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7张PPT)落花生五年级上册猜一猜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着个白胖子。你知道这是什么食物吗?花生想一想你知道为什么在“花生”前加“落”字吗?花生是一种常见的庄稼,需要在黑暗的环境中才能结果,花落之后,花的子房柄就会钻到土里,长成果实,所以又叫落花生。了解作者许地山(1893年2月3日—1941年8月4日),名赞堃,字地山,笔名落华生,中国现代小说家、散文家,1922年毕业于燕京大学,后留学美国、英国。他是“五四”时期新文学运动先驱者之一。他的笔名为什么是“落华生”呢?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流利,圈出不认识的字词,借助工具书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初读课文半亩吩咐榨油高矮榴莲m^f8n2i生字识记zhàliú亩播浇吩咐亭榨慕矮谈生字识记浇榨慕ji`ozhàmù左右结构左右结构上下结构注意右上角没有“点”,下面不是“元”。注意右上部分是“穴”字头。注意下面部分是“小”字多一点。生字识记吩咐:爱慕:榨油:开辟:居然:口头指派或命令。由于喜欢或敬重而愿意接近。榨,压出物体里的汁液,“榨油”就是榨取含油物体的油分。表示创造新事物、新天地、新事业等意思。表示出乎意料。理解词语体面:①体统、身份;②光荣、光彩;③(相貌或样子)好看、美丽。半亩地练一练播撒浇灌矮小羡慕看拼音,写词语。分角色朗读课文,说说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哪些内容。整体感知我们家的后园有半亩空地。母亲说:“让它荒着怪可惜的,你们那么爱吃花生,就开辟出来种花生吧。”我们姐弟几个都很高兴,买种,翻地,播种,浇水,没过几个月,居然收获了。母亲说:“今晚我们过一个收获节,请你们的父亲也来尝尝我们的新花生,好不好 ”母亲把花生做成了好几样食品,还吩咐就在后园的茅亭里过这个节。那晚的天色不大好,可是父亲也来了,实在很难得。1落花生23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父亲说:“你们爱吃花生吗 ”我们争着回答:“爱!”“谁能把花生的好处说出来 ”姐姐说:“花生的味道很美。”哥哥说:“花生可以榨油。”我说:“花生的价钱便宜,谁都可以买来吃,都喜欢吃。这就是它的好处。”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4落花生56议花生78910我们都说是,母亲也点点头。父亲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父亲说:“对。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我们谈到深夜才散。花生做的食品都吃完了,父亲的话却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11落花生12议花生131415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种花生,收花生。(略写)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准备花生收获节。(略写)第三部分(第3-15自然段):尝花生,议花生。(详写)品读“种花生”和“收花生”任务1精读课文我们家的后园有半亩空地。母亲说:“让它荒着怪可惜的,你们那么爱吃花生,就开辟出来种花生吧。”我们姐弟几个都很高兴,买种,翻地,播种,浇水,没过几个月,居然收获了。为什么说“居然收获了” 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这里本是荒地,而且“我们”几个又是第一次种花生,时间也仅仅几个月。这种结果当然令作者感到意外。“居然”的意思是竟然,表示出乎意料。收获了花生出乎作者一家人的意料。这意外的收获,也可以看出花生的好种、易活,生命力强。练一练意外、惊喜D聚焦“议花生”任务2细细品读第3-15自然段,思考在几个人的心中,花生有什么好处,完成表格。精读课文人物 花生的好处姐姐哥哥“我”父亲味美可榨油便宜埋在地里、矮矮地长在地上、必须挖起来才知道有无果实;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细读第10自然段,思考花生和其他食物的不同之处。事物 不同之处花生桃子、石榴、苹果谦虚、低调、谦逊、默默无闻、无私奉献、藏而不露、内敛张扬个性、展示自我、高调、炫耀、显摆父亲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父亲说:“对。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讲体面:注重外在形象,讲究穿着打扮,注意言行举止。分角色再读一读父亲和“我”的对话,说一说什么叫“讲体面”。父亲借助花生这个具体的事物,告诉了孩子们做人的道理。这个道理就是: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辩一辩哪一种说法更准确 A.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讲体面。B.人要做有用的人,也要讲体面。