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5张PPT)反对党八股(节选)毛泽东1942.2.8语言建构与运用:学习通俗易懂、生动形象的语言。思维发展与提升:学习在批判错误中充分阐述正面主张的说理方 法,破立之间的过渡和照应。审美鉴赏与创造:认识党八股对革命工作的危害和反对党八股。文化传承与理解:理解树立马克思列宁主义之风的重大意义。核心素养导入之前据《华商报》报道,有网民曝河南开封消防支队与漯河消防支队的宣传稿件如出一辙,开封市副市长的讲话中竟还有“构建和谐平安漯河”的字眼,网友戏称为“开封指导漯河工作”。这些极端例子,虽感意外,但也不用愕然,更不必惊讶。长期以来,有的领导讲话雷同,空洞无物,套话连篇,废话满纸,假话真讲,并不稀奇。各地虽出台了不少控制文件,但会议仍过多过滥。会议多,自然要应付,公文、讲话,不可少。不管什么原因,最后可能都由秘书代劳,领导本人照本宣科了事。对面目可憎、空洞乏味的讲话,毛主席称之为——“党八股”,并指出了党八股的“八大罪状”。重温毛主席的《反对党八股》这篇经典文献,对照今天的文风、会风,更觉滑稽和悲哀。毛主席当年反对的党八股,不但没绝迹,反而在新形势下,有新的发展。政论文政论文是从政治角度阐述和评论当前重大事件和社会问题的议论文,形式多样,范围广泛,具有一定的政治倾向。凡是对时政问题进行议论说理的文章,都可以属于政论文的范畴。政论文的特点:1、政论文讲求确切、严谨,富有鼓动性;2、词语多具宏观性,频繁使用政治术语;3、句型单一,连接成分少,句与句之间无明确的逻辑关系。解题“八股”,即八股文,也称“八比”,原为明清时代科举制度规定的一种应试文体。它要求应考人读一定的书,学一定的注疏(主要是朱熹的注),按规定规格写文章,连字数都有限制,考生只能按照题目的字数敷衍成文。每篇文章都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构成,其中四股各要求有两股文字相对偶。这种八股文,无论内容还是形式都是僵化的,束缚着人们的思想。这种文章后来就成了只讲形式、死板空洞的文章的代名词。写作背景《反对党八股》是毛泽东同志1942年2月8日在延安干部会上的讲演。它与《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同为指导当时我党整风运动的基本文献。过去的“左”、右倾机会主义,特别是“左”倾机会主义的恶劣影响,还没有来得及在全党范围内从思想上加以清算,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党八股还在经常作怪,还在袭击我们,不断地危害革命事业。抗战开始后我党吸收大量的新党员,“其中大多数是农民及其他小资产阶级出身的,他们有很可爱的革命积极性,并愿接受马克思主义的训练,但他们是带了他们原来的不符合或不大符合于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入党的”。当时,我党领导的抗日战争,正处在最艰苦的阶段。在此情况下,为了进一步提高全党的马列主义水平,彻底肃清机会主义的余毒,使我党在思想上、政治、组织上空前统一,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号召全党“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延安整风运动延安整风运动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整风运动。为了提高全党的马列主义水平,纠正党内的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毛泽东于1941年5月和1942年2月,分别作了《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和《反对党八股》的报告,号召全党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作者简介毛泽东(1893年-1976年)字润之,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他是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作品:主要著作收入《毛泽东选集》,其他已公开发行的著作有《毛泽东书信选集》《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和《毛泽东诗词选》等。文章基础字音词语积累①量体裁衣:②装腔作势:③无的放矢:④莫名其妙:⑤对牛弹琴:⑥面目可憎:⑦津津有味:⑧祸国殃民:指按照身材尺寸裁剪衣服。比喻按照实际情况办事。故意做作,装出某种情态。没有目标乱射箭。比喻说话做事没有明确目的,或不切合实际。没有人能说出它的奥妙(道理),表示事情很奇怪,使人难以理解(名:说出)。也作莫明其妙。比喻对不懂道理的人讲道理,对外行人说内行话。现在也用来讥笑说话的人不看对象。面貌神情卑陋,使人看了厌恶。指吃得很有味道或谈得很有兴趣。使国家受害,人民遭殃。文本分析梳理文章结构第一部分(1):指出党八股有八大罪状。第二部分(2-9):具体剖析党八股的八大罪状。