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广东省阳江市阳东区初中化学巩固训练(十)(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广东省阳江市阳东区初中化学巩固训练(十)(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年广东省阳江市阳东区初中化学巩固训练(十)
满分为 100 分,考试用时为 60 分钟。
说明: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用 2B 铅笔把对应该号码的标号涂黑。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上。
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 答案无效。
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整洁。考试结束时,将答题卡交回。
5.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B—11,C—12,N—14,O—16,Na—23,Ca—40。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分类是学习化学的方法之一,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氧化物、混合物进行分类的是( )
A.棒棒糖 水 矿泉水 B.铁丝 氧化亚铁 加碘食盐
C.液氧 干冰 冰水混合物 D.金刚石 稀硫酸 空气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有如下操作步骤;①加热;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装药品;④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⑤从水槽中取出导管;⑥熄灭酒精灯;⑦连接装置。其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A.⑦②③①④⑤⑥ B.①⑦③②⑤④⑥
C.⑤⑦③②①④⑥ D.⑦③①②④⑥⑤
3.发现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是( )
A.门捷列夫 B.拉瓦锡 C.阿伏加德罗 D.道尔顿
4.下列关于“物质—用途—性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氧气——火箭发射——可燃性
B.干冰——制冷剂——升华吸热
C.氮气——食品防腐——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D.稀有气体一—霓虹灯——通电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5.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 B.称量固体 C.点燃酒精灯 D.检查气密性
A.A B.B C.C D.D
6.航天员在空间站内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水可以通过以下反应除去:,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中氧元素的化合价:
B.6个氧原子:
C.的名称:碳酸钾
D.4个二氧化碳分子:
7.生活中常用的“加碘盐” “高钙牛奶” 中的“碘 钙”指的是
A.分子 B.原子 C.离子 D.元素
8.如图所示实验中,①、④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②、③为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棉球。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会出现的是

A.①变红,③不变红 B.④变红,③不变红
C.①比④先变红,②、③不变红 D.④比①先变红,②、③不变红
9.“艾叶香,香满堂,粽子香,香厨房。”据研究,粽子的香味来源于粽叶中含有的对乙烯基苯酚(化学式为C8H8O),下列有关对乙烯基苯酚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对乙烯基苯酚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0g
B.对乙烯基苯酚由8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构成
C.对乙烯基苯酚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8:8:1
D.对乙烯基苯酚中质量分数最小的是氢元素
10.钒被誉为“合金的维生素”,钒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下列有关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属于金属元素 B.质子数为23
C.中子数为23 D.相对原子质量为50.94
11.2024年年初许多地方下了霰,“霰”又称雪丸或软雹,是高空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空气凝华成的白色圆锥形或球形小颗粒,也是一种大气固态降水。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霰可增加土壤水分 B.霰的形成过程中,水分子间的间隔改变
C.霰的形成过程中,水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D.霰的形成过程中,水分子种类未发生改变
12.如图是拉瓦锡在测定空气的成分时,其中一个实验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 B.生成物的粒子个数比为1:1
C.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D.反应生成的气体在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
