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届福建省恒一教育集团高三9月联合检测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6届福建省恒一教育集团高三9月联合检测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恒一教育集团2026届9月联合检测A4
地理试题
考试时间:75分钟
第Ⅰ卷
一、选择题 (本卷共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为某人口大国1997~2017年人口总抚养比和少年儿童抚养比的变化,据此完成1~2题。
注:
人口总抚养比=少年儿童抚养比+老年人口抚养比
少年儿童抚养比一少年儿童人口数×100%
老年人口抚养比=劳务年人口数×100%
少年儿童人口是指0~14岁人口。
劳动年龄人口是指15~64岁人口。
老年人口是指65岁及以上人口。
1.1997~2017年, 该国人口数量 ( )
A.保持稳定 B.持续下降
C.先增后减 D.持续增长
2.1997~2017年: 该国 ( )
A.老年人口数量保持稳定 B.劳动年龄人口数量有所下降
C.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变化较小 D老年人口比重不断增加
1999年,广西南宁国家基本气象站从城中搬迁至城郊,并在2000年对新旧站主要气象要素进行对比观测。下图示意观测的月平均气压变化。据此完成3~4题。
3.根据图示新旧气象站气压差异,可以推断新站比旧站 ()
A.纬度高 B.海拔高
C.距海远 D.面积小
4 .该气象站观测的主要气象要素中,与图示气压年内变化相关度最高的是 ()
A.湿度 B.氨温
C.风速 D.风向
第 1 页 共 8 页
风向或风速分布不均匀时,空气会发生辐合 (或辐散)。散度是描述空气从周围向某一处汇合或从某一处向周围流散的程度的量。某年10月 17 日~18 日,G地经历了一次暴雪天气。下图示意18日8时沿 106°E经线 (经过G地)的散度等值线垂直分布,散度大于0表示水平辐散,小于0表示水平辐合。据此完成5~7题。
5.18日8时,甲、乙、丙、丁四处附近,风向和风速分布最均匀的是 ()
A.丁处 B.丙处
C.乙处 D.甲处
6.推测18日8时,暴雪天气最可能出现在图所示的 ()
A. 33°N附近 B. 38°N附近
C. 36°N附近 D.40°N附近
7 18日8时至20时,G地近地面出现由偏东风和偏南风两股气流形成的气旋式辐合线,该辐合线有利于暴雪天气的维持。图中对该辐合线附近风场示意正确的是 ()
风速及风向 辐合线
A. ④ B. ③ C. ② D. ①
第 2 页 共 8 页
下图是“2018年 10月22日某区域气压形势图 (实线)”,点线表示某地理事象的非等间距等值线。读图,完成 8~9题。
8.推测图中乙地附近的数值“125”表示的是 ()
A.降水量
B.风速
C.海拔
D、蒸发量
9.图中甲地数值可能是 ()
A.1008
B.1016
C.1024
D. 29
下图是位于亚欧大陆40°N~50°N四地区1月和7月气温距平值 (该地气温与同纬度平均气温之差)和降水距平值 (该地降水量与同纬度平均降水量之差)。读图完成10~11题。
10.图中①②③④四地对应的气候类型依次是 ()
A.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D.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11. ①②③④四地中 ( )
A.①地气候的形成与气压带、风带的交替控制有关
B.③地气候特点有利于农业的发展
C.②地河流年径流量变化最大
D.④地7月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气温距平值大
第 3 页 共 8 页
世界文化遗产锡吉里耶 (7.96°N,80.76°E)位于斯里兰卡的狮子岩及周边。研究表明,锡吉里耶中轴线具有一定天文属性,每年太阳直射当地的两天,在狮子岩上沿中轴线可见日落恰好位于中轴线尽头方向。下图为“锡吉里耶航拍照片”。据此完成12~13题。