第三部分(10):必须抛弃党八股,树立新文风。——引论——本论——结论引论:是议论文的开头部分,是提出问题(论点、论题)部分。作者将所要议论的观点、主张、见解、道理,介绍给读者,这一部分回答的是“是什么”的问题。本论:是议论文的主体部分,主要任务是分析问题。在这一部分里,作者要用尽一切办法(例证、引证、比喻论证、类比论证、对比论证、分层论证)来证明文章观点。这一部分回答的是“为什么”的问题。结论:是议论文的解决问题部分。就内容来说,是全文的综合、概括、总结、提高和深化。就结构而言,结论要呼应全篇,使文章首尾圆合。这部分回答的是“怎么办”的问题。议论文结构整体分析文章结构空话连篇、言之无物装腔作势、借以吓人语言无味、像个瘪三甲乙丙丁、开中药铺不负责任、到处害人流毒全党、妨害革命传播出去、祸国殃民无的放矢、不看对象一空话连篇,言之无物。---二装腔作势,借以吓人。---三无的放矢,不看对象。---四语言无味,像个瘪三。---五甲乙丙丁,开中药铺。---六不负责任,到处害人。---七流毒全党,妨害革命。---八传播出去,祸国殃民。---内容问题态度动机问题群众观点问题语言问题表现形式问题写作态度问题危害后果危害后果思想内容文章形式表现根源危害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具有严密的逻辑性。条目 实质 角度03文本赏析1、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这篇文章深刻地揭露了党八股的罪状和它对革命工作的危害,阐明了抛弃党八股、树立生动活泼新鲜有力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文风的重大意义,是一篇声讨党八股的战斗檄文。03文本赏析2、第一段话在文章当中有什么作用?开宗明义地指出要分析党八股的 “坏处”,并概括党八股有“八大罪状”,自然地引出下文。03文本赏析3、文章引用的“懒婆娘的裹脚,又长又臭”这句话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起到什么作用 【明确】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起到生动形象的作用。03文本赏析4、“可是怎么敢看呢 ”这句话中的“敢”字用得很好,为什么 【明确】一个“敢”字写出工作太忙,想看又怕耽误工作的心情。03文本赏析5、“则不但是幼稚,简直是无赖了”这句话中,“无赖”能否换成“无聊” 为什么 【明确】不能换。“无聊”与“无赖”尽管都是贬义词,“无赖”还含有“无聊”之意,可还是有区别的,“无聊”仅指空虚无意义而令人生厌,“无赖”主要还含有强横无耻、刁钻泼辣、蛮不讲理的意思。课文用“无赖”一词极写“装腔作势,借以吓人”的恶劣行径,表达了作者对这种文风强烈的憎恶,再联系下文对此种恶劣文风的尖锐批判来看,就非用“无赖”一词不可了。6、第2段首括出党八股的第一条罪状:“空话连篇,言之无物”。是分几层论述这条罪状的?(并列举出其他几条)第一层懒婆娘的裹脚,又长又臭现象第三层群众见了“就摇头”让幼稚的人受到“坏影响”危害第四层“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看菜吃饭,量体裁衣”解决方法写短写精第二层下决心不要群众看产生根源第二条罪状:“装腔作势、借以吓人”。是分几层论述这条罪状的?第一层生怕人家驳、装样子恐吓辱骂现象第三层不能反映真理、只能妨碍真理危害第四层靠马克斯列宁主义的真理吃饭,靠实事求是吃饭解决方法对敌人是毫无用处对同志只有损害第二层主观主义、宗派主义产生根源第三条罪状:“无的放矢、不看对象”。是分几层论述这条罪状的?第一层“工”“人”二字的特殊写法现象第三层人民看不懂、听不懂危害第四层调查、研究、分析宣传对象解决方法“射箭要看靶子”“弹琴要看听众”第二层“发誓不要老百姓看”缺乏群众观点产生根源第四条罪状:“语言无味、像个瘪三”。是分几层论述这条罪状的?第一层一套“学生腔”没有一点生动活泼的语言现象第三层许多做宣传工作的同志,不学语言“语言不丰富”危害第四层花很大力气学习语言解决方法他们的宣传,乏味得很他们的文章,没有多少人欢喜看第二层学校出身,未接触过群众的人“语言不丰富”产生根源第五条罪状:“甲乙丙丁、开中药铺”。是分几层论述这条罪状的?第一层不提出、分析、解决问题不表示赞成、反对什么现象第三层危害第四层运用马克思主义方法解决方法使人不用脑筋想问题不去思考事物的本质满足于现象的罗列第二层形式主义产生根源第六条罪状:“不负责任、到处害人”。是分几层论述这条罪状的?第一层“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现象第三层危害第四层加强责任心解决方法轻重倒置,到处害人第二层责任心薄弱产生根源第七条罪状:““流毒全党、妨害革命””。第八条罪状:“传播出去、祸国殃民”。是分几层论述这条罪状的?第一层主观主义、宗派主义第三层危害解决方法立刻进行改革第二层毒物传播出去,害党害国产生根源03文本赏析7、作者在阐述党八股每条罪状时使用了什么写作思路 从对每一条罪状的剖析来看,基本上是按照先提出问题 (摆情况),然后分析问题(挖根源、揭目的、论危害 ),最后解决问题(提办法)的思路来安排的,有条不紊,逐层深入。课文总结①比喻论证。