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07张PPT)12第12课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说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考点 考题 考情分析人民代 表大会 2024·浙江6月选考,11; 2024·黑吉辽卷,6;2023·天 津卷,3;2023·浙江6月选 考,15;2022·海南卷,8; 2022·辽宁卷,7;2022·广东 卷,8 高考命题主要以人大的立法等相关活动,以及人大代表的履职活动为试题情境。重点考查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利、人大代表的职责与权利、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等。考点 考题 考情分析人民代 表大会 制度 2024·甘肃卷,6;2024·山 东卷,6;2024·全国新课标 卷,38;2023·全国新课标 卷,17;2023·福建卷,5; 2023·山东卷,6 选择题和非选择题考查较多,侧重通过政治制度优越性,考查学生的政治认同(续表)考点一 人民代表大会——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考点二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主干构建 知识导引抽丝剥茧 考点突破作业手册答案速查【听】答案速查【作】人民民主选举提案权质询权权力机关决定权任免权根本中国共产党领导民主集中制法治化统一依法治国1.人民行使国家权力(1)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考点一 人民代表大会——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2)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方式:在我国,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自己的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决定全国和各级地方的一切重大事务。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的意志,根据人民的利益行使权力。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性质 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地位 在我国国家机关组织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其他中央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职权 最高立法权、最高决定权、最高任免权、最高监督权组成 作为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和军队选出的代表组成。各少数民族都应当有适当名额的代表常设机 关(全国人大常委会) 地位: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部分产生:它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职权:行使宪法规定的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以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授予的其他职权委员长会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副委员长、秘书长组成委员长会议,处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重要日常工作(续表)各专门 委员会 为了更好地开展经常性工作,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设立各专门委员会。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各专门委员会受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领导(续表)[提醒](1)区分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职权 内容 区分立法权 制定、修改、废止法律或法 规的权力 如果是关于法律的立、改、废的决定,则是立法权;如果是对国家机关干部进行任免的决定,则是任免权;职权 内容 区分决定权 决定国家、社会或本行政区 域内重大事项的权力 如果是对其他国家机关的工作报告进行审议,则是监督权;如果是关于国家大政方针、规划的通过,则是决定权任免权 选举、任命、罢免相关国家 机关领导人员及其他组成人员 的权力 监督权 监督宪法或法律的实施,监 督“一府一委两院”工作的权力 (续表)(2)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应注意区分的几对概念①“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与“国家权力机关”:前者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后者则指人民代表大会,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②“国家权力机关”与“其他国家机关”:前者指人民代表大会,后者包括国家元首、行政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监察机关等。后者由前者产生,对前者负责,前者对后者进行监督。注意只能是同一级别的,如某市政府、法院对市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受其监督。③“国家权力机关”与“立法机关”:前者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既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又是我国的立法机关,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只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不是立法机关,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只能制定地方性法规,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3.人大代表的职责与权利产生 我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县级、乡级人大代表由选民直接投票选举产生;全国、省级、设区的市级人大代表由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各级人大代表每届任期五年地位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职权 审议权 审议各项议案表决权 表决各项决定提案权 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向人民代表大会提出议案质询权 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政府等机关的工作提出质问并要求答复(续表)义务 ①要进一步健全代表联络机制,丰富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内容和形式,更好发挥人大代表作用。在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各级人大代表应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采取多种方式经常听取意见和要求,回答询问,帮助所在地方的人民政府推进工作。②人大代表是人民利益的代言人。他们来自人民,肩负人民的重托,应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努力为人民服务,并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续表)[提醒]关于人大代表的几个知识误区(1)有关人大代表的几个问题①不能认为我国的国家权力属于人大代表。在我国,人民当家作主,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各级人大代表都由民主选举产生,来自人民,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职权参加行使国家权力。②人大代表个人不能直接处理国家问题。人大代表可以参加行使国家权力,但个人无权作出任何决议、决定。人大代表个人不能代替人大行使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人大代表可以通过一定的法律程序,行使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向有关国家机关或组织提出建议、批评和意见,由本级人大常委会及其办事机构督促有关机关或组织解决问题、改进工作。(2)四项权利的判定方法①审议权:对列入会议议程的各项报告和议案进行讨论,发表意见。②表决权:对交付表决的报告、议案、有关事项表明态度。③提案权:人大代表有权依照法定程序向人民代表大会提出议案。④质询权:人大代表有权依照法定程序对政府等机关的工作提出质问并要求答复。(3)人大代表的权利≠人大的权力≠公民的政治权利人大代表享有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和质询权;人大具有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和监督权;公民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和监督权等政治权利。1.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在国家机构体系中处于最高地位。纠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党不属于国家机构,在国家机构体系中处于最高地位的是全国人大。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权就是监督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的运行。纠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权包括监督宪法的实施,监督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的运行。3.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纠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4.国务院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纠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国务院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5.人大和其他国家机关是相互监督的关系。纠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大和其他国家机关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6.全国人大常委会中的各专门委员会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关。纠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国务院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关。7.在我国,人民是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纠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我国,人民间接行使国家权力。8.人大代表可以行使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和决定权。纠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大代表可以行使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人大行使决定权。考向一 人民代表大会及其权力【典例1】 [2023·浙江1月选考]“设区的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应当将民生实事项目实施情况列入年度监督工作计划,通过专题调研、组织人大代表开展视察等方式,监督本级人民政府实施民生实事项目。”这一规定表明( )A.市人大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B.市人大常委会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C.市人大常委会对本级人民政府具有监督权D.市人大代表在市人代会闭会期间应与群众保持联系√[解析] 本题考查人大常委会的监督权。设区的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应当将民生实事项目实施情况列入年度监督工作计划,通过专题调研、组织人大代表开展视察等方式,监督本级人民政府实施民生实事项目。这表明市人大常委会对本级人民政府具有监督权,C符合题意。题目没有涉及市人大代表的产生,A排除;题目没有涉及市人大常委会与本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关系,B排除;题目没有涉及市人大代表与群众保持联系,D排除。考向二 人民代表大会的工作创新【典例2】 [2024·重庆卷]全国人大代表一头连着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一头连着广大人民群众。2023年6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新设立代表工作委员会。该机构成立以来,实现了统筹管理全国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工作的若干“首次”(如表)。全国人大常委会设立代表工作委员会( )2023年9月 首次召开代表建议办理推进会,督促各承办单位按时保质办理代表建议2023年10月 首次召开代表议案建议分析座谈会,引导各承办单位充分发挥议案建议在全面深化改革、解决群众反映难题中的作用2024年2月 根据代表议案建议落实转化情况,首次发布10个高质量审议办理的典型案例①为全国人大代表提出议案建议提供了体制保障 ②使其承担审议办理全国人大代表议案建议的专门职责 ③适应了全国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需求 ④有利于将人民群众的智慧转化为推动国家发展的政策措施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解析] 全国人大常委会设立代表工作委员会,召开代表建议办理推进会、议案建议分析座谈会,推动议案建议落实转化,有利于加强和改进全国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工作,适应了全国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需求,有利于将人民群众的智慧转化为推动国家发展的政策措施,③④正确。全国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委员会是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工作机构,不会为全国人大代表提出议案建议提供体制保障,①错误。全国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委员会负责全国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工作的统筹管理,但并不承担审议办理全国人大代表议案建议的专门职责,②错误。