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六安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试题(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安徽省六安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试题(含解析)

资源简介

六安一中2026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
政治试卷
满分:100分 时间:75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某酒店因中午有重要接待,需用到一批海鲜,便电话联系某海鲜店,约定海鲜店上午十时前将所需海鲜送至酒店。但该海鲜店因紧急调货需要时间,至当日上午九时三十分才装车发货,途中又遭铁钉扎破轮胎,至上午十时二十分才将海鲜送达酒店,所幸酒店接待活动也因他事延迟,未造成损失。对此,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①酒店与海鲜店就双方的债权债务达成了一致的意思表示
②电话约定属口头合同,但不影响双方合同的效力和履行
③海鲜店送货延迟但并没有造成酒店损失,故不构成违约
④铁钉扎破轮胎不可预见、属不可抗力,应对海鲜店免责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张某与陈某共同出资设立启航商贸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600万元。经营期间,张某以个人名下汽车作抵押,向银行贷款100万元用于公司采购货物。后公司因经营不善破产,尚欠银行贷款50万元未偿还。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启航商贸作为营利法人,应当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
②若公司资产不足以清偿债务,陈某作为股东应承担补充赔偿责任
③银行作为质权人,对张某质押汽车的拍卖款有优先受偿的权利
④张某作为抵押人,将该汽车作为债权的担保,无需转移汽车占有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2024年5月,甲男与乙女登记结婚。婚后,甲男用自己的婚前积蓄20万元购买了一套房产,登记在自己名下。同年10月,乙女在一次意外中获得赔偿金10万元。2025年初,甲男以个人名义向朋友丙借款5万元用于炒股,盈利2万元。后因感情原因,二人婚姻破裂。关于这些财产和债务的认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甲男购买的房产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②乙女获得的赔偿金属于个人财产
③甲男向丙的借款属于夫妻共同债务
④乙女有权分割甲男炒股的2万元收益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老刘老年丧偶,子女在外地工作定居,不能照顾其日常生活。经子女同意,老刘与同小区居住的侄子刘某订立了遗赠扶养协议。关于该协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刘某是老刘的侄子,该协议因主体不适格而无效
②协议订立后,刘某应对老刘承担生养死葬的义务
③虽然订立了协议,但老刘的子女仍有赡养老刘的法定义务
④刘某若对老刘尽到了扶养义务,则可法定继承老刘的遗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 2025年3月20日,甲搬家时将一张借条托好友乙保管。该借条由丙亲笔书写并签名:“借条今借到甲现金叁万圆整。借款人:丙2022年5月18日”。2个月后,甲请求乙归还借条,乙找寻多次无果后称借条已不慎遗失。下列正确的是( )
①乙应当赔偿甲3万元
②甲、丙之间借款关系中,借条属于书证
③甲仍有权请求丙清偿3万元的借款
④甲、丙之间债务的诉讼时效已届满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现代化国家必然是法治国家”。“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明确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把全面依法治国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树立法治意识,尊重法律规范,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①甲申请了一项外观设计专利,该专利保护期为10年