12.锡吉里耶中轴线的走向为 ()
A. 东—西 B. 南—北
C.东南——西北 D.西南——东北
13.一个自然年中,能够从狮子岩欣赏日落于中轴线尽头方向的两天间隔大约为 ()
A.10个多月 B.7个多月
C.4个多月 D.1个多月
下图示意某年11月 10日0时、9时和18时的北美洲局部区域海平面气压和锋面位置。据此完成下列问题。据此完成14~16题。
14. T1 时, 与①地相比, ②地 ( )
A.风速小、气温低 B.风速小、气温高
C.风速大、气温低 D.风速大、气温高
15.①地0~9 时气压变化过程为 ()
A.降低——升高——降低——升高 B.降低—升高—降低
C.升高—降低—升高—降低 D.升高—降低—升高
16 ③地0~18时的天气现象表现为 ()
A.水面风浪减小,降水概率减小 B.水面风浪增大,降水概率减小
C.水面风浪减小,降水概率增大 D.水面风浪增大,降水概率增大
第 4 页 共 8 页
第Ⅱ卷
二、综合题(本卷共3个小题,共52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10分)
科学研究中把多因素问题分解成若干单因素问题,每次试验只改变一个因素,从而研究这个因素对事象的影响,而其它不变的因素称为控制变量。某学校学生应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土壤疏松程度对水土流失量的影响”。其步骤如下:
第一步:取当地土壤(没有植物覆盖)填充到两个相同的有开口塑料盒(下左图)中,甲组土壤疏松,乙组土壤紧实,两组土壤均放置在提前准备好的坡度为30度的面板上,模拟地面情况。
第二步:用两个相同的底部开孔的塑料碗(下右图),装水淋洒在塑料盒的土壤上模拟降水,保持甲、乙组的洒水情况相同。
第三步:在模拟降水的同时,用透明杯子收集流失的水和土,静置10分钟,用直尺测量杯中水和土的高度。重复实验三次,记录数据。
(1)指出该实验的控制变量。 (4分)
(2)如果要研究降雨强度对水土流失量的影响,可通过改动下左图、下右图装置进行实验。说明如何改动。 (6分)
第 5 页共 8 页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分)
阿克拉————非洲西部加纳共和国首都,位于加纳共和国的东南部,濒临几内亚湾,是加纳共和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及最大港口城市。阿克拉年降水量较多且季节变化显著,一般5~10月为雨季,11月~次年4月为旱季,全年有明显的风向变化。下图示意加纳共和国及周边地区。
(1)阿克拉全年风向不同,指出阿克拉1月和7月的盛行风向并分别说明其形成过程。(6分)
(2)指出阿克拉气温年较差的大小,并说明原因。(6分)
(3)分析阿克拉年降水量较多的原因。(8分)
第 6 页共 8 页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下图是2024年1月22日08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蒙古高原—西伯利亚高压系统的形成原因,并说明其气流运动特征。(6分)
第 7 页 共 8 页
(2)指出此时影响我国东北中西部、华北中南部的天气系统,并推测未来48小时内这些地区的天气变化过程。(6分)
(3)比较图中①②两地此时天气状况的不同点。(4分)
(4)阐述此次天气过程对我国大部分地区农业生产的有利和不利影响,并提出针对性防灾措施。(6分)
第 8 页共 8 页
恒一教育集团2026届9月联合检测A4
地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D C B B A C B A A C
11 12 13 14 15 16
C C C A A D
【答案】1. D 2. C
【解析】1、根据图示,图中少年儿童抚养比始终较高(约80%),人口总抚养比减去少年儿童抚养比即老年人口抚养比一直较低,仅有不到 10%,说明人口出生率较高、死亡率较低,人口年龄结构较为年轻,因此可以推测人口数量在这期间持续增长,选择D选项。
