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宝葫芦的秘密》-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 《宝葫芦的秘密》-课件

资源简介

(共29张PPT)
宝葫芦的秘密(节选)
三年级 上册
你听过哪些有关葫芦的故事?
初读课文
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生字识记
我会读
妖怪 规矩 乖巧 撵走
yāo

shòu
脚丫 拽住 冲着 胖瘦
niǎn
guāi
ju
chōng 冲击
chòng 冲劲儿

chòng
zhuài
我会做
练一练
选择恰当的汉字或拼音填空。
妖 袄
1.童话里的( )怪总是有着奇怪的模样,让人又怕又好奇。
拽 曳
2.爸爸一把( )住我,不让我靠近危险的地方。
瘦 搜
3.哥哥的身材很( ),就像一根电线杆。



生字识记
我会写
介 绍 妖 矩 乖
撵 烫 丫 拽 福
撇捺要舒展
左高右低
左窄右宽
上撇短平
撇捺舒展
“矢”
最后一笔点
捺画变点
“田”上宽下窄
生字识记
我会写
舔 葵 瘦 棒 罢
下部不是“小”
中间不连
“木”
最后一笔点
绍(介绍) 矩(规矩) 乖(乖巧) 招(招手) 距(距离) 乘(乘船)
添(添加) 棒(木棒) 罢(作罢)
舔(舔舐) 捧(捧场) 摆(摆手)
我会组词
练一练
我会读
介绍 声明 妖怪 规矩
劈面 幸福 向日葵
重点词语
理解词语
介绍:使双方相识或发生联系,文中指王葆对自身的信息说明。
妖怪:神话中形状奇怪可怕、有妖术、会害人的精灵。
声明:公开表示态度或说明真相,文中指王葆公开强调自己的普通人身份。
劈面:劈脸,文中指张三与神仙的相遇方式。
幸福:使人心情舒畅的境遇和生活。
文章主要讲了什么?再读课文,理清文章大意。
整体感知
1 我来给你们讲个故事。可是我先得介绍介绍我自己:我姓王,叫王葆。我要讲的,正是我自己的一件事情,是我和宝葫芦的故事。
2 你们也许要问:“什么?宝葫芦?就是传说故事里的那种宝葫芦吗?”
3 不错,正是那种宝葫芦。
4 可是我要声明,我并不是什么神仙,也不是什么妖怪。我和你们一样,是一个平平常常的普通人。你们瞧,我是一个少先队员,我也和你们一样,很爱听故事。
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写了主人公王葆的自我介绍。
5 至于宝葫芦的故事,那我从小就知道了。那是我奶奶讲给我听的。奶奶每逢要求我干什么,就得给我讲个故事。这是我们的规矩。
6 “乖小葆,来,奶奶给你洗个脚。” 奶奶总是一面撵我,一面招手。
7 “我不干,我怕烫。” 我总是一面溜开,一面摆手。
8 “不烫啊。冷了好一会儿了。”
9 “那,我怕冷。”
宝葫芦的秘密(节选)
10 奶奶撵上了我,说洗脚水刚好不烫也不冷,非洗不可。
11 我只好让步。不过我有一个条件:“你爱洗就让你洗。你可得讲个故事。” 就这么着,奶奶讲了个宝葫芦的故事。
12 “好小葆,别动!” 奶奶刚给我洗了脚,忽然又提出一个新的要求来,“让我给你剪一剪……”
13 什么!剪脚指甲啊?那不行!我光着脚丫,一下地就跑。可是胳膊给奶奶拽住了。没有办法。
14 不过我得提出我的条件:“那,非得讲故事。” 于是奶奶又讲了一个——又是宝葫芦的故事。
15 我就这么着,从很小的时候起,听奶奶讲故事,一直听到我十来岁。奶奶每次讲的都不一样。上次讲的是张三劈面撞见了一位神仙,得了一个宝葫芦。下次讲的是李四出去远足旅行,一游游到了龙宫,得到了一个宝葫芦。王五呢,他因为是一个好孩子,肯让奶奶给他换衣服,所以得到了一个宝葫芦。至于赵六得的一个宝葫芦——那是掘地掘出来的。
16 不管张三也好,李四也好,一得到了这个宝葫芦,可就幸福极了,要什么有什么。张三想:“我要吃水蜜桃。” 立刻就有一盘水蜜桃。李四希望有一条大花狗,马上就冒出了那么一条——冲着他摇尾巴,舔他的手。
17 后来呢?后来不用说,他们全都过上了好日子。
第二部分(第5-17自然段):写奶奶给王葆讲宝葫芦的故事。
18 我听了这些故事,常常就联系到自己:“我要是有了一个宝葫芦,我该怎么办?我该要些什么?”
19 一直到我长大了,有时候还想起它来。我有几次对着一道算术题发愣,不知道要怎么列式子,就由“8”字想到了宝葫芦——假如我有这么一个,那可就省心了。
20 我和同学们比赛种向日葵,我家里的那几棵长得又瘦又长,上面顶着一个小脑袋,可怜巴巴的样儿,比谁的也比不上。我就又想到了那个宝贝:“那,我得要一棵最好最好的向日葵,长得不能再棒的向日葵。” 可那只不过是幻想罢了。
