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广东省阳江市阳东区中考化学巩固训练(九)(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广东省阳江市阳东区中考化学巩固训练(九)(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年广东省阳江市阳东区初中化学巩固训练(九)
满分为 100 分,考试用时为 60 分钟。
说明: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用 2B 铅笔把对应该号码的标号涂黑。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上。
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 答案无效。
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整洁。考试结束时,将答题卡交回。
5.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B—11,C—12,N—14,O—16,Na—23,Ca—40。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甘蔗榨汁 B.自行车胎爆裂
C.滴水成冰 D.鲜奶制成酸奶
2.在中国有端午食粽的风俗,粽即“芦叶裹米也”,主要材料有糯米、馅料,最受欢迎的莫过于猪肉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糯米属于糖类 B.将粽子煮熟只发生了物理变化
C.猪肉粽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 D.芦叶可提供一定的维生素
3.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
A.金块制成金箔面积增大:金原子数目增多
B.干冰升华:二氧化碳分子间的间隔增大
C.泡茶时香气四溢:分子在不断运动
D.品红在热水中扩散更快:受热时分子运动加快
4.下列物质中前者属于混合物,后书属于氧化物的是( )
A.冰水混合物、水 B.蒸馏水、液氧
C.空气、矿泉水 D.澄清石灰水、氧化铝
5.草莓作为一种常见的水果,不仅口感鲜美,而且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具有多种功效。 草莓中的胡萝卜素、维生素 A(C20H30O)以及抗氧化成分,可以养肝明目,增强肝脏功能,维持眼睛健康,有助于保护视力。日常可以适量食用,对身体健康有益。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人体缺乏维生素 A 易引起夜盲症
B.维生素 A 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维生素 A 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20 : 30 : 1
D.维生素 A 分子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6.如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点燃酒精灯 B.倾倒液体
C.加热液体 D.加入大理石
7.下列图标中,表示“禁止烟火”的是( )
A. B. C. D.
8.某自热火锅的发热包成分标识如表。下列各组物质所属类别正确的是( )
成分
生石灰、苛性钠、铝粉、活性炭、还原铁粉、碳酸钠
选项 A B C D
物质 生石灰和苛性钠 活性炭和碳酸钠 苛性钠和碳酸钠 铁粉和铝粉
类别 碱 含碳化合物 盐 金属单质
9.通过实验可以比较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下列装置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B.
C. D.
10.下列实验方案,不能实现对应实验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鉴别真黄金和假黄金(铜锌合金) 取样品,分别滴加稀盐酸或灼烧,比较现象不同
B 除去.一氧化碳中少量的二 氧化碳 通过足够炽热的碳层
C 探究镁铁、铜的活动性顺序 将镁、铜分别放入硫酸亚铁溶液中,比较现象不同
D 制取二氧化碳气体 石灰石中加稀硫酸
A.A B.B C.C D.D
11.我国著名的化学家和他的团队提出了稀土分离技术,打破了发达国家在国际稀土的垄断地位,这位国际著名的中国化学家是( )
A.徐光宪 B.闵恩泽 C.张青莲 D.侯德榜
12.根据初中所学的化学知识判断,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
A. B. C. D.
13.铼的熔点高、抗腐蚀性强,是制造现代航空发动机关键部件的重要材料。如图是铼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下列关于铼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A.元素符号为Re B.属于金属元素
C.原子核内有75个中子 D.相对原子质量为186.2
14.东北师范大学在海水提铀领域取得新突破,已知某种铀原子的质子数为92,中子数为143,这种铀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A.92 B.143 C.235 D.51
15.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物质是乙
B.时,甲的溶解度和乙的溶解度相等,都是
C.时,将甲放入水中充分溶解能得到饱和溶液
D.甲溶液中混有少量乙溶液,可以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第16小题7分,第17小题8分,第18~21小题各 10分,共 55分。
16.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
(1)熟石灰可由生石灰溶于水制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测量其溶液的pH时,可以 ,再用标准比色卡比较试纸显示的颜色,读取该溶液的pH。
(2)用石灰浆粉刷墙壁,干燥后墙面变硬,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用熟石灰来改良酸性土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以土壤中含有硫酸为例)。
(4)用熟石灰粉与草木灰(主要成分是K2CO3)按一定比例混合可制得高效环保农药“黑白粉”。使用时,选择在有露水的早晨,把“黑白粉”撒在植物茎叶上,可消除忌碱虫体。
