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钦州市第四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份考试政治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西钦州市第四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份考试政治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广西钦州市第四中学2026届上学期高三年级9月份考试政治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考生号等个人信息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一、单选题( 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某班学生以“为什么说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是20世纪中国的一次历史性巨变,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为主题展开讨论。以下是几位同学的发言,其中符合主题的是( )
甲同学: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我国的确立
乙同学: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丙同学: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实现了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丁同学: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A.甲和乙 B.乙和丙 C.甲和丁 D.丙和丁
2.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这一成就,被称为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原因在于,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
①为中国共产党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②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③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跨越④使生产资料公有制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制度的基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深刻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借鉴吸收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代表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这说明( )
①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②中国式现代化丰富和发展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③中国式现代化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发展范式④实现现代化是各国发展普遍面临的历史任务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共同纲领》,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从根本上扭转了近代以后100多年中国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悲惨命运,开启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新纪元。对此,下列理解最准确的是( )
A.实现了由封建君主专制向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历史性跨越B.首次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
C.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D.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全面确立和巩固
5.下列关于空想社会主义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空想社会主义者揭示了资本主义的本质B.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来源
C.空想社会主义主张通过暴力革命推翻资本主义D.空想社会主义能够指导工人运动取得胜利
6.从空想社会主义到科学社会主义,再到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这一发展历程表明( )
A.社会主义理论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B.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偶然的
C.无产阶级革命无需理论指导 D.资本主义制度能够自我完善
7.马克思通过分析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发现“工人创造的价值超过其劳动力价值的部分,被资本家无偿占有,这就是剩余价值”。这一发现( )
A.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 B.阐明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C.指出了阶级斗争的重要作用 D.提出了推翻资本主义的路径
8.1978年12月,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奇迹。改革开放“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中国以自身发展推动世界共同发展,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重大贡献。这场伟大革命( )
①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②深刻影响了世界,为人类实现现代化贡献了中国方案
③使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④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彻底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新民主主义革命能够取得最终胜利的因素有( )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②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
③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统一战线④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0.土地制度改革是乡村振兴的“先手棋”。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深化土地制度改革。深化土地制度改革,需以制度创新打破要素流动壁垒,以市场化手段激活土地价值,以法治思维保障农民权益。在守住耕地保护、生态安全、农民利益底线的前提下,持续深化改革,让土地成为乡村振兴的“聚宝盆”,为中国式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这表明,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
①是党在农村实践创新的主题 ②承载着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
③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④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和封建统治的腐败,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近代以来,古老且创造了灿烂文明的中华民族要实现文明赓续、伟大复兴,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是( )
①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②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③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④缓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毛泽东同志从中国的历史状况和社会状况出发,深刻研究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中国革命的规律,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的思想,创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1945年4月至6月,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召开。大会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毛泽东思想( )
①从根本上改变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②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指明了正确方向
③使科学社会主义实现从理论到现实的历史性飞跃④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创造性运用及其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3.原始社会末期,生产工具的改进大大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个体劳动逐渐盛行起来。原来以氏族为单位的共同劳动,逐渐被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劳动代替,生产资料相应地由氏族公有转归家庭私有,后来土地也变成私有财产,这标志着私有制的确立。由此可见( )
①生产力发展是私有制产生的根本原因 ②私有观念的存在是私有制产生的根源
③土地变成私有财产标志着私有制确立 ④私有制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永恒现象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共产党宣言》发表30多年后,科学社会主义与工人运动结合的初步成果就显示出来,马克思主义在国际工人运动中占据统治地位;发表70多年后,社会主义在俄国变成制度现实;发表100多年后,社会主义从一国发展到多国。可见,《共产党宣言》( )
①是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性著作 ②提出了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具体步骤
③为国际工人运动提供了科学行动指南 ④对世界社会主义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下列关于原始社会生产力状况的描述,最准确的是( )
A.主要使用石器工具,生产力水平极低B.广泛使用铁器工具,农业水平较高
C.金属工具普及,手工业高度发达D.生产工具复杂,劳动对象覆盖所有自然资源
16.中国政治制度不是“飞来峰”。“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家国一体”的理念、“革故鼎新”的思想、“天下为公”的担当等都是建构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话语的重要理论来源和文化支撑。可见,中国政治制度( )
A.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创新发展的必然结果B.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历久弥新的思想精华
C.因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而彰显其独特优势D.奠定了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的根基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共52分,请考生要求作答)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共产党宣言》是近代以来最具影响力的著作。170年来,《共产党宣言》被译成200多种文字,出版数千个版本,成为世界上发行量最大的书籍之一。近20年来,西方各种机构评选“千年思想家”、“最具影响力的学者”等,马克思都名列前茅甚至高居榜首。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世界上再度兴起“马克思热”,对《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的研究再度成为热门。事实证明,《共产党宣言》的真理力量是永恒的,已经并将继续深刻影响世界历史进程。
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共产党宣言》发表的历史意义,并说明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标志性事件。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开天辟地: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是20世纪的伟大历史事件。】
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确立起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在艰辛的探索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团结带领中国人民经过28年浴血奋战,打败日本帝国主义,推翻了国民党反动统治,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此,劳动人民成了新中国的主人。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转折点,标志着中国社会进入了新的时期。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许多仁人志士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进行了各种各样的尝试。辛亥革命之前,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等都未取得成功。辛亥革命之后,中国尝试过君主立宪制、议会制、总统制等各种形式,但终究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屈辱的岁月,艰辛的探索,反复证实了一个结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关知识,说明为什么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C A C B A A C C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A D B D A C
17.《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十月革命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跨越。
18.①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②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③它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鼓舞和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19.①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是由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②帝国主义不允许中国通过走资本主义道路强大起来,成为自己的竞争对手。③中国的封建势力同帝国主义相勾结,严重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十分弱小,并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的特点,不能承担起领导中国人民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使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