特别提醒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而不是职能部门。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部分职权。考向三 人大代表的职责和权利【典例3】 [2024·浙江6月选考]某人大代表立足本职,积极参加市人大统一组织的各项调研,提出了《关于健全校园欺凌防治机制的建议》等议案,为学校筑好安全防护墙,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近年来,他领衔的议案得到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由此可见( )①人大代表有权决定本级行政区内的民生大事②人大代表在履职过程中要自觉接受人民监督③人大代表应自觉成为人民利益的代言人④人大代表应不断提高履行法定职责的能力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解析] 人大代表具有表决权,无决定权,故①排除。题干强调的是人大代表积极履职,不涉及人大代表接受人民的监督,故②排除。该人大代表立足本职工作,积极参加各项调研,为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提出了《关于健全校园欺凌防治机制的建议》等议案,说明人大代表应不断提高自身履职能力,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成为人民利益的代言人,故③④正确。故本题选D。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性质 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政体)内涵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由人民定期选出自己的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并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其他国家机关,以实现人民民主专政历史任务的政权组织形式基本 功能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一项基本功能,就是把体现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依照法定程序转化为国家意志,并使之成为全体公民共同遵守的法律规范考点二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地位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一方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国家政治生活中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突出强调权为民所赋,最充分地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要求。另一方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我国政治制度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国家的其他制度,包括行政制度、监察制度、司法制度等,都是由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立法创制出来的,都要受其统领和制约决定 因素 由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续表)[提醒]民主集中制活动原则含义 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 表现 从人民代表大会和人 民的关系上看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从人民代表大会与其 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上 看 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从中央和地方国家机 构的关系上看 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职权,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势优势 ①具有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保证党领导人民依法有效治理国家的显著优势;②具有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显著优势;③具有贯彻民主集中制、保证国家政治生活既充满活力又安定有序的显著优势;④具有保障全面依法治国、实现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的显著优势;⑤具有维护国家统一、保障国家长治久安的显著优势要求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必须长期坚持、不断完善。我们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的模式(续表)[提醒]我国的国家制度、根本制度、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国家制度 广义上指有关国体和政体的各项制度,狭义上是指有关国体的制度根本制度 社会主义制度,是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等制度的总称根本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本政治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3.把握涉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三对关系(1)人民民主专政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关系人民民主专政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区别 我国的国体 我国的政体联系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由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 决定的。这一制度以人民当家作主为宗旨,真正保障了人民群众 参与国家管理,充分体现了人民的意志和利益,显示了我国社会主 义民主政治鲜明的特点 (2)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关系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区别 是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 机关 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的政体联系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根据民主集中制原则,由人民选举代表组 成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管理国家事务的根本政 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石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党的领导之间的关系①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党领导人民组织建立起来的。②党的意志要转化为国家意志,必须通过人大行使职权来实现。③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决定了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纠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由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的。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是我国的政体。纠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的政体。3.民主集中制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石。纠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石。4.民主集中制为人民当家作主提供了根本政治制度保障。纠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保障。考向一 民主集中制【典例1】 [2023·全国新课标卷]《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关于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和选举问题的决定》规定: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中,按照人口数分配的代表名额为2000名,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人口数计算的名额数,按约每70万人分配1名。对上述规定理解正确的有( )①我国公民享有平等的选举权 ②全国人大代表通过等额选举产生 ③我国选举制度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 ④全国人大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解析]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要求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人口数计算名额数,这体现了我国公民享有平等的选举权,也说明我国选举制度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①③正确。我国全国人大代表的选举实行的是差额选举,②错误。我国全国人大代表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④错误。故本题选A。【方法技巧】图示法理解国家权力机关产生的过程【典例2】 [2024·山东卷]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2023年国务院公布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县级以上有关部门违反本条例规定,不履行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职责的,由其上级机关责令改正”。2024年西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新修订的《西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办法》(简称《实施办法》)规定,网信、公安等部门“监督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履行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的义务”。据材料,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①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可以通过制定行政法规贯彻国务院相关规定 ②《实施办法》为西藏自治区自治机关行使检察权提供了法律依据 ③网络服务提供者应依据法律规范加强自我管理以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④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中对同级人大和上级人民政府负责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 按照我国有关法律的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政府有权制定地方政府规章,国务院有权制定行政法规,故①排除。自治机关是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而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检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故②排除。监督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履行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的义务,说明了网络服务提供者应依据法律规范加强自我管理以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故③正确。根据材料中《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的规定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和上一级国家行政机关负责并报告工作”的法律要求可知,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中对同级人大和上级人民政府负责,故④正确。故本题选D。考向二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势【典例3】 [2024·安徽卷]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体现。数十年来,我国根据时代发展和实际需要,持续推进“两会”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两会”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功能和作用不断加强,现已成为中国发展的“指南针”、中国走势的“风向标”和世界了解中国的窗口。“两会”制度的日益完善( )①表明我国实现了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 ②彰显了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优势 ③促进了公众更广泛地参加行使国家权力 ④向世界展现了我国治国理政的生动实践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 我国通过完善“两会”制度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但“实现了”说法错误,①不选。我国不断完善“两会”制度,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彰显了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优势,②正确。我国人大代表代表人民参加行使国家权力,③错误。材料中指出我国根据时代发展和实际需要,持续推进“两会”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两会”现已成为中国发展的“指南针”、中国走势的“风向标”和世界了解中国的窗口,这表明“两会”制度的日益完善向世界展现了我国治国理政的生动实践,④正确。故本题选C。作业手册一、选择题1.[2025·江西赣州二模]2024年9月13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新修订的国防教育法。这次修订贯彻落实了党中央关于全民国防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决策部署。