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广东省阳江市阳东区中考化学巩固训练(十)(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广东省阳江市阳东区中考化学巩固训练(十)(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年广东省阳江市阳东区初中化学巩固训练(十)
满分为 100 分,考试用时为 60 分钟。
说明: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用 2B 铅笔把对应该号码的标号涂黑。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上。
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 答案无效。
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整洁。考试结束时,将答题卡交回。
5.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B—11,C—12,N—14,O—16,Na—23,Ca—40。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分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物质属于碱的是( )
A.氧化铁 B.苛性钠 C.纯碱 D.生石灰
2.下列有关化学史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拉瓦锡发现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
B.张青莲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作出卓越贡献
C.门捷列夫编制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
D.波义耳提出了原子论
3.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
A.空气、石油、干冰都是混合物
B.氮气、水银、氮气都是单质
C.生铁、黄铜、铁矿石都是合金
D.太阳能、风能、核能都是可再生能源
4.对下列化学用语中数字“2”含义的说法正确的是  (  )
①2H ②2NH3 ③SO2 ④O ⑤Mg2+ ⑥2OH- ⑦H2O
A.表示离子个数的是⑤⑥ B.表示分子中原子个数的是③⑦
C.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④⑤ D.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①②
5.《中国科学报》报道了中国科学院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新型储能的全钒液流电池。该电池功能密度更高,成本更低。如图为钒元素的元素周期表截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钒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B.钒原子的核内中子数为23
C.钒原子的核内质子数是23 D.钒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50.94 g
6.豆浆被称为“植物奶”,其中含有的异黄酮(C15H10O2)具有防癌功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异黄酮中共含有27个原子
B.异黄酮中碳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C.异黄酮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5∶10∶2
D.异黄酮分子中含有15个碳元素、10个氢元素和2个氧元素
7.“配制100mL5%的硫酸钠溶液用于电解水”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取出硫酸钠固体 B.称量硫酸钠固体
C.量取水 D.溶解
8.消防用自动感温喷淋头结构如图所示。当喷淋头附近温度升高到喷淋头的设定值时,丙三醇将热敏玻璃球胀破,喷淋头自动喷水灭火。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室内着火时,应立即打开门窗
B.热敏玻璃球能迅速将外界的热量传递给丙三醇
C.喷水灭火的原理是水降低了可燃物的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D.日常生活中应避免热源靠近自动感温喷淋头
9.谚语“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蕴含了中国人的养生智慧。其中萝卜中富含的营养素是
A.油脂 B.维生素 C.无机盐 D.蛋白质
10.东晋葛洪《食肉方》(即去除黑痣的药方)记载:“取白炭灰(主要成分为CaO)、获灰(即草木灰)等分,煎令如膏(用水煎煮,并去渣浓缩)……。可去黑子。”此药不适宜提前制出来,否则放置十多天就会失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获灰”的主要成分是K2CO3,其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
B.“煎令如膏”涉及的实验操作有加热、过滤、蒸发等
C.“可去黑子”时起去除黑痣作用的有效成分是KOH
D.“此药放置十多天就会失效”主要在于空气中的氧气
11.两位英国科学家因在石墨烯材料方面的开创性研究获得2010年诺贝尔奖。石墨烯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下列关于碳单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可用来裁玻璃
B.石墨有金属光泽,有导电性,所以是一种金属
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所有物质
D.金刚石、石墨和足球烯(C60)都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
12.我国粮食安全保障能力不断提升,全年粮食收购量保持在4亿吨以上。化肥是粮食增产的重要因素之一,下列关于化肥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铵态氮肥与草木灰(主要成分为K2CO3)混用,会降低肥效
B.尿素CO(NH)2属于复合肥料
C.施用化肥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应大量施用化肥
D.幸福树叶片枯黄,应施用钾肥
13.和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的溶解度大于的溶解度
B.升高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C.时,和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D.时,在水中加入固体,能得到溶液
