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七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 共20分)1.距今约5000年左右,黄河下游同一墓地的墓葬中,有的随葬百余件成套的器物,有的却一无所有。这表明当时已经( )A.出现贫富分化 B.产生原始农业 C.步入青铜时代 D.确立分封制度2.为复原北京人的特征和生活状况提供重要证据的是( )A.历史记载和建筑 B.神话传说和壁画 C.古人类化石和石器 D.大胆想象和推测3.山顶洞人生活在距今约( )A.170万年 B.300万年 C.70万年至20万年 D.3万年4.在我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有“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黄帝教民养蚕缫丝”。这表明传说( )A.包含一定的历史信息 B.是真实的历史C.将英雄人物彻底神话 D.无研究的价值5.研究古人类历史和古环境变迁的重要证据是( )A.神话传说 B.史书记载 C.学者推断 D.考古化石6.小唐同学想了解旧石器时代中国古人类制作石器的技术情况,他可以去( )A.周口店遗址 B.半坡遗址C.河姆渡遗址 D.良渚遗址7.中华民族尊奉黄帝和炎帝为( )A.人文初祖 B.治水英雄C.部落联盟首领 D.开国君主8.传说中,尧年老时,推举品行高尚的舜继承部落联盟首领位置;舜年老时,又推举治水有功的禹继任。这种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是( )A.世袭制 B.禅让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9.禹治水的主要方法是( )A.堵塞洪水 B.疏导洪水 C.修建水库 D.加固堤坝10.传说中,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的是( )A.黄帝 B.炎帝 C.蚩尤 D.尧11.传说中,黄帝部落联合炎帝部落,在涿鹿之战中打败的部落首领是( )A.尧 B.舜 C.禹 D.蚩尤12.北京人最主要的生产活动是( )A.种植水稻 B.制作陶器 C.采集和狩猎 D.饲养家畜113.山顶洞人生活的年代距今约( )A.170万年 B.70万—20万年 C.3万年 D.6000年14.北京人生活的年代距今约( )A.170万年 B.70万—20万年 C.3万年 D.6000年15.考古发现,北京人遗址中有大量的灰烬层,这说明北京人已经会( )A.建造房屋 B.使用火 C.制造工具 D.种植作物16.半坡原始居民生活在( )A.长江流域 B.黄河流域 C.淮河流域 D.珠江流域17.阅读材料“河姆渡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的稻谷遗存,有的稻谷还保持着颗粒饱满的状态,同时还发现了用于翻土的骨耜。”材料反映出河姆渡居民( )A.以狩猎为生 B.农业生产水平较高 C.居住在半地穴式房屋 D.会制作彩陶18.我国原始农耕生活开始于( )A.旧石器时代 B.新石器时代 C.夏商周时期 D.春秋战国时期19.阅读材料“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材料中的“神农”指的是( )A.黄帝 B.炎帝 C.蚩尤 D.禹20.阅读材料“半坡遗址中,出土了彩陶,上面绘有鱼纹、鹿纹、人面纹等图案,还发现了纺轮,可用于纺织麻布。”据此可知,半坡居民( )A.已掌握纺织技术 B.主要种植水稻 C.居住在干栏式房屋 D.尚未使用火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 共30分)2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2009年3月,一个白色和棕黄色相间的北京猿人头骨图像成为英国《自然》杂志的封面,头骨图像下方是一句黑体大写的英文双关语:“北京猿人真酷( cool)。”……这项成果将使北京猿人“老了”27万岁,意味着他们生活在更加寒冷的自然环境中。材料二:1960年8月,郭沫若视察西安半坡博物馆,当他看到一个装有女孩的瓮棺时,解说员说,在半坡时代,成人死后葬于氏族的公共墓地;而未行“成丁礼”的幼童,则是装入“瓮棺”埋在自己的房屋附近,以免被野兽伤害。郭老听后,不胜感慨,他说:“爱护儿童,历来有之,这是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北京人是怎样应对“更加寒冷的自然环境”的?与古猿相比,北京人在体态上有何特征?(2)材料二中的半坡原始居民生活在哪一大河流域?由“瓮棺”“埋在自己的房屋附近”,可看出半坡原始居民已经过着什么样的生活?(3)在刚装入“瓮棺”的时候,女孩可能有衣服穿吗?为什么?22.体验新情境,回答问题。(1)请你猜猜“我”是谁。①我是祖国境内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我是 。②我是黄河流域禅让制下的最后一位部落联盟首领,我是 。(2)请你教“我”种庄稼。①你是河姆渡人,我要向你学习 种植的技术。②你是半坡人,我要向你学习 种植的技术。(3)请你帮“我”找家。①我是河姆渡人,我的家在 。②我是半坡人,我的家在 。(4)造成图一和图二房屋结构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A.生产工具 B.生产方式 C.人文环境 D.自然环境23.某班同学正在开展“史前人类文明”研究性学习,请你参与进来。【适应自然的能力】材料一:人类能够使用和管制火,是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因为这必须是在漫长的岁月中积累了经验,才进一步证明了他们对付自然已有了一定的办法。——贾兰坡《“北京人”的故居》(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北京人”怎样用火“对付自然”?【产生原始农业】材料二:中国的原始农业产生于约1万年前。人类栽培的谷物有粟、稻、黍、稷、麦等;种植的蔬菜有芥菜、白菜或油菜等;作为纺织原料的作物有大麻及芒麻,还掌握了养蚕缫丝技术。