全国人大常委会依据立法法通过各种渠道广泛征求意见,广大人民群众通过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言献策。国防教育法的修订体现了( )①全国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决定权,与时俱进完善法律体系 ②立法法是我国的根本法,为法律制定与修改提供了法律依据 ③党的主张和人民的意志通过法定程序转化为国家意志 ④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的重要保障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解析]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新修订的国防教育法,体现了全国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立法权,①排除。宪法是我国的根本法,②错误。国防教育法的修订贯彻了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全国人大常委会依据立法法通过各种渠道广泛征求意见,说明党的主张和人民的意志通过法定程序转化为国家意志,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的重要保障,③④符合题意。2.[2025·江苏苏州调研]为推进社会保险法全面贯彻实施,全国人大常委会于2024年6月4日正式启动社会保险法执法检查。此次执法检查采取执法检查组赴地方检查、委托省级人大常委会检查相结合的方式。由此可见,全国人大常委会( )①依法行使监督权,切实提升社会保障水平 ②坚持民主集中制,维护法律权威 ③作为全国人大的职能部门,代行全国人大的部分职权 ④是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推动法律实施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 为推进社会保险法全面贯彻实施,全国人大常委会启动社会保险法执法检查,这体现了全国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监督权,切实提升社会保障水平,①符合题意。此次执法检查采取执法检查组赴地方检查、委托省级人大常委会检查相结合的方式,这说明全国人大常委会坚持民主集中制,维护法律权威,②符合题意。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全国人大的常设机关,而不是职能部门,③表述错误。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是检察院,不是全国人大常委会,④表述错误。3.[2025·浙江绍兴三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修订草案经过两次审议、两次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由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通过全体会议进行统一审议,最后由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由此可见,全国人大( )①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②坚持与贯彻民主集中制③设立常设机关开展活动 ④以广开言路行使立法权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全国人大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①不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修订草案经过两次审议、两次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由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通过全体会议进行统一审议,最后由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这表明全国人大坚持与贯彻民主集中制,以广开言路行使立法权,②④符合题意。题干涉及的主体是全国人大与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不涉及全国人大常设机关,③不选。4.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第十八次全体会议听取了财政部作的《关于2023年中央决算的报告》和审计署作的《关于2023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并结合审计工作报告,对2023年中央决算草案进行初步审查,提出了关于中央决算草案的初步审查意见。材料表明( )①全国人大行使监督权,有效督促其他国家机关运行②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属于全国人大的执行机关③财政部和审计署等国家机关要接受全国人大的领导④全国人大通过行使决定权,推动决算草案初步通过审查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解析] 十四届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第十八次全体会议听取了财政部作的《关于2023年中央决算的报告》和审计署作的《关于2023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并结合审计工作报告,对2023年中央决算草案进行初步审查,提出了关于中央决算草案的初步审查意见。这表明全国人大行使监督权,有效督促其他国家机关运行,全国人大通过行使决定权,推动决算草案初步通过审查,①④正确。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是全国人大的专门委员会,国务院是全国人大的执行机关,②错误。财政部和审计署等国家机关要接受全国人大的监督,不是领导,③错误。故本题选B。5.[2025·河北张家口月考]2024年11月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增加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的议案〉的决议》。根据该决议,将增加6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材料表明( )①全国人大常委会精准实施置换债务政策 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 ③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提出减少地方政府存量隐性债务的措施 ④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决定权,推动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解析] 全国人大常委会进行表决通过相关决议,而不是精准实施置换债务政策,实施政策的主体是政府部门,①错误。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国务院的议案,体现了在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的基础上,国家行政机关依照法定分工依法行使职权,表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②正确。材料强调国务院提请审议增加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的议案,而不是制定行政法规,且不是减少存量隐性债务,③错误。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相关决议,行使了决定权,这有助于推动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④正确。故本题选D。6.为加快推进“地摊经济”的有序发展,南宁市的三位人大代表在各个城区多次走访调研,并向市人大提交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地摊经济”的建议》。南宁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结合人大代表的意见建议,采取有效措施,让“烟火气”与“文明风”同行。这表明( )①人大代表履职尽责,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理念②市人大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落实人大代表的意见③人大代表行使质询权,为南宁市“地摊经济”建言献策④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要接受人大的领导,提高为民服务水平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解析] 人大代表提交建议,行使了提案权,③不符合题意。政府要坚持党的领导,对人大负责,④表述错误。人大代表多次走访调研,并向市人大提交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地摊经济”的建议》,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结合人大代表的意见建议,采取有效措施,说明了人大代表履职尽责,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市人大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故①②正确。7.某市积极探索实施“人大+纪检监察”联合监督模式,选取营商环境、生态环保、教育医疗、执法司法等事项开展联合督办,让监督长出牙齿,咬出合力,实现监督效果1+1>2。“人大+纪检监察”联合监督( )①说明国家机关分工合作,协调一致地履行职责 ②在优势互补中凝聚监督合力,提升监督的质效 ③实现“对事”监督和“对人”监督的有机结合 ④以职能转变凝聚社会发展合力,推进民主监督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解析] 材料中指出某市实施人大与纪检监察联合监督模式,这强调的是加强监督合力,未强调国家机关分工合作,协调一致地履行职责,故①不选。材料中指出某市实施“人大+纪检监察”联合监督模式,让监督长出牙齿,咬出合力,实现监督效果1+1>2,这表明“人大+纪检监察”联合监督在优势互补中凝聚监督合力,实现“对事”监督和“对人”监督的有机结合,提升监督的质效,故②③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国家机关的监督,不涉及民主监督,故④不选。8.[2025·北京海淀区期中]执法检查是全国人大常委会依据宪法和法律所享有的一项重要职权。2024年以来,全国人大常委会紧紧抓住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和群众切身利益以及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启动了针对黄河保护法、农业法、社会保险法等法律贯彻情况的执法检查。全国人大常委会开展执法检查( )①是国家权力机关完善法律体系的重要体现 ②贯彻民主集中制,加强人大对执法机关的领导 ③把握了时代脉搏,提高人大监督的实效性 ④有助于规范执法行为,推动法律的贯彻落实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 全国人大常委会开展执法检查是推动法律实施的重要体现,而不是完善法律体系,①错误。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要加强党对执法机关的领导,而不是人大,②错误。全国人大常委会紧紧抓住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和群众切身利益以及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启动了执法检查。这体现出全国人大常委会开展执法检查把握了时代脉搏,提高人大监督的实效性,③正确。全国人大常委会启动了针对黄河保护法、农业法、社会保险法等法律贯彻情况的执法检查。全国人大常委会开展执法检查有助于规范执法行为,推动法律的贯彻落实,④正确。9.[2025·江苏南通二调]2024年11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修正草案)》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修正草案增加规定:各级人大常委会应当密切同代表的联系,加强代表工作能力建设,支持和保障代表依法履职,充分发挥代表作用;各级人民政府、监察委员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应当加强同代表的联系,听取代表的意见建议。这一规定( )A.进一步健全了人大代表履职制度机制B.赋予人大代表更多更真实的民主权利C.拓宽了人大代表有序参与决策的途径D.有助于国家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解析] 材料中“各级人大常委会应当密切同代表的联系,加强代表工作能力建设,支持和保障代表依法履职,充分发挥代表作用;各级人民政府、监察委员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应当加强同代表的联系,听取代表的意见建议”,通过法律形式进一步完善和健全了人大代表履职制度机制,A正确。人大代表的权利源自宪法和法律的授权,这一规定并未赋予他们更多民主权利,B不选。材料强调的是完善人大代表履职的制度和机制,并没有拓宽人大代表有序参与决策的途径,C不选。材料不涉及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故D不选。故本题选A。10.[2025·四川南充一模]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按照“自愿、弹性”原则,稳妥有序推进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2024年8月,国务院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交了《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草案)》(以下简称《决定》)的议案。全国人大常委会经过深入研究论证,充分征求各方面意见建议,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于9月13日表决通过《决定》。《决定》出台表明( )①我国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②国家机关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确保重大改革行稳致远 ③人民参与国家事务管理必须通过人民代表大会才能实现 ④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行使最高立法权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解析]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稳妥有序推进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国务院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交了《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草案)》。全国人大常委会经过深入研究论证,充分征求各方面意见建议,表决通过《决定》。这表明国家机关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确保重大改革行稳致远,也说明我国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①②正确。我国人民可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参与管理国家事务,必须通过人民代表大会才能实现”的说法过于绝对,③排除。全国人大行使最高立法权,全国人大常委会不具有最高立法权,④错误。11.[2025·四川成都石室中学月考]2024年10月15日,巴中市人大代表平昌代表团举行2024年“集中听取民意日”活动,与选民“零距离”接触。