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古诗三首》-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古诗三首》-课件

资源简介

(共47张PPT)
古诗三首
五年级上册
一曲古风旋律,带我们穿越时光。今日,让我们一同走进《古诗三首》。古之贤者以文载道,今之你我共赏佳作。在文字的世界里,感受古人的情思与智慧,开启一场别开生面的语文探索,领略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初读课文
自由读三首古诗,做到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生字识记

nǎi

xūn

hài

shì

sǒu


生字识记








j ì
xūn
上下结构
上下结构
注意书写时不要漏写了一点。
注意是四点底,不要漏写或多写笔画。
生字识记
练一练
B
请结合注释理解三首诗的题目,说说你从题目中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整体感知
《示儿》
题目点明了诗是父亲写给儿子的。
题目点明了诗歌的写作地点。
题目点明了诗歌的写作时间。
《题临安邸》
《己亥杂诗》
精读课文
示 儿
[宋] 陆 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 南宋诗人。字务观,号放翁,
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一生坚持抗金,在仕途上一直受到当权派的排斥打击。诗歌
洋溢着爱国主义精神。
作者介绍
给儿子看
示 儿
这首诗是诗人给儿子的遗嘱。
解诗题
死去元知万事空,
诗意:我本来就知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都和我无关了。
同“原”,本来。
一切事情
明诗意
但悲不见九州同。
诗人临终前放不下的究竟是什么事?为何而悲?

北宋宣和六年(1124)十月,金太宗下诏侵宋。同年十二月,徽宗向南逃窜。同月下旬,徽宗禅位给太子赵桓,是为钦宗。靖康元年(1126),金军占领开封城;靖康二年(1127),金俘获徽宗、钦宗。三月下旬,金军先后两次将皇室直系宗族及后妃等四百七十多人全部押送回金,北宋灭亡。
背景资料
只,只是
奋斗一生,仍不见国家统一
国家统一
诗意:只是悲伤没能(亲眼)看见祖国统一。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宋朝的军队
平定北方
淮河以北被金人侵占的地区。
祭祀家中先人
你们的父亲
诗意:当大宋军队收复中原失地的那一天,你们举行家祭时不要忘了告诉我!
联系前两句思考:诗人明明知道死后万事皆空,还要让儿子把祖国统一的消息告诉他,这不是前后矛盾吗?
诗人虽然知道人死后,这世间的一切都与他无关了,但还是希望祖国能早日统一。诗人虽然沉痛,但并未绝望。
课堂小结
万事空
定中原
示儿
九州同
告乃翁
爱国情怀
文章主旨
《示儿》这首诗是诗人的遗嘱。通过抒发自己未能亲眼见到收复失地的遗憾和对祖国必然统一的坚定信念,展现了诗人的爱国情怀。
《题临安邸》的作者林升和陆游生活在同一朝代,下面我们来学《题临安邸》。
题临安邸
[宋]林 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林升 字云友,又名梦屏,号平山居士,南宋诗人,擅长诗文。
作者介绍
旅店
题临安邸
题写
题写在临安旅店里的诗。
南宋京城
解诗题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诗意:远处青山叠翠,近处楼台重重,西湖的歌舞何时才会停止?
停止
明诗意
建炎元年五月,赵构即帝位,于应天府重建宋王朝,史称南宋。
……
经历了“富平之战”,金虽战胜,但金军主力留驻西北,南宋得以立足江南。
绍兴十一年,宋、金订立绍兴和议,岳飞被杀害后,秦桧独相擅权终生,迫害抗金派,任用奸佞,贿赂公行。秦桧死后,高宗仍实行降金求和国策。
背景资料
西湖歌舞几时休
达官贵人在这里不是商讨恢复中原的大计,而是天天寻欢作乐,因此作者愤怒质问。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北宋京城
简直
诗意:暖洋洋的香风陶醉了享乐的游人们,简直是把杭州当作昔日的汴京!
思考:南宋权贵们为什么把杭州当作汴州?作者对达官贵人“直把杭州作汴州”的现实持什么态度?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气愤
担忧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一语双关。①自然界的春风。②社会上的颓废之风。
达官显贵
醉生梦死
纸醉金迷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着急、担忧、愤怒
再次朗读古诗,你读出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读出了诗人浓浓的爱国之情和对当朝者的讽刺。
课堂小结
题临安邸
青山 楼
讽刺
西湖 歌舞
暖风 游人
杭州 汴州
爱国
文章主旨
《题临安邸》是一首讽刺诗,讽刺南宋权贵们忘记了自己的国家正处于危难之中,被淫靡之风熏得纸醉金迷,醉生梦死,苟且偷安。
时光穿梭,时间来到清朝,下面我们来学《己亥杂诗》。
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解诗题
组诗
己亥杂诗
己亥年
写于己亥年的组诗
明诗意
终究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悲哀
朝气蓬勃的局面
依靠
沉寂无声
表面含义:中国大地上朝气蓬勃的局面,依靠的是风雷的激荡,所有的马都沉寂无声终究是一种悲哀。
思考:作者为什么说这种局面“可哀”?
“万马”是一幅非常壮观的画面,气势很大,“万马齐喑”则让人感到有些压抑。那么多马在一起却是沉默的,没有一个发出声音。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此处的“风雷”仅仅是指自然界的风雷吗?作者想表达的是什么
改革现状的强烈愿望
风雷
新兴的社会力量及尖锐猛烈的变革
比喻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深层含义:只有狂雷炸响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国大地发出勃勃生机,然而社会政局毫无生气终究是一种悲哀。
不限于一种规格和方式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①自然界的统治者
②暗指当政者
振作
诗意:我奉劝上天要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泥一种规格以降下更多的人才。
课堂小结
己亥杂诗
九州
万马齐喑
风雷

天公
抖擞
人才
不拘一格
希望变革
期待人才
文章主旨
《己亥杂诗》用“九州”“风雷”“万马”“天公”等恢宏奇特的想象,表达了诗人期待着杰出人物的涌现,期待着改革大潮、涤荡旧势力的决心和抱负,抒发了作者强烈的爱国热情。
下次课再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