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1张PPT)古人谈读书五年级上册顾炎武读破万卷书欧阳修借阅典籍宋濂深夜苦读张曜拜妻为师车胤勤学不辍孙敬苏秦悬梁刺股你知道哪些古人读书的故事?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今山东曲阜)人。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作者简介《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与《孟子》《大学》《中庸》合称“四书”。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圈出不认识的字词,借助工具书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初读课文生字识记chǐ zhì qǐn yǐ qǐ寝识耻岂矣生字识记耻谓诵岂诲耻岂chǐqǐ左右结构上下结构“耳”要窄、第二个竖要长、与下提交叉,“止”右竖要稍长、上面的横稍短。注意下半部分是“己”,不要写成“已”。生字识记整体感知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了太阳?读古文,读出节奏,读出停顿。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敏而/好学,不耻/下问。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二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宋]朱熹精读课文结合注释,说说课文第一部分前三句的大意。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才是真正的智慧。知1知知知知这几个“知” 的意思一样吗?知道同“智”,智慧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学习态度求实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聪敏以……为耻勤勉而又好学的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找一找这句话中包含的一个成语。不耻下问向地位、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喜好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学习态度谦虚3默而识(zhì)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把所学的知识默默地记在心中,勤奋学习而不满足,教导人而不倦怠。默识厌默默记住是“讨厌”的意思吗?满足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学习方法学习态度教的态度勤奋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为什么孔子说要“默”而识之,而不是“读”而识之或“学”而识之等等呢?“默而识之”的表面意思是告诉我们要默默地学习并记住所学的知识,实际上是在告诉我们要静下心来,这样你才能全神贯注,调动内心所有的力量。说一说:读了这几句话,你得到了哪些收获呢?我们在学习上,要有良好的学习态度,请教问题要不耻下问。对于不明白的问题,懂就是懂,不要不懂装懂。学习要把知识牢记于心,不能自满。结合注释,说说课文第一部分后三句的大意。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我并不是生下来就有知识的人,而是喜好古代文化,勤勉去求取知识的人。学习方法:多听多记、勤奋好学4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学习(就像追赶什么似的)生怕赶不上,学到了还唯恐会丢失了。学习态度:勤奋、进取5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我曾经整天不吃,整晚不睡,去想问题,(但是并)没有益处,(这样)还不如去学习。学习方法:实践6结合注释,说说课文第一部分的大意。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智慧。要聪敏勤学,不以向地位、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默默地记住读书的内容,勤奋学习从不满足,教诲他人不知疲倦。我不是生来就懂得知识的人,而是爱好古代文化,勤勉地去追求知识的人。做学问好像追赶什么似的,生怕赶不上,赶上了还生怕丢掉了。我曾经整天不吃,整夜不睡,去思考问题,但是并没有益处,还不如去学习。孔子知识渊博,他为什么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孔子知识渊博,他为什么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孔子说自己是一个普通人,不是天生就懂得知识的人,而是通过勤奋学习才拥有了渊博的知识。他这样说,一方面含有自谦的成分,另一方面是想告诉学生,自己的一身学识都是勤奋学习的结果,鼓励学生努力学习,成为各方面有用的人才。《论语》中的这几句话,哪句话给你的启发最大?“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说说课文第一部分都有哪些成语。学而不厌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诲人不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练一练结合注释,理解第二部分的大意。1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我曾经说过读书有三到,叫作心到、眼到、口到。这“三到”的关系是怎样的?2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心思不在读书上,那么眼睛就不会看仔细,心和眼既然不专心一意,却只是随随便便地读,就一定记不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这“三到”中哪一“到”最重要?文中的哪句话表明了这一“到”的重要性?三到之中,心到最急。为什么“心到最急”呢?因为“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三到之中,心到最急。“急”的意思是什么?与我们现在的“急”的意思一样吗?急:要紧,重要。今义:着急。3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思想既然已经集中了,眼和口难道还会不专注吗?文章大意:我曾经说过:读书有三到,叫作心到、眼到、口到。心思不在读书上,那么眼睛就不会看仔细,既然思想不集中,就只能随随便便地诵读,绝对记不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三到之中,心到最重要。思想既然已经集中了,眼睛、嘴巴难道还会不专注吗?朱熹为什么说“心到”是“三到”之中最重要的?因为在读书时,只有用心思考了,眼睛才会看得仔细,嘴巴才会读得正确,脑子才会记忆深刻。课堂小结论语求实谦虚勤奋勤勉不知满足,主动进取学习与思考课堂小结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最重要文章主旨这篇课文由两则小短文组成。第一则出自《论语》,告诉我们要谦虚好学、勤学好问;第二则是告诉我们读书要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其中,“心到”尤为重要;态度方法我们应该谨记他们的教诲,勤学好问,用心读书,做有用之人。下次课再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