②乙对其承包地享有抵押权,对其宅基地享有所有权
③丙因地面湿滑不慎摔倒骨折一案不属于行政诉讼法
④丁对着邻家阳台在自家安装可视门铃,侵害了邻居隐私权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7.“半林残叶戴霜红”,在古人眼里,树叶因“霜打”而变红。有研究认为,在秋天树叶飘落之前,树木会回收树叶中含有丰富氮元素的叶绿素,随着叶绿素的降解,花青素开始发挥作用,从而使我们看到了红色的树叶,进一步研究发现,某些植物的叶子在春天刚萌发时,也会因为花青素的作用呈现红色。因此,花青素是树叶变红的关键因素。材料表明( )
A.“霜”和“红叶”之间存在本质的联系
B.秋天的“红叶”是人们主观想象的结果
C.研究“霜”和“红叶”的联系运用了求同法
D.认识“红叶”是从思维抽象到思维具体的过程
8.某科研团队研发了新型量子通信算法。项目负责人询问道:“算法提升加密效率了吗?”研究员答:“没有完全提升。”项目负责人追问:“那就是效率没变化?”研究员解释道:“也不能这么说。”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研究员的回答遵循了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
②研究员的回答犯了“两不可”的逻辑错误
③项目负责人的追问违背了思维的确定性要求
④项目负责人的提问犯了“自相矛盾”的逻辑错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9.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提“农业新质生产力”,有人提出,“只有推动科技创新,才能提高农业新质生产力”,若以此为前提,以下推理必为真的是( )
①如果农业新质生产力提高,必然推动了科技创新
②如果推动了科技创新,就能提高农业新质生产力
③农业新质生产力没有提高,就没有推动科技创新
④没有推动科技创新,就没有提高农业新质生产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2025年4月24日,泡泡玛特推出Labubu3.0“前方高能”系列盲盒,盲盒中可能收录常规款或隐藏款Labubu,隐藏款为“本我”。针对A和B两个Labubu3.0“前方高能”系列盲盒,甲乙丙三人作出以下判断:
甲:有的盲盒中有隐藏款“本我”。
乙:有的盲盒中没有隐藏款“本我”。
丙:A盲盒或者B盲盒中没有隐藏款“本我”。
经开盒验证,发现以上三个判断有且只有一个为真,则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①甲的判断为真判断
②乙的判断为真判断
③A盲盒和B盲盒中均有隐藏款“本我”
④A盲盒和B盲盒中有且只有一个隐藏款“本我”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1.2025年4月,全球首场“人机共跑”半程马拉松赛事在北京亦庄举行。机器人选手“天工Ultra”用时2时40分42秒冲过终点线,成为首位完赛的机器人。有人据此推断:“所有的人形机器人都能像此次夺冠的机器人一样具备长距离作业能力。”这一推断( )
①属于简单性质判断,其谓项不周延
②属于联言判断,联言支都为真时才为真
③是充分条件选言判断,前件真后件必真
④基于不完全归纳推理推出,结论不必然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2.菌菇在我国饮食文化中占据重要一席,唐代《四时纂要》已记述了“种菌子”的埋木法。如今市场上鲜蘑随处可见,但走进山林采撷野生菌,却是暑夏时节的乐事,有着不一样的体验:听树的低语,看山的容颜,感悟生命,感受生长。据材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①确定菌菇的饮食文化地位是定性分析 ②菌菇可分为食用菌、养殖菌和野生菌
③描述进山采菌的体验运用了形象思维 ④暑夏时节乐事是走进山林采撷野生菌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3.《墨子·大取》载:“利之中取大,害之中取小也。害之中取小,子非取害也,取利也。其所取者。人之所执也。遇盗人,而断指以免身,利也;其遇盗人,害也。”“利之中取大,非不得已也。害之中取小,不得已也。所未有而取焉,是利之中取大也。于所既有而弃焉,是害之中取小也。”对此,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
①“利之中取大”是迫不得已的,是自己被动而为的
②两害相权取其小,则“取害”可以向“取利”转化
③权衡利弊,才能获得对事物发展状态的适度把握