选民代表就教育医疗、城市建设、民生改善等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人大代表们认真倾听、仔细记录,并就选民提出的问题现场进行了探讨。这彰显了( )①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管用的民主 ②我国根本政治制度具有显著优越性 ③人大代表注重履职实效,为民代言 ④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解析] 材料中指出人大代表与选民“零距离”接触,人大代表们认真倾听、仔细记录选民的心声,这强调的是人大代表积极履行义务,体现的是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不体现“最广泛”,①排除。人大代表与选民“零距离”接触。选民代表畅所欲言,积极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这彰显了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②符合题意。材料中指出人大代表积极听取选民心声,并就选民提出的问题现场进行了探讨,这彰显了人大代表注重履职实效,为民代言,③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人大代表积极履行义务,未涉及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④不选。故本题选C。12.[2025·河北秦皇岛调研]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深入推进人大预算审查监督重点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改革工作,更好保障党中央重大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更好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全国人大常委会推进人大预算审查监督工作( )①需要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②是基于全国人大常委会可以代行全国人大的监督权③有助于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坚持依法行政,树立权威④说明党的意志必须通过权力机关才能上升为国家意志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 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负责人表示,更好保障党中央重大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表明推进人大预算审查监督工作需要坚持党的领导,①符合题意。全国人大常委会推进人大预算审查监督工作是基于全国人大常委会作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常设机关,在人大闭会期间可以行使人大的监督权,②符合题意。我国的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不是行政机关,③中“坚持依法行政,树立权威”的说法错误,③不选。材料只是强调保障党中央重大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并没有体现党的意志必须通过权力机关才能上升为国家意志,④不选。13.[2025·广东江门期中]为了适应我国人口发展新形势,充分开发利用人力资源,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该决定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由此可见( )①全国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决定权 ②全国人大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③全国人大常委会与时俱进、科学履职 ④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全国人大的执行机关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 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是全国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决定权的体现,①正确。题干的主体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不涉及全国人大的性质,②不符合题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在新形势下作出这一决定体现了其与时俱进、科学履职,③正确。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全国人大的常设机关,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行使全国人大的部分职权,④错误。14.[2025·辽宁大连调研]国务院关于《辽宁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国函〔2024〕49号辽宁省人民政府、自然资源部:你们关于报请批准《辽宁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的请示收悉。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自然资源部审查通过的《辽宁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由以上内容可知,我国( )①中央和地方在法定范围内行使各自的权力 ②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决定着国家的结构形式 ③中央和地方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划分职权 ④国家管理形式是单一制,地方服从中央的领导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 国务院批复辽宁省人民政府、自然资源部提交的《辽宁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这体现了我国是单一制国家,国务院和辽宁省政府各自行使自身在法定范围内的权力,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划分职权,①③符合题意。国家的结构形式,决定着中央与地方的关系,②错误。我国是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地方要坚持中央的领导,④错误。15.[2025·河北衡水调研]近代以来,为了解决“建立什么样的政治制度”这个历史性课题,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辛探索。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建立起人民代表大会制度。70年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党领导人民创造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提供了重要制度保障。材料说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①在社会主义制度中具有根本性意义 ②是中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重要制度载体 ③在我国发展中展示了巨大的制度功效 ④是中国人民掌握自己命运的必然选择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解析] 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在社会主义制度中具有根本性意义,①排除。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更多的是政治文明的体现,而不是物质文明的载体,②排除。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中国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提供了重要制度保障,显示了其巨大的制度功效,③正确。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这一制度是中国人民掌握自己命运的体现,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原则,④正确。16.[2025·云南曲靖期中]近年来,C市人大常委会在本地多次开展“司法公正行”活动,积极监督、支持人民法院创新工作机制,提高法院审判工作的公信度;监督、支持人民检察院加大反贪污贿赂工作力度,提高查办水平。C市人大常委会之所以能监督、支持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是因为( )①人大常委会是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工作的领导者②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由人大产生,要对人大负责③促进司法公正是人大常委会和“两院”的共同职责④宪法和法律赋予了人大常委会对“两院”的监督权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解析] 人大常委会和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关系不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①错误。在我国,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由人大产生,要对人大负责,接受人大监督,②正确。人大常委会和“两院”有分工有协作,促进司法公正主要是“两院”的职责,③错误。C市人大常委会之所以能监督、支持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是因为宪法和法律赋予了人大常委会监督权,可以监督“一府两院”的工作,④正确。二、非选择题17.阅读材料,完成要求。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是新时代的硬道理。2024年以来,Z市人大常委会全面贯彻党中央决策和省委、市委工作部署,围绕生态环境、乡村振兴、重点项目、保障改善民生等大事要事主动担当作为。为推动全市和美乡村建设在全省走在前列,Z市人大常委会将制定《Z市和美乡村建设条例》列入2024年立法计划,深入县区、乡镇、村社开展调研,确保条例广泛集中民智、具有较强可操作性;围绕社会关注热点,依法有效行使职权,及时作出决议决定,并精准聚焦、靶向监督,以高效能监督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之家(联络站)作用,推动代表常态化“进家入站”联系群众,实现代表培训、履职交流、述职评议在“家”,联系选民、体察民情、征求民意靠“家”。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分析Z市人大常委会是如何推动当地高质量发展的。[答案] ①坚持党的领导,Z市人大常委会全面贯彻党中央决策和省委、市委工作部署,确保高质量发展的正确方向。②依法行使立法权,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把全过程人民民主贯穿立法工作全过程、各环节,提高立法质量和效率,让每一部法规适应改革发展、满足人民期盼。③依法有效行使决定权和监督权,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聚力赋能。④牢固树立服务代表理念,完善人大代表联络机制,让代表在服务高质量发展中提升履职水平、彰显代表价值。[解析] 解答此题要求找出有效信息,依据信息找出理论依据。Z市人大常委会全面贯彻党中央决策和省委、市委工作部署→可联系坚持党的领导作答。Z市人大常委会将制定《Z市和美乡村建设条例》列入2024年立法计划,深入县区、乡镇、村社开展调研,确保条例广泛集中民智、具有较强可操作性→可联系依法行使立法权,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作答。围绕社会关注热点,依法有效行使职权,及时作出决议决定,并精准聚焦、靶向监督,以高效能监督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可联系依法有效行使决定权和监督权作答。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之家(联络站)作用,推动代表常态化“进家入站”联系群众,实现代表培训、履职交流、述职评议在“家”,联系选民、体察民情、征求民意靠“家”→可联系牢固树立服务代表理念,完善人大代表联络机制作答。18.[2025·福建宁德期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4年6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参加全国科技大会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并发表讲话,强调科技现代化对中国特色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并为我国科技工作指明方向。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地方人大常委会贯彻讲话精神,履行职责,推动科技创新和高质量发展,为建设科技强国贡献力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专注于科技创新和人工智能立法,特别是针对伦理、道德、安全等核心问题,以完善科技法律体系。其修订科学技术普及法,促进科普与科技创新的融合,支持科教兴国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通过审议国务院报告和执法检查等方式,形成监督合力,解决科技创新问题。全国人大代表深入调研,推动科技自立自强和高质量发展。地方人民代表大会也通过立法支持科技创新,如河北省和北京市通过数字经济促进条例,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法治支持。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说明如何以法治之力推动科技创新,建设科技强国。[答案] ①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汇聚法治力量,为推动科技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提供政治保证。②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积极行使立法权和监督权,通过推进科学立法,完善科技创新法律制度,同时推进法律实施,有效助力解决科技创新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③人大代表深入调查研究,密切联系群众,广集民智、民意,充分发挥代表作用,全力推动科技创新和高质量发展。④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地方各级人大积极履职尽责,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创造性,助力科技创新活力迸发,为推动高质量发展作贡献。⑤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为科技强国建设凝聚法治合力。第12课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主干构建 知识导引①人民 ②民主选举 ③提案权 ④质询权 ⑤权力机关 ⑥决定权⑦任免权 ⑧根本 ⑨中国共产党领导 ⑩民主集中制 法治化 统一 依法治国考点一【易错澄清1.党不属于国家机构,在国家机构体系中处于最高地位的是全国人大。