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一元二次方程素养能力提升卷 2025-2026学年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二十一章一元二次方程素养能力提升卷 2025-2026学年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含解析)

资源简介

第二十一章 一元二次方程素养能力提升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20分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共30分)
1.(本题3分)方程①3x-1=0,②3x2-1=0,③,④ax2+bx+c=0 (a、b、c为常数),⑤2x2-1=(x-1)(x-2),⑥(5x+2)(3x-7)=15x2 其中一元二次方程的个数为(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2.(本题3分)下列一元二次方程最适合用分解因式来解的是( )
A. B.
C. D.
3.(本题3分)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k为实数)根的情况是( )
A.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B.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C.没有实数根 D.不能确定
4.(本题3分)老师设计了接力游戏,用合作的方式完成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规则:每人只能看到前一人给的式子,并进行一步计算,再将结果传递给下一人,最后解出方程.过程如图所示,接力中,自己负责的一步出现错误的是( )
A.只有甲 B.甲和乙 C.甲和丙 D.丙和丁
5.(本题3分)已知a是方程x2+x﹣1=0的一个根,则的值为(  )
A. B. C.﹣1 D.1
6.(本题3分)已知m,n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解,若,则a的值为( )
A.﹣10 B.4 C.﹣4 D.10
7.(本题3分)年月日,在第个“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由河南省委宣传部、河南省直文明办指导,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河南省图书馆、各省辖市文广旅局共同承办的“阅享新时代·书香润河南”——河南省“全民阅读”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郑州举行.读书已经成为很多人的一种生活方式,城市图书馆是读书的重要场所之一,据统计,某图书馆对外开放的第一个月进馆人次,进馆人次逐月增加,到第三个月末三个月累计进馆人次,若进馆人次的月平均增长率为,则可列方程为( )
A. B.
C. D.
8.(本题3分)欧几里得的《原本》记载,形如的方程的图解法是:画,使,再在斜边上截取.则该方程的一个正根是( )
A.的长 B.的长 C.的长 D.的长
9.(本题3分)若,则的值是( )
A.或2 B.4 C.或4 D.2
10.(本题3分)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为,另外两边长是关于的方程的两个根,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  )
A. B. C. D.
二、填空题(共18分)
11.(本题3分)已知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有一个根是,则另外一个根是 .
12.(本题3分)已知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根是菱形的两条对角线长,则这个菱形的面积为 .
13.(本题3分)已知实数、满足,若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实数根分别为、,则 .
14.(本题3分)“水是生命之源,树是水的卫士.”为了更好地让大家珍惜树木,小红将宣传语转发给若干人,收到的人再把这条宣传语转发给相同的人数,若在这个过程中包括小红一共有157人收到了这条宣传语,则小红将这条宣传语转发给了 人.
15.(本题3分)如图三角点阵,从上向下数有无数多行,其中第一行有个点,第二行有个点第行有个点,已知前行共有个点,则的值为 .
16.(本题3分)已知,且,则代数式的值为 .
三、解答题(共72分)
17.(本题20分)解方程:
(1);
(2).
(3);
(4);(用公式法)
18.(本题6分)方程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该方程的两个实数根分别为,.
(1)求m的取值范围;
(2)若,求m的值.
19.(本题6分)列方程(组)解应用题
端午节期间,某水果超市调查某种水果的销售情况,下面是调查员的对话:
小王:该水果的进价是每千克22元;
小李:当销售价为每千克38元时,每天可售出160千克;若每千克降低3元,每天的销售量将增加120千克.
根据他们的对话,解决下面所给问题:超市每天要获得销售利润3640元,又要尽可能让顾客得到实惠,求这种水果的销售价为每千克多少元?
20.(本题8分)如图,有一块等腰梯形的草坪,草坪上底长48米,下底长108米,上下底相距40米,现要在草坪中修建一条横、纵向的“”型甬道,甬道宽度相等,甬道面积是整个梯形面积的.设甬道的宽为米.
(1)求梯形的周长;
(2)用含的式子表示甬道的总长;
(3)求甬道的宽是多少米?
21.(本题10分)如果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实数根,其中一个实数根是另一个实数根的倍,那么称这样的方程是“倍根方程”.例如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根是,,则方程是“倍根方程”.
(1)通过计算,判断是否是“倍根方程”;
(2)若关于的方程是“倍根方程”,求代数式的值;
(3)已知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是常数)是“倍根方程”,请直接写出的值.
22.(本题10分)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某中学响应政府有“停课不停学”的号召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网上学习,九年级1班的全体同学在自主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彼此关怀,全班每两个同学都通过一次电话,互相勉励,共同提高,如果该班共有48名同学,若每两名同学之间仅通过一次电话,那么全班同学共通过多少次电话呢?我们可以用下面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用点、、…分表示第1名同学、第2名同学、第3名同学…第50名同学,把该班级人数x与通电话次数y之间的关系用如图模型表示:

______ ______
(1)填写上图中第四个图中y的值为______,第五个图中y的值为______.
(2)通过探索发现,通电话次数y与该班级人数x之间的关系式为______,当时,对应的______.
(3)若九年级1班全体女生相互之间共通话276次,问:该班共有多少名女生?
23.(本题12分)如图,在中,,,.点从点开始沿向点以的速度运动,点从点开始沿向点以的速度运动,,同时出发,各自到达终点后停止运动.在整个运动过程中,设它们的运动时间为.
(1)下列两位同学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请说明理由;
小六同学:可以平分的周长;
小珠同学:可以平分的面积.
(2)连接,当为何值时,?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试卷第2页,共2页
试卷第1页,共1页
《第二十一章 一元二次方程素养能力提升卷》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B A C D C C A D C
1.B
【分析】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对各小题进行逐一分析即可.
【详解】解:①是一元一次方程;
②是一元二次方程;
③是分式方程;
④当a=0时,不是一元二次方程;
⑤原方程可化为:x2+3x-3=0,是一元二次方程;
⑥原方程可化为:-29x-14=0,是一元一次方程.
故选B.
2.B
【分析】逐项分析即可.
【详解】A、适合用配方法或公式法来解;
B、适合用分解因式法来解;
C、适合用配方法或公式法来解;
D、适合用直接开平方法来解;
故选:B.
3.A
【分析】根据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与根的关系判断即可.
【详解】解:∵,
∴原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故选:A.
4.C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利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掌握利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是解本题的关键.本题逐步分析各位同学的方程变形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解:
,甲计算错误;

,乙计算正确;
,丙计算错误;

,丁计算正确;
∴接力中,自己负责的一步出现错误的是甲和丙,
故选:C.
5.D
【分析】先化简,由a是方程x2+x﹣1=0的一个根,得a2+a﹣1=0,则a2+a=1,
再整体代入即可.
【详解】原式==,
∵a是方程x2+x﹣1=0的一个根,
∴a2+a﹣1=0,
即a2+a=1,
∴原式==1.
故选D.
6.C
【详解】解:∵m,n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解,
∴m+n=3,mn=a.
∵,即,
∴,解得:a=﹣4.
故选∶C.
7.C
【分析】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一元二次方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根据题意,找准等量关系,列出一元二次方程即可.
【详解】解:设进馆人次的月平均增长率为,则由题意得:

故选:C.
8.A
【分析】表示出AD的长,利用勾股定理求出即可.
【详解】解:欧几里得的《原本》记载,形如x2+2ax=b2的方程的图解法是:
画Rt△ABC,使∠ACB=90°,BC=a,AC=b,再在斜边AB上截取BD=a,
设AD=x,根据勾股定理得:,
整理得:,(a≠0,b≠0),
∵△=4a2+4b2>0,
∴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且两根之积为-b2<0,即方程的根一正一负,
则该方程的一个正根是AD的长,
故选:A.
9.D
【分析】本题考查代数式求值,涉及换元法、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等知识,采用换元法转化成一元二次方程求解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令,将条件中的等式转化为一元二次方程,采用十字相乘法因式分解求解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解:令,
则可化为,
即,

解得或,

,即的值是,
故选:D.
10.C
【分析】分腰为或底为两种情况进行讨论即可.
【详解】解:∵等腰三角形的一边为,
∴腰长为时,
∴是方程的一个根,
∴,解得:,
此时方程为:,解得:,,
则三角形三边为,,,能构成三角形,
∴此时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
如果底边为,则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解得:,
此时方程为:,解得:,
则三边长为,,,不能构成三角形,
综上可知: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
故选:.
11.
【分析】此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求解即可,解题的关键是熟记: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根为,,则,.
【详解】解:设的两个实数根为,,其中,
∴,即,
解得:,
故答案为:.
12.6
【分析】利用因式分解法解出一元二次方程,再利用菱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对角线乘积的一半进行计算即可.
【详解】解:,

解得:,
∴菱形的面积;
故答案为:6.
13.
【分析】根据非负性求得a、b的值,再根据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关系求得+、,代入求解即可.
【详解】解:∵实数、满足,
∴a﹣2=0,b+3=0,
解得:a=2,b=﹣3,
∴,
∵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实数根分别为、,
∴+=2,=﹣3,
∴=,
故答案为:.
14.12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熟练掌握根据实际问题列一元二次方程并求解是解题的关键.设小红转发给人,根据传播过程中收到宣传语的总人数关系列方程求解.
【详解】解:设小红将这条宣传语转发给了人.依题意得



∴或
解得或(舍去)
故答案为:.
15.
【分析】本题考查了图形的变化规律、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结合图形,找出数字的运算规律,利用规律列出一元二次方程解决问题.
【详解】解:第一行有个点,第二行有个点第行有个点,
根据前行共有个点,
可得:,
整理得:,
分解因式可得:,
解得:,(舍去),
的值为.
故答案为: .
16.11
【分析】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正确的得出根与系数的关系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先将两边同时除以,进而可以分析m与n的关系,最后根据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进行求解即可.
【详解】解:将可得,方程两边同时除以,
得,即,
∵,
∴m和同时满足,
又∵,
∴,
∴m和是的两个不同根,
∴,