13.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CO的化学性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丙两处澄清石灰水作对比,说明CO与CuO反应能生成二氧化碳
B.该实验中乙处固体由黑色变为红色,体现CO有还原性
C.实验结束后,固体减少的质量为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
D.该实验先通入CO再点燃乙处的酒精灯
14.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图如图所示,下列据图推理的说法错误的是
A.t2℃时,甲、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
B.t1℃时,甲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2:5
C.甲、乙不饱和溶液均可通过增加溶质或恒温蒸发溶剂的方式变为饱和溶液
D.t2℃时,等质量甲、乙饱和溶液降温至t1℃,得到的两种溶液溶剂质量相等
15.下列实验设计或操作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探究X气体中含有C、H元素
B.探究不同催化剂的催化效果
C.探究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
D.探究铁的锈蚀条件之一是与氧气接触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第16小题7分,第17小题8分,第18~21小题各 10分,共 55分。
16.为了解金属锡(Sn)的相关性质,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活动一:了解我国古代锡的冶炼
《天工开物》记载:“凡煎炼亦用洪炉,入砂数百斤,丛架木炭亦数百斤……”
(1)炼锡过程中主要发生的化学反应是SnO2+2CSn+2X↑,X的化学式为 ,发生还原反应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
(2)“点铅勾锡”是炼锡的关键步骤,即加铅能使锡较易熔化流出,原因是合金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熔点 (填“高”或“低”)。
活动二:验证锡、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已知Sn2+的溶液为无色)
(3)铁与SnSO4溶液反应的现象为有银白色固体析出, 。
(4)下列实验每步均充分反应,以下方案能验证这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是_______(填序号)。
A.在CuSO4溶液中先加足量铁粉,再加入锡粉
B.在FeSO4溶液中先加入锡粉,再加CuSO4溶液
C.在硫酸溶液中先加足量锡粉,再加铜粉、最后加铁粉
17.阅读下面科普短文,依据文章内容填空。
全新碳材料:石墨烯和石墨炔 石墨烯、石墨炔、石墨、金刚石和C60等都是碳的单质,它们都是碳家族的一员,这些单质具有不同性质,因此在不同的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石墨烯具有超高的强应和韧性,由于其结构的高度稳定性,石墨烯可以用来制作晶体管。石墨烯既能导电又高度透明的特点使它非常适合作为透明电子产品的生产原料,可用于触摸显示屏太阳能电池板的生产。石墨烯作为新能源电池电极材料,可以解决新能源汽车电池的容量不足以及充电时间长的问题。石墨烯吸附材料在废水处理中表现出色,能够高效吸附水中的污染物。 中科院化学所李玉良院士团队合成了石墨炔,开辟了碳材料研究的新方向。石墨炔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由于其特殊的电子结构及类似硅的优异半导体性能,石墨炔有望应用于电子、半导体以及新能源领域。石墨炔还是一种非常理想的储锂材料,其独特的结构更有利于锂离子在面内和面外的扩散和传输,使得石墨炔在锂离子电池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潜力。
(1)石墨烯、石墨炔和金刚石的物理性质有很大的差异,原因是    。
(2)石墨烯和石墨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石墨不充分燃烧时的化学方程式是    。
(3)石墨烯可以高效吸附水中的污染物,表明它具有    的结构。
(4)石墨烯可以用于触摸显示屏的原因是    。
(5)石墨炔在锂离子电池方画具有很好的应用潜力的原因是    。
(6)下列有关石墨烯和石墨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填字母)。
a.组成元素相同 b.性质完全相同 c.都具有导电性 d.都具有还原性
18.碳中和是指碳的排放与吸收达到平衡,基本实现碳的零排放。碳“捕集”是助力碳中和的重要途径。为此,兴趣小组同学围绕着CO2的吸收进行了实验探究。
活动一:寻找吸收CO2的试剂
【设计与实验】甲、乙、丙三组分别利用所提供的实验用品设计了如下方案并进行实验:
组别 实验方案 现象 结论
甲组 向一个集满CO2的软塑料瓶中加入适量的水,立即旋紧瓶盖,振荡 软塑料瓶变瘪 CO2能被水吸收
乙组 向盛有饱和的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通入适量的CO2 __①__ CO2能被澄清石灰水吸收
丙组 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通入适量的CO2 无明显现象 CO2不能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
【解释与分析】
(1)甲组实验中软塑料瓶变瘪,是因为瓶内气压__②__;
(2)小礼同学对丙组的实验结论提出质疑,为了证明CO2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他向丙组所得溶液中滴加足量的__③__。观察到有气泡产生,从而证明CO2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得出结论】水、饱和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均能吸收CO2。
活动二:比较吸收CO2的效果
【提出问题】水、饱和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浓溶液,哪个吸收CO2的效果更好?