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权包括监督宪法的实施,监督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的运行。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4.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国务院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5.人大和其他国家机关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6.国务院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关。7.在我国,人民间接行使国家权力。8.人大代表可以行使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人大行使决定权。【考向研析】【典例1】C【典例2】D【典例3】D考点二【易错澄清】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由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的。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的政体。3.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石。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保障。【考向研析】【典例1】A【典例2】D【典例3】C一、选择题1.D 2.A 3.C 4.B 5.D 6.A 7.C 8.D 9.A 10.A 11.C 12.A 13.B 14.B 15.D 16.C二、非选择题17.①坚持党的领导,Z市人大常委会全面贯彻党中央决策和省委、市委工作部署,确保高质量发展的正确方向。②依法行使立法权,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把全过程人民民主贯穿立法工作全过程、各环节,提高立法质量和效率,让每一部法规适应改革发展、满足人民期盼。③依法有效行使决定权和监督权,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聚力赋能。④牢固树立服务代表理念,完善人大代表联络机制,让代表在服务高质量发展中提升履职水平、彰显代表价值。18.①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汇聚法治力量,为推动科技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提供政治保证。②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积极行使立法权和监督权,通过推进科学立法,完善科技创新法律制度,同时推进法律实施,有效助力解决科技创新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③人大代表深入调查研究,密切联系群众,广集民智、民意,充分发挥代表作用,全力推动科技创新和高质量发展。④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地方各级人大积极履职尽责,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创造性,助力科技创新活力迸发,为推动高质量发展作贡献。⑤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为科技强国建设凝聚法治合力。第12课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主干构建 知识导引①人民 ②民主选举 ③提案权 ④质询权 ⑤权力机关⑥决定权 ⑦任免权 ⑧根本 ⑨中国共产党领导 ⑩民主集中制 法治化 统一 依法治国考点一【易错澄清】1.纠正:党不属于国家机构,在国家机构体系中处于最高地位的是全国人大。2.纠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权包括监督宪法的实施,监督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的运行。3.纠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4.纠正: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国务院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5.纠正:人大和其他国家机关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6.纠正:国务院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关。7.纠正:在我国,人民间接行使国家权力。8.纠正:人大代表可以行使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人大行使决定权。【考向研析】典例1 C [解析] 本题考查人大常委会的监督权。设区的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应当将民生实事项目实施情况列入年度监督工作计划,通过专题调研、组织人大代表开展视察等方式,监督本级人民政府实施民生实事项目。这表明市人大常委会对本级人民政府具有监督权,C符合题意。题目没有涉及市人大代表的产生,A排除;题目没有涉及市人大常委会与本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关系,B排除;题目没有涉及市人大代表与群众保持联系,D排除。典例2 D [解析] 全国人大常委会设立代表工作委员会,召开代表建议办理推进会、议案建议分析座谈会,推动议案建议落实转化,有利于加强和改进全国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工作,适应了全国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需求,有利于将人民群众的智慧转化为推动国家发展的政策措施,③④正确。全国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委员会是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工作机构,不会为全国人大代表提出议案建议提供体制保障,①错误。全国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委员会负责全国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工作的统筹管理,但并不承担审议办理全国人大代表议案建议的专门职责,②错误。典例3 D [解析] 人大代表具有表决权,无决定权,故①排除。题干强调的是人大代表积极履职,不涉及人大代表接受人民的监督,故②排除。该人大代表立足本职工作,积极参加各项调研,为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提出了《关于健全校园欺凌防治机制的建议》等议案,说明人大代表应不断提高自身履职能力,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成为人民利益的代言人,故③④正确。故本题选D。考点二【易错澄清】1.纠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由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的。2.纠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的政体。3.纠正: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石。4.纠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保障。【考向研析】典例1 A [解析]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要求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人口数计算名额数,这体现了我国公民享有平等的选举权,也说明我国选举制度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①③正确。我国全国人大代表的选举实行的是差额选举,②错误。我国全国人大代表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④错误。故本题选A。典例2 D [解析] 按照我国有关法律的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政府有权制定地方政府规章,国务院有权制定行政法规,故①排除。自治机关是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而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检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故②排除。监督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履行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的义务,说明了网络服务提供者应依据法律规范加强自我管理以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故③正确。根据材料中《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的规定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和上一级国家行政机关负责并报告工作”的法律要求可知,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中对同级人大和上级人民政府负责,故④正确。故本题选D。典例3 C [解析] 我国通过完善“两会”制度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但“实现了”说法错误,①不选。我国不断完善“两会”制度,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彰显了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优势,②正确。我国人大代表代表人民参加行使国家权力,③错误。材料中指出我国根据时代发展和实际需要,持续推进“两会”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两会”现已成为中国发展的“指南针”、中国走势的“风向标”和世界了解中国的窗口,这表明“两会”制度的日益完善向世界展现了我国治国理政的生动实践,④正确。故本题选C。第12课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课标要求】 说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考点一 人民代表大会——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1.人民行使国家权力(1)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2)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方式:在我国,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自己的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决定全国和各级地方的一切重大事务。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的意志,根据人民的利益行使权力。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性质 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地位 在我国国家机关组织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其他中央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职权 最高立法权、最高决定权、最高任免权、最高监督权组成 作为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和军队选出的代表组成。各少数民族都应当有适当名额的代表常设机 关(全 国人大 常委会) 地位: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部分 产生:它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 职权:行使宪法规定的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以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授予的其他职权 委员长会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副委员长、秘书长组成委员长会议,处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重要日常工作各专门 委员会 为了更好地开展经常性工作,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设立各专门委员会。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各专门委员会受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领导[提醒] (1)区分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职权 内容 区分立法权 制定、修改、废止法律或法规的权力 如果是关于法律的立、改、废的决定,则是立法权;如果是对国家机关干部进行任免的决定,则是任免权;如果是对其他国家机关的工作报告进行审议,则是监督权;如果是关于国家大政方针、规划的通过,则是决定权决定权 决定国家、社会或本行政区域内重大事项的权力任免权 选举、任命、罢免相关国家机关领导人员及其他组成人员的权力监督权 监督宪法或法律的实施,监督“一府一委两院”工作的权力(2)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应注意区分的几对概念①“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与“国家权力机关”:前者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后者则指人民代表大会,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②“国家权力机关”与“其他国家机关”:前者指人民代表大会,后者包括国家元首、行政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监察机关等。后者由前者产生,对前者负责,前者对后者进行监督。注意只能是同一级别的,如某市政府、法院对市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受其监督。③“国家权力机关”与“立法机关”:前者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既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又是我国的立法机关,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只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不是立法机关,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只能制定地方性法规,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3.