 B. 错误38. 认识本身不是目的,改造世界才是认识的目的。( )A. 正确 B. 错误39. 杰出人物在历史发展中具有发起和探索作用。( )A. 正确 B. 错误40. 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A. 正确 B. 错误41. 人的认识能力的高低突出表现在能否透过现象把握本质。( )A. 正确 B. 错误42. 知行合一需要知识的指导和支撑,只行动不学习难以做到真正的知行合一。( )A. 正确 B. 错误43. 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向善之心者用之,可以为网络清朗贡献一分力量;心术不正者用之,则会搅浑网络。( )A. 正确 B. 错误44. 发挥主观能动性是正确认识客观事物的基础和前提。( )A. 正确 B. 错误45. 社会存在的变化必然引起社会意识的同步变化。( )A. 正确 B. 错误三、多项选择题(从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5小题,共计10分)46. 生态兴、万业兴。生态建设引领了八闽绿色发展,为福建高质量赶超打下了底色、增添了底气。如今,八闽的绿水青山正在变成金山银山。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有( )A. “生态兴,万业兴”表明要重视个体、局部对整体的重要意义B.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是遵循客观规律的要求C.走绿色发展之路要以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前提D.要充分发挥自觉能动性,认识利用规律,造福人类47.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做到( )A.要勤学,下得苦功夫,求得真学问B.要修德,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C.要明辨,善于明辨是非,善于决断选择D.要笃实,扎扎实实干亊,踏踏实实做人48. DeepSeek公司在研发过程中遭遇诸多技术瓶颈,如算法的精度提升困难、模型的可解释性不足等。面对这些难题,科研团队没有退缩,而是深入钻研相关理论知识,广泛查阅国内外前沿研究资料,同时积极与高校、科研机构展开产学研合作,共同攻克难关。这启示我们( )A.认识具有反复性,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要勇于面对困难砥砺前行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必须通过亲身实践才能获得对事物的正确认识C.科学理论能够为实践提供指导,推动实践的发展D.要树立创新意识,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49. 习近平总书记这样说:“当县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村,当市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乡镇,当省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县市区。”在正定,他常常骑自行车下乡,摸清基层情况,从中出点子,谋举措;在宁德,他辗转闽东九县调研,形成“弱鸟先飞”战略思考。根据材料,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 )A.想问题办事情要从客观实际出发,做到实事求是B.我们应当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规律,作为行动的依据C.在实践中要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认识和把握事物D.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制定和形成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50. 2023年12月11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做好2024年经济工作,要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突出重点,把握关键。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这体现了( )A.搞好部分,能促进事物的整体发展 B.分清主流,把握主要矛盾主要方面C.立足整体,就能实现整体最优目标 D.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哲学与人生》综合练习卷参 考 答 案一、单项选择题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B C D C D D D C A A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D D D C C B A D A C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答案 B C B B C D C A A C二、判断选择题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答案 A B A A A B A A A A题号 41 42 43 44 45答案 A A A B B三、多项选择题题号 46 47 48 49 50答案 ABD ABCD ACD ABCD A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哲学与人生》综合练习卷.doc 参考答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