2、根据图示,人口总抚养比、少年儿童抚养比、老年人口抚养比变化很小,可以推测出三个人群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变化很小,因此C正确、D错误;结合第一问,可以得出老年人口数量增加、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增加,A、B错误。
【答案】3. B 4. B
【解析】3、读图可以看出,新站比旧站在所有月份的平均气压低。南宁城中和城郊相比,纬度和距海远近差异不大,且两者对气压的影响较为复杂,不是简单地增加或者降低,A、C可以排除;气象站面积大小不会影响气压,D错误;广西山地丘陵较多,城市多分布在山地丘陵之间的相对低洼平坦地带,因此城郊的气象站海拔更高,气压更低,B正确。
4、风向不会直接影响气压,风速可以影响局部气压,但是对气压年内变化影响小,可以排除C、D选项;湿度分为绝对湿度和相对湿度,该处并没有进行点明,如果是绝对湿度,其它因素相同情况下湿度越大,气压越高,夏季湿度大,气压高,与图示不符,A错误;夏季气温高,近地面气压低,冬季气温低,近地面气压高,B正确。
【答案】5. A 6. C 7. B
【解析】5、图为18日8时沿106°E经线的散度等值线垂直分布,根据材料“散度大于0表示水平辐散,小于0表示水平辐合”,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丁处散度为0,可以判断这里不存在辐合或者辐散,风向和风速分布均匀,选择A项。
6、暴雪天气属于强对流天气,伴随着低空气流强烈辐合上升、高空气流强烈辐散,因此需要找出近地面哪一纬度的散度为负值且绝对者更大、高空则反之,读图可以得出是36°N处,选择C。
7、根据题干“近地面出现由偏东风和偏南风两股气流形成的气旋式辐合线”,辐合线可以理解为是低压槽的位置。此处为北半球,因此应为逆时针辐合,且偏南风向右偏偏转为西南风、偏东风向右偏偏转为东南风,选择B项。
第1页,共4页
【答案】8. A 9. A
【解析】第8题,图中的乙地位于低压系统附近,盛行上升气流,中心附近降水量大,故数值“125”最可能表示降水量,选A。
第9题,图中甲地实线为等压线,甲地中心有降水,说明区域内有上升气流,因此应该处于低气压附近,甲的数值应该选A。
【答案】10. C 11. C
【解析】10.位于亚欧大陆40°N~50°N,应该是亚热带和温带气候, ①地1月和7月降水距平值均为正值且相差较小,说明当地降水较多且降水季节变化小,①地1月气温距平值高,表明当地冬季温暖,由此判断, ①地应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图中②地7月降水距平值为正值且数值较大, 1月降水距平值为负值,表明当地夏季降水丰富,冬季降水少, ②地1月气温距平值低且绝对值大,表明该地冬季寒冷,由此判断, ②地应为温带季风气候;图中③地7月降水距平值为负值, 1月降水距平值为正值且数值较大,表明当地夏季降水稀少,冬季降水丰富, ②地1月和7月气温距平值均为正值,表明该地冬季温和,夏季炎热,由此判断,③地应为地中海气候;图中④地7月和1月降水距平值均为负值,表明当地全年降水较少,气候干旱, ④地1月气温距平值为负, 7月气温距平值为正,表明该地冬季寒冷,夏季炎热,由此判断, ④地应为温带大陆性气候,综上所述, B正确, A、B、D错误。故选C。
11.根据上题分析可知,①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常年受西风带影响,气候的形成与气压带、风带的交替控制无关,A错误;②地为温带季风气候,河流年径流量变化最大,C正确;③地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不利于农业的发展,B错误;④地温带大陆性气候,不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D错误。故选C。
【答案】12. C 13. C
【解析】12.结合材料,太阳直射7.96°N时为北半球夏半年,该地日出东北日落西北,根据材料在狮子岩上沿中轴线可见日落恰好位于中轴线尽头方向,中轴线走向同该日日落方位一致,即该中轴线呈东南—西北走向, C正确, ABD错误,故选C。
