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 同步练习(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 同步练习(含解析)

资源简介

1.2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
1.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这意味( )
①中华民族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②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和活力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
④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作为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改革开放就是要( )
①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②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③确立并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④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政治前提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3.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不平凡历程,充满着苦难与辉煌曲折与胜利实践,充分证明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是正确的选择,下列观点中能印证这一结论的是( )
①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不断奋斗解决了中国社会主要矛盾
②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立新中国,中国人民富起来
③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实行改革开放走向民富国强
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新时代的“新”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新时代,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
B.新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同步富裕的时代
C.新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
D.新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勤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
5.1953年是我国经济史上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时起,中国人熟悉了一个经济术语“五年计划”,关于这一时期说法正确的是(  )
①当时社会的性质是社会主义社会
②我国仍处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③“三大改造”正如火如荼地进行 
④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们对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们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6.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书写了中华民族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所取得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有( )
①实现了中国从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②实现了从一穷二白的大国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飞跃
③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全面富裕的伟大飞跃
④实现了中国从富起来、站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7.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纪念大会上讲适指出,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自己的路,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立足点,更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由此可见( )
①要立足国情,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②中国共产党执政是历史的必然,也是人民的正确选择
③中国共产党将在新起点上实现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飞跃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造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习近平指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须知道自己是谁,是从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想明白了、想对了,就要坚定不移朝着目标前进。这一论述旨在强调( )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独特优势
②牢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
③中国道路源自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
④牢记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诞生,这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意味着(   )
①中华民族迎来了站起来的伟大飞跃
②中国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逐步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③工人阶级成为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
④中国人民在斗争中有了主心骨,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和希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美国汉学家傅高义说:“很多人钦佩他以87岁高龄毅然踏上南行之路,以确保中国在改革开放的道路上继续前行的步伐的举动”。这一举动( )
A.使中国人民从东亚病夫到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
B.有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促进中国人民富起来
C.使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中国站在世界舞台的中央
D.把邓小平理论作为指导思想,不断指引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行
11.国庆假期,刚刚挂牌“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纪念馆”的北大红楼迎来参观热潮。在这栋百岁红楼里,一件件文物定格历史瞬间,一个个百年前场景再现,带领观众穿越时光隧道,重回“觉醒年代”,追寻先驱者足迹,感悟初心与梦想,汲取前行力量。参观北大红楼让人们了解到中国共产党诞生的背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
①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②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③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和命运
④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邓小平指出:“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才大大提高的。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才使我们这个人口占世界总人口近四分之一的大国,在世界上站起来,而且站住了。”这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
①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②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思想和组织上的准备
③使得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有了主心骨
④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3.在历史长河中,总有一些标志性事件凝结着人类的光荣与梦想、昭示着历史前进的方向,成为一个民族发展、人类社会进步的里程碑。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诞生,这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意味着( )
①中华民族迎来了站起来的伟大飞跃
②中国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逐步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③工人阶级成为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
④中国人民在斗争中有了主心骨,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和希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毛泽东在1957年提出“赶英超美”的口号,发动了“大跃进”运动;1978年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发展是硬道理”的口号;进入21世纪后,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主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深刻把握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提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种变化说明( )
A.中国共产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深入
B.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由注重数量到注重质量
C.中国共产党执政是历史的必然、人民的选择
D.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
15.“天宫一号”、“嫦娥”驻月、“蛟龙”入海、核电、高铁领先全球、“一带一路”走向世界、北京即将成为唯一举办冬夏两次奥运会的城市……这一系列巨大成就充分说明( )
①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②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够发展中国
③我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④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6.某校高三同学在暑假进行以“中华民族迎来了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为主题的征文比赛,他们选好了一些作文的论据。其中,符合主题且表述正确的是( )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使中华民族迎来了站起来的伟大飞跃
②对外开放的顺利推进使中华民族迎来了富起来的伟大飞跃
③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使中华民族迎来了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7.改革开放40多年时间里,我国从一个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为200多美元的农业国变成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8000美元的工业大国。我国从一个主要由农民、稻田和老旧小型工厂构成的国家,变成了摩天大楼林立、跨国公司和顶尖科技企业云集的国家。由此可以看出,改革开放( )
①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 ②增加了人们的收入,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
③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8.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不平凡历程,充满苦难与辉煌、曲折与胜利。实践充分证明,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是正确的选择。下列观点中能印证这一结论的是( )
①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不断奋斗,解决了中国社会主要矛盾
②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立新中国,中国人民站起来
③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实行改革开放,走向民富国强
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入新时代,完成民族伟大复兴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第II卷(非选择题)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以来的100年里,书写了人类历史的壮丽诗篇。
1921年,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自此,中国革命有了主心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历经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血与火的洗礼,推翻“三座大山”,把中国人民从灾难深重的危亡中解救出来,建立了独立自主的新中国。1956年,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中国共产党始终以“赶考者”的情怀,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担当,在艰苦奋斗中找到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在党百年华诞之际,完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百年大党风华正茂,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正意气风发地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相关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书写壮丽诗篇的历程说明了什么道理?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4页,共4页
