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二中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北省武汉二中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湖北省武汉二中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24分。
1.2025年9月12日晚,长江文化艺术节盛大开幕,其中的表演更是惊艳了广大观众,以下表演节目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光影秀 B. 数智编钟 C. 烟花秀 D. 歌舞表演
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取固体粉末 B. 称量固体
C. 倾倒液体 D. 滴加液体
3.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空气及空气中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空气的成分按质量计算,氧气大约占21% B. 稀有气体可用作电光源
C. 分液态空气得到氧气和氮气属于分解反应 D. 空气中的氧气常用作燃料
4.建立微观和宏观之间的联系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法,下列现象用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A. 一滴水中含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的质量、体积都很小
B. 热胀冷缩——分子大小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
C. 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D. 红墨水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快——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快
5.下列有关物质燃烧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会产生大量白雾
B.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C. 铁丝在空气中能燃烧,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
D.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6.化学概念间有包含、并列、交叉等不同关系。下列选项符合如图所示关系的是(  )
A B C D
X 物理变化 化合反应 纯净物 氧化反应
Y 化学变化 氧化反应 混合物 燃烧
A. A B. B C. C D. D
7.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中各量变化关系的是(  )
A. 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B. 在少量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
C. 密闭容器中燃烧一定量红磷
D. 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固体
8.某研究小组进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验证实验。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白磷,按图1装置连接好。数据采集开始后,将试管放入热水中恒温加热,引燃白磷;待火星熄灭后,从热水中取出试管,再放入冷水中冷却至室温。压强传感器测定的压强变化如图2所示,通过初始压强(P1)与反应结束后的压强(P2),可以计算出氧气的体积分数:O2%=×10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a~b段,说明试管放入热水中,空气受热,压强变大
B. c点时,压强最大,白磷停止燃烧,已消耗全部的氧气
C. d~e段,说明的是试管从热水中取出后,放入冷水中冷却的过程
D. P1和P2的压强分别为a和e所对应的压强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
9.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三、推断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
10.A、B、C、D、E分别是初中常见的五种物质,如图所示,“→”表示一种物质能通过化学变化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表示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且D通常情况下为暗紫色固体,C与B反应的产物A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E能被磁铁所吸引,请回答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名称:A______。
(2)写出D转化为B反应的表达式______,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
(3)写出E和B中反应的表达式______。
四、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1分。
11.通过一段时间的化学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相关知识。请结合图示回答问题: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字母)
(2)写出实验室用装置C制取氧气的反应表达式是______。
(3)若用G装置收集氧气,其验满的方法是将带火星木条放在导管口______(填”a”或“b”)。
(4)若改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生成氧气的体积,将量筒内装满水倒扣在水槽中。实验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先点燃酒精灯,待气泡连续均匀冒出后再将导管伸入量筒
B.要先用产生的氧气排出管内空气,再连接如图装置
C.若读数时仰视量筒读数,则测量结果偏小
D.若未冷却到室温就读数会造成测量结果偏大
12.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装置测量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部分固定装置已略去)。已知;碱石灰剂吸收空气中水蒸气和二氧化碳;镁粉在加热时可以和氮气反应生成氮化镁;装置丁中收集到的气体密度为ρg/mL;假设各步反应均完全,忽略原装置内空气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实验结束时,装置甲、乙、丙分别增重m1g、m2g、m3g,丁中收集气体体积为VmL。请回答:
(1)空气是 ______(选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2)写出装置乙中反应的表达式 ______。
(3)通过 ______测出丁中收集气体体积为VmL。
(4)用m1、m2、m3、V和ρ表示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为 ______,若没有棉花团,导致测量氧气质量分数的结果 ______。(选填“偏大、偏小、不变”)
五、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
13.小明同学跑步时腿部擦伤,校医用过氧化氢溶液给他清洗伤口时,他发现过氧化氢溶液接触伤口产生气泡的速度会变快,医生解释是人体有过氧化氢酶,可催化过氧化氢(H2O2)分解。他对过氧化氢酶产生了兴趣,并和同学们进行了探究。
【查阅资料】①过氧化氢分解为放热反应;②温度过高、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反而会降低。
【实验步骤】
①连接好装置如图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取1.5毫克过氧化氢酶和8mL蒸馏水加入容器中,搅拌后塞紧橡皮塞。
③用注射器A从容器中抽出2mL气体,用注射器B将2mL一定浓度的H2O2溶液注入容器中,采集数据,直至反应结束。
④再用3.1毫克、5.6毫克过氧化氢酶及1.5毫克、5.6毫克、10.7毫克二氧化锰重复上述实验,获取数据如图2和图3。
【讨论交流】
(1)步骤①检查装置气密性时,用注射器A向锥形瓶内注入1mL空气,若注射器B的活塞______(填“内移或外移”)1mL,则表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2)对比图2和图3中的曲线可知,同等情况下分解过氧化氢,过氧化氢酶催化能力比二氧化锰______(填“强或弱”)。
(3)由图2和图3中的曲线可知,催化剂对最终产生氧气的量______(填“有”或“无”)影响。
(4)步骤③将注射器B中的2mLH2O2溶液全部注入容器前,用注射器A先从容器中抽出2mL气体,其目的是______。
【拓展提升】
(5)小明在实验过程中发现过氧化氢酶质量过大,导致过氧化氢分解突然变慢,可能的原因是______。(答一点即可)
1.【答案】C
2.【答案】A
3.【答案】B
4.【答案】B
5.【答案】D
6.【答案】B
7.【答案】B
8.【答案】B
9.【答案】锥形瓶 分液漏斗 量筒 铁架台
10.【答案】二氧化碳;
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分解反应;
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11.【答案】A;
过氧化氢水+氧气或H2O2H2O+O2;
b;
D
12.【答案】混合物;
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或P+O2P2O5;
量筒中收集到水的体积;
100%;偏小
13.【答案】外移;
强;
无;
使加入H2O2溶液后容器内的初始压强与未加时相同,便于对比实验数据;
过氧化氢酶过多,相互之间可能会产生一定的阻碍,影响了与过氧化氢的接触,从而使催化效率降低(或过氧化氢酶浓度过大,影响了酶的活性等)
第1页,共1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