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51张PPT)导入诗歌分界线古体诗近体诗歌行吟诗经体楚辞体乐府体绝句律诗白话写诗;不受格律束缚;适合表达现代人的思想情感五四唐代诗经楚辞古乐府唐诗元曲现代新诗宋词一、基础知识词,产生于隋唐,全盛于宋,配乐歌唱,句式不齐,又叫“长短句”、“诗余”、“填词”。词的结构分片或阕,不分片的为单调,分二片的为双调,分三片的称三叠。词原来是从民间小调发展来的,多以艳情为题材,语言清丽,音律严谨,表现婉曲含蓄,就用“婉约”两字来形容它的风格。一、基础知识在词盛行的宋代,人们根据词作的风格将其划分为两派,是那两派?其代表人物是谁?1.豪放派和婉约派。2.苏轼、辛弃疾;柳永、李清照。二、题解本词作于1925年,当时革命运动正在蓬勃发展。词牌名题目这首词写于1925年。当时正值第一次国内革命时期,全国各地工农运动风起云涌,如火如荼。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农民运动,先后建立了二十多个农民协会,创建了湖南第一个党支部——韶山支部。1925年10月,他奉命前往广州创建农民运动讲习所,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面对如画的秋色和大好的革命形势,回忆过去的战斗岁月,不禁心潮起伏,浮想联翩,写下了这首气势磅礴的诗篇。1.写作背景2.作者简介毛泽东(1893——1976),中国现代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和书法家,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毛泽东词的特点正如他洒脱的字体一样,他的诗词情调慷慨激扬,风格豪迈爽朗,大开大阖,吞云吐月,既有壮阔的奇观,又富有深广的内涵,是壮观与优美的结合。毛泽东不愧为一代豪放的诗人。他的作品有《沁园春 雪》《水调歌头 游泳》《卜算子 咏梅》《忆秦娥 娄山关》等。2.作者简介1.听朗读,正音沁园春 百舸 峥嵘 寥廓 挥斥方遒 浪遏飞舟三、整体感知沁园春(qìn) 百舸(gě)峥嵘(zhēng róng)寥廓(liáokuò) 挥斥方遒(qiú) 浪遏飞舟(è)2.诵读全文沁园春·长沙毛泽东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1)分组读:上片高兴、兴奋、喜悦;下片激昂、豪迈、自信。(2)个人示范读。(3)自由诵读。2.朗读全文三、整体感知概括全词,展开想象,看看这首词描述了哪四幅图画?(请用四个短语概括)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三、整体感知概括全词,展开想象,看看这首词描述了哪四幅图画?(请用四个短语概括)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独立寒秋图湘江秋景图峥嵘岁月图中流击水图三、整体感知以词人的活动(动作)为主体,找出表现全词线索的动词。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三、整体感知上阙下阙眼前景以词人的活动(动作)为主体,找出表现全词线索的动词。忆往事一字领起3.整体理解、感知本文的内容。上片:下片:眼前所见:独立寒秋图 湘江秋景图由景及人:峥嵘岁月图 中流击水图三、整体感知三、整体感知上阙:整体感知一幅(色彩绚烂、生机勃勃、壮丽开阔……)的湘江秋景图静态动态意象意境意创作者的思想感情象作品中的客观物象诗人的思想感情与客观物象融合形成意象。意境诗人通过种种意象的创造和组合所构成的一种充满诗意的艺术境界如何由意象到意境?“意象”《学生学习用书》P5T2(一)意象美来自景物的选取以壮景抒豪情《沁园春 长沙》的意象1、从空间:山上的“层林”,江中的“百舸”,空中的雄鹰,水底的游鱼2、从状态:静态的火红的枫林,动态的“争流”的“百舸”等或广博,或宏伟,或雄峻。竞相向上、生机勃勃与毛泽东积极向上,昂扬奋进的立意契合。整体感知一幅(色彩绚烂、生机勃勃、壮丽开阔……)的湘江秋景图静态动态富于表现力的形容词万遍漫写出山之多。写出红之广。写出湘江水面的深而宽阔。写出江水的澄澈,水深而洁。透富于表现力的动词显示出雄鹰的展翅奋飞、搏击大气的强劲有力。写出了鱼儿在清澈见底、水天相映的水中游动得自由轻快,像在天空中飞翔一样。有力地突出了万物蓬勃旺盛的生命力。竞翔染击拟人手法写出秋色之深。(二)意象美来自意象的表达1.山红水绿的静景的色彩美“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中的“万”“层”“漫”以及“遍”“尽”“透”这些词在范围、程度、层次等方面,使红绿两色更为突出,更为丰富,更为浓艳鲜明。令人喜爱。李可染《万山红遍层林尽染》2、事物动态的雄壮美“百舸争流”中的“争”增加了昂扬奋进的气氛,活现出千帆竞发、争先恐后的热烈场面。“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中,“击”“翔”准确而生动地刻画出了鹰飞的矫健和鱼游的欢愉自在。“万类霜天竞自由”中的“竞”字,有力地突出了在寒秋严霜下的万物旺盛的生命力,让人感受到诗人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和由衷赞美。上阙小结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生机勃勃的秋景胸怀博大的豪情时间、地点、环境整体感知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承上启下 过渡作用塑造了怎样的少年形象?(可用原句回答)(年龄气质、精神状态、战斗行动)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整体感知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最后三句蕴含着词人怎样的感情?在全词中有什么作用?一代革命青年壮志凌云,以天下为己任,立志振兴中华的豪情壮志。含蓄地回答了上片提出的“谁主沉浮”的问题。下阙小结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风华正茂壮志凌云过渡奋发有为斗志昂扬整首词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对家国命运的关怀,表现了他藐视困难、敢于斗争、坚信革命必定胜利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四、全文总结当堂背诵独_____湘_____橘_____看_____层_____漫_____百_____鹰_____鱼_____万_____怅_____问_____谁_____携_____忆_____恰_____风_____书_____挥_____指_____激_____粪_____曾_____到_____浪_____鉴赏拓展“秋天”在诗词中一般为什么情调?举例说明。本诗亦如此吗?试说明。鉴赏拓展而纵观当今社会,有些青年对未来没有规划,作为一名中职学校“同学少年”,请结合毛泽东的青春岁月,思考青春应该是什么模样?青春应该如何度过?教师寄语珍惜当下的时光,树立远大的志向,好好学习,不负自己,不负青春!作业布置:1.《学生学习用书》P4-6;2.背诵全文并默写在作业本上。3.橘子洲因毛泽东而享誉中外,结合本文内容,查阅相关资料,请你帮老师为橘子洲写一段推荐词,向来长沙旅游的朋友介绍一下橘子洲。要求:特点介绍鲜明,语句流畅,连贯得体,100字左右。课前预习:1.查阅资料,说说作者是在什么背景下创作了这篇文章?2.你是如何理解标题“风景谈”的?3.为文章分层,数一数作者一共描绘了几幅“风景”。1.这首词虽然描写的是寒秋景色,但是它的感情基调是( )A、忧国忧民B、孤独惆怅C、豪迈昂扬D、慷慨悲壮2.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词是我国古代的诗歌体裁,又名“长短句”“曲子词”“乐府”等。B.“沁园春”是词牌名,“长沙”是词的标题,它揭示了词的内容。C.词可按照是否分段分为单调、双调、三叠。D.毛泽东常用旧体诗的形式来反映现代生活和思想,所以仍然属于古典诗歌。3.默写全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