在揭露和批判党八股的第六条罪状时,作者用洗脸照镜子打比方。同一个比喻,使用两次。先从正面说明写文章做演说,要像洗脸一样认真负责,再从反面说明偶然不洗脸危害不大,写文章做演说,如果不负责任,危害就会很大。用来自生活的、人们熟悉的比喻,将道理说得深入浅出。②引用论证。在揭露第二条罪状时,作者引用了鲁迅的话:“辱骂和恐吓决不是战斗。”另外,还引用了谚语、歇后语等来证明自己的观点。③举例论证。如文中举了斯大林的演说和资本论的例子,这些典型事例的论证使论点更加令人信服。④对比论证。如把资本论和有些老爷的文章进行对比,使观点更加鲜明。1.本文综合运用多种论证方法,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破字当头,是为立论服务的。本文纲举目张,中心鲜明,条理清楚,严谨完整。第二部分具体分析党八股的八大罪状,大体上都体现着摆现象、论危害、析原因、提办法的层次;在批判错误中充分阐述正面主张的说理,先破后立,破立结合,让读者不但能够看清党八股的现象,理解它的危害,而且能够认识它产生的原因,学到杜绝它的办法,有利于推动反对党八股的斗争。2.本文在论证自己观点的时候有破有立,请结合文本分析。本文在“破”与“立”之间,过渡自然,衔接紧密。例如在批判党八股的第一条罪状时,先从坏影响和根源两方面揭露长而空的罪状,接着用“长而空不好,短而空就好吗?”的问句过渡到对短而空的批判。紧接着又用“但是”这一词转到对当前任务的论述:“但是主要的和首先的任务,是把那些又长又臭的懒婆娘的裹脚,赶快扔到垃圾桶里去。”最后再次提到反对“长而空”,与前文自然地呼应。3.《反对党八股(节选)》一文结构紧密,在破和立之间用了过渡的词和句,使内容前后照应环环相扣。请举例说明。【点拨】体现在词语的运用上,本文采用了大量的谚语,例如:“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看菜吃饭,量体裁衣”;歇后语,例如“懒婆娘的裹脚,又长又臭”;成语,例如“装腔作势”“无的放矢”“对牛弹琴”“莫名其妙”“津津有味”“祸国殃民”;文言词语,例如“得胜回朝”“下笔千言,离题万里”“文人学士”;方言词语,例如“瘪三”“蹩脚”。这些词语的恰当运用和巧妙安排,使得语言既通俗易懂,又生动有趣。4.本文语言生动活泼,主要体现在哪里 【点拨】例证法。比如,用外来词“干部”说明要从外国语言中吸收我们所需要的成分的道理。引证法。比如,引用鲁迅“辱骂和恐吓决不是战斗”的话,批判“装腔作势,借以吓人”的错误。比喻法。比如,用“每天洗脸、照镜子”阐明写文章、做演说必须要有责任心。对比法。比如,以党内某些老爷们写的“长而空”的文章,与斯大林的演说进行对比,引导读者从比较中鉴别是非,从而赞成把文章写得短些、精粹些的正确主张。5.学习本文丰富灵活的论证方法。主旨归纳本文深刻地揭露了党八股的罪状和它对革命工作的危害,阐明了抛弃党八股、树立生动活泼新鲜有力的马列主义文风的重大意义。小结本文深刻地揭露了党八股的 八大罪状及其对革命工作的危害,论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文风的内容阐明 了抛弃党八股,树立生动活泼、新鲜有力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文风的内容的 重大意义,是毛泽东同志关于整风运动的基本著作,也是一篇很有特色的战斗檄文。试题抢答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裹脚(ɡuǒ) 幼稚(zhì) 恐吓(xià) 胆怯(qiè)B. 残酷(kù) 损害(sǔn) 名誉(yì) 卑劣(bēi)C.老鸦(yā) 瘪三(biē) 蹩脚(bié) 惬意(qiè)D.庸俗(yōnɡ) 薄弱(báo) 檄文(xí) 窒息(zhì)【解析】选CA项,“吓”应读“hè”;B项,“誉”应读“yù”;D项,“薄”应读“bó”。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欺负 禁决 垃圾 言之无物B.无赖 辱骂 偶然 无的放矢C.发誓 讥笑 摸糊 毫不费力D.观查 传播 充实 离题万里【解析】选B。A项,禁决——禁绝;C项,摸糊——模糊;D项,观查——观察。妨碍3.鲁哈尼表示,伊朗国内发生了大规模洪灾,特朗普实施的制裁_____了救援工作的进行。(妨害·妨碍)A.更有一些善于量体裁衣的奸滑老手,凭着多年宦海沉浮的经验,隐隐品出其中的一些异状,只是暗思转拜门庭之策,以维身家性命,自求多福而已。B.想不到一向胆小的她,在会议上陈述理由时,竟能装腔作势,有条不紊。C.他突然说起一件事令我莫名其妙,我一时以为他是信口开河,但通过他一番解释后,我豁然开朗。D.我很喜欢唱歌,生日那天,我决定为朋友们献上一曲,可她们却在商量买什么吃,真是对牛弹琴。辨别成语A.量体裁衣:比喻按照实际情况办事,是褒义词,故它不能修饰“奸滑老手”,应用“看风使舵”。B.装腔作势:故意装出一种腔调,做出一种姿势,用来比喻故意做作。贬义词,不合语境,应用“侃侃而谈”。C.莫名其妙:说不出其中的奥妙,指事情很奇怪,说不出道理来。D.对牛弹琴:比喻对不懂道理的人讲道理,对外行人说内行话。现在也用来讥笑说话的人不看对象。谢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