将代入,原式,
故答案为:11.
17.(1),;
(2),
(3)或
(4)或
【分析】
(1)通过开平方转化为两个一次方程求解,需注意符号的取舍.
(2)使用求根公式求解,需准确计算判别式并代入公式.
(3)先用乘法公式去括号,合并同类项,再用因式分解法解方程;
(4)找出的值,先用判别式判断方程有多少个实数根,再用求根公式求出方程的解.
【详解】(1)解:,

∴,,
解得,;
(2)解:,
∴,

∴,.
(3)
解:


(4)
解:

18.(1)
(2)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和根与系数的关系,以及完全平方公式的变形,掌握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1)直接利用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求解即可;
(2)根据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利用完全平方公式代入进行变形计算即可.
【详解】(1)解:由题意得:,
即,
解得,
则m的取值范围为;
(2)由韦达定理可知:,,
若,
由可得,
即,
将,代入得:,
即,
解得,
由(1)可知,故符合题意,
因此,m的值为.
19.29元.
【分析】设这种水果每千克降价元,根据超市每天要获得销售利润3640元列一元二次方程,解一元二次方程,再由题意要尽可能让顾客得到实惠,筛选符合条件的的值,即可解题售价.
【详解】解:设这种水果每千克降价元,
则每千克的利润为:元,销售量为:千克,
整理得,
或,
要尽可能让顾客得到实惠,
即售价为(元)
答:这种水果的销售价为每千克29元.
20.(1)256米
(2)米
(3)4米
【分析】(1)由题意求出,由勾股定理求出腰长即可求得周长;
(2)求得水平甬道的长即可求得甬道的总长;
(3)由(2)得甬道总长与甬道宽的积便是甬道面积,根据题意列出方程即可求得结果.
【详解】解:(1)在等腰梯形中,



梯形的周长=(米);
(2)甬道的总长:米;
(3)根据题意,得

整理,得

解之得

因,不符合题意,舍去.
答:甬道的宽为4米.
21.(1)是“倍根方程”,理由见解析;
(2)当时,;当时,;
(3)的值为或.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根与系数的关系,解一元二次方程,代数式求值,掌握知识点的应用是解题的关键.
()利用因式分解法解方程得,,然后根据“倍根方程”定义即可;
()由得,,根据“倍根方程”定义可得或,然后代入求解即可;
()由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是常数)是“倍根方程”,设较小的根为,较大的为,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得,然后解方程即可.
【详解】(1)解:是“倍根方程”,理由,
∴,,
∴,
∴是“倍根方程”;
(2)解:由得,,
∵关于的方程是“倍根方程”,
∴或,
∴或,
当时,;
当时,;
(3)解:∵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是常数)是“倍根方程”,
∴设较小的根为,较大的为,
∴,
解得:或,
∴的值为或.
22.(1)10;15
(2);
(3)该班共有24名女生
【分析】(1)观察图形即可得到答案;
(2)根据前五个图的数据得出规律,列出通电话次数y与该班级人数x之间的关系式,再把代入计算即可;
(3)把通话次数276代入函数关系式,解一元二次方程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1)观察图形,可知:第四个图中y的值为10,第五个图中y的值为15.
故答案为:10;15.
(2)∵,,,,,
∴,
当时,.
故答案为:;.
(3)依题意,得:,
化简,得:,
解得:(不合题意,舍去).
答:该班共有24名女生.
23.(1)小珠同学,理由见解析
(2)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解一元二次方程,利用方程的思想求解是解题的关键.
(1)根据题意可得,则,利用勾股定理可得,当平分的周长时,则,若P、Q都没有停止运动,则,当点Q停止运动,点P没有停止运动时,则,当平分的面积时,,若P、Q都没有停止运动,若点Q停止运动,点P没有停止运动时,则,分别解方程可判断对应同学的说法;
(2)根据用含t的式子表示出,再根据建立方程求解即可.
【详解】(1)解:由题意得,,
∴,
∵在中,,,,
∴,
∴的周长,
当平分的周长时,则,
∴若P、Q都没有停止运动,则,
解得,
∵秒,即点Q需要3秒就运动到点A,
∴点Q运动3秒就停止运动,故不符合题意;
当点Q停止运动,点P没有停止运动时,则,解得,不符合题意,
故不可以平分的周长;
∵,
∴当平分的面积时,,
∴若P、Q都没有停止运动时,则,
解得或(舍去),
若点Q停止运动,点P没有停止运动时,则,
解得:,
∴可以平分的面积;
∴小珠同学的说法正确;
(2)解:,

∴,
∵,
∴,
解得或(舍去).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