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度(上)九年级阶段验收物理试卷理化考试时间共150分钟物理满分:80分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得分一、选择题:(本题共9小题,每小题2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6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的得2分;第7~9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2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1.关于分子热运动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桂花香飘满园,是因为花粉颗粒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B.液体不易被压缩,是因为液体分子间没有间隙C.使用液态氢作为火箭发动机的燃料,是因为它燃烧放出热量多D.生物体内水的比例很高,因为水的比热容大,有助于调节生物体自身温度2.糖炒栗子是我国北方非常有名的传统小吃,传统糖炒栗子的精髓在于砂石的导热和糖的焦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刚炒出的栗子烫手是因为含有的热量多B.砂石升温较快,是因为它的吸热能力强C.刚出锅的栗子热得烫嘴,“热”表示的是热量D.炒制过程主要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增大栗子的内能3.如图所示,甲是汽油机某个冲程的工作示意图,乙是柴油机机某个冲程的工作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是汽油机的压缩冲程,飞轮转动靠的是惯性B.甲是汽油机的做功冲程,燃料燃烧释放的能量有20%-40%转化为有用机械能C.乙是柴油机的吸气冲程,吸进汽缸的是柴油和空气的混合物D.乙是柴油机的吸气冲程,此时气缸内的气压大于气缸外的气压4.如图,在干净的塑料瓶中装上泡沫球,盖上瓶盖。用硬纸板在塑料瓶外壁反复摩擦,发现瓶内泡沫球会“跳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塑料瓶和硬纸板在摩擦的过程中会创造电荷B.瓶内泡沫球“跳舞”是因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C.若在摩擦过程中塑料瓶带负电是因为塑料瓶束缚电子的本领比纸板弱D.塑料瓶与硬纸板摩擦,它们都带上了同种电荷5.如图所示,对于各图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①图甲:通过做功的方式增大了脱脂棉的内能,达到了脱脂棉的燃点,脱脂棉燃烧②图乙:瓶塞跳起时,气体对瓶塞做功,气体内能减小,温度降低,水蒸气液化形成小水珠③图丙:A带正电荷,B不带电,用带绝缘柄的金属棒接触两验电器金属球时,瞬间电流方向为从A向B④图丁:把房卡插入槽中房间才能有电,房卡相当于电路中的电源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6.如图所示电路,闭合开关后,观察到两灯均不亮,用一根导线去检测电路故障,发现故障仅为L1断路,则检测时不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当导线接A、B两点时,灯泡L不亮B.当导线接B、C两点时,两灯均不亮C.当导线接C、D两点时,两灯均不亮D.当导线接A、D两点时,电源可能被烧坏7.(多选)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草地上滚动的足球逐渐停下来,是因为受到草地的摩擦力B.弹簧测力计测物体的重力时,测力计对物体的拉力和物体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C.汽车刹车后不能立即停下来是因为受到了惯性D.沿水平方向用力推水平地面上的课桌没有推动时,推力小于摩擦力8.(多选)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错误的是( )A.1kg、0℃的冰与1kg、0℃的水内能相同B.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温度不一定升高C.发生热传递时,温度总是从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D.选用热值高的燃料能够提高热机的效率9.(多选)有两杯不同的燃料,甲杯中的质量为2kg,乙杯中的质量为1kg,当两者温度都升高1℃,吸收的热量如图a所示。甲杯、乙杯中的燃料完全燃烧后放出的热量如图b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比热容等于乙的比热容B.甲的热值小于乙的热值C.甲杯、乙杯中的燃料温度都降低2℃,甲、乙放出的热量一样多D.相同质量的甲、乙燃料完全燃烧,甲放出的热量比乙的少二、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12分)10.东北名菜“拔丝地瓜”深受大众的喜爱。暑假期间,小明和妈妈学习制作拔丝地瓜,做好之后小明闻到了地瓜的香味,这是__________现象。小明夹起一块拔丝地瓜,发现地瓜拉出了很长的丝,是由于分子间存在__________。11.如图甲所示,用手弯折铁丝,铁丝会变热,这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此过程能量转化与图乙中__________的能量转化是一致的(填字母序号);若该单缸汽油机在1s内消耗了25g汽油,且每做一次功消耗1g汽油,则这台汽油机的转速为__________r/min。热机工作时,燃料燃烧不充分,燃料的热值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2.食物也是一种“燃料”,营养成分在人体细胞里与氧结合,提供细胞组织所需的能量。