④“害之中取小”不是迫不得已的,是主动从容争取的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4.西北工业大学光电与智能研究院仿“萤火虫”通信无人机研究取得进展,研究团队通过模仿萤火虫的交流方式,利用光通信和智能信息处理等技术,实现了电磁干扰下无人机间的信息传递,完成无人机间基于光链路的协同飞行。可见,该研究成果的取得( )
A.运用了类比推理促进了科技创新应用
B.采用求同法探求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
C.运用演绎推理,由个别性前提推出个别性结论
D.运用头脑风暴法,寻求解决问题的多样性答案
15.具身智能是指一种基于物理身体进行感知和行动的智能系统。该系统的智能体通过与环境的实时交互获取信息、理解问题、做出决策并实现行动,从而产生智能行为和适应性。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培育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未来产业。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从概念内涵的角度看,具身智能与未来产业是种属关系
②作为定义项,“基于物理身体进行感知和行动”揭示了具身智能的本质特征
③“具身智能”与“6G”是反对关系,其外延之和小于“未来产业”的全部外延
④如果把“具身智能是一种智能系统”看作定义,则犯了“定义过宽”的逻辑错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6.葱,与中国人相伴数千年,无数菜肴的调味都少不了一把“灵魂小葱”。从餐盘跃上纸张,葱又成为了美好的文化象征。我们用“葱指”形容纤纤玉手,用“葱茏”吟诵田园山色,用“青葱”赞美青春。葱的美好象征( )
A.表明反向思考的方法可以打破葱单一性质的局限
B.说明思维可以把对葱的感性具体转化为思维抽象
C.源自对葱的实际用途和外在形象的功能和结构类比
D.体现了从“青春”到“青葱”的辩证否定过程
二、非选择题 (共52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4年冬,某区人民法院调解和审结了一起某小区楼上房屋漏水相关的纠纷案件。
三楼李女士:四楼厨房水管破裂漏水,将我家的酒柜全部浸泡了,天花板、墙面壁纸等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要求赔偿损失遭到拒绝,无奈诉诸法院。
四楼刘先生:房屋我已出租,漏水不是我的错。你应该找租户,不要来起诉我,损失没那么大,却要那么多。法院依法判,多少我接着。
法院法官:楼上楼下本相邻,都是业主应更亲。出租不可来抗辩,损失多少可评鉴。漏水原是刘家错,依法担责不能推却。
结合材料,运用民法基本原则和侵权责任与权利界限的知识,谈谈你对此案法官判决的理解。(10分)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甲入职某信息技术公司,约定劳动合同期限为三年。公司因经营不善,将工资中四个月的工龄补贴部分以消费券形式发放。该消费券无法提现,只能用于购买公司所属平台商品。
后来甲在工作中严重违反公司的规章制度,公司以此为由解除劳动合同,甲的平台账户中还剩1500余元消费券无法使用和提现。甲与公司协商,要求公司以现金形式支付工龄补贴差额1500余元,并主张公司解除劳动合同时应该支付相应的经济补偿。双方协商不成,甲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知识,简要分析公司行为和甲主张权益过程中的不合理之处。(10分)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案例1 小刘在动物园的猴山正常游览时被猴子抓伤。在这个案例中,依照法律规定推定动物园存在过错,当其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时,动物园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案例2 小张在公园正常散步时,小李的宠物犬突然对小张进行撕咬,小张腿部受伤。
在讨论案例2时,有同学提出:两个案例都是动物致人损害案例,可以运用类比推理,所以该同学认为:应推定小李存在过错,当小李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时,小李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结合材料,请运用《逻辑与思维》相关知识,对该同学的结论进行简要分析。(10分)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医是千百年来古代医者的智慧结晶,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成的医学理论体系。