参考答案:
1.B【解析】①:该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重大意义,故①不符合题意。②:该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重大意义,故②不符合题意。③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这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故③④符合题意。
2.C【解析】①②:改革开放就是要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①②符合题意。③:党的执政地位早已确立,并不是由改革开放确立的,③说法错误。④:改革开放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新中国的成立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政治前提,④说法错误。
3.D【解析】③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实行改革开放,走向民富国强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这能印证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是正确的选择。③④符合题意。①:中国社会主要矛盾仍然存在,①错误。②:应该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立新中国,中国人民站起来;②排除。
4.B【解析】本题属于反向选择题,要求选择理解不正确的选项;A: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A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A不选。B:我们要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而不是同步富裕,故B符合题意。C:这个新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C正确,不符合题意,故C不选。D:这个新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D不选。
5.C【解析】②③: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我国仍处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三大改造”正如火如荼地进行,②③符合题意。①: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①错误。④: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④错误。
6.A【解析】①②:新中国的成立实现了中国从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三大改造实现了从一穷二白的大国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飞跃,这都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所取得的重大成就,①②符合题意。③: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全面小康的伟大飞跃,③错误。④: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④错误。
7.B【解析】①④:“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纪念大会上讲适指出,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自己的路,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立足点,更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这表明,要立足国情,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造①④符合题意。②:材料没有涉及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成为执政党的,②不符合题意。③: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飞跃,是指国家而不是中国共产党,③错误。
8.C【解析】②④:习近平书记的这一论述旨在强调要牢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牢记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②④符合题意。①:材料强调要要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不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独特优势,①与题意不符。③:中国道路源自中国国情,而不是源自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③错误。
9.C【解析】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使中华民族迎来了站起来的伟大飞跃,①错误。②④: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诞生,这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意味着中国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逐步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中国人民在斗争中有了主心骨,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和希望,②④正确。
③:五四运动后,工人阶级成为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③错误。
10.B【解析】A:94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中国人民实现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故A不选。B:美国汉学家傅高义说:“很多人钦佩他以87岁高龄毅然踏.上南行之路以确保中国在加快改革开放的道路.上继续前行的步伐的举动。”这是指1992年,邓小平视察武昌、深圳、珠海等地并发表重要讲话,为中国走上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道路奠定了思想基础,有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促进中国人民“富起来”,故B入选。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使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中国日益走进世界舞台的中央,故C不选。D: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把“邓小平理论”作为指导思想,不断指引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行,故D不选。
11.B【解析】①③:一个个百年前场景再现,带领观众穿越时光隧道,重回“觉醒年代”,参观北大红楼让人们了解到中国共产党诞生的背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和命运,①③正确。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②错误。④:十九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④错误。
12.B【解析】①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①④正确。②: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思想和组织上的准备,②不合题意。③: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得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有了主心骨,③不合题意。
13.C【解析】②④: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意味着中国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逐步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也意味着中国人民在斗争中有了主心骨,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和希望。②④符合题意。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华民族迎来了站起来的伟大飞跃。①错误。③:五四运动后,工人阶级成为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③错误。
14.A【解析】A:从1975年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深刻把握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不断加深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认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在不断深入,A符合题意。B:大跃进是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中的失误,并不是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由注重数量到注重质量的体现,B说法错误。C:材料强调的是中国共产党深刻把握社会发执政地位展,不断提出新的发展理念,并没有反应党的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C不符合题意。D:材料强调的是中国共产党深刻把握社会发执政地位展,不断提出新的发展理念,并没有体现党的成就和贡献,D不符合题意。
15.B【解析】①④:材料中重点强调了改革开放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取得的成就,不能说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①④不符合题意。②③:这些巨大成就的取得充分说明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够发展中国,也说明我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②③正确。
16.B【解析】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以新中国的成立为标志,使中华民族迎来了站起来的伟大飞跃,①正确。②:改革开放的顺利推进使中华民族迎来了富起来的伟大飞跃,对外开放只是改革开放的一个方面,②错误。③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强起来的伟大飞跃,③错误,④正确。
17.A【解析】①②:材料中我国的发展得益于改革开放,这表明改革开放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增加了人们的收入,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①②符合题意。③: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并不是改革开放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③错误。④: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④错误。
18.C【解析】①:错在“解决了”。应该是中国共产党着力解决中国社会主要矛盾,①排除。②③:中国共产党的不平凡历程表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立新中国,中国人民站起来,领导人民实行改革开放,走向民富国强,②③符合题意。④:中国尚未完成民族伟大复兴,④错误。
19.①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取得新民主主义的伟大胜利,建立了新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②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行改革开放,走向民富国强,在新的历史时期,党带领人民,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实践证明,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伟大复兴,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是正确的选择。
【解析】
信息①:1921年,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自此,中国革命有了主心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历经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血与火的洗礼,推翻“三座大山”,把中国人民从灾难深重的危亡中解救出来,建立了独立自主的新中国。1956年,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可联系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取得新民主主义的伟大胜利,建立了新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信息②:中国共产党始终以“赶考者”的情怀,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担当,在艰苦奋斗中找到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在党百年华诞之际,完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百年大党风华正茂,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正意气风发地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联系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行改革开放,走向民富国强,在新的历史时期,党带领人民,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实践证明,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伟大复兴,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是正确的选择。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3页,共3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