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七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4页,分为选择题和综合题,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2.答卷前请将装订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一.选择题(共20小题)读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据图可知,我们生活的地球是( )A.正球体 B.圆柱体C.圆锥体 D.不规则球体2.能够实现“坐地日行八万里”的地点位于( )A.0°纬线上 B.0°经线上C.23.5°N纬线上 D.23.5°S纬线上3.关于经线和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纬度越低,纬线越长 B.所有经线都与赤道平行C.每一条纬线的长度都相等 D.经线指示东西方向4.民俗所说“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冬至过后太阳将走“回头路”,其直射点开始从____向北移动( )A.北回归线 B.赤道 C.南回归线 D.北极圈5.如图为某天文爱好者在2024年1月21日拍摄的月全食在不同阶段的照片。月全食景象可以反映出( )A.地球公转的周期 B.地球绕月球自转C.地球的大小 D.地球的形状6.老师在地理课上经常吟诵一些富有地理道理的诗句,以下哪句诗所反映的现象能证明地球是个球体?( )A.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B.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C.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D.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7.去北京故宫游玩当天,同学甲早上给在美国出差的父亲打电话,他父亲正在吃夜宵,造成这种时间差异的原因是( )A.地球自转 B.地球公转 C.纬度差异 D.海陆位置8.下列对地球形状和大小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球体 B.地球的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C.地球的最大半径是6371千米 D.地球的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9.把地球划分成南半球和北半球的是( )A.90°N纬线 B.0°纬线 C.20°E经线 D.0°经线10.下列地理现象与地球自转有关的是( )A.昼夜长短的变化 B.昼夜交替C.四季的划分 D.五带的形成11.地球上四季变化最明显的地区是( )A.热带 B.寒带 C.温带 D.赤道地区12.下列关于地球公转的说法,错误的是( )A.公转产生昼夜长短的变化 B.公转的方向是自东向西C.公转的周期是一年 D.公转使地球上产生了四季更替现象13.对于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下面说法可信的是( )A.地球是一个规则的球体 B.哥伦布船队环球航行证实了地球是一个球体C.赤道周长约6371千米 D.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14.随着智慧温室大棚在中国南极科考站的建立,科考队员吃上了亲手栽种的新鲜蔬菜,实现了“蔬菜自由”。在南极建设温室大棚的最佳时期应是北半球的( )A.春分日前后 B.夏至日前后 C.秋分日前后 D.冬至日前后15.2025年4月24日是第十个“中国航天日”,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这也是神舟系列飞船首次在航天日飞赴太空。此日地球运动在图中( )A.甲→乙之间 B.乙→丙之间 C.丙→丁之间 D.丁→甲之间16.下列关于图中P点位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A.P点的纬度是15°,经度是20°B.P点的纬度是20°N,经度是15°EC.根据东、西半球的划分规则,P点位于东半球D.根据南、北半球的划分规则,P点位于南半球17.2022年6月4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官方发布中国空间站8K超高清短片《窗外是蓝星》,并称“星辰大海,征途万里;未来,我们已经启程!”首次证明这颗“蓝星”是一个球体的事件是( )A.卫星照片B.指南针的发明C.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D.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18.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 )A.本初子午线 B.赤道C.北回归线 D.南回归线19.当北半球夏至日时,出现极昼现象的地区是( )A.北温带 B.北极圈以北C.南极圈以南 D.南回归线以南20.下列关于地球公转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 B.公转周期是一年C.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 D.产生了四季变化二、综合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30分)21.读图,回答问题。(1)写出图中各点的经纬度A ,B ,C (2)从经纬度看各点位于哪个半球。A (东西)半球, (南北)半球,C (东西)半球, (南北)半球。(3)A点位于B点的 方向,C点位于B点的 方向。(4)在图中A、B、C三点中,位于南、北半球分界线上的是 点。(5)从高、中、低纬度划分来看,图中A、B、C三点中位于低纬度的是 点。2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北京时间2023年10月26日11时14分,搭载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七运载火箭在酒泉(39.44°N,98.31°E)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12月21日,神舟十七号航天员汤洪波、唐胜杰、江新林密切协同,完成了天和核心舱太阳翼修复试验等既定任务,神舟十七号航天员首次出舱活动取得圆满成功。下面图甲为经纬网图,图乙为地球公转示意图。(1)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位置接近图甲的 (填字母)地。(2)当地球位于图乙公转轨道①处时,太阳直射图甲中 (填字母)地所在纬线, (填字母)地最早见到日出。(3)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时,芜湖市昼夜长短情况是 ,图甲中, (填字母)地的白昼最长。23.地理实验是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的重要途经之一。四川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开展了以“演示地球公转与太阳直射点的运动”为主题的实验活动。图1为地球绕太阳公转示意图,图2为北半球二分二至日昼夜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实验主题 演示地球公转与太阳直射点的运动。【实验准备 地球仪、灯泡(代表太阳)、可升降支架。【实验过程(1)第一步:调节支架,使灯泡的高度和地球仪球心的高度保持 。(2)第二步:打开电源,移动地球仪,使地球仪以 时针方向围绕“太阳”转动(移动过程中,地轴的指向不变)。观察太阳直射点在纬度上的变化。【实验记录图中①处:“太阳”直射赤道,此时为春分;(3)图中②处:地球仪应为ABC三图中的 图,“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此时为夏至;……(4)结论:一年中,太阳直射点在 之间移动。【实验与生活(5)根据实验结论推断该校校园的路灯从春分到夏至傍晚亮得越来越晚的原因。24.【四季轮回 时序之美 二十四节气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蕴含了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沉淀。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古时,黄河流域的人们将地球绕太阳运动一周的轨迹划分成24等份,每15天为一个节气,统称为“二十四节气”,并以此来指导农事活动。下图为地球公转示意图。(1)指出二十四节气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其更替周期。冬至,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人们最初过冬至节是为了庆祝新的一年的到来,因此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足见人们对冬至的重视。(2)冬至时太阳直射的位置及青海省的昼夜长短情况分别是怎样的?(3)请举出一例冬至这天青海省的习俗。2024年青海省的丰收节在9月22日举行。这是我国传统二十四节气的某天;也是中国农民丰收节。青海省由于特殊的气候条件,一般在4月至9月间进行耕种、播种和收获。(4)根据材料指出2024年青海省丰收节时大致的节气是何时?并指出青海省的气候类型。1. D 2. A 3. A 4. C 5. D 6. C 7. A 8. C9. B 10. B 11. C 12. B 13. D 14. D 15. D16. C 17. C 18. B 19. B 20. C21.22. (1)A;(2)C;A;(3)昼短夜长;D。23. (1)齐平;(2)逆;(3)A;(4)南北回归线;(5)从春分到夏至白昼时间越来越长,校园的路灯傍晚亮得越来越晚。24. (1)地球的公转;一年;(2)南回归线;是青海省一年中昼最短夜最长的一天;(3)包饺子;(4)秋分;高原山地气候。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