首先,古代医者聚焦人体自身生理机能与疾病的关联,找到疾病产生的根本原因。分析病人感冒发烧时先不考虑患者的职业差异、社会身份,专注于分析风、寒、暑、湿等“邪气”对人体产生的影响。其次,在诸多中草药中选取特定的几种进行组合,按照“君臣佐使”的不同地位配成方剂,不断调整可能干扰疗效的次要草药成分,观察主要药物成分对病症的影响。在研究退烧药方时,去除一些辅助性的退烧效果不明显的草药,重点关注核心草药比例和作用。再次,对于复杂的人体生理病理现象,中医理论用简洁的概念进行概括。例如用“阴”“阳”概括人体对立统一的两种生理状态和病理变化,将复杂病理现象简化为阴阳失衡,方便理解和应用。最后,中医理论的“五运六气模型”“气血模型”假设人体是一个完美的、各脏腑功能协调统一的系统,忽略个体之间微小的生理差异,以达到“智者察同”的研究效果。
结合材料,分析思维抽象在中医理论实践发展中所起的作用。(10分)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既要有雄心壮志,积极抢位发展,又要立足实际,善于错位发展。”抢位与错位,道出了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方法论,也蕴含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辩证法。
抢位发展 错位发展
强调树牢“先”的意识,是一种竞争性发展策略。要求运用前瞻性思维和战略性规划,主动掌握并运用新兴技术,确保在产业变革中获得先机。从低空经济迅猛发展,到人工智能融入生活,各地积极抢位发展新质生产力,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赢得创新发展主动权。 强调做好“特”的文章,是一种差异化发展策略。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要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扬长避短,突出特色。从一村一品、一乡一特、一县一业,到工业强市、文化名城、科创中心、开放高地,各地善用错位发展智慧,找准比较优势获得竞争优势、集聚发展胜势。
抢位是在时间坐标中敢为人先,错位则是在空间坐标中各展其长。不敢抢位,就不好进位;不会错位,就容易失位。科学把握抢位发展与错位发展,各个地区要把握全局、抓住关键,牢牢把握自身在国家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定位,下好一盘棋、共谱协奏曲:要处理好快与慢、同与异的关系,先声夺人但不急躁冒进,立足实际但不故步自封,既能在千帆竞发中抢占先机,也能在绵绵用力中厚积薄发。
结合材料,运用《逻辑与思维》的知识,说明抢位发展与错位发展是如何运用科学思维的。(12分)
六安一中2026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
政治试卷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B C C C D C A B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B A C A D B
1.A【详解】①:酒店和海鲜店之间就海鲜买卖通过电话约定达成了一致的意思表示,合同成立并且有效。电话约定是口头合同,具有法律效力,买卖合同本质上是一种债权债务关系,①②正确。③:海鲜店送货延迟虽然没有造成酒店损失,违背全面履行原则,构成违约,③排除。④:铁钉扎破轮胎可预见、不属不可抗力,海鲜店不能免责,④排除。
2.B【详解】①:有限责任公司是企业法人,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启航商贸有限责任公司是营利法人,应当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①符合题意。②: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以出资额为限承担有限责任。张某与陈某共同出资设立启航商贸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600万元,说明陈某已经出资,启航商贸有限责任公司因经营不善破产,尚欠银行贷款50万元未偿还,若公司资产不足以清偿债务,陈某虽然作为股东但是不承担补充赔偿责任,②错误。③:材料中张某是以汽车抵押而非质押贷款,并且银行是抵押权人而不是质权人,③错误。④:抵押不需要转移财产的占有,④符合题意。
3.C【详解】①:甲男用婚前积蓄购买房产且登记在自己名下,该房产属于其个人财产,①错误。②:一方因受到人身损害获得的赔偿或者补偿属于个人财产,乙女的赔偿金10万元属于个人财产,②正确。③:甲男以个人名义借款用于炒股,未用于夫妻共同生活,不属于夫妻共同债务,③错误。④: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一方以个人财产投资取得的收益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甲男炒股本金在婚姻期间产生的收益,若甲乙离婚,乙女有权分割,④正确。