13.太阳直射点一年内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回归移动速度是不均匀的,在二分点前后每月移动约12°左右,在二至日前后每月移动4°左右,其余时段每月移动8°左右,该地约位于8°N,则直射该地的时间约为4月10日与9月2日两天,题干限定在一个自然年(公历1月1日至12月31日),则两次直射该地的时间间隔为4个多月,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第2页,共4页
【答案】14. A 15. A 16. D
14. A解析:观察T1时的图,①地相比②地,等压线更加密集,因此①地风速更大;①地位于冷锋前受暖气团控制的地区,气温较高,②地位于暖锋前主要受冷气团控制的地区,气温较低,因此相比于①地,②地气温低,A选项正确。
15. A解析:根据锋面气旋的发展原理可知,随着冷锋移动速度快于暖锋,锋面之间的暖气团控制区域会逐渐减小,因此判断T1对应0时、T3对应9时、T2对应18时。对比T1和T3图可知,①地分别经历了两次冷锋过境的过程,每一次冷锋过境,也就是有一次低压槽过境(锋面位于低压槽处),低压槽处的气压比两侧要低,因此每一次过境,对应一次气压先降低、后升高,两次过境则对应降低-升高-降低-升高,本题选择A选项。
16. D解析:观察③地从T1到T3,再到T2的气压状况可知,其所处位置的等压线越来越密集,因此水面风浪增大;同时,③地所处位置距离锋面越来越近,因此降水概率也在增加,D正确。
17.
(1)控制变量:①地形坡度、②(降水时长,降水量)降雨强度、
③植被覆盖度,④土壤面积 (每点1分)
(2)甲、乙塑料盒放置性状(疏松度)一致的土壤(2分)。
塑料碗一个底部开孔数量多,孔径大,模拟大雨 (2分)。
另一个开孔数量少、孔径小,模拟小雨 (2分)。
18.
(1) 1月盛行东北风,7月盛行西南风。(2分)
形成过程:
1月,气压带和风带位置偏南,阿克拉受东北信风控制;(2分)
7月,气压带和风带位置偏北,南半球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右偏而形成西南季风。(2分)
(2) 气温年较差小。(2分)
原因:阿克拉纬度低,获得的太阳辐射多,终年高温;(2分)
地处沿海,受海洋调节作用明显。(2分)
(3) 地处沿海地区,受海洋影响大,水汽丰富,降水较多;(2分)
雨季时受来自海洋的西南风影响,多降水;(2分)
季节性受赤道低压带控制,多降水天气;(2分)
沿岸有暖流流经,增温增湿。(2分)
第3页,共4页
19.
(1)形成原因:
1月 (冬季),(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蒙古高原—西伯利亚地区纬度高,太阳高度角小,白昼短,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少;(2分)
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陆地降温快,气温低,空气收缩下沉,形成高压。(2分)
气流运动特征:
水平方向上:顺时针辐散 (1分)
垂直方向上:中心气流下沉。(1分)
(2) 天气系统: 冷锋。 (1分)
天气变化过程:
将经历冷锋过境时:出现①阴天、②大风、③雨雪、④降温天气。(任写两点得2分)
过境后:①气温降低,②气压升高,③天气转晴。(每点1分,共3分)
(3)不同点:①地较②地:气压较高;气温较低;风速 (力)较小;天气晴朗。
(每点1分,共4分)
(4)有利影响:
低温天气可杀死农田中的害虫和病菌,减少来年病虫害;
降雪可为土壤补充水分,缓解春旱。(共2分,任答1点得2分)
不利影响:
强降温、大风可能冻伤农作物,导致作物减产;
降雪量大可能压垮设施农业大棚,影响农业生产。(共2分,任答1点得2分)
防灾措施:
及时加固农业大棚,采取覆膜、熏烟等措施为农作物保温;
提前储备抗寒物资;
加强天气监测预警,及时发布灾害信息(共2分,任答1点得2分)
第4页,共4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