人大代表的职责与权利产 生 我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县级、乡级人大代表由选民直接投票选举产生;全国、省级、设区的市级人大代表由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各级人大代表每届任期五年地 位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职 权 审议权 审议各项议案表决权 表决各项决定提案权 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向人民代表大会提出议案质询权 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政府等机关的工作提出质问并要求答复义 务 ①要进一步健全代表联络机制,丰富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内容和形式,更好发挥人大代表作用。在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各级人大代表应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采取多种方式经常听取意见和要求,回答询问,帮助所在地方的人民政府推进工作。②人大代表是人民利益的代言人。他们来自人民,肩负人民的重托,应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努力为人民服务,并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提醒] 关于人大代表的几个知识误区(1)有关人大代表的几个问题①不能认为我国的国家权力属于人大代表。在我国,人民当家作主,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各级人大代表都由民主选举产生,来自人民,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职权参加行使国家权力。②人大代表个人不能直接处理国家问题。人大代表可以参加行使国家权力,但个人无权作出任何决议、决定。人大代表个人不能代替人大行使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人大代表可以通过一定的法律程序,行使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向有关国家机关或组织提出建议、批评和意见,由本级人大常委会及其办事机构督促有关机关或组织解决问题、改进工作。(2)四项权利的判定方法①审议权:对列入会议议程的各项报告和议案进行讨论,发表意见。②表决权:对交付表决的报告、议案、有关事项表明态度。③提案权:人大代表有权依照法定程序向人民代表大会提出议案。④质询权:人大代表有权依照法定程序对政府等机关的工作提出质问并要求答复。(3)人大代表的权利≠人大的权力≠公民的政治权利人大代表享有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和质询权;人大具有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和监督权;公民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和监督权等政治权利。1.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在国家机构体系中处于最高地位。纠正: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权就是监督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的运行。纠正: 3.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纠正: 4.国务院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纠正: 5.人大和其他国家机关是相互监督的关系。纠正: 6.全国人大常委会中的各专门委员会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关。纠正: 7.在我国,人民是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纠正: 8.人大代表可以行使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和决定权。纠正: 考向一 人民代表大会及其权力【典例1】 [2023·浙江1月选考] “设区的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应当将民生实事项目实施情况列入年度监督工作计划,通过专题调研、组织人大代表开展视察等方式,监督本级人民政府实施民生实事项目。”这一规定表明 ( )A.市人大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B.市人大常委会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C.市人大常委会对本级人民政府具有监督权D.市人大代表在市人代会闭会期间应与群众保持联系考向二 人民代表大会的工作创新【典例2】 [2024·重庆卷] 全国人大代表一头连着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一头连着广大人民群众。2023年6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新设立代表工作委员会。该机构成立以来,实现了统筹管理全国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工作的若干“首次”(如表)。全国人大常委会设立代表工作委员会 ( )2023年9月 首次召开代表建议办理推进会,督促各承办单位按时保质办理代表建议2023年10月 首次召开代表议案建议分析座谈会,引导各承办单位充分发挥议案建议在全面深化改革、解决群众反映难题中的作用2024年2月 根据代表议案建议落实转化情况,首次发布10个高质量审议办理的典型案例①为全国人大代表提出议案建议提供了体制保障 ②使其承担审议办理全国人大代表议案建议的专门职责 ③适应了全国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需求 ④有利于将人民群众的智慧转化为推动国家发展的政策措施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特别提醒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而不是职能部门。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部分职权。考向三 人大代表的职责和权利【典例3】 [2024·浙江6月选考] 某人大代表立足本职,积极参加市人大统一组织的各项调研,提出了《关于健全校园欺凌防治机制的建议》等议案,为学校筑好安全防护墙,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近年来,他领衔的议案得到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由此可见 ( )①人大代表有权决定本级行政区内的民生大事②人大代表在履职过程中要自觉接受人民监督③人大代表应自觉成为人民利益的代言人④人大代表应不断提高履行法定职责的能力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考点二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性质 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政体)内涵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由人民定期选出自己的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并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其他国家机关,以实现人民民主专政历史任务的政权组织形式基本 功能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一项基本功能,就是把体现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依照法定程序转化为国家意志,并使之成为全体公民共同遵守的法律规范地位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一方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国家政治生活中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突出强调权为民所赋,最充分地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要求。另一方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我国政治制度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国家的其他制度,包括行政制度、监察制度、司法制度等,都是由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立法创制出来的,都要受其统领和制约决定 因素 由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提醒] 民主集中制活动原则含义 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表现 从人民代表 大会和人民 的关系上看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从人民代表 大会与其他 国家机关的 关系上看 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从中央和地 方国家机构 的关系上看 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职权,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势优势 ①具有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保证党领导人民依法有效治理国家的显著优势;②具有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显著优势;③具有贯彻民主集中制、保证国家政治生活既充满活力又安定有序的显著优势;④具有保障全面依法治国、实现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的显著优势;⑤具有维护国家统一、保障国家长治久安的显著优势要求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必须长期坚持、不断完善。我们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的模式[提醒] 我国的国家制度、根本制度、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国家制度 广义上指有关国体和政体的各项制度,狭义上是指有关国体的制度根本制度 社会主义制度,是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等制度的总称根本政治 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本政治 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3.把握涉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三对关系(1)人民民主专政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关系人民民主专政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区别 我国的国体 我国的政体联系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由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的。这一制度以人民当家作主为宗旨,真正保障了人民群众参与国家管理,充分体现了人民的意志和利益,显示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鲜明的特点(2)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关系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区别 是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的政体联系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根据民主集中制原则,由人民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管理国家事务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石(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党的领导之间的关系①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党领导人民组织建立起来的。②党的意志要转化为国家意志,必须通过人大行使职权来实现。③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决定了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纠正: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是我国的政体。纠正: 3.民主集中制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石。纠正: 4.民主集中制为人民当家作主提供了根本政治制度保障。纠正: 考向一 民主集中制【典例1】 [2023·全国新课标卷]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关于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和选举问题的决定》规定: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中,按照人口数分配的代表名额为2000名,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人口数计算的名额数,按约每70万人分配1名。对上述规定理解正确的有 ( )①我国公民享有平等的选举权 ②全国人大代表通过等额选举产生 ③我国选举制度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 ④全国人大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方法技巧图示法理解国家权力机关产生的过程【典例2】 [2024·山东卷] 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 2023年国务院公布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县级以上有关部门违反本条例规定,不履行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职责的,由其上级机关责令改正”。 2024年西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新修订的《西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办法》(简称《实施办法》)规定,网信、公安等部门“监督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履行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的义务”。