4.C【详解】①:侄子不属于法定继承人,但自然人可以与继承人以外的组织或者个人签订遗赠扶养协议,因此老刘与侄子刘某订立的遗赠扶养协议主体适格,协议有效,①排除。②:订立了遗赠扶养协议后,刘某作为扶养人,应承担老刘生养死葬的义务,享有受遗赠的权利,②正确。③: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义务是法定的,不会因为父母与他人订立遗赠扶养协议而免除,③正确。④:刘某是根据遗赠扶养协议享有受遗赠的权利,而不是法定继承老刘的遗产,④排除。
5.C【详解】①:乙接受甲的委托保管借条,双方之间形成保管合同关系。此时,乙作为保管人,负有妥善保管借条的义务。该案中,乙未尽到保管义务,可能需要赔偿甲因证据丢失而造成的损失(如诉讼成本等),但并非直接赔偿借款本金3万元。因为借款债务人是丙,因此乙的赔偿责任仅限于保管过失,而非债务本身,①排除。②:书证是以文字、符号等表达的思想内容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借条由丙亲笔书写,载明借款金额、借款人和日期,能直接证明甲、丙之间的借款关系,因此属于书证,②正确。③:借款合同是甲与丙之间的法律关系,借条遗失并不影响该合同的效力。只要借款事实存在,甲仍有权通过其他证据向丙主张还款,③正确。④:借款合同的诉讼时效为3年,自甲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本案中,借款发生于2022年5月18日,虽然至2025年5月甲请求乙归还借条时已逾3年,但因甲丙未约定还款期限,因此诉讼时效应从债权人甲主张权利时起算。题干未表明甲曾向丙主张权利,故诉讼时效未起算或未届满,④排除。
6.D【详解】①:外观设计专利保护期为15年,①错误。②:土地属于集体所有,乙对其承包地享有承包经营权,没有抵押权,对其宅基地享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②错误。③:丙因地面湿滑不慎摔倒骨折一案属于民事诉讼,不属于行政诉讼,③正确。④:丁对着邻家阳台在自家安装可视门铃,这已侵害邻居隐私权,④正确。
7.C【详解】A:古人关于霜打造成红叶的认识经现代科研证明,是错误的,因而“霜”和“红叶”之间不是本质的联系,A不选。B:秋天的“红叶”是客观存在的,而非人们主观想象的结果,B不选。C:霜打时节,花青素导致红叶出现;在春季,花青素同样导致红叶出现,根据红叶倒推花青素的作用,运用了求同法,C正确。D:认识“红叶”的过程是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再从思维抽象到思维具体的过程,D不选。
9.B【详解】①④:“只有推动科技创新,才能提高农业新质生产力”是一个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必要条件假言判断所断定的前件和后件的关系是:前件假,后件就一定假。反过来看,后件真,前件就一定真。据此可知,“如果农业新质生产力提高,必然推动了科技创新”符合必要条件假言推理肯定后件就可以肯定前件的规则;“没有推动科技创新,就没有提高农业新质生产力”符合必要条件假言推理否定前件就可以否定后件的规则。因此,①④正确。②:必要条件假言判断没有断定前件真时后件会怎样,因此,“如果推动了科技创新,就能提高农业新质生产力”这一推理不成立,②错误。③:必要条件假言判断没有断定后件假时前件会怎样,因此,“农业新质生产力没有提高,就没有推动科技创新”这一推理不成立,③错误。
10.A【详解】①③:甲(有的有)与乙(有的没有)为反对关系,必有一真。因三判断只有一真,故丙必假。丙(A盲盒或者B盲盒中没有隐藏款“本我”)是一个相容选言判断,其逻辑性质为:一真则真,只有全假为假,可推出“A有且B有”,即A盲盒和B盲盒中均有隐藏款“本我”。此时甲“有的盲盒有隐藏款”,因A和B都有,故甲为真,即甲的判断为真判断,①③正确。②:三个判断有且只有一个为真。甲(有的有)与乙(有的没有)为反对关系,必有一真,必有一假。甲为真,即甲的判断为真判断。那么乙“有的盲盒没有隐藏款”为假,②排除。④:A盲盒和B盲盒中有且只有一个隐藏款“本我”与实际情况矛盾,④排除。