这种过程没有火焰,但化学能同样可以转化为内能,因此,人的体温保持在37℃左右。人能进行机械运动,说明食物提供的化学能还可以转变为人的__________能;另外,人体内会产生微弱的生物电流,所以食物提供的化学能还可以转变为__________能。13.如图所示,中国商飞C919是中国首款按照国际通行适航标准自行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喷气式中程干线客机。飞机飞行时与空气摩擦后往往会带上负电,这是由于飞机__________(选填“得到”或“失去”)电子的原因,飞机的轮胎应采用__________(选填“导体”或“绝缘体”)材料制成。14.盲人因为看不见,很容易走进危险区域,为此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报警器,它由木板、弹簧、接触片A、B、C(都是导体)和报警电路组成。闭合开关S,当盲人未踩到危险区域B时,接触片B与A、C接触,此时电铃被__________。若盲人叔叔踩到危险区域B时,接触片B在压力作用下与A、C分开,此时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15.小明用酒精灯均匀加热0.6kg某固体(酒精灯在单位时间内放出的热量相同),其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像如图所示。规定“质量为1kg的某种晶体物质在AB段所吸收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熔化热”,如果该物质液态时的比热容为2×10 J/(kg·℃),通过图像试计算出该固体的熔化热为__________J/kg。三、作图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2分,共4分)16.如图,一个带正电荷的物体A,另有一个带正电荷的小泡沫块B静止在右边桌面上。请画出泡沫块B的受到的重力G和摩擦力f。17.根据图1给出的电路图,连接图2的实物图。四、实验题:(本题共4小题,共23分)18.如图所示,是“探究滑动摩擦力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1)在甲、乙、丙所示图中,小明拉着物块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比较图中的_________两个实验可以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2)同组的小芳同学发现妈妈购买的防滑地垫的A面与B面粗糙程度不同,为了比较A、B两个面的防滑性,她引入拉力传感器代替弹簧测力计进行实验,如图丁所示。①拉动木板时发现传感器示数不稳定,获得数据如图戊所示,出现示数不稳定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填字母)A.拉动木板时很难做到匀速直线运动 B.选择的木板表面粗糙程度不均匀C.选择的小块地垫的接触面积太小 D.木板与地面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均匀②她先后用A、B面贴放在木板上,在木块上放不同质量的铁块进行实验,绘制出摩擦力与压力之间的关系图像如图己所示,由图像可知: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成_________关系(选填“正比”或“反比”)③根据图己可以推理出地垫的_________(选填“A”或“B”)面比较粗糙(3)另外一组的同学,尝试将木块放置于由电机驱动的水平传送带上,弹簧测力计水平固定在支架上,细线和测力计轴线重合,如图庚所示。要使弹簧测力计示数等于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实验中要保证_________(填字母)A.木块相对地面保持静止 B.水平传送带必须匀速运转19.小明同学在“探究不同物质吸热情况”的实验中,将水和煤油分别装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加热,每隔2min记录一次温度。(1)如图甲所示是小明同学的实验装置,其中有一处明显错误,请指出错误之处:_________;(2)纠正错误后继续实验,实验过程中水和煤油吸热多少是通过_________来反映的;(3)小明同学根据记录的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乙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象。水和煤油的初温相同,如果要使水和煤油最后温度相同,就需要给_________加热更长的时间,由此可知_________的吸热能力弱;(4)如果要在这两种液体中选择一种作为汽车的冷却液,则选择_________冷却效果更好。(选填“水”或“煤油”)(5)同组的小华用原装置在两烧杯中装入初温相同、质量不同的A、B两种液体,其质量;分别对其加热(对液体加热过程不考虑热量损失)。得到两液体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丙所示。由以上数据_________(可以/不可以)比较A、B两种物质的比热容、的大小。20.小明同学在实验室对热学中的相关实验进行探究。用完全相同的装置加热液体。燃料的质量、烧杯内的液体质量、加热方式均相同。不计热损失,将燃料点燃直至燃尽,三个烧杯中液体升高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丁所示。(1)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应选择__________两图进行实验。a、b两种液体的比热容之比为__________;(2)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应选择__________两图进行实验;燃料燃烧时放出的热量是通过__________(选填“温度计示数的变化”或“加热时间”)来反应的;(3)燃料1和燃料2的热值之比为__________;21.