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地理第一次月考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共66分)2020年1月12日,菲律宾首都马尼拉附近的塔阿尔火山开始剧烈喷发。大量火山灰从马尼拉上空飘过,迫使马尼拉尼诺伊·阿基诺国际机场关闭,上百趟航班被取消。火山灰的高度达到1000米,并被吹往西南方向。由于岩浆上升,多个地区出现裂缝。受塔阿尔火山喷发影响,40126人撤离到189个疏散中心。结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3分)火山口喷发出的炽热岩浆,一般来源于( )A.①地壳 B.②地幔 C.③外核 D.④内核2.(3分)火山喷发时,造成飞机航班取消,说明火山灰弥漫在( )A.岩石圈 B.生物圈 C.水圈 D.大气圈3.(3分)下列关于地球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层的厚度海洋较陆地厚 B.②层横波不能通过C.③层最可能为液态 D.④层的温度、压力和密度都较小猛犸象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象。2022年6月26日,科考人员在加拿大一金矿区发现了一只冰封了3万多年的小猛犸象木乃伊。这是北美地区迄今为止发现的第一个几近完好无损的猛犸象木乃伊,令所有专家都激动不已。下图是复原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3分)研究表明,猛犸象毛皮和脂肪层很厚。推测其生存时期的气候条件( )A.寒冷 B.炎热 C.干旱 D.温暖5.(3分)猛犸象繁盛时期( )A.裸子植物繁盛 B.海洋蓝藻开始出现 C.被子植物繁盛 D.陆地低等植物出现6.(3分)在发现猛犸象木乃伊的地层中,科考人员还可能发现( )A.三叶虫化石 B.可开采的铁矿 C.恐龙化石 D.哺乳动物化石读“天体系统层次示意图”。 7.(3分)图中包括的天体系统有( )A.二级 B.三级 C.四级 D.五级8.(3分)甲是一颗特殊的行星,主要体现在它( )A.是太阳系中体积最大的行星 B.是八大行星中质量最小的行星C.既有自转运动,又有公转运动 D.是太阳系中唯一存在生命的行星9.(3分)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天体的是( )A.北极星 B.空中飞行的飞机 C.人造卫星 D.月球2024年太阳活动进入活跃期。下图为太阳大气层结构简图。完成下面小题。10.(3分)上一个太阳活跃期是( )A.2013年 B.2018年 C.2002年 D.2020年11.(3分)太阳活动强烈时,出现明亮斑块的太阳大气层及斑块名称对应正确的是( )A.A层—黑子 B.A层—太阳风 C.B层—耀斑 D.C层—日珥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2021年12月24日,老挝丰沙里省约乌县发生6.0级地震,震源深度15千米。下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3分)该次地震震源位于( )A.D层 B.E层 C.F层 D.G层13.(3分)地震发生后,地震波向上传播的过程中,其波速( )A.横波逐渐减小,纵波逐渐增大 B.横波逐渐增大,纵波逐渐减小C.横波、纵波都增大 D.横波、纵波都减小14.(3分)关于图中圈层的描述,正确的是( )A.地震波中横波不能通过软流层 B.圈层利用GPS和GIS技术划分C.组成物质密度最大的是岩石圈 D.活跃的生物圈是地球特有圈层科幻影片《流浪地球》讲述了人类因预测到太阳会发生“氦闪”而试图带着地球逃离太阳系寻找新家园的故事。“流浪地球”计划分为三步:第一步,终止地球自转;第二步,将地球推入木星轨道,借助木星引力将地球弹射出太阳系;第三步,地球经历2500年的星际流浪,抵达新家园。下图为地球流浪过程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5.(3分)影片中人类要带着地球逃离太阳系是由于( )A.日心与地心距离发生变化 B.地球的体积、质量发生变化C.地球自转和公转周期发生变化 D.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发生变化16.(3分)地球在图中A、B、C三个位置时,所属的天体类型分别是( )A.卫星 行星 行星 B.行星 恒星 卫星 C.行星 卫星 行星 D.行星 卫星 恒星日本地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今年日本地震、火山频发,10月18日,日本樱岛火山发生喷发,火山灰冲入2400米高空,11月3日19时03分左右,日本千叶县西北部发生5.0级地震,最大震感为3,震源深度70公里。下图为日本简图和地球圈层结构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3分)日本樱岛火山发生喷发,火山灰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 )A.A圈层→C圈层→D圈层 B.H圈层→A圈层→B、C圈层C.D圈层→B、C圈层→A圈层 D.E圈层→D圈层→B、C圈层18.(3分)此次地震发生时,船上人们的感觉是( )A.