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3级高二上学期月考三历史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商鞅变法期间,强制将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庭:凡一户有两个儿子,到年龄必须分家,独立谋生,否则要加征赋税,且禁止父子兄弟同室居住。该措施( )A. 提高了秦军队战斗力 B. 削弱了秦对基层的控制C. 废除了宗法血缘关系 D. 推动了小农经济的发展2. 秦朝田赋税率极高,史称“收泰半之赋”。汉朝初年,汉高祖实行十五税一的税率,到汉景帝的时候改为三十税一。汉初实行轻徭薄赋政策的主要原因是( )A. 对工商业者征收财产税 B. 汉初财政收入较宽裕C. 吸取了秦朝速亡的教训 D. 董仲舒仁政思想影响3. 下列法律文献中,属于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封建法典,被称为礼法结合典范的是( )A. 《韩非子》 B. 《唐律疏议》 C. 《宋刑统》 D. 《大明律》4. 从下图可以看出:汉朝时,皇帝和大臣讨论朝政时是“坐而论道”;宋朝时,大臣只能站着和皇帝议论朝政;清朝的军机大臣就只能“跪受笔录”。这一变化的实质是( )A. 封建制度的完善 B. 生活习惯的变化C. 社会文明的进步 D. 君主权力的强化5. 下表中的改革措施( )康熙帝规定以前一年的丁银作为定颜,不再增加,称“滋生人丁,永不加赋”;雍正帝将这笔丁银分摊到田赋中,称“摊丁入亩”。A. 逐步取消徭役征发 B. 反映重农抑商不断强化C. 首创赋税折银征收 D. 推动户籍管理制度松弛6. 北洋政府时期,对已经在文官职位上工作的人进行甄别,合格者可以继续留任;南京国民政府也效仿北洋政府,对在职人员采用甄别审查措施,使其取得任用资格,其主要目的在于( )A. 进一步扩大官员选拔范围 B. 确保官员队伍的清正廉洁C. 推动近代民主政体的确立 D. 保持行政稳定性与连续性7. 20世纪30年代,某重要文件指出“……政权所建设的是工人和农民的民主专政国家……政权是属于工人,农民,红军及一切劳苦民众的”。这份文件是( )A 《钦定宪法大纲》 B.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C. 《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 D. 《论人民民主专政》8. 1972年4月,两只熊猫“玲玲”和“兴兴”飞越重洋抵达美国,架起两国友谊桥梁,获得了最萌外交官的称号。这直接得益于( )A 中法正式建交 B. 中国重返联合国 C. 尼克松总统访华 D. 中美正式建交9. 下图中数据的变化反映出( )A. 各民族之间的发展水平已经接近 B. 边疆民族地区是西部开发的重点C. 民族地区发展依赖固定资产投资 D. 西部大开发战略得到顺利实施10.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法律是准绳,任何时候都必须遵循;道德是基石,任何时候都不可忽视。这表明在新历史条件下,国家治理应该( )A.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B. 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C. 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D. 坚持全面从严治党11. 《大宪章》规定:“国王在国家所有重要事务上,包括征税,必须征得贵族的意见并得到他们的同意。”这表明《大宪章》( )A. 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成功 B. 一定程度上限制王权C. 确立议会主权 D. 为工业资产阶级谋求利益12. 12世纪,欧洲城市中负责城市通信、会计工作、起草法令的书记使用的语言首先是拉丁语。但从13世纪起,他们越来越普遍地使用本国方言。这一变化有利于欧洲( )A. 摆脱王权束缚 B. 强化教会势力 C. 确立民主政体 D. 增强民族意识13. 《法国民法典》中的契约法部分几乎完全来自深受罗马法影响的南部成文法,而日耳曼习惯法,特别是巴黎习惯法,首先在家庭法和继承法中得到体现。日耳曼土地法的公示原则则被民法典以登录和登记制的僵化形式加以接受。由此可知( )A. 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特别注重保护个人基本权利B. 《民法典》完全照搬了罗马法和日耳曼法的立法形式C. 《民法典》的颁布标志着法国资产阶级法律制度的形成D. 罗马法和日耳曼法对近代法国法律制度形成有重要影响14. 英国文官考试一开始就是通才教育,而美国的文官考试内容更加重视选拔专才。无论是通才还是专才,英美两国的文官考试都( )A. 沿用了传统选官制度的方法 B. 借鉴了中国科举考试的内容C. 体现了公开考试和择优原则 D. 规范了政务官的选用和管理15. 二战全面爆发前,受侵略国家欲通过国联维护自身利益,但其相关提案始终未能得到全体通过,从而使其对战争的制止无法实现,因此,该原则的实际效果与其初衷背道而驰。“该原则”指( )A. “欧洲均势”原则 B. “和平中立”原则C. “全体一致”原则 D. “大国一致”原则16. “福利国家”是指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通过构建社会保障体系,保证个人和家庭的经济安全;通过加大社会服务开支,保证全体公民享受较好的公共福利。其积极作用是( )A. 消除了社会贫困 B. 减轻了财政负担 C. 保障了男女平等 D. 缓和了社会矛盾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唐代的两大重要政治制度具备了现在“民主”的因素。一个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皇权,折射了现代三权分立和内部民主的影子;另一个和当今的公务员制度相似,为国家选拔了人才,实现了社会的有效流动。尽管受时代的制约,唐代的“民主”制度终没能有效地继续运行,只能称其为“闪落的民主”,可历史见证了古人在追求民主的路上进行过的不懈努力。——摘编自杨春莉《封建制度下闪落的民主》材料二 孙中山不仅肯定我国历史上以科举制度为核心的人才选拔制度,而且提出了以考试权独立为核心的文官考试的思想。他认为科举考试可以保证相对公平公正地为国家选拔人才,考试权独立,“是中国的良制。”“余游欧美,深究其政治、法律之得失,知选举之弊,决不可无以救之。而中国相传考试之制,纠察之制,实有其精义,足以救欧美法律、政治之穷”。孙中山出任临时大总统后,制订了文官考试的法规法令。——摘编自房列曙《孙中山对人才选拔制度的贡献》材料三 中国公务员必须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坚决捍卫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中国共产党是领导各项事业的核心力量,公务员制度是党的干部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公务员的管理上,强调要坚持党的组织领导,保持党对政府重要领导人选的推荐权;我国公务员制度没有“分流”,不搞多党轮流执政;做人民公仆,为人民办事,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这是中国公务员最根本的行为准则。