据材料,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①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可以通过制定行政法规贯彻国务院相关规定 ②《实施办法》为西藏自治区自治机关行使检察权提供了法律依据 ③网络服务提供者应依据法律规范加强自我管理以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④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中对同级人大和上级人民政府负责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考向二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势【典例3】 [2024·安徽卷] 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体现。数十年来,我国根据时代发展和实际需要,持续推进“两会”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两会”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功能和作用不断加强,现已成为中国发展的“指南针”、中国走势的“风向标”和世界了解中国的窗口。“两会”制度的日益完善 ( )①表明我国实现了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 ②彰显了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优势 ③促进了公众更广泛地参加行使国家权力 ④向世界展现了我国治国理政的生动实践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第12课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1.D [解析]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新修订的国防教育法,体现了全国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立法权,①排除。宪法是我国的根本法,②错误。国防教育法的修订贯彻了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全国人大常委会依据立法法通过各种渠道广泛征求意见,说明党的主张和人民的意志通过法定程序转化为国家意志,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的重要保障,③④符合题意。2.A [解析] 为推进社会保险法全面贯彻实施,全国人大常委会启动社会保险法执法检查,这体现了全国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监督权,切实提升社会保障水平,①符合题意。此次执法检查采取执法检查组赴地方检查、委托省级人大常委会检查相结合的方式,这说明全国人大常委会坚持民主集中制,维护法律权威,②符合题意。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全国人大的常设机关,而不是职能部门,③表述错误。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是检察院,不是全国人大常委会,④表述错误。3.C [解析]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全国人大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①不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修订草案经过两次审议、两次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由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通过全体会议进行统一审议,最后由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这表明全国人大坚持与贯彻民主集中制,以广开言路行使立法权,②④符合题意。题干涉及的主体是全国人大与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不涉及全国人大常设机关,③不选。4.B [解析] 十四届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第十八次全体会议听取了财政部作的《关于2023年中央决算的报告》和审计署作的《关于2023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并结合审计工作报告,对2023年中央决算草案进行初步审查,提出了关于中央决算草案的初步审查意见。这表明全国人大行使监督权,有效督促其他国家机关运行,全国人大通过行使决定权,推动决算草案初步通过审查,①④正确。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是全国人大的专门委员会,国务院是全国人大的执行机关,②错误。财政部和审计署等国家机关要接受全国人大的监督,不是领导,③错误。故本题选B。5.D [解析] 全国人大常委会进行表决通过相关决议,而不是精准实施置换债务政策,实施政策的主体是政府部门,①错误。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国务院的议案,体现了在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的基础上,国家行政机关依照法定分工依法行使职权,表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②正确。材料强调国务院提请审议增加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的议案,而不是制定行政法规,且不是减少存量隐性债务,③错误。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相关决议,行使了决定权,这有助于推动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④正确。故本题选D。6.A [解析] 人大代表提交建议,行使了提案权,③不符合题意。政府要坚持党的领导,对人大负责,④表述错误。人大代表多次走访调研,并向市人大提交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地摊经济”的建议》,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结合人大代表的意见建议,采取有效措施,说明了人大代表履职尽责,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市人大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故①②正确。7.C [解析] 材料中指出某市实施人大与纪检监察联合监督模式,这强调的是加强监督合力,未强调国家机关分工合作,协调一致地履行职责,故①不选。材料中指出某市实施“人大+纪检监察”联合监督模式,让监督长出牙齿,咬出合力,实现监督效果1+1>2,这表明“人大+纪检监察”联合监督在优势互补中凝聚监督合力,实现“对事”监督和“对人”监督的有机结合,提升监督的质效,故②③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国家机关的监督,不涉及民主监督,故④不选。8.D [解析] 全国人大常委会开展执法检查是推动法律实施的重要体现,而不是完善法律体系,①错误。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要加强党对执法机关的领导,而不是人大,②错误。全国人大常委会紧紧抓住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和群众切身利益以及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启动了执法检查。这体现出全国人大常委会开展执法检查把握了时代脉搏,提高人大监督的实效性,③正确。全国人大常委会启动了针对黄河保护法、农业法、社会保险法等法律贯彻情况的执法检查。全国人大常委会开展执法检查有助于规范执法行为,推动法律的贯彻落实,④正确。9.A [解析] 材料中“各级人大常委会应当密切同代表的联系,加强代表工作能力建设,支持和保障代表依法履职,充分发挥代表作用;各级人民政府、监察委员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应当加强同代表的联系,听取代表的意见建议”,通过法律形式进一步完善和健全了人大代表履职制度机制,A正确。人大代表的权利源自宪法和法律的授权,这一规定并未赋予他们更多民主权利,B不选。材料强调的是完善人大代表履职的制度和机制,并没有拓宽人大代表有序参与决策的途径,C不选。材料不涉及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故D不选。故本题选A。10.A [解析]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稳妥有序推进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国务院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交了《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草案)》。全国人大常委会经过深入研究论证,充分征求各方面意见建议,表决通过《决定》。这表明国家机关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确保重大改革行稳致远,也说明我国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①②正确。我国人民可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参与管理国家事务,“必须通过人民代表大会才能实现”的说法过于绝对,③排除。全国人大行使最高立法权,全国人大常委会不具有最高立法权,④错误。11.C [解析] 材料中指出人大代表与选民“零距离”接触,人大代表们认真倾听、仔细记录选民的心声,这强调的是人大代表积极履行义务,体现的是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不体现“最广泛”,①排除。人大代表与选民“零距离”接触。选民代表畅所欲言,积极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这彰显了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②符合题意。材料中指出人大代表积极听取选民心声,并就选民提出的问题现场进行了探讨,这彰显了人大代表注重履职实效,为民代言,③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人大代表积极履行义务,未涉及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④不选。故本题选C。12.A [解析] 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负责人表示,更好保障党中央重大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表明推进人大预算审查监督工作需要坚持党的领导,①符合题意。全国人大常委会推进人大预算审查监督工作是基于全国人大常委会作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常设机关,在人大闭会期间可以行使人大的监督权,②符合题意。我国的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不是行政机关,③中“坚持依法行政,树立权威”的说法错误,③不选。材料只是强调保障党中央重大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并没有体现党的意志必须通过权力机关才能上升为国家意志,④不选。13.B [解析] 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是全国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决定权的体现,①正确。题干的主体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不涉及全国人大的性质,②不符合题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在新形势下作出这一决定体现了其与时俱进、科学履职,③正确。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全国人大的常设机关,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行使全国人大的部分职权,④错误。14.B [解析] 国务院批复辽宁省人民政府、自然资源部提交的《辽宁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这体现了我国是单一制国家,国务院和辽宁省政府各自行使自身在法定范围内的权力,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划分职权,①③符合题意。国家的结构形式,决定着中央与地方的关系,②错误。我国是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地方要坚持中央的领导,④错误。15.D [解析] 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在社会主义制度中具有根本性意义,①排除。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更多的是政治文明的体现,而不是物质文明的载体,②排除。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中国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提供了重要制度保障,显示了其巨大的制度功效,③正确。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这一制度是中国人民掌握自己命运的体现,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原则,④正确。16.C [解析] 人大常委会和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关系不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①错误。在我国,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由人大产生,要对人大负责,接受人大监督,②正确。人大常委会和“两院”有分工有协作,促进司法公正主要是“两院”的职责,③错误。C市人大常委会之所以能监督、支持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是因为宪法和法律赋予了人大常委会监督权,可以监督“一府两院”的工作,④正确。17.①坚持党的领导,Z市人大常委会全面贯彻党中央决策和省委、市委工作部署,确保高质量发展的正确方向。②依法行使立法权,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把全过程人民民主贯穿立法工作全过程、各环节,提高立法质量和效率,让每一部法规适应改革发展、满足人民期盼。③依法有效行使决定权和监督权,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聚力赋能。④牢固树立服务代表理念,完善人大代表联络机制,让代表在服务高质量发展中提升履职水平、彰显代表价值。[解析] 解答此题要求找出有效信息,依据信息找出理论依据。Z市人大常委会全面贯彻党中央决策和省委、市委工作部署→可联系坚持党的领导作答。Z市人大常委会将制定《Z市和美乡村建设条例》列入2024年立法计划,深入县区、乡镇、村社开展调研,确保条例广泛集中民智、具有较强可操作性→可联系依法行使立法权,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作答。围绕社会关注热点,依法有效行使职权,及时作出决议决定,并精准聚焦、靶向监督,以高效能监督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可联系依法有效行使决定权和监督权作答。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之家(联络站)作用,推动代表常态化“进家入站”联系群众,实现代表培训、履职交流、述职评议在“家”,联系选民、体察民情、征求民意靠“家”→可联系牢固树立服务代表理念,完善人大代表联络机制作答。