借物喻人事情发展练一练尝花生议花生借物喻人默默奉献、不求名利味道 用途价格品质C感悟“落花生”任务3你知道许地山为什么要以“落华生”作笔名了吗 精读课文1893年,许地山生于中国台湾省台南市。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举家迁回福建省。1917年,考入燕京大学文学院。1921年,和沈雁冰、叶圣陶、郑振铎等12人,在北平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创办《小说月报》。1922年,留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1924年,留学英国牛津大学。1927年,回国在燕京大学任教,同时致力于文学创作。1937年,七七事变后,发表文章、演讲,为抗日救国事业奔走呼号,组织开展各项工作。1941年8月4日,终因劳累过度而病逝。许地山生平许地山的一生虽然短暂,但是他的人生没有虚度,他为国家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成为了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他真正具有了落花生的品格!许地山自己是这样说的:我要像落花生一样,踏踏实实地做一个淳朴的人,有用的人,我要为中华而生,为中华而贡献!练一练我想做像花生一样的人。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拥有美貌与成就的人固然好,但像花生这样默默无闻的人更为可贵。在生活中,清洁工、快递员、工人们都是像花生一样默默奉献的人。学习“借物喻人”任务4说一说,在我们身边,还有哪些像落花生一样的人 科学家、教师、医生、工人、农民……各行各业中,都有许多默默无闻、无私奉献,像落花生一样的人。学习“借物喻人”任务4课文由落花生想到了那些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人。下面的事物让你想到身边的哪些人 借助表格理一理。选择一个写一写。事物 特点 想到的人竹子梅花蜜蜂路灯事物 特点 想到的人竹子 坚韧、挺拔 郑板桥、钟南山梅花 高洁、顽强 刘胡兰、张桂梅蜜蜂 勤劳、奉献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路灯 坚守、指引 警察、老师等看,远处,几根青竹坚强地挺立,即使凛冽的寒风刺骨冰凉,竹子也没有一丝动摇。这些竹子多像坚韧不拔的医务工作者啊,他们用智慧、经验、汗水、生命,将各种病毒牢牢挡在身前,用身躯将我们护在身后;科研人员百折不挠,不向困难低头,发明了预防疾病的疫苗,给全国人民“穿上了护甲”,让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得以继续,社会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景象。水田钓鱼图竹子:医务工作者“烂漫的山花中,我们发现你。自然击你以风雪,你报之以歌唱。命运置你于危崖,你馈人间以芬芳。不惧碾作尘,无意苦争春,以怒放的生命,向世界表达倔强。你是崖畔的桂,雪中的梅。”这是感动中国给张桂梅的颁奖词。在彩云之南的高山深谷间,有这样一位女性,她宛如傲雪绽放的寒梅,在艰难中散发着馥郁芬芳,用自己的全部力量,为山区女孩们撑起一片希望的天空,她就是张桂梅。水田钓鱼图梅花:张桂梅清晨,每当看到蜜蜂忙碌地在花丛间飞过来飞过去,我就想到了环卫工人。环卫工人和蜜蜂一样勤劳,不管是烈日炎炎的夏天,还是寒风刺骨的冬天,他们都会准时出现在工作岗位上,为街道的整洁和美好贡献着自己的力量。没有他们的辛勤劳动,就没有如今干净整洁的马路和街道,也没有我们城市的美丽与宜居。水田钓鱼图蜜蜂:环卫工人夜幕降临,小镇的路灯一盏接一盏地亮了起来,它们像忠诚的卫士,默默站立在街道两旁。那柔和而坚定的光芒,穿透了夜的深邃,为晚归的人们指引方向。它让我想起了我们敬爱的老师,他们每天很早到校,夜幕降临才离开,用知识的光芒照亮我们成长的道路。老师就像这路灯,不求回报,无私奉献。他们教会我们知识和做人的道理,让我们在人生的旅途中,不再迷茫,勇敢前行。路灯:老师练一练我喜欢梅花不畏风霜、生命力顽强的品质。它们不像温室里的花朵那样娇柔,那样弱不禁风。它们从不炫耀自己,而是默默地生长;它们从不轻易低头,而是傲然面对风霜。我国广大的科研工作者们默默钻研,克服种种困难,为国家的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他们的科研精神正如梅花一样,值得我们学习。B课堂小结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借物喻人不图虚名、默默奉献文章主旨本文通过写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时谈论花生的好处,借物喻人,赞扬了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说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表达了作者不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会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观。下次课再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