制造石、木、骨、蚌质的农具,其种类有整地农具耒、耜、铲、锄、犁,加工农具有磨盘等。(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我国原始农业的特点。【结成部落联盟】材料三:五六千年前,中国进入部落联盟时期。相传,当时黄河流域活动着几个较大的部落……部落之间展开攻伐,进而结成部落联盟。(3)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这一时期发生的两次较大的战役。最终成为黄河流域部落联盟首领的是谁?【形成华夏民族】材料四: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梁启超《饮冰室合集》从材料五中可以看出华夏民族的形成有什么特点?24.我国早期人类和原始农耕居民在生产生活方面不断进步,推动了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请回答:(1)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是我国境内重要的早期人类,请任选其中一种人类,简要介绍他们的生活年代和主要生产生活状况。(2)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是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代表,他们在农作物种植和房屋居住方面有什么不同?(3)从早期人类的采集狩猎到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这一变化对人类社会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25.中国广袤的大地上,曾孕育早期人类,人类的历史源远流长。依据下列图文,回答相关问题。(1)【神话传说】我国古代流传着大量神话和传说。请分别写出与下列材料相关的历史人物,并对其进行简单介绍。材料一“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材料二“鸿水滔天,浩浩怀山泉陵,下民其忧……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2)【考古发现】化石是研究人类的重要依据。写出图一原始人类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并依据图二和图三,分别对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进行合理想象。(3)【炎黄子孙】民间传说是民众自觉艺术思维的产物,是历史人物的艺术化和传奇化。在历史传说中,炎帝开创了辉煌灿烂的华夏文化。请列举出炎帝的贡献。1. A 2. C3. D4. A5. D6. A7. A8. B9. B10. B11. D12. C13. C14. B15. B16. B17. B18. B19. B20. A21. (1)北京人已经会使用天然火,还会保存火种。他们用火烧烤食物、照明、御寒、驱赶野兽;北京人的头骨,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嘴部前伸,脑容量比现代人小,上肢与现代人相似,下肢较上肢略长,能够直立行走。(2)黄河流域;定居。(3)可能没有衣服穿。因为半坡居民虽然已经会简单的纺织、制衣,但当时纺织技术还不发达,而且幼童夭折可能比较常见,不一定会给幼童专门制作衣服。22. (1)①元谋人;②舜。(2)①水稻;②粟。(3)①长江流域;②黄河流域。(4)D。23. (1)做法:北京人会使用天然火,他们用火烧烤食物、防寒、照明、驱赶野兽,增强了适应自然的能力。(2)特点:起源早,约1万年前产生;栽培的农作物种类多,有谷物、蔬菜、纺织原料作物等;制作了多种类的农具,如整地农具、加工农具等;掌握了养蚕缫丝技术。(3)战役:阪泉之战、涿鹿之战。首领:禹。(4)特点:华夏民族是由多个部落逐渐融合而成,是各族相互交流、不断融合的结果。24. (1)生活年代和生产生活状况:山顶洞人距今约3万年,山顶洞人在继续使用打制石器的同时,也开始制作骨器,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已经知道人工取火,靠采集、狩猎为生,还会捕鱼,会缝制衣服;山顶洞人有爱美意识,也有埋葬死者的行为;山顶洞人过着集体生活;他们居住在一起,使用共有的工具,共同劳动,共同分配食物,没有贫富贵贱的差别。(2)农作物:河姆渡居民种植水稻,半坡居民种植粟。房屋:河姆渡居民居住在干栏式房屋,半坡居民居住在半地穴式房屋。(3)意义:农业的起源和发展促进了人类的定居生活,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础。25. (1)黄帝;相传黄帝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教人们挖井,发明舟车,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他的妻子嫘祖发明养蚕缫丝,他的属下仓颉发明了文字,伶伦编出了乐谱;禹;禹采用疏导的方法,开凿河渠疏导洪水入海。他全身心投入治水,曾三过家门而不入,经过10多年的努力,终于消除了水患。禹治水有功,得到民众爱戴,被尊称为“大禹”。(2)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这一发现对于研究古人类进化的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过群居生活,共同劳动(采集、狩猎),共同分享劳动成果;会使用天然火,他们用火烧烤食物、驱赶野兽,照明、防寒,火的使用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3)传说炎帝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还制作陶器,发明纺织,会煮盐,教人们交换物品。传说炎帝还制作乐器琴瑟,并具有最早的天文和历法知识。声复制发布日期:2025/10/4 14:37:28;用户:zh;邮箱:930937@;学号:66171938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