——摘编自俞悦《从英美文官制度看中国“公务员”热》(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朝两大“闪落的民主”制度的名称,分析其共同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对近代官员选拔制度的贡献。(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现代中国公务员制度的独特性。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官员选拔制度的认识。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由民族杂居而进入汉化、封建化过程,这在当时民族发展史上可说是一条规律。……由汉化到封建化,由封建化而促进民族间的融合,往往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关于这方面的历史任务,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还不能完成,而有待于隋唐时期继续进行。——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材料二 辽宋夏金时期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发展的重要阶段。辽夏金政权一方面推行以儒家文化和中央集权制为主导的统治方针,使边疆地区与中原地区的一体化进一步加深;另一方面,因俗而治的二元体制推动了“华夷一体”共同体意识的形成,深化了民族交融。——摘编自高福顺《辽宋夏金时期内聚性不断增强》(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民族交融表现。(2)根据材料二,概括辽夏金政权在推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发展方面作出的贡献。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时期 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演变1870—1914年,古典金本位时期 19世纪下半叶,以英镑为中心的国际贸易和投资体系覆盖全球90%的国际支付以英镑进行。1915—1945年,前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各国纷纷停止了本国货币与黄金的直接兑换,各国货币之间没有一个固定的汇率形成体制,处于各行其是的状态。1945—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 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新的稳定的汇率制度,美元取代英镑成为具有主导地位的货币。——摘编自钟伟《国际货币体系的百年变迁和远瞻》根据材料并结合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国际货币体系变迁”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充分,表述清晰)2023级高二上学期月考三历史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题答案】【答案】D【2题答案】【答案】C【3题答案】【答案】B【4题答案】【答案】D【5题答案】【答案】D【6题答案】【答案】D【7题答案】【答案】B【8题答案】【答案】C【9题答案】【答案】D【10题答案】【答案】B【11题答案】【答案】B【12题答案】【答案】D【13题答案】【答案】D【14题答案】【答案】C【15题答案】【答案】C【16题答案】【答案】D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17题答案】【答案】(1)名称: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共同影响:都促进了封建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都有利于维护和巩固封建统治;都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都对后世的制度建设产生了积极影响。(2)贡献:肯定古代科举制,主张以考试选拔官员;提出考试权独立为核心的文官考试思想;制订文官考试的法规法令。(3)独特性:政治立场明确;坚持党管干部;不搞“两官分途”,坚持服务于民的宗旨。认识:官员的选拔对国家治理产生重要影响,选官制度要根据时代发展适时调整;官员选拔应遵循公平公正、德才兼备的原则;官员选拔应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同时借鉴古代和国外有益经验;我国的官员选拔制度逐渐法制化。【18题答案】【答案】(1)表现:重用汉族杰出士人;重视儒家学说和教育;重视人才的选拔、考核和官员素质;少数民族政权实行汉化改革,沿袭中原地区原有的统治方式;少数民族政权重视发展农业生产;少数民族政权重视儒家学说和文化教育;汉族向北方各族学习畜牧经验;汉人学习和接受少数民族的习俗。(2)贡献:推行以儒家文化和中央集权制为主导的统治政策,加深边疆与中原的一体化进程;建立因俗而治的二元体制,形成“华夷一体”的共同体意识。【19题答案】【答案】示例论题:世界货币体系的变迁以国家实力为基础,它反映了国家实力的消长。阐述:19世纪中期英国资本主义制度不断完善,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通过殖民扩张,成为殖民霸主,形成了以英镑为主导地位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两次世界大战,英国经济遭到战争破坏而相对衰落,国际金融领域呈现出一种无序状态。二战后美国经济实力迅速膨胀,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推动了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发展。进入20世纪70年代,美元的国际地位不断遭到削弱。这一变化既反映了美国经济霸主地位的动摇,也体现了世界经济格局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综上所述,从英国、美国先后成为世界金融中心,世界货币体系的演变,不仅反映了国家实力的增长,也是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体现,反映了货币的国际化和经济的全球化。(以上“参考示例”仅供阅卷参考,不是唯一标准答案。如学生自拟其他论题,阐述合理亦可赋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