小俊想用刚学习的电学基本知识,连接一个电路,于是他找来两节干电池,一个小灯泡,一个开关和若干导线,连接成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1)小俊把干电池、小灯泡和开关连接到电路中时,刚接好最后一根导线,灯泡就亮了,他在实验操作中的不当之处是__________;(2)改正错误后,闭合开关前,小灯泡不发光,这时的电路是__________(填“通路”、“断路”或“短路”);闭合开关后,小灯泡发光,这时的电路是__________(填“通路”、“断路”或“短路”)。由此可知,电路中开关的作用是__________;(3)电源是提供电能的装置。小俊看到实验桌上有一个“+、-”极模糊不清的电池盒,他用一个__________(填“电铃”或“发光二极管”)就可以判断出电源的“+、-”极。(4)如图乙所示,让同学们只用一根导线来“点亮”小灯泡,同学们设计了三种电路,其中能让小灯泡发光的是__________图,造成短路的是__________图。(选填序号A/B/C)五、综合应用题:(本题共3小题,共23分)22.小华家的太阳能热水器,水箱装满水是40L。小华进行了一次观察活动:某天早上,他用温度计测得自来水的温度为20℃,然后给热水器水箱送满水,中午时“温度传感器”显示水箱中的水温升高了45℃。求:(1)水的质量是多少千克?(2)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焦?(3)如果水吸收的这些热量都由天然气来提供,炉子的效率为50%,则需要完全燃烧多少m 的天然气?(,)23.轰-20是我国正在研发的新一代隐形战略轰炸机,也是我国迈向“战略空军”的关键装备,其成功研发将显著提升我国远程打击和战略威慑能力。如图是中国军迷设计的轰-20模拟图,如表为其模拟参数,请回答以下问题。(按表中数据计算)起落架轮子个数/个 10 每个轮子着地面积/m 0.25最大起飞质量/t 200 飞行平均阻力/N最大飞行速度/(m/s) 600 发动机效率η 60%(1)若轰-20以最大起飞质量静止在地面上,此时轰-20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g取10N/kg)(2)20满载150t航空燃油从南海某空军基地起飞,以最大速度出海巡航,结合表格中参数分析,轰-20最多能巡航多少小时?(航空燃油的热值是)2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空气净化器由于雾霾天气的增多,空气净化器逐渐走入家庭。随着科技的进步,“净化”的原理不断优化,功能也逐渐增强。最早的空气净化器由于大多采用风机+滤网的模式,很长时间才能将室内空气全部过滤一遍,另外PM2.5等小微粒能轻易透过滤网。后来滤网采用“静电驻极式”技术,灰尘通过滤网前,先由钨丝高压放电而带上正电,再被同样带电的滤网吸附(如图所示),大大提高净化能力。现在有一种“主动式空气净化”技术,净化器向空气中释放负离子,负离子能够主动出击、寻找空气中的污染颗粒物,并与其凝聚成团,主动将其沉降,净化能力再次明显提升。洁净空气率(CADR)是反映净化能力的性能指标,CADR值越大,其净化效率越高。利用CADR值,可以评估其在运行一定时间后,去除室内空气污染物的效果。按下列公式计算CADR,期中(V表示房间容积;t表示空气净化器使房间污染物的浓度下降90%运行的时间)。(1)“pm2.5”是指环境空气中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细微颗粒物,它_________(选填“是”、“不是”)分子,室外空气中的PM2.5主要来自矿物燃料燃烧的排放,室内空气中的PM2.5主要来自吸烟产生的烟雾,那么能够有效降低PM2.5污染的措施是_________;“静电驻极式”技术中滤网应带_________电荷。(2)“静电驻极式”技术中小微粒经过滤网时被吸附的原理是:_________;“主动式空气净化”技术向空气中释放负离子,负离子之所以能够主动出击、寻找空气中的污染颗粒物,是因为带电粒子具有_________微小物体的作用。(3)“主动式空气净化”技术中负离子与污染颗粒物凝聚成团后能沉降到地面是由于所受重力_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等于”)浮力。(4)已知某空气净化器洁净空气率(CADR)是138m /h,此空气净化器能在1.6小时内使某高度为3m的房间污染空气物浓度下降90%,则该房间面积为_________m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9小题,每小题2分,共18分。1~6题为单选题;7~9题为多选题,漏选得1分,错选得0分)1. D 2. D 3. B 4. B 5. B 6. A 7. AB 8. ACD 9. BCD二、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12分)10.扩散 引力 11.C 3000 不变 12.机械 电 13.得到 导体14.短路 灯亮且铃响 15.三、作图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2分,共4分)16.17.四、实验题(本题共4小题,共23分)18.(1)甲丙 (2)B 正比 A (3)A19.(1)没有控制水和煤油的质量相同 (2)加热时间 (3)水 煤油 (4)水 (5)可以20.(1)甲丙 1:2 (2)甲乙 温度计示数的变化 (3)4:321.(1)连接电路时开关没有断开 (2)断路 通路 控制电路的通断(3)发光二极管 (4)C B四、综合应用题(本题共3小题,共23分)22.(1)V=40L=0.04m3m=ρV=1.0×103×0.04=40kg 1分(2)Q吸=c水m△t=4.2×103×40×45=7.56×106J 2分(3)Q放===1.512×107J 2分v0.18m3 2分23.(1)p8×105Pa 3分(2)Q放=m1q=150×103×4.5×107=6.75×1012J 1分W=ηQ放=60%×6.75×1012=4.05×1012J 2分匀速 F牵=f 1分8.1×106m 1分t13500s=3.75h 1分24.(1)不是 使用清洁能源,禁止在公共场合吸烟等 负(2)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吸引 (3)大于 (4)3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