①“黑白粉”比熟石灰更高效,是由于生成了碱性更强的K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②“黑白粉”还可提供植物必需的营养素是 (填元素符号)。
17.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金属起着重要的作用。
(1)美丽的大雁塔广场矗立着玄奘大师的青铜雕像,青铜是铜锡合金,其属于 (选填“金属”或“非金属”)材料。
(2)铁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工人师傅常用稀盐酸除铁锈,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卫星的太阳能电池帆板用先进的砷化镓主板和铝合金边框制成,铝合金比纯铝具有的优势是 (写出一条即可)。
18.实验室现有高锰酸钾、稀盐酸、大理石、澄清石灰水及相关仪器和用品,请回答问题。
(一)实验室制取气体:
(1)实验室用上述药品制取较为纯净的氧气,应选择的装置是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利用上述所给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操作步骤有:①注入稀盐酸;②试管里放入几小块大理石;③连接装置并固定在铁架台上;④检查装置气密性;⑤收集气体。正确的排序为: (填数字)。
(3)检查装置气密性的现象如上述D图所示,说明该装置的气密性 。
(4)实验室用上述药品制取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用装置检验该气体时,会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 。
(二)拓展实验:
(5)利用图1和2分析,此实验在 时(填t1、t2、t3)U型管内右侧的液面最高,原因是 。(图1中部分夹持装置已略去,且实验过程中U型装置内水不会溢出)
19.某校兴趣小组从化学视角对我国造纸工艺开展了系列研学活动。
活动一:了解我国古代造纸技术

(1)在步骤1中生石灰先与水反应,该反应过程中会 热量(选填“吸收”或“放出”),在步骤3“抄纸”过程中,类似于实验室中的 操作。
活动二:了解现代造纸生产
石灰法制浆时脱脂脱色能力强,但成纸强度低。现代造纸对试剂进行了改良,使用NaOH和。同学们对造纸厂废液成分产生兴趣,将少量废液带回实验室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在复分解反应中,若溶液中有碱和盐,酸优先与碱反应,再与盐反应。
【提出问题】废液中有哪些成分?
【作出猜想】
(2)猜想1:含有NaOH 猜想2:含有 猜想3:含有NaOH、
【实验探究】
(3)(提供的试剂有:氯化钙溶液、氢氧化钙溶液、无色酚酞溶液、紫色石蕊溶液)
序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步骤Ⅰ 取少量废水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足量 溶液,静置,观察现象 含
步骤Ⅱ 取步骤Ⅰ中的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 ,观察现象 溶液变红 含NaOH
【反思交流】
(4)i.步骤Ⅰ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ii.有同学认为实验操作不能调换顺序,否则无法证明该废水中含有NaOH,理由是 。
【研学反思】
(5)纸的生产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特别是水体污染,请写出一条防治水体污染的措施 。
20.《周礼·考工记》记载了我国劳动人民制取氢氧化钾以漂洗丝帛的工艺。如图为模拟该法制取KOH的工艺流程:
(1)步骤Ⅰ中涉及的操作名称为 ,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 。
(2)上述流程图涉及的物质中能循环使用的物质是 (填物质的名称)。
(3)步骤Ⅱ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该工艺中涉及的①②③三个化学反应,没有涉及到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
(5)K2CO3属于 肥(填“氮”、“磷”“钾”或“复合”)。
21.工业上常用煅烧石灰石制取二氧化碳,现要测定某地的石灰石中碳酸钙的含量。取20g石灰石样品煅烧,剩余固体的质量与反应的时间关系如表所示。
(反应方程式:)
反应时间/s t1 t2 t3 t4
固体剩余的质量/g 18.8 16.6 13.4 13.4
请计算:
(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g。
(2)求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写出计算过程)
(3)在下图中画出反应过程中产生气体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图像 。
参考答案
1.D
2.B
3.A
4.D
5.C
6.A
7.B
8.D
9.D
10.D
11.A
12.D
13.C
14.A
15.B
16.CaO+H2O=Ca(OH)2;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样品滴到pH试纸上;CO2+ Ca(OH)2=CaCO3↓+H2O;Ca(OH)2+H2SO4=CaSO4+2H2O;Ca(OH)2+K2CO3=2KOH+CaCO3↓;K
17.(1)金属
(2)
(3)耐腐蚀、硬度大(合理即可)
18.(1) AC 2KMnO4K2MnO4+MnO2+O2↑
(2)④②①③⑤
(3)良好
(4) CaCO3+2HCl=CaCl2+H2O+CO2↑ (白色)浑浊
(5) t1 在t1℃时试管内的温度最高、气体最多,与外界大气压的压强差最大,所以此时右侧液面最高
19.(1)放出;过滤
(2)碳酸钠/
(3)氯化钙;产生白色沉淀;无色酚酞溶液
(4);若先加酚酞溶液,因为碳酸钠溶液显碱性,也能使酚酞变红,无法确定是否含有NaOH
(5)废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20.(1)过滤;漏斗
(2)碳酸钙
(3)
(4)置换反应
(5)钾
21.(1)6.6;
(2)解:设碳酸钙质量为x,;
碳酸钙质量分数=15g/20g×100%=75%
答: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75%。
(3)
第 page number 页,共 number of pages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