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汉中市西乡县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政治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陕西省汉中市西乡县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政治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8届高一年级9月月考政治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30*2=60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对应的位置)
1.阶级是在一定生产关系中处于不同地位的集团。下列不属于对立阶级是( )
A.氏族成员和氏族长 B.奴隶主和奴隶 C.地主和农民 D.资本家和工人
2.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也是最低阶段。下列对原始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
①人们的劳动技能低下 ②生产工具极其简陋
③人们共同占有生产资料 ④人们平均分配劳动产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人类社会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在这一发展中,属于用一种剥削制度代替另一种剥削制度的是( )
①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 ②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
③资本主义社会代替封建社会 ④社会主义社会代替资本主义社会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逐渐产生。私有制产生的标志是( )
A.土地变成私有财产 B.生产工具归家庭私有
C.牲畜开始归家庭私有 D.劳动产品成为家庭私有财产
5.井田制是我国奴隶社会时期的土地制度。奴隶主为计算自己封地的大小和监督奴隶劳动,把土地划分成许多方块,因像“井”字形,所以叫作井田制。对于井田制下的奴隶生存状况认识正确的是( )
①奴隶主占有奴隶绝大部分劳动成果 ②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隶
③奴隶社会建立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④奴隶在奴隶主的强制下劳动,毫无人身自由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中国古代诗词向来有反映社会现实、针砭时弊的社会功能。唐代郑遨的“一粒红稻饭,几滴牛颌血。珊瑚枝下人,衔杯吐不歇。”表达了作者对农民疾苦的深切同情和对不劳而获的豪富贵族的愤怒之情。造成农民疾苦的根本原因是( )
A.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B.封建土地所有制
C.封建专制制度 D.封建等级制度
7.恩格斯在《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指出:“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茂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这里的两个“发现”是指( )
A.阶级斗争学说和剩余价值学说 B.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C.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D.唯物史观和阶级斗争学说
8.《共产党宣言》发表之所以成为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主要是因为它( )
A.是马克思、恩格斯亲自起草 B.是第一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纲领
C.第一次指出了阶级斗争的重要性
D.第一次完整、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
9.马克思和恩格斯称赞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是“三个伟大的空想主义者”和“社会主义创始人”,肯定他们的学说是“关于未来社会的积极的主张”和“本来意义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体系”。但是空想社会主义者受限于“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不成熟的阶级状况”,始终未能摆脱唯心史观的窠臼。这表明空想社会主义者( )
①反对阶级调和,主张阶级斗争
②揭示了资本主义的根本矛盾和发展规律
③没有找到消灭资本主义社会和建立新社会的强大力量
④揭露了资本主义的弊端,设计了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列宁在纪念十月革命四周年时深刻指出,“这第一次胜利还不是最终的胜利”,但“我们已经开始了这一事业。至于哪一个国家的无产者在什么时候、在什么期间把这一事业进行到底,这个问题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坚冰已经打破,航路已经开通,道路已经指明。”列宁的高度评价旨在强调十月革命( )
①推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
②使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③第一次系统论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任务
④实现了社会主义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历史性飞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新航路的开辟导致英国等各国羊毛价格不断上涨。于是,许多资产阶级化的地主、贵族纷纷用篱笆把大片土地圈起来辟为牧场,把成千上万的农民从家园赶走,使他们沦为资本家的雇佣工人。由此可见,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 )
①需要大批失去生产资料的人出卖自己的劳动力
②使雇佣关系出现,从而产生了资本主义的萌芽
③体现了资产阶级依靠暴力活动来掠夺大量财富
④是资产阶级用高利贷强迫农民交纳杂税实现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剩余价值概念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概念。马克思创立的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来源,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占有工人剩余劳动的秘密,揭示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根本对立。可见,剩余价值学说( )
①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②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历史必然性
③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④找到了变革资本主义社会的坚定力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3.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发生以生产过剩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危机。导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是( )
A.资产阶级的工业化和生产资料公有制之间的矛盾
B.资本主义国家不能通过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解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C.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之间的矛盾
D.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14.马克思说:“罗马的奴隶是由锁链,雇佣工人是由看不见的线系在自己的所有者手里。”这里“看不见的线”是指( )
A.资本主义私有制 B.契约自由的形式
C.资本家占有剩余价值 D.资本家剥削工人的手段
15.2024年7月27日,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年会在广州召开。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在继承人类优秀思想成果、深入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创立的,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资本主义社会矛盾运动规律以及人类社会最终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然趋势。下列关于科学社会主义说法正确的是( )
①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
②十月革命实现了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
③《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④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今世界各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6.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是( )
A.不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 B.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
C.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D.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7.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这一状况决定了近代中国面临的历史任务( )
①走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②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③缓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④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8.回望中国近现代史,1840年至五四运动前夕,中国社会逐渐沉沦,以五四运动为开端,拉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催生了中国共产党,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蓄积组织力量做准备,注入了精神活力。可见,五四运动( )
①是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②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好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
③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④改变了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9.屈辱的岁月,艰辛的探索,反复证实了一个结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这是因为( )
①帝国主义决不允许中国通过走资本主义道路强大起来
②中国封建势力与外国资本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的特点