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 B.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C.只有左右摇晃 D.只有上下颠簸(本题 9 分)下图是“交通信号灯(采用太阳能电源)和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据观察,在一周内的几个白天,同一交通信号灯的亮度有较大变化,影响因素可能是( )A.海拔高度 B.电网供电 C.天气状况 D.交通流量20.(3分)下列哪一城市大量设置这种交通信号灯效果会更好( )A.拉萨 B.重庆 C.哈尔滨 D.上海21.(3分)太阳辐射能量来源于( )A.强劲的太阳风 B.太阳内部物质的核聚变反应C.黑子和耀斑的强烈活动 D.太阳内部物质的核裂变反应22.划分地球内部圈层的主要依据是( )A.内部岩石的坚硬程度 B.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C.岩浆活动的强弱程度 D.组成物质的温度变化二、综合题(共34分)23.(13分)读“太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太阳系中的小行星带位于________轨道和________轨道之间。(填名称)(2)八颗行星的公转具有同向性、________性、________性。(3)若地球在海王星的轨道上运行,则会发生的现象有( )A.变为寒冷的“冰球” B.体积将会变小C.变为炎热的“火球” D.大气层将会消失(4)简述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24.(21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下图为地震波与地球内部构造示意图。 (1)科学家通过研究地震波的传播速度来了解地球内部,图中A波为横波传播速度较_________(快/慢);B波向下穿过界面②时波速明显_________(上升/下降)。(2)图中地球内部圈层名称C表示_________D表示_________E表示_________。(3)图中界面①为_________(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界面②为_________(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4)软流层被认为是岩浆的发源地,主要位于_________(上地幔/下地幔)_________(顶部/底部)(5)简析地壳和岩石圈的关系。高一地理月考试卷参考答案1.答案: B解析: 根据图示信息可知,①为地壳,②为地幔,③为外核,④为内核,岩浆来自于软流层,软流层位于②地幔上部,B正确,ACD错误。故选B。2.答案: D解析: 飞机在大气圈飞行,火山灰弥漫在大气圈,影响大气透明度,影响飞机飞行,D正确;ABC错误。故选D。3.答案: C解析: ①圈层为地壳,厚度(大陆地壳厚度一般为39-41千米,大洋地壳一般厚度只有几千米)海洋较陆地薄,A错误;②圈层为地幔,横波和纵波都可以通过,B错误;③圈层为外核,横波不可以通过,最可能为液态,C正确;④圈层为内核温度、压力和密度都较大,D错误。故选C。4.答案: A解析: 根据材料“科考人员在加拿大一金矿区发现了一只冰封了3万多年的小猛犸象木乃伊”,加拿大纬度高,毛皮和脂肪层具有御寒的功能,毛皮和脂肪层很厚,意味当时气候寒冷。A正确CBD错误。故答案选A。5.答案: C解析: 根据上题可知,猛犸象繁盛时期为第四纪,第四纪所在的新时代被子植物繁盛。裸子植物繁盛于中生代:海洋蓝藻开始出现元古宙:陆地低等植物出现在古生代,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选C。6.答案: D解析: 新生代以哺乳动物和被子植物的高度繁盛为特征,由于生物界逐渐呈现了现代的面貌,故名新生代,即现代生物的时代。根据上题可知,猛犸象繁盛时期为第四纪,为新生代,因此,哺乳动物化石较多。三叶虫化石在古生代地层;可开采的铁矿在前寒武纪地层中,恐龙化石主要存在于中生代地层中,D正确ABC错误。故答案选D。7.答案: C解析: 读图可知,图中天体系统级别从高到低依次有总星系、银河系和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共四级,C符合题意,排除ABD。故选C。8.答案: D解析: 根据位置和海陆轮廓判断,甲星球是地球,地球因具有“金锁链条件”而成为太阳系中唯一存在生命的行星,特别是拥有智慧生物——人类,这是地球在太阳系中的特殊性体现,D符合题意;地球不是太阳系中体积最大的行星,体积最大的是木星,排除A;地球不是八大行星中质量最小的行星,质量最小的是水星,排除B;太阳系八大行星中都有自转运动,又有公转运动,这不是地球的特殊性表现,排除C。故选D。9.答案: B解析: 北极星是银河系中一颗恒星,月球是地月系的卫星,两者属于自然天体,排除AD;空中飞行的飞机并没基本按天体力学规律运行,只是地球的一部分,不能单独称为天体,B符合题意;人造卫星是太空中基本上按照天体力学规律运行的人造物体,属于人造天体,排除C。故选B。10.答案: A解析: 太阳活动周期约为11年,2024年为太阳活动活跃期,上一个太阳活动活跃期是2013年,A正确,BCD错误。故选A。11.答案: C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为日冕层,B为色球层,C为光球层。