14.将纤维素变成储能装置的过程中,涉及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后氮元素的化合价降低
B.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数目不变
C.生成的Z和W分子个数比为
D.反应中涉及一种单质和三种化合物
15.关于下列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①: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B.实验②:电解水玻璃管内分别是O2和H2,说明水由O2和H2组成
C.实验③:证明铁生锈需要空气
D.实验④:一段时间后,酚酞溶液褪色,说明浓盐酸挥发出的HCl分子不断运动到NaOH溶液中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第16小题7分,第17小题8分,第18~21小题各 10分,共 55分。
16.看图回答问题:
(1)能产生气泡的是 (填序号)。
(2)烧杯C中酚酞溶液的作用是 。
(3)写出烧杯E中物质反应的实验现象 。
17.现有以下几种变化:①湿衣服晾干;②蜡烛燃烧;③冰雪融化;④纸张燃烧;⑤水变成水蒸气;⑥铁生锈。请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1)某同学将①③⑤这三个变化归为一类,这三个变化都是    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2)蜡烛燃烧属于    变化(填“物理”或“化学”),在燃烧过程中可观察到“烛泪流淌”,“烛泪流淌”属于    变化(填“物理”或“化学”),由此说明化学变化伴随着物理变化。
(3)电灯通电发光属于   变化(填“物理”或“化学”),可知发光、发热的变化   (填“一定”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18.根据下列装置图填空:
(1)写出上图中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 ;② 。
(2)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装置序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实验室常用E装置来检验二氧化碳,瓶内盛有的试剂是 ,气体从 口进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现象不明显,可能的原因是 。
(4)小明同学对上述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添加如图所示装置用来测定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产生CO2的体积,图示中加入少量植物油的目的是: 。
19.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碱与酸、碱与盐反应的性质时做了如图所示的两个实验。
(1)A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B试管中的现象是 。
(3)为确定试管B中反应后溶液的成分,小组同学开展了如下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有哪些?
【做出猜想】根据反应规律和元素守恒,提出以下猜想。
猜想一:只有;猜想二:有和 ;猜想三:有和;猜想四:有、和。
不用实验证明就能直接得出猜想 不成立。
【实验探究】小组成员取试管B中反应后的溶液少许,置于甲、乙两支试管中,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序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Ⅰ 向甲试管中加入 溶液 无明显现象 猜想二不成立
Ⅱ 向乙试管中加入少量酚酞试液 无色溶液变红色 猜想 成立
【交流讨论】有同学认为使用稀硫酸代替酚酞试液进行实验,也能得出与实验Ⅱ相同的结论。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 ;请阐述理由: 。
20.黄铜(铜锌合金)具有光泽好、耐腐蚀、容易加工等优点,常用于工业生产。某课外小组用废弃黄铜(内含Cu、Zn)进行兴趣实验,其主要流程如下(部分反应的产物在图中已略去)。
(1)黄铜的硬度________(填“>”“<”或“=”)金属铜的硬度。
(2)将废弃黄铜研碎成粉末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过程Ⅰ实验操作的名称为________,过程Ⅱ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2020年10月,我国基于中科院团队开发的电催化分解水制氢和二氧化碳加氢催化制甲醇(CH3OH)两项关键创新技术,建成年产“液态阳光”甲醇1440吨的装置。该装置将太阳能转化为可储存运输的化学能,并将二氧化碳作为碳资源转化利用,解决氢能储存和运输的安全难题等问题,对我国能源安全乃至改善全球生态平衡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其生产流程示意图如下:
(1)该生产流程中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
(2)二氧化碳与氢气合成甲醇同时生成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提供44吨CO2利用上述流程生产甲醇,不考虑物质损耗,可产生O2 吨。
(4)该流程制备甲醇除对环境无污染、物质的循环利用外,还有的优点是 (答一点)。
参考答案
1.B
2.D
3.B
4.B 
5.C
6.B
7.D
8.A
9.B
10.D
11.A
12.A
13.C
14.C
15.D
16.(1)BD
(2)用于判断氢氧化钙与稀盐酸是否发生化学反应
(3)固体溶解,溶液变为黄色
17.(1)物理 (2)化学 物理 (3)物理 不一定
18.(1) 酒精灯 长颈漏斗
(2) B CaCO3+2HCl=CaCl2+H2O+CO2↑
(3) 澄清石灰水 b CO2+Ca(OH)2=CaCO3↓+H2O 盐酸的浓度过大或澄清石灰水已变质(合理即可)
(4)防止二氧化碳溶于水
19.(1)
(2)有白色沉淀产生
(3) /氯化镁 四 氢氧化钡或氢氧化钠等 三 不同意 氯化钡和氢氧化钡均可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20.(1)> (2)增大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
(3)过滤 
21.(1)水##H2O
(2)CO2+3H2CH3OH+H2O
(3)16
(4)增加了CO2的消耗,缓解温室效应
第 page number 页,共 number of pages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