③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不能参与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
④中国的封建势力同帝国主义相勾结,严重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2021年春,电视剧《觉醒年代》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热播。电视剧以1915年《青年杂志》问世到1921年《新青年》成为中国共产党机关刊物为贯穿,展现了从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建立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
①意味着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真正有了领导者
②标志着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
③中国人民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和希望
④实现了中国从封建专制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1.1956年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
A.第一个五年计划完 B.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C.中共八大的胜利召开 D.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确立
22.中国近代史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是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第二个阶段是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新民主主义革命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之处在于它( )
①不是由无产阶级领导,而是由资产阶级领导
②前途最终不是建立资本主义制度,而是建立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
③不属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而是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④不是改良旧的政治体制,而是结束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3.新中国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有其历史必然性,原因有( )
①国际形势不利于中国加快向社会主义阵营转变
②个体农业经济适应国家工业化的新形势,迫切需要组织起来
③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迅速发展,逐步成为社会经济中的主导因素
④国家积累了利用、限制和管理私营工商业的经验,不同程度地开始了对它们的社会主义改造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4.党的八大指出的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是( )
A.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B.中华民族和帝国主义的矛盾
C.发展重工业和发展轻工业的矛盾
D.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25.1956年的歌曲《小燕子》唱出“小燕子/告诉你/今年这里更美丽/我们盖起了大工厂/装上了新机器/欢迎你/长期住在这里。”综合下面资料信息可知( )
①社会主义首次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②我国逐步“一化三改”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③我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发展的必然④我国刚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6.习近平说,历史已经并将继续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下列能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 )
①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②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
③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我国的教育医疗事业获得长足进步
④“一五”期间,我国建立了汽车、重型机器等新兴工业部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7.自从鸦片战争时起,先进的中国人千辛万苦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但都以失败告终。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下列关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过程及其影响,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①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②在十月革命影响下,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开始接受和传播马克思主义
③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④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
A.①→②→④→③ B.②→①→④→③ C.②→④→①→③ D.①→④→②→③
28.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历史总是向前发展的,我们总结和吸取历史教训,目的是以史为鉴,更好前进。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过程中遭受严重挫折的原因可能是( )
①没有照搬苏联模式
②在当时中国的社会的历史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没有现成的答案可以遵循
③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中国水土不服
④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估计不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9.老照片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历史发展的见证,如果照片会说话,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A第一次系统阐述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
②B是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③C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④D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0.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确立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国体、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和各方面的重要制度,构建了社会主义国家治理体系。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
①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②为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
③标志着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被冲破 ④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主观试题
31.材料一:“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董仲舒
材料二: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推翻旧社会建立了新中国,并用了不到6年时间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从站起来、富起来迈向强起来,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描绘了哪种社会形态?简要分析其各自社会形态生产关系的特点。
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同志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华民族的浴火重生,开启了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伟大新征程。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75年砥砺奋进,我们的国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无论是在中华民族历史上,还是在世界历史上,这都是一部感天动地的奋斗史诗。回望历史,我们看到的是一条中华民族从独立到富强的复兴之路,是中国人民改天换地创造人间奇迹的辉煌之路。1840年鸦片战争后的100多年里,中国频遭侵略和蹂躏,饱受战祸和动乱之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75年是改变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75年,是沿着民族复兴之路奋勇前行的75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筚路蓝缕,创榛辟莽,走向辉煌,走向复兴。
请运用所学知识并结合材料,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
2028届高一年级9月月考政治答题卡
命题人:周 琼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单项选择题(30*2=60)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共40分)
(20分)
(20分)9月月考政治参考答案
1—5 ADBAC 6——10 BCDDA 11—15 BBDAC
16—20 DDABB 21—25 BCDDC 26—30 DBCCA
31、【答案】
材料一是封建社会,其生产关系的特点:地主占有绝大部分土地,通过收取地租等方式,占有农民大部分劳动成果;相对于奴隶,农民有一定的人身自由,有自己的劳动工具甚至少量土地,劳动成果除缴纳地租外能留下一部分归自己支配。
材料二是社会主义社会,其生产关系特点是: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制度,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建立起互助合作的关系;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
32、【答案】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③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是20世纪的伟大历史事件,它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鼓舞和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