太阳活动强烈时,出现的明亮斑块是耀斑,出现在色球层,C正确,ABD错误。故选C。12.答案: A解析: 地壳厚度各处不一,大陆地壳平均厚度约39—41千米,大洋地壳薄,整个地壳平均厚度约17千米。地幔的平均厚度是2800多千米,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地核的厚度约是3400千米,分为外核和内核。图中D层是地壳,E层是地幔,F层是地核,G层是岩石圈;该地震震源深度仅15千米,属于D层地壳。A正确,BCD错误。所以选A。13.答案: D解析: 地震发生后,地震波向上即向地面传播的过程中,随岩石圈物质密度的减小,横波、纵波波速都减小,D正确,ABC错误。所以选D。14.答案: D解析: 软流层位于上地幔,地震发生时横波、纵波皆能通过软流层,A错误;地球内部圈层是根据地震波传播速度的研究进行划分的,并非按GPS和GIS技术划分,B错误;地球圈层中平均密度最大的是地核,C错误;生物圈是地球特有的圈层,D正确。所以选D。15.答案: D解析: 由材料可知,影片中人类要带着地球逃离太阳系是由于预测到太阳会发生“氦闪”,即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发生了变化,故选D项。16.答案: C解析: 在A位置时,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在B位置时,地球环绕木星运动,是木星的一颗卫星;比邻星是一颗恒星,地球到达C位置时,环绕比邻星运动,成为以比邻星为中心天体的行星。故C项正确。17.答案: A解析: 火山发生喷发后,火山灰首先进入大气圈,沉降到水圈,最后进入岩石圈。图中A为大气圈,C为水圈,D为岩石圈表层的地壳,所以迁移顺序是A圈层→C圈层→D圈层,A正确,BCD错误。故选A。18.答案: D解析: 纵波的传播速度快,可以通过固体、液体、气体三态传播;横波的传播速度较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横波给人的感觉是水平晃动,纵波给人的感觉是上下颠簸;由于横波不能通过液态传播,因此坐在小船上人们只能感觉纵波导致的上下颠簸,D正确,ABC错误,故选D。19.答案: C解析: 根据材料“交通信号灯采用太阳能电源”可知,在一周内的几个白天,同一交通信号灯的亮度的变化与海拔高度无关,A错误;采用太阳能电源,与电网供电无关,B错误;最可能是天气状况不同,而引起的太阳辐射能的差异,C正确;与交通流量无关,D错误。20.答案: A解析: 据图可知,拉萨地处青藏高原,空气稀薄,晴天多,太阳辐射强,因此设置这种交通信号灯效果最好,A正确;重庆太阳辐射能最少,效果最差,哈尔和上海太阳辐射能的分布属于可利用区,太阳辐射能也较少,效果不会最好,CD错误。故选A。221.答案: B解析: 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是核聚变反应,在高温和高压状态下,4个氢原子核经过一系列的聚变反应变成一个氦原子核,并释放大量的热量,这样的不断聚变持续地为太阳提供能量,B对,D错;强劲的太阳风和黑子和耀斑属于太阳活动,AC错。故选B。22.答案:B23.答案: (1)火星;木星(顺序可以颠倒)(2)共面性;近圆性(3)A(4)外部:大小行星各行其道,宇宙环境安全;太阳光照稳定。内部:适宜的温度、液态水、大气。解析: (1)由所学知识可知,太阳系八大行星,按照与太阳的距离,由近及远依次是水星(A)、金星(B)、地球(C)、火星(D)、木星(E)、土星(F)、天王星(G)、海王星(H)。图中显示小行星带位于D和E之间,即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2)八大行星绕日公转都是自西向东,具有同向性;公转轨道平面几乎在同一平面,具有共面性;公转轨道是近似正圆的椭圆,具有近圆性。(3)海王星是太阳系距离太阳最远的大行星,如果地球在海王星轨道运行,距离太阳变远,地球的温度会下降,地球会变为寒冷的“冰球”,A正确,C错误;轨道变化,体积质量不会发生变化,大气层也不会消失,BD错误。故选A。(4)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可从外部条件和自身条件两方面的角度进行分析。外部条件有太阳光照稳定,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为地球提供了安全稳定的宇宙环境。自身条件有适宜的温度,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和液态水。24.答案: (1)慢;下降(2)地壳;地幔;地核(3)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4)上地幔;顶部(5)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合称岩石圈,岩石圈包括地壳,地壳是岩石圈的一部分解析: (1)横波传播速度较慢,根据横坐标的波速大小可以判断出A波为横波,在穿过古登堡界面时,纵波波速显著下降。(2)地球内部圈层从外到内依次是地壳、地幔、地核。(3)地壳和地幔的分界面为莫霍界面,地幔和地核的分界面为古登堡界面。(4)岩浆为地幔物质Ⅰ主要位于上地幔顶部。(5)岩石圈包括软流层以上所有地壳和地幔的固态岩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