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桦川县第二中学、第四中学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桦川县第二中学、第四中学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桦川县第二中学、第四中学2025—2026学年度上第一次月考
八年级历史质量检测题
考生注意:
1.考试时间60分钟
2.全卷共三道大题,总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核分人
得分
标志着中国近代史开端的历史事件是( )
A. 鸦片战争B. 第二次鸦片战争C. 甲午中日战争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南京条约》中,清政府被迫割让的领土是( )
A. 台湾B. 香港岛C. 辽东半岛D. 九龙司地方一区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
A. 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B. 清政府闭关锁国政策
C. 林则徐虎门销烟激化矛盾D. 英国需要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火烧圆明园的是( )
A. 英法联军B. 八国联军C. 日本军队D. 俄国军队
中国近代史上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 )
A. 英国B. 法国C. 俄国D. 日本
太平天国运动的领导人是( )
A. 李鸿章B. 洪秀全C. 曾国藩D. 左宗棠
《天朝田亩制度》的核心思想是( )
A. 平均分配土地B. 发展资本主义C. 推行君主立宪D. 学习西方技术
洋务运动的口号是( )
A. “师夷长技以制夷”B. “自强”“求富”C. “变法图强”D. “驱除鞑虏”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洋务运动期间创办的军事工业?( )
A. 江南制造总局B. 福州船政局C. 安庆内军械所D. 轮船招商局
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直接导火索是( )
A. 日本明治维新完成B. 朝鲜东学党起义C. 清政府出兵越南D. 日本觊觎台湾
《马关条约》中,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这表明列强对华侵略进入新阶段,其主要表现是( )
A. 商品输出为主B. 资本输出为主C. 军事占领为主D. 文化渗透为主
下列哪一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完全成为“洋人的朝廷”?( )
A. 《南京条约》B. 《北京条约》C. 《马关条约》D. 《辛丑条约》
戊戌变法的领导者是( )
A. 孙中山B. 康有为、梁启超C. 陈独秀D. 李大钊
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
A. 慈禧太后发动政变B. 维新派力量弱小,脱离群众
C. 光绪帝没有实权D. 袁世凯告密
中国同盟会成立的地点是( )
A. 上海B. 东京C. 广州D. 武昌
三民主义中,“民权主义”的核心内容是( )
A. 推翻清王朝B. 建立民主共和国C. 平均地权D. 驱逐鞑虏
武昌起义爆发的时间是( )
A. 1911年10月10日B. 1912年1月1日
C. 1912年2月12日D. 1919年5月4日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的时间是( )
A. 1911年B. 1912年C. 1913年D. 1915年
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年号是( )
A. 宣统B. 洪宪C. 民国D. 光武
新文化运动高举的两面旗帜是( )
A. “自强”“求富”B. “民主”“科学”
C. “变法”“图强”D. “革命”“独立”
得分 评卷人 二、材料分析题(每题3分,满分35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
——李鸿章
材料二:“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梁启超《变法通议》
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历史运动的主张?请列举该运动中创办的一个民用企业。(4分)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的思想主张?其主要代表人物有哪些?(4分)
(3)上述两个历史事件在学习西方的内容上有何不同?(4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1分)
材料:“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而不解,异族残之,外邦逼之,国民皆飘飘如丧家之犬,皇皇如漏网之鱼……吾党欲扫除数千年之专制政体,脱去数千年之奴隶性质……”
——《同盟会宣言》
材料中的“吾党”指的是哪个革命政党?成立于哪一年?(3分)
(2)该政党提出的革命纲领是什么?后来被孙中山阐发为什么思想?(4分)
(3)材料中“扫除数千年之专制政体”最终通过哪一历史事件实现?(4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材料中的“德、赛两先生”分别指什么?(4分)
(2)这场运动的主要阵地和主要代表人物有哪些?(各举一例)(4分)
(3)简述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4分)
得分 评卷人 三、简答题(满分25分)
简述《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并分析其对中国社会性质的影响。(12分)
比较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的异同点。(13分)八年级历史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题号 答案 解析
1 A 鸦片战争(1840年)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 B 《南京条约》规定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3 C 虎门销烟是直接原因,根本原因是英国要打开中国市场。
4 A 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火烧圆明园。
5 C 俄国通过《瑷珲条约》《北京条约》等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
6 B 洪秀全是太平天国运动的领袖。
7 A 《天朝田亩制度》主张“有田同耕,有饭同食”,体现平均主义思想。
8 B 洋务运动前期口号“自强”,后期“求富”。
9 D 轮船招商局是民用企业,其余为军事工业。
10 B 朝鲜东学党起义引发中日出兵,成为甲午战争导火索。
11 B 允许设厂是资本输出的体现,列强由商品输出转向资本输出。
12 D 《辛丑条约》后,清政府严禁人民反帝,成为列强工具。
13 B 康有为、梁启超领导戊戌变法。
14 B 维新派依靠无实权的光绪帝,未发动群众,力量弱小是根本原因。
15 B 中国同盟会于1905年在日本东京成立。
16 B 民权主义即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17 A 武昌起义时间是1911年10月10日。
18 B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于1912年1月1日在南京成立。
19 B 袁世凯复辟帝制,年号“洪宪”。
20 B 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
二、材料分析题(共35分)
21.(12分)
(1)洋务运动。(2分)
民用企业: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任举一例。(2分)
(2)戊戌变法(或维新变法)。(2分)
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等任举两人。(2分)
(3)不同点:
洋务运动主要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和工业生产;(2分)
戊戌变法则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主张实行君主立宪。(2分)
22.(11分)
(1)中国同盟会;(1分)1905年。(2分)
(2)“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2分)
后来被孙中山阐发为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2分)
(3)辛亥革命(或武昌起义后建立中华民国)。(4分)
23.(12分)
(1)“德先生”指民主(Democracy),“赛先生”指科学(Science)。(各2分,共4分)
(2)主要阵地:《新青年》杂志、北京大学;(任举一例,2分)
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任举一例,2分)
(3)历史意义:
① 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② 弘扬了民主与科学,推动思想解放;
③ 为马克思主义传播创造条件;
④ 促进民众觉醒,为五四运动奠定思想基础。(每点1分,共4分)
三、简答题(共25分)
24.(12分)
主要内容:
① 割让香港岛给英国;(2分)
② 赔款2100万银元;(2分)
③ 开放广州、厦门、上海、宁波、福州为通商口岸;(2分)
④ 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须经双方协定。(2分)
影响:
① 中国开始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主权受到破坏;
②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③ 社会性质由封建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④ 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得4分)
25.(13分)
相同点:
① 目的相同:挽救民族危机,实现国家富强;(2分)
② 背景相似:民族危机加深,清政府腐败;(2分)
③ 都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2分)
④ 都受到西方思想影响。(2分)
不同点:
项目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领导阶级 资产阶级维新派 资产阶级革命派
方式 改良(自上而下) 革命(自下而上)
目标 实行君主立宪 推翻帝制,建立共和
结果 失败(仅持续103天) 成功推翻清朝,建立民国
影响 思想启蒙 政治制度变革,结束君主专制
(每点对比得1分,共5分,合理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