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5张PPT)七律·长征六年级上册我国的革命历程中,有一次伟大的壮举,有一座不朽的丰碑,那就是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1934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开始长征。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湖南湘潭人。中国人民的领袖,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作品有《矛盾论》《实践论》《论持久战》《沁园春·雪》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好停顿,读出节奏。初读课文律崖渡索生字识记律崖索生字识记lǜyásuǒ左右结构上下结构上下结构这两个字的横画较多,不要多写或漏写,还要注意不同位置的横画长短不同。下半部分是“糸”,不要误写成“系” 。练一练CC借助注释理解诗句。整体感知放手阅读,感知长征任务1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等闲句意:红军不怕远途征战的艰难险阻,把翻过千座山渡过万条河看作平平常常的事。平常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的总称句意:五岭山脉高低起伏、绵延不绝,可在红军眼里不过像翻腾着的细小波浪;乌蒙山高耸险峻、气势磅礴,可在红军看来不过像在脚下滚过的泥丸。乌蒙山五岭乌蒙逶迤磅礴(气势)盛大形容山脉弯弯曲曲延续不绝的样子金沙江,指长江上游从青海玉树到四川宜宾这一段句意:湍急的流水拍击着金沙江两岸高耸的山崖,迸溅的水珠似蒸汽升腾,给人以温暖的感觉(暗示红军巧渡金沙江后的欢快心情)。高耸入云的山崖金沙水拍云崖暖,金沙云崖句意:泸定桥横跨大渡河两岸,只剩下十几根铁索连接着,使人感到深深的寒意(暗示红军飞夺泸定桥的惊险悲壮)。大渡桥横铁索寒。即大渡河,位于四川中西部大渡位于四川、甘肃两省交界处句意:更使红军欣喜的是皑皑白雪覆盖着的千里岷山,红军翻过了岷山,人人心情开朗、笑逐颜开。这里指红军队伍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岷山三军再次朗读诗歌,读出磅礴的气势。边读边找出总领全诗的句子。精读课文细读鉴赏,深入长征任务2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总领句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远征难”三个字怎么理解?行程之远,历时之长牺牲之大,经历之苦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英勇无畏的气概总领全文,总括了红军长征途中所遇到的一切艰难困苦。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承接“千山”对偶想象奇特,夸张至极,把藐视困难的思想具体化、形象化,以此衬托红军征服高山、不畏艰难的高大形象。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上承“万水”对偶······诗人在江畔流露出胜利的欢悦红军飞夺泸定桥的英勇激烈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以环境和事物寄寓感慨一“暖”一“寒”,既呈现了客观现实,又写出了主观感受,形成了鲜明对比,既表达出红军渡过金沙江后的喜悦,又表现出夺取泸定桥的惊心动魄,足见红军的神勇无比。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以“开颜”收篇,写出了红军翻过雪山、胜利会师为时不远的喜悦之态,预示了长征的最后胜利。杀出重围,令人欣喜;胜利在望,喜从心生。情感收束··练一练D课堂小结七律·长征总写(首联)分写(颔联、颈联、尾联)英雄气概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过五岭、越乌蒙渡金沙、抢大渡翻岷山文章主旨本诗通过对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艰难历程的生动描述,热情地歌颂了中国工农红军不怕艰难困苦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下次课再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