【讨论交流】饱和石灰水、水吸收CO2的效果差不多,从物质的溶解性的角度分析,原因是__④__。同学们一致认为,只需要比较氢氧化钠浓溶液、水吸收CO2的效果。
【设计方案】请你利用下列提供的实验用品,帮助他们设计实验并写出实验方案:__⑤__(实验用品:氢氧化钠浓溶液、水、装满CO2的软塑料瓶若干个,其他仪器自选)。
【实验与结论】通过实验,同学们得出氢氧化钠浓溶液吸收CO2的效果比水的好。
【迁移应用】SO2气体排放到空气中也会造成环境问题。同学们查阅资料,并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和用品进行实验,来比较氢氧化钠浓溶液、水吸收SO2的效果。
资料卡片 Ⅰ.通常状况下,1体积水约能溶解40体积SO2; Ⅱ.SO2与CO2的化学性质相似,也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请你分析,该实验能否达到实验目的,并阐述理由。__⑥__(已知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且操作均正确)。
【表达与交流】通过以上探究,同学们认识到科学探究需要严谨的思维。
19.家用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CH4)已经走进千家万户,其燃烧后的产物可能有什么?同学们开展了以下探究:
〖提出问题〗甲烷燃烧后可能生成哪些物质?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CO2、H2O;猜想二:CO、H2O;猜想三:CO2、CO、H2O
〖查阅资料〗白色无水CuSO4粉末遇水变蓝色
〖设计实验〗将甲烷在一定量的纯净氧气中燃烧的产物依次通过下图装置,进行验证:
(1)按如图连接装置,在装入试剂前,要先 。
(2)装置C的作用是 ;装置E的作用是 。
(3)实验前要先通一会儿气体后才能点燃D处的酒精灯,其目的是 。
〖现象与结论〗
(4)A中白色粉末变为蓝色, (填装置字母)中石灰水变浑浊,D中 。
(5)D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该反应中发生还原反应的物质是 。
〖实验结论〗猜想三成立。
〖反思与交流〗
(6)同学们一致认为:该装置存在安全缺陷,你的改正意见是 。
20.氢气作为新能源,被认为是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图1是用硫化氢(H2S)气体制备氢气的模拟工艺流程图。
(1)将图1中S、H2S、H2SO4、SO2四种物质按硫元素化合价由低到高排序:   。
(2)图1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有   (写出化学式)。
(3)图2为HI转化为的示意图,请写出图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1.氢气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如图是通过热化学循环用硫化氢气体(H2S)制备氢气的模拟工艺流程。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吸收室中只发生了物理变化
B.反应室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中I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C.上述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H2SO4或I2
D.产品室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参考答案
1.B
2.A
3.A
4.A
5.B
6.D
7.D
8.C
9.D
10.C
11.C
12.C
13.C
14.B
15.D
16.(1)CO SnO2
(2)低
(3)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
(4)BC
17.(1)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2)
(3)疏松多孔
(4)能导电又高度透明
(5)(独特的结构)更有利于锂离子在面内和面外的扩散和传输
(6)acd
18.
活动一:【设计与实验】①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解释与分析】②减小 ③稀盐酸(合理即可) 活动二:【讨论交流】④常温下,氢氧化钙微溶于水 【设计方案】⑤将相同体积的水和氢氧化钠浓溶液分别加入两个充满二氧化碳且容积相同的软塑料瓶中,比较软塑料瓶变瘪的程度
【迁移应用】⑥不能,倒吸进入瓶中的水会继续吸收瓶内剩余的SO2,最终SO2均会被完全吸收(合理即可)
19.检查装置气密性; 除去原气体中的二氧化碳,防止其对产物一氧化碳检验的干扰 ; 检验生成的二氧化碳,从而验证产物中是否含有一氧化碳;防止一氧化碳不纯使点燃会发生爆炸; B、E ;红色粉末变黑色; ; 氧化铁;用气球将尾气收集起来
20.(1)H2S、S、SO2、H2SO4
(2)H2SO4、I2
(3)4HI+O22I2+2H2O
21.A
第 page number 页,共 number of pages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