11.B【详解】①:“所有的人形机器人都能像此次夺冠的机器人一样具备长距离作业能力。”这一推断属于简单性质判断中的全称肯定判断,主项周延,其谓项不周延,①正确。②:联言判断是断定对象的几种情况同时存在的判断。“所有的人形机器人都能像此次夺冠的机器人一样具备长距离作业能力。”这一推断不属于联言判断,②错误。③:充分条件假言判断是反映事物情况之间充分条件关系的判断。“所有的人形机器人都能像此次夺冠的机器人一样具备长距离作业能力。”这一推断不是充分条件选言判断,③错误。④:不完全归纳推理是根据某类认识对象中的部分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属性,推出各类全部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属性的归纳推理。机器人选手“天工Ultra”成为首位完赛的机器人,有人据此推断:“所有的人形机器人都能像此次夺冠的机器人一样具备长距离作业能力。”这一推断基于不完全归纳推理推出,结论不必然,④正确。
12.A【详解】①:定性分析是确定研究对象是否具有某种性质或某种成分的分析,材料中“菌菇在我国饮食文化中占据重要一席”是确定菌菇的饮食文化地位的定性分析,①正确。②:菌菇可分为食用菌、养殖菌和野生菌,犯了“划分标准不一”的错误,食用菌和养殖菌、野生菌不是同一个划分标准,②错误。③:形象思维是在感觉、知觉和表象的基础上,运用联想、想象和幻想等反映认识对象,触及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材料中强调进山采菌能够“听树的低语,看山的容颜,感悟生命,感受生长”运用了形象思维,③正确。④:“暑夏时节乐事是走进山林采撷野生菌”是对原文中“ 走进山林采撷野生菌是暑夏时节的乐事”进行换位推理。换位推理要求在原句中不周延的项在换位后也不可以周延。而“暑夏时节的乐事”在换位前是不周延的,但在换位后却周延了,所以错误,④不选。
13.C【详解】②:材料中两害相权取其小,害之中取小,子非取害也,取利之,则“取害”可以向“取利”转化,②解读正确。③:材料中权衡利弊,是利之中取大之,是害之中取小也,这样才能获得对事物发展状态的适度把握,③解读正确。①:“利之中取大”不是迫不得己的,而是自己主动而为,①说法错误。④:“害之中取小”是迫不得已,不是主动从容争取,④说法错误。
14. A【详解】A:类比推理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在某些属性上相同或相似,推出它们在其他属性上也相同或相似的推理。材料中研究团队通过模仿萤火虫的交流方式,将萤火虫交流方式与无人机间信息传递建立联系,利用光通信等技术实现无人机相关功能。这里把萤火虫交流方式和无人机信息传递方式进行类比,从而实现了科技创新应用,体现了运用了类比推理促进了科技创新,A符合题意。B:求同法是指如果被考察的现象a出现在多个场合中,而在这些场合中只有一个有关因素A是共同的,那么,这个共同因素A与被考察的现象a有因果联系。材料中并非是通过求同法探求因果联系,而是模仿萤火虫交流方式进行创新,B不符合题意。C:演绎推理是从一般性前提推出个别性结论的推理。材料中不是从一般性前提推出个别性结论,而是基于类比进行创新,C不符合题意。D:头脑风暴法是一种集思广益的群体思维发散技法,以会议的形式开展,大家自由发言、讨论。材料中没有体现以头脑风暴法寻求解决问题的多样性答案,而是模仿萤火虫进行技术创新,D不符合题意。
15.D【详解】①:具身智能是未来产业的一种,从概念外延角度看,具身智能与未来产业是种属关系(种概念包含于属概念),说“从概念内涵的角度看”是种属关系错误,内涵侧重本质属性,外延侧重范围,①错误。②:定义项应完整揭示被定义项的本质特征。题干中,具身智能的定义项是“一种基于物理身体进行感知和行动的智能系统”,其中“一种基于物理身体进行感知和行动”是种差,而“智能系统”是属概念。单独将“基于物理身体进行感知和行动”视为定义项不完整,②错误。③:根据题干中“培育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未来产业”,可知“具身智能”与“6G”都属于未来产业,但它们外延之和小于“未来产业”全部外延(还有生物制造、量子科技等),二者是反对关系,③正确。④:“定义过宽”指定义项的外延大于被定义项的外延。题干中具身智能的完整定义包含种差“一种基于物理身体进行感知和行动”,若简化为“具身智能是一种智能系统”,则定义项“一种智能系统”的外延过宽,未能揭示具身智能的本质特征,④正确。
16.B【详解】A:反向思考是从与原有思路相反的方向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材料中葱的美好象征是从葱本身的特点进行联想,并非反向思考打破葱单一性质局限,A不符合题意。B:思维抽象是指从多样性统一的事物整体中抽取某一方面的本质规定,或者从事物个性中抽取其共性的思维活动。“葱指”形容纤纤玉手,“葱茏”吟诵田园山色,“青葱”赞美青春,这是把对葱的感性具体(葱的形象等)转化为思维抽象(用葱来象征其他美好事物),B正确。C:类比推理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在一些属性上相同或相似,推出它们在其他属性上也相同或相似的推理。葱的美好象征不是通过类比推理得来,而是基于对葱的特点的联想,C不符合题意。D:辩证否定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从“青春”到“青葱”不是辩证否定过程,而是一种象征联想,D不符合题意。