21 可我总还是要想到它。那一天我和科学小组的同学闹翻了,我又想到了它。“要是我有那么一个葫芦,那……”
第三部分(第18-21自然段):写王葆也想拥有一个宝葫芦。
本文主要讲了王葆介绍自己,回忆奶奶讲的宝葫芦故事,以及自己对宝葫芦的向往。
整体感知
精读课文
王葆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任务一:分析人物形象
6 “乖小葆,来,奶奶给你洗个脚。” 奶奶总是一面撵我,一面招手。
7 “我不干,我怕烫。” 我总是一面溜开,一面摆手。
8 “不烫啊。冷了好一会儿了。”
9 “那,我怕冷。”
10 奶奶撵上了我,说洗脚水刚好不烫也不冷,非洗不可。
11 我只好让步。不过我有一个条件:“你爱洗就让你洗。你可得讲个故事。” 就这么着,奶奶讲了个宝葫芦的故事。
精读课文
语言描写:王葆以孩子气的借口逃避洗脚,展现调皮机灵的一面。
12 “好小葆,别动!” 奶奶刚给我洗了脚,忽然又提出一个新的要求来,“让我给你剪一剪……”
13 什么!剪脚指甲啊?那不行!我光着脚丫,一下地就跑。可是胳膊给奶奶拽住了。没有办法。
14 不过我得提出我的条件:“那,非得讲故事。” 于是奶奶又讲了一个——又是宝葫芦的故事。
精读课文
语言描写:展现王葆对故事的痴迷。
动作描写、心理描写:展现调皮机灵的一面。
18 我听了这些故事,常常就联系到自己:“我要是有了一个宝葫芦,我该怎么办?我该要些什么?”
语言描写:展现他对未知的好奇与憧憬。
19 一直到我长大了,有时候还想起它来。我有几次对着一道算术题发愣,不知道要怎么列式子,就由“8”字想到了宝葫芦——假如我有这么一个,那可就省心了。
20 我和同学们比赛种向日葵,我家里的那几棵长得又瘦又长,上面顶着一个小脑袋,可怜巴巴的样儿,比谁的也比不上。我就又想到了那个宝贝:“那,我得要一棵最好最好的向日葵,长得不能再棒的向日葵。”可那只不过是幻想罢了。
21 可我总还是要想到它。那一天我和科学小组的同学闹翻了,我又想到了它。“要是我有那么一个葫芦,那……”
精读课文
心理描写:与同学闹翻(“幻想宝葫芦解决矛盾”)。
心理描写:面对算术题发愣(“由‘8’字想到宝葫芦”)。
心理描写:种向日葵失败(“想要最好的向日葵”)。
王葆习惯用幻想逃避现实困难,反映出儿童对“超能力”的本能向往。
王葆是一个天真淘气,充满童趣的孩子。他爱幻想,想要依赖幻想解决现实问题。
精读课文
精读课文
快速浏览文章,找出描写宝葫芦来历和功能的语句,感受童话的奇幻。
任务二:感受童话的奇幻
15 我就这么着,从很小的时候起,听奶奶讲故事,一直听到我十来岁。奶奶每次讲的都不一样。上次讲的是张三劈面撞见了一位神仙,得了一个宝葫芦。下次讲的是李四出去远足旅行,一游游到了龙宫,得到了一个宝葫芦。王五呢,他因为是一个好孩子,肯让奶奶给他换衣服,所以得到了一个宝葫芦。至于赵六得的一个宝葫芦——那是掘地掘出来的。
精读课文
张三——劈面遇仙
李四——龙宫得宝
王五——听话得葫芦
赵六——掘地得宝
故事情节的神奇多样
宝葫芦的来历
16 不管张三也好,李四也好,一得到了这个宝葫芦,可就幸福极了,要什么有什么。张三想:“我要吃水蜜桃。” 立刻就有一盘水蜜桃。李四希望有一条大花狗,马上就冒出了那么一条——冲着他摇尾巴,舔他的手。
17 后来呢?后来不用说,他们全都过上了好日子。
精读课文
宝葫芦的功能:要什么有什么。
想一想:这种无需努力的“幸福”是否真的美好?
精读课文
从奶奶给王葆讲的故事中,任选一个,根据已有内容的创编故事。
任务三:创编故事
创编故事的方法:
故事里有哪些角色?
事情发生在什么时间?是在哪里发生的?
他们在那里做什么?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
提示
根据已有内容进行丰富的想象,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说清楚。
练一练
张三——劈面遇仙。
李四——龙宫得宝。
王五——听话得葫芦。
创编故事
赵六——掘地得宝。
课堂小结
自我介绍
引出“我”和宝葫芦的故事
奶奶给“我”洗脚得讲故事
奶奶给“我”剪指甲得讲故事
张三遇神仙、李四游龙宫
王五肯换衣、赵六掘地
做算术题时
比赛种向日葵时
和同学闹翻时
宝葫芦的秘密(节选)
奶奶讲述宝葫芦
幻想拥有宝葫芦
文章主旨
本文讲述了少先队员王葆从小听奶奶讲神奇的宝葫芦,不知不觉迷上了宝葫芦,总是幻想自己也拥有一个宝葫芦的故事,表现了儿童天真活泼、富于幻想的天性。
下次课再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