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运用感觉器官》课时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6《运用感觉器官》课时教案

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科学学科
第6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运用感觉器官
课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1.教学内容分析 《运用感觉器官》是粤教粤科版科学二年级上第二单元《感觉器官》第2课,紧紧围绕感觉器官展开。以王安石《梅花》为例,诗人通过视觉看到梅枝形态,又靠嗅觉 “暗香” 区分梅与雪。接着以香蕉观察实践,从形状(视觉)、颜色(视觉)、气味(嗅觉)、味道(味觉)、触感(触觉)多感官全面认识香蕉。还探讨单感官认知,如钢琴课老师凭听觉发现弹奏错误。最后练习中,赏花用视觉、嗅觉,吃冰淇淋用味觉、触觉,再次体现多感官结合能更全面认识事物,也有单感官可辨的情况。
2.学习者分析 认知方面:能通过多种感觉器官眼、鼻、口、手等去观察、认识事物,像观察香蕉的形状、颜色等,也能理解古诗中通过感官区分事物的方法,有一定的观察和简单逻辑认知能力,但仍需借助直观形象的内容学习。 学习方式:喜欢结合实践操作和生活实例来学习,对图文结合、有互动性的学习内容更感兴趣,能在老师引导下进行简单的探索与实践活动。 能力发展:开始具备初步的表达与记录能力,可将观察结果用简单文字或符合自己水平的方式呈现,同时在讨论与发现环节,能参与简单的交流,分享对感官运用的想法。
3.学习目标确定 科学观念:知道运用感官可以正确认识事物。 科学思维:能通过分析实例,区分多种感觉器官协同及单一感觉器官认识事物的情况。 探究实践:能借助观察香蕉等活动,运用多种感觉器官探究事物特征;在钢琴课等情境分析中,锻炼单一感觉器官认知事物的思考能力。 态度责任:激发对人体感觉器官的探究兴趣,体会用感觉器官认识世界的奇妙,养成认真观察、积极思考的科学学习态度。
4.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让学生知道可以运用眼、鼻、口、耳、手等多种感觉器官去观察、认识事物,且多种感官结合能更全面认识事物;同时了解存在仅用一种感觉器官也能正确认识事物情况。 难点:引导学生在实际观察如观察香蕉、发现钢琴弹奏错误等中,准确运用不同感觉器官,并理解不同场景下感觉器官运用的差异,能清晰区分和表述。
5.学习评价设计 评价内容评价指标表现程度自评互评师评☆☆☆☆☆☆观察香蕉运用多种感官认识事物能基本能不能弹奏错误仅用一种感官认识事物能基本能不能学习收获
6.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情境导入教师活动1 出示北宋王安石《梅花》诗: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让学生朗读中体会: (1)诗人通过哪些感觉器官认识梅花? (2)读了“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这一句诗,你知道诗人将花和雪区分开来, 关键靠的是什么感觉器官吗? 追问:诗人王安石运用眼睛和鼻子两种感官认识梅花的形态和香气。我们能不能像诗人那样运用多种感官全面认识事物?学生活动1 回答:眼睛看梅花形态,鼻子闻梅花暗香。 回答:主要靠鼻子闻到的香气区别开来。 自由回答活动意图说明:以古诗为切入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引出本节课关于感觉器官的主题,让学生初步思考感觉器官在认识事物中的作用。环节二:观察香蕉教师活动2 香蕉是一种常见的水果,很多人都喜欢。出示香蕉图片: 说说香蕉是什么样的? 在学生讨论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明确: (1)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观察香蕉? (2)我们能运用到哪些感觉器官? 引导学生运用不同感官从不同方面观察香蕉,将观察结果填写在表格中。 组织学生讨论:要较为全面地认识事物,我们要怎么运用感觉器官? 学生活动2 学生小组内讨论交流 回答:形状、颜色、味道、气味、触感 回答:形状、颜色用到眼睛,气味用到鼻子,味道用到舌头,表皮光滑用到皮肤。 小组完成表格填写任务,并班级汇报。 要较为全面地认识事物,需要运用多种感觉器官,从不同方面去观察、感知事物。活动意图说明:通过讨论和实践观察香蕉,让学生亲身体验多种感觉器官协同工作,能更全面、细致地认识事物,理解多种感觉器官结合的重要性。环节三:弹奏的错误教师活动3 教师过渡:我们知道多种感觉器官能帮我们全面认识事物,那有没有只需要一种感觉器官就可以正确认识事物的情况? 教师通过具体案例引导: 钢琴课上,老师不用盯着小朋友的手,也能立刻发现弹奏的错误。老师是通过什么感觉器官发现的? 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想法写下来,也可以画出来。 在此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深入探究: (1)哪些情况只需要用一种感觉器官也可以正确认识事物? (2)判断苹果是否好吃,单凭一种感觉器官能正确判断吗? 教师小结:判断苹果是否好吃,需要眼、鼻、舌、皮肤等多种的共同参与。学生活动3 学生自由回答 耳朵 红灯停,绿灯行,只需靠眼睛;判断狗叫声只需耳朵;品尝汤咸淡只需舌头;用鼻子闻汽车异常气味判断故障;杯壁的凉与热只需皮肤;只靠皮肤能感受海绵软硬。 不能。 (1)通过视觉观察,色泽鲜艳、大小均匀、表皮光滑、无明显瑕疵的苹果,更容易让人感觉好吃。另外,通过视觉还能观察苹果是否成熟。成熟的苹果颜色更饱满,甜度相对更高,更好吃。 (2)苹果成熟时会散发独特的果香,如果闻起来没有明显香气,或者有异味,可能会让人觉得苹果不太好吃。如果闻到苹果有轻微的发酵味,可能意味着苹果开始变质,这样的苹果口感通常会变差,不好吃。 (3)好吃的苹果通常甜度适中,酸度与甜度相互平衡,没有明显的涩味。在品尝过程中,还能感受到苹果果肉的脆度。 (4)一般来说,硬度适中的苹果,口感会相对较好。如果苹果太软,可能已经不新鲜,口感会变差;如果太硬,可能还未完全成熟,吃起来酸涩。光滑的表皮可能暗示苹果品质较好,而粗糙或有凸起的表皮可能会影响口感。活动意图说明:让学生认识到,虽然多种感觉器官结合能更全面认识事物,但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单一感觉器官也能发挥重要的识别作用,形成对感觉器官作用更全面的认识。
7.板书设计 运用感觉器官 运用多种器官 运用单一器官
8.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 课堂练习: 1. 观察下面两幅图, 把图中人物用到的感觉器官写在对应的横线上。 2. 桌上放着水、牛奶、白醋、糖水 4 杯液体(如图),运用多种感官分辨它们。(这里的实验材料卫生可食) (1)用______观察牛奶颜色是乳白色; (2)用______闻一闻白醋有气味; (3)用______尝一尝,糖水有甜味,水没有味道。 【参考答案】 1. 眼睛 鼻子 皮肤 舌头 2. 眼睛 鼻子 舌头 作业布置: 运用所学知识回答:怎样选择西瓜?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