17.①法院的判决体现了公平、守法和公序良俗等民法基本原则,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构建和谐邻里关系,促进文明社会建设。②法律保护民事主体的各项人身权和财产权。行为人侵害他人的民事权利,应当依法承担侵权责任。本案例中刘先生拥有房屋所有权,且酒柜被浸泡和刘先生家厨房水管漏水存在因果关系,刘先生应承担侵权责任,修好水管并赔偿李女士因水管破裂所造成的损失;若属于租户责任,刘先生承担责任后可以向其追偿。③不动产的相邻关系人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则,正确处理相邻关系;相邻关系一方在为自己便利行使权利时,应当照顾到相邻方的利益。
18.公司行为的不合理之处:根据我国相关劳动法律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公司将工资中四个月的工龄补贴部分以消费券形式发放,且该消费券无法提现,只能用于购买公司所属平台商品,这种行为违反了工资支付的法定形式,侵犯了劳动者获取货币工资的权利。
甲主张权益过程中存在的不合理之处: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且无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材料中明确表明甲在工作中严重违反公司的规章制度,所以公司解除劳动合同符合法律规定无需支付经济补偿的情形,甲这一主张缺乏法律依据。根据劳动法律、法规,除特定情形外,未经劳动仲裁程序,当事人不得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甲未经劳动仲裁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的做法不合理。
19.类比推理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在一些属性上相同或相似,推出它们在其他属性上也相同或相似的推理。该同学指出案例 1 和案例 2 确实都是动物致人损害案例,在这一点上存在相似性,具有合理性;但类比推理是或然推理,其结论不具有必然性。动物园的动物致人损害适用过错推定责任原则,而宠物犬致人损害在法律规定中一般适用无过错侵权责任原则(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是,能够证明损害是因被侵权人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的,可以不承担或者减轻责任)。二者在责任认定原则这一关键属性上不同,不能简单地从案例 1 的责任认定方式类比推出案例 2 的责任认定方式。所以该同学仅依据都是动物致人损害案例就运用类比推理得出结论,其推理结论不可靠。
20.①运用分离的方法,在研究感冒发烧时不考虑患者职业差异、社会身份等因素,只关注人体自身生理机能与疾病关联,有利于准确判断药物疗效,优化药方,推动药物治疗理论的发展。②运用提纯的方法,研究退烧药方时去除辅助性且对退烧效果影响不明显草药,关注核心退烧草药作用。有助于排除干扰因素,准确把握疾病发生发展的内在规律。③运用简略化的方法,用“阴阳”概念概括人体对立统一的生理状态和病理变化,简化复杂生理病理现象,有利于使抽象复杂的中医理论更易于理解和应用。④运用理想化的方法,构建中医理论模型时假设人体是完美、脏腑功能协调统一的系统,忽略个体生理差异,便于从整体上理解人体生理病理机制。(仅答到四个环节至少6分)
21.①提升创新思维能力,围绕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运用超前思维前瞻性布局,将抢位发展和错位发展联结起来,多角度探求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路径。②运用推理和想象的方法,对产业发展趋势、发展前景作出合乎逻辑的预测,作出科学的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③各地区从自身实际出发选择差异化的发展路径,体现了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在实践中把握和遵循产业变革的客观规律,抓住有利的发展机遇。④坚持辩证思维的方法,运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科学地处理国家与地方、快与慢、同与异的关系,在整体性与独立性、动态性与静态性的对立统一中科学把握抢位发展和错位发展。(答逆向思维的方法也可;仅围绕选三第四单元中的几个思维回答、三个以上且言之有理得7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