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广东省阳江市阳东区中考化学巩固训练(七)(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广东省阳江市阳东区中考化学巩固训练(七)(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年广东省阳江市阳东区初中化学巩固训练(七)
满分为 100 分,考试用时为 60 分钟。
说明: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用 2B 铅笔把对应该号码的标号涂黑。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上。
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 答案无效。
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整洁。考试结束时,将答题卡交回。
5.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B—11,C—12,N—14,O—16,Na—23,Ca—40。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茶经》中记载着各种茶叶的制作过程,例如红茶的制作步骤主要有:采摘、萎凋、揉捻、发酵、干燥、封存等。其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采摘 B.萎凋 C.揉捻 D.发酵
2.下列图标中,不属于消防安全标志的是( )
A. B. C. D.
3.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符号表达正确的是( )
A.2个水分子:2H2O B.2个镁离子:2Mg+2
C.2个氢原子:H2 D.碳酸钠:NaCO3
4.铈是轻稀土中含量最多的元素。铈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所示内容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铈原子核外电子数为82 B.铈属于非金属元素
C.铈原子中的质子数为58 D.铈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0.1
5.如图表示两种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图中“”和“”分别代表不同的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可分裂为原子 B.化学反应中,原子可以再分
C.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发生改变 D.反应后的物质属于纯净物
6.为我国研发多种用于石油化工生产的催化剂的科学家是( )
A.闵恩泽 B.侯德榜 C.张青莲 D.徐寿
7.熙蕾在学完“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后,对有关知识进行了归纳和整理,其中合理的是(  )
A.CO2和CO都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B.CO2和CO都有毒
C.CO2和CO都有可燃性
D.CO2和CO都能用于冶炼金属
8.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塑料污染解决方案”。环境保护人人有责,下列措施不符合环境保护理念的是
A.实行塑料制品分类,循环使用塑料资源 B.焚烧废弃塑料,减少地表塑料制品
C.使用可降解塑料,减少白色污染 D.使用布袋、纸袋等替代塑料制品
9.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空气及其成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洁净的空气是纯净物 B.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约为21%
C.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用于制取氮肥 D.稀有气体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10.下列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
A.液态氧 B.洁净的空气 C.汽水 D.蒸馏水
11.我国著名化学家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了铟、锑、铈、铕等几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其中铕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52,核电荷数是63,则铕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A.63 B.89 C.152 D.215
12.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13.下列实验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A.①既可探究分子运动现象,又可说明氨水呈碱性
B.②能验证金属活动性顺序为Fe>Cu>Ag
C.③既可探究的密度比空气大,又可说明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D.④既可探究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又可说明正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1
14.《开宝本草》记载了KNO3的制取过程,“所在山泽,冬月地上有霜(KNO3),扫取以水淋汁后,乃煎炼而成”,结合KNO3的溶解度曲线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冬月有霜”的主要原因是KNO3溶液降温结晶
B.上述制取过程中没有涉及到的实验过程是蒸发
C.t1℃时,10gKNO3溶于50g水中能形成饱和溶液
D.t2℃时,KNO3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50%
15.不能反映相关实验过程中量的变化的图像是( )
铜在空气中加热 B.电解水
C.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D.化学反应中,原子总数随时间的变化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第16小题7分,第17小题8分,第18~21小题各 10分,共 55分。
16.按要求将下列物质分类:①氢气、②湖水、③稀有气体、④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后的剩余物、⑤铜粉、⑥过氧化氢、⑦冰水共存物、⑧氯化钾。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填写序号,下同);属于单质的是 ;属于氧化物的是 。
17.如图为元素周期表中部分元素的相关信息。

(1)发现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的化学家是 。
(2)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3)铝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
18.通过一年的化学学习,相信你已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知识。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图中标号a、b仪器的名称:a ;b 。
(2)实验室常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填装置序号) 。
(3)已知CO2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大,且能溶于水的气体。F装置可用来测量生成的CO2气体的体积,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 ,植物油上方原有的空气对实验的结果 (填“有”或“没有”)明显影响。写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 。
19.实验室有一瓶标签残缺且没有完全密封的无色溶液(如图所示)同学们经过寻问实验教师得知,该溶液只能是,,,中的一种溶液。
【提出问题】原瓶中是何种溶液,有没有变质呢?
【猜想】
猜想I:原溶液的溶质是
猜想Ⅱ:原溶液的溶质是
猜想Ⅲ:原溶液的溶质是
猜想Ⅳ:原溶液的溶质是
【查阅资料】
常温下,有关物质的相关信息如下表:
物质
常温下的溶解度/g 36 109 21.5 9.6
常温下稀溶液的 7 13 11 9
(1)从上表中的信息可知,猜想Ⅳ一定错误,原因是 。
【进行实验】
(2)取少量样品,测得溶液的大于7,显然猜想 错误;
(3)同学们另取样品又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及化学方程式
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 滴加足量稀盐酸 猜想Ⅲ正确,发生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为
【质疑】
小华同学认为上述实验不足以证明一定是猜想Ⅲ正确,为此又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过程如下:
(4)写出生成白色沉淀A的化学方程式 ;
(5)通过实验可以判断样品无色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有 (填写化学式);
【获得结论】
(6)通过上述实验证明,猜想Ⅱ正确,并且 (填“没有”、“部分”或“全部”)变质;
【拓展探究】
(7)小华实验中检验无色溶液B,下列可以代替酚酞溶液的试剂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金属镁 B.氯化钠溶液 C.稀盐酸 D.硫酸铜溶液
(8)用化学方程式表示选择该试剂的原因是 。
20.某废旧电路板中含有塑料、锡、锌、金、铜等。如图是实验室模拟回收废旧电路板中铜和金的流程,分析下列问题。[锡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锡(SnSO4)]。
(1)写出锌与稀硫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灼烧铜、金混合物时,发生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
(3)溶液b中的溶质是     。
(4)操作X可以采用的物理方法是     。
(5)上述流程的意义是     。
21.羰基铁粉在国防军工领域有重要应用,我国是少数几个掌握其生产技术的国家之一。制备羰基铁粉的过程如图甲所示。

(1)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
(2)反应1的化学方程式为。用含铁的海绵铁,理论上可制备的质量是多少 (写出计算过程)
(3)反应2的化学方程式为 。分解生成羰基铁粉的质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乙所示。在时,剩余 未分解;在 时,恰好完全分解。

(4)制备羰基铁粉过程中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
参考答案
1.D
2.B
3.A
4.C
5.A
6.A
7.A
8.B
9.D
10.D
11.A
12.C
13.D
14.A
15.B
16. ②③④ ①⑤ ⑥⑦
17.(1)门捷列夫
(2)24.31
(3)
18.(1) 试管 集气瓶
(2) 2KMnO4K2MnO4+MnO2+O2↑ AD或AE
(3) 防止二氧化碳溶于水或与水反应 没有 CaCO3+2HCl=CaCl2+H2O+CO2↑
19.(1)通常情况下,碳酸氢钠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小于10%;(2)I;(3)有大量气泡产生;;(4)Na2CO3+CaCl2═CaCO3↓+2NaCl;(5)Na2CO3、NaOH;(6)部分;(7)D;(8)
20.(1)Zn+H2SO4ZnSO4+H2↑;
(2)化合反应;
(3)硫酸铜、硫酸;
(4)用磁铁吸引;
(5)节约资源(合理即可)。
21.(1)
(2) 解:设理论上可制备的质量为。
答:理论上可制备的质量是。
(3) 98
(4)
第 page number 页,共 number of pages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