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友谊的真谛》议题式教学课件(共27张PPT) 2025-2026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 七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1《友谊的真谛》议题式教学课件(共27张PPT) 2025-2026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 七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27张PPT)
人物竞猜
——卡尔·海因里希·马克思
人物竞猜
——弗里德里希·冯·恩格斯
分议题1:于朝夕相守中珍藏情谊微光
分议题2:越外在差异赴心灵之约
于朝夕相守中珍藏情谊微光
议学情境
他们的友谊是基于什么建立起来的?这与我们和朋友的相识过程有什么相似之处?
从陌生到熟悉、共同的事业和理想
在共同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从陌生到越来越了解和熟悉,逐渐建立了友谊。
1.友谊是如何建立的 P43
议学情境
交流讨论
生活的艰难、分离的痛苦、被迫从事不喜欢工作的无奈。
思想的共鸣、事业的进步、成功的喜悦。
在与朋友的交往中,有欢笑也有泪水,有甜蜜也有苦涩。
2.友谊带给了我们怎样的体验 P43
于朝夕相守中珍藏情谊微光
议学情境
交流讨论
提示:经济上的无私援助,精神上的坚定支持……
提示:理解、帮助、信任、忠诚、关心……
提示:友谊是一种亲密的关系。
①友谊是一种亲密的关系。在真正的友谊中,我们能够得到朋友的理解和帮助、信任和忠诚、肯定和关心,享受列更多的快乐和温暖,得到精神上的支持和满足。
3、★友谊的真谛是什么?(P44-P45)
学生活动
交流讨论
提示:是他们共同的理想(解放无产阶级)、共同的志向(创立科学社会主义)、高度契合的思想。
思考
②友谊是一种心灵的相遇。友谊的美好就在于它可以超越物质条件、家庭背景、学业成绩等,实现心灵的沟通与契合。志趣相投、志同道合的友谊更能够经得住时间的考验和风雨的洗礼,让我们更深刻地体悟人生的美好。
3、★友谊的真谛是什么?(P44-P45)
角色分配
“友谊法庭”辩论赛
法官/陪审团(教师与其他学生): 听取证据,进行裁决。
①控方观点: 友谊不平等。恩格斯付出更多(物质、时间)。
②辩方观点: 友谊是平等的、双向的。两人的付出同样珍贵。
证据材料
“友谊法庭”辩论赛
证据A: 恩格斯提供的汇款记录、马克思一家贫困生活的描述。
证据B: 马克思写给恩格斯的信:“我的良心经常像被梦魇压着一样感到沉重,因为你的卓越才能主要是为了我才浪费在经商上面…”
证据C: 马克思将《资本论》的手稿交给恩格斯审阅,恩格斯提供了大量修改意见,并为其撰写了通俗解说文章。恩格斯说:“马克思是天才,我们至多是能手。没有他,我们的理论远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
证据D: 马克思在恩格斯妻子病逝时,写去长信安慰:“我知道你此刻的心情,我所有的想法都在你身边…”
平等”是否意味着恩格斯寄10英镑,马克思就必须寄回10英镑?真正的“双向”是什么?
③友谊是平等的、双向的。接受朋友的帮助,也主动帮助对方;感受朋友的关怀,也主动关怀对方。我们共同分享,也相互分担,在相处中体验积极的情感,在交流中共同成长。
3、★友谊的真谛是什么?(P44-P45)
议学情境
如果没有恩格斯,会怎样?如果没有马克思,会怎样?
提示:《资本论》可能无法完成;恩格斯的理论可能不会如此系统深邃。
朋友,见证了我们一起走过的成长历程。人生路上,有些朋友陪我们一程,有些朋友伴我们一生。我们应当不辜负每一段情谊,让友谊伴随我们成长。
4、★友谊的作用?(P44-P45)
1、如何建立?共同学习生活
3、友谊的真谛是什么?
4、友谊的作用?
2、友谊带给了我们怎样的体验
① 亲密关系
② 心灵相遇
③ 平等双向
1.下列古语或诗句能体现友谊的真谛的是( )
A.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B.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C.功崇惟志,业广惟勤
D.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答案:A。A 选项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体现了友谊中相互回应、彼此付出的双向特质,符合友谊的内涵。
2.在你需要帮助的时候,友谊好似一根长长的藤条,围绕着你也牵动着我,它会把我们紧紧地连在一起。它是一个奇妙的等式,在得到的同时也必须付出。这说明( )
①友谊是一种亲密的关系
②友谊是一成不变的
③友谊是一种心灵的相遇
④友谊是平等的、双向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C。①“友谊好似一根长长的藤条,把我们紧紧地连在一起”,体现了友谊是一种亲密的关系,正确;②友谊并非一成不变的,随着环境、心态等变化,友谊可能会深化或淡出,该表述错误;③友谊能 “围绕着你也牵动着我”,本质是心灵的联结,体现友谊是一种心灵的相遇,正确;④“在得到的同时也必须付出”,说明友谊中双方相互给予、彼此回应,体现友谊是平等的、双向的,正确。
3.“珠玉不如善友,富贵莫如仁友。”意思是真心的朋友比金钱更有用。就是说不要沉迷于金钱财富这种物质享受,而要多交一些真诚知心的好朋友,这样可以过得更快乐一些。下列与该句表达的主题不同的是( )
A.汉恩自浅胡恩深,人生乐在相思心
B.钟子期死,伯牙终身不复鼓琴
C.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D.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答案:D。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描绘的是孤独寂寞的庭院景象,表达的是孤寂情绪,与 “重视真诚友谊” 的主题无关。
4.我们常常能听到各种关于友谊的故事,有“高山流水觅知音”、有“管鲍之交”等,从他们的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来,友谊的特质是( )
①友谊是一种亲密的关系
②友谊是平等的、双向的
③友谊不能没有原则
④友谊是一种心灵上的相遇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B。①“高山流水觅知音” 中,伯牙与钟子期的默契的联结,体现友谊是一种亲密的关系,正确;②“管鲍之交” 中,管仲与鲍叔牙相互理解、彼此扶持(如鲍叔牙体谅管仲的处境,管仲日后回报),体现友谊是平等的、双向的,正确;③“友谊不能没有原则” 是友谊的重要原则,但题干中的 “高山流水”“管鲍之交” 主要体现友谊的特质(亲密、双向、心灵相遇),未涉及 “原则” 相关内容,该选项不符合题意;④伯牙与钟子期因音乐志趣相投成为知音,体现友谊是一种心灵上的相遇,正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