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智能物联系统的设计 课件 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浙教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2课 智能物联系统的设计 课件 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浙教版

资源简介

(共20张PPT)
第12课 智能物联系统的设计
年 级:八年级
学 科:初中信息科技(浙教版)
台风快讯
预计,“贝碧嘉”将于15日夜间至16日上午在浙江宁波到江苏启东一带沿海登陆。中心经过的附近海域或地区风力可达12-14级、阵风15-16级。江苏南部、浙江北部、上海将有大到暴雨,部分地区有大暴雨(100-120毫米)。中秋假期期间,台风“贝碧嘉”将影响局部区域出行。
台风天出行的人们
暴雨中的外卖员
智能物联系统的设计
——智能校园数字气象站系统
早期的气象站
现在的气象站
基本流程
智能物联系统开发的基本流程包含哪些步骤?
需求分析
整体设计
硬件搭建
软件编写
系统调试与完善
系统运行和发布
基本流程
智能物联系统开发的基本流程
需求分析
整体设计
硬件搭建
软件编写
系统调试与完善
系统运行和发布
设计目标、功能需求、资源与环境需求、可行性分析
需求分析
智能物联系统名称:智能校园数字气象站系统 设计目标
功能需求
资源与 环境需求
可行性分析 技术角度
经济角度
社会意义角度
通过气象站系统的搭建,实时监测校园气象环境
采集:
传输:
处理:
呈现:
硬件的选择:
软件的选择:
环境的选择:
请同学们完成
“智能校园数字气象站系统”需求分析表。
需求分析
智能物联系统名称:智能校园数字气象站系统(以风速数据采集为例) 设计目标 通过气象站系统的搭建,实时监测校园气象环境
功能需求 采集:利用风速传感器实时监测风速
传输:通过网络将风速传感器的数据上传到物联网平台并保存到数据库
处理:物联网平台对实时接收到的风速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呈现:将处理过得风速数据以图形或文本的形式呈现出来
资源与 环境需求 硬件的选择:风速传感器、网络设备、服务器、物联网平台、OLED屏幕等
软件的选择:程序编写软件、物联网平台
环境的选择:校园中的空旷场地
需求分析
智能物联系统名称:智能校园数字气象站系统(以风速数据采集为例) 可行性分析 技术角度 选择稳定的物联网平台、编程软件(实验板编程工具)
经济角度 选择计算机自行搭建服务器,或选用能提供一定免费使用空间的物联网平台;选择通用性、操作性良好的硬件(传感器、通信模块等)
社会意义 通过建立智能校园数字气象站系统,实时观测与记录风速数据,提高学习气象科学知识的兴趣,进一步理解气象变化对环境的影响
基本流程
智能物联系统开发的基本流程
需求分析
整体设计
硬件搭建
软件编写
系统调试与完善
系统运行和发布
确定系统要构建的模块
整体设计
智能校园数字气象站系统中的各种数据,是如何进行数据流转的呢?
传感器采集
网络设备传输
物联网平台分析处理
终端设备呈现
数据流向
校园数字气象站系统架构图
功能
采集数据
传输数据
处理数据
呈现数据
设备
采集模块
传输模块
处理模块
呈现模块
整体设计
整体设计
校园数字气象站系统架构图
功能
采集数据
风速
传输数据
有线/无线网络
处理数据
物联网平台
呈现数据
图形、文本等
设备
风速传感器
路由器、网线等
服务器
物联网平台
OLED屏幕
采集模块
传输模块
处理模块
呈现模块
以风速数据采集为例
原型搭建实践
利用配套实验设备,自主确定采集某一气象数据,搭建一个简单的数字气象站系统原型,实现数据采集,实时传输和数据呈现等功能。
原型搭建实践
课堂小结
智能物联系统的设计
需求分析
设计目标
功能需求
资源与环境需求:硬件的选择、软件的选择、环境的选择
可行性分析:技术角度、经济角度、社会意义
整体设计
采集模块
传输模块
处理模块
呈现模块
课后作业
1、进一步完善“需求分析表”,根据工作流程中的功能模块,形成设计方案。
2、生活中常用的气象数据除了风速以外,还有温度、湿度、风向、气压等等,同学们可以选择采集某一个或几个气象数据,通过系统原型搭建实践,了解气象站的数据传递过程。
谢谢观看!
Thanks!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