18.①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汇聚法治力量,为推动科技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提供政治保证。②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积极行使立法权和监督权,通过推进科学立法,完善科技创新法律制度,同时推进法律实施,有效助力解决科技创新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③人大代表深入调查研究,密切联系群众,广集民智、民意,充分发挥代表作用,全力推动科技创新和高质量发展。④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地方各级人大积极履职尽责,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创造性,助力科技创新活力迸发,为推动高质量发展作贡献。⑤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为科技强国建设凝聚法治合力。第12课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一、选择题1.[2025·江西赣州二模] 2024年9月13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新修订的国防教育法。这次修订贯彻落实了党中央关于全民国防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决策部署。全国人大常委会依据立法法通过各种渠道广泛征求意见,广大人民群众通过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言献策。国防教育法的修订体现了( )①全国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决定权,与时俱进完善法律体系 ②立法法是我国的根本法,为法律制定与修改提供了法律依据 ③党的主张和人民的意志通过法定程序转化为国家意志 ④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的重要保障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2025·江苏苏州调研] 为推进社会保险法全面贯彻实施,全国人大常委会于2024年6月4日正式启动社会保险法执法检查。此次执法检查采取执法检查组赴地方检查、委托省级人大常委会检查相结合的方式。由此可见,全国人大常委会 ( )①依法行使监督权,切实提升社会保障水平 ②坚持民主集中制,维护法律权威 ③作为全国人大的职能部门,代行全国人大的部分职权 ④是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推动法律实施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3.[2025·浙江绍兴三模]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修订草案经过两次审议、两次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由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通过全体会议进行统一审议,最后由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由此可见,全国人大 ( )①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②坚持与贯彻民主集中制③设立常设机关开展活动 ④以广开言路行使立法权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4.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第十八次全体会议听取了财政部作的《关于2023年中央决算的报告》和审计署作的《关于2023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并结合审计工作报告,对2023年中央决算草案进行初步审查,提出了关于中央决算草案的初步审查意见。材料表明 ( )①全国人大行使监督权,有效督促其他国家机关运行②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属于全国人大的执行机关③财政部和审计署等国家机关要接受全国人大的领导④全国人大通过行使决定权,推动决算草案初步通过审查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5.[2025·河北张家口月考] 2024年11月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增加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的议案>的决议》。根据该决议,将增加6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材料表明 ( )①全国人大常委会精准实施置换债务政策 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 ③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提出减少地方政府存量隐性债务的措施 ④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决定权,推动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6.为加快推进“地摊经济”的有序发展,南宁市的三位人大代表在各个城区多次走访调研,并向市人大提交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地摊经济”的建议》。南宁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结合人大代表的意见建议,采取有效措施,让“烟火气”与“文明风”同行。这表明 ( )①人大代表履职尽责,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理念②市人大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落实人大代表的意见③人大代表行使质询权,为南宁市“地摊经济”建言献策 ④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要接受人大的领导,提高为民服务水平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7.某市积极探索实施“人大+纪检监察”联合监督模式,选取营商环境、生态环保、教育医疗、执法司法等事项开展联合督办,让监督长出牙齿,咬出合力,实现监督效果1+1>2。“人大+纪检监察”联合监督 ( )①说明国家机关分工合作,协调一致地履行职责 ②在优势互补中凝聚监督合力,提升监督的质效 ③实现“对事”监督和“对人”监督的有机结合 ④以职能转变凝聚社会发展合力,推进民主监督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8.[2025·北京海淀区期中] 执法检查是全国人大常委会依据宪法和法律所享有的一项重要职权。2024年以来,全国人大常委会紧紧抓住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和群众切身利益以及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启动了针对黄河保护法、农业法、社会保险法等法律贯彻情况的执法检查。全国人大常委会开展执法检查 ( )①是国家权力机关完善法律体系的重要体现 ②贯彻民主集中制,加强人大对执法机关的领导 ③把握了时代脉搏,提高人大监督的实效性 ④有助于规范执法行为,推动法律的贯彻落实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9.[2025·江苏南通二调] 2024年11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修正草案)》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修正草案增加规定:各级人大常委会应当密切同代表的联系,加强代表工作能力建设,支持和保障代表依法履职,充分发挥代表作用;各级人民政府、监察委员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应当加强同代表的联系,听取代表的意见建议。这一规定 ( )A.进一步健全了人大代表履职制度机制B.赋予人大代表更多更真实的民主权利C.拓宽了人大代表有序参与决策的途径D.有助于国家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10.[2025·四川南充一模]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按照“自愿、弹性”原则,稳妥有序推进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2024年8月,国务院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交了《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草案)》(以下简称《决定》)的议案。全国人大常委会经过深入研究论证,充分征求各方面意见建议,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于9月13日表决通过《决定》。《决定》出台表明 ( )①我国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②国家机关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确保重大改革行稳致远 ③人民参与国家事务管理必须通过人民代表大会才能实现 ④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行使最高立法权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1.[2025·四川成都石室中学月考] 2024年10月15日,巴中市人大代表平昌代表团举行2024年“集中听取民意日”活动,与选民“零距离”接触。选民代表就教育医疗、城市建设、民生改善等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人大代表们认真倾听、仔细记录,并就选民提出的问题现场进行了探讨。这彰显了 ( )①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管用的民主 ②我国根本政治制度具有显著优越性 ③人大代表注重履职实效,为民代言 ④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2.[2025·河北秦皇岛调研] 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深入推进人大预算审查监督重点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改革工作,更好保障党中央重大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更好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全国人大常委会推进人大预算审查监督工作( )①需要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②是基于全国人大常委会可以代行全国人大的监督权③有助于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坚持依法行政,树立权威 ④说明党的意志必须通过权力机关才能上升为国家意志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3.[2025·广东江门期中] 为了适应我国人口发展新形势,充分开发利用人力资源,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该决定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由此可见 ( )①全国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决定权 ②全国人大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③全国人大常委会与时俱进、科学履职 ④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全国人大的执行机关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4.[2025·辽宁大连调研]国务院关于《辽宁省国土空间 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国函〔2024〕49号 辽宁省人民政府、自然资源部: 你们关于报请批准《辽宁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的请示收悉。现批复如下: 一、原则同意自然资源部审查通过的《辽宁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由以上内容可知,我国 ( )①中央和地方在法定范围内行使各自的权力 ②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决定着国家的结构形式 ③中央和地方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划分职权 ④国家管理形式是单一制,地方服从中央的领导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5.[2025·河北衡水调研] 近代以来,为了解决“建立什么样的政治制度”这个历史性课题,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辛探索。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建立起人民代表大会制度。70年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党领导人民创造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提供了重要制度保障。材料说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①在社会主义制度中具有根本性意义 ②是中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重要制度载体 ③在我国发展中展示了巨大的制度功效 ④是中国人民掌握自己命运的必然选择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6.[2025·云南曲靖期中] 近年来,C市人大常委会在本地多次开展“司法公正行”活动,积极监督、支持人民法院创新工作机制,提高法院审判工作的公信度;监督、支持人民检察院加大反贪污贿赂工作力度,提高查办水平。C市人大常委会之所以能监督、支持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是因为 ( )①人大常委会是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工作的领导者②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由人大产生,要对人大负责③促进司法公正是人大常委会和“两院”的共同职责④宪法和法律赋予了人大常委会对“两院”的监督权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题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答案二、非选择题17.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是新时代的硬道理。2024年以来,Z市人大常委会全面贯彻党中央决策和省委、市委工作部署,围绕生态环境、乡村振兴、重点项目、保障改善民生等大事要事主动担当作为。 为推动全市和美乡村建设在全省走在前列,Z市人大常委会将制定《Z市和美乡村建设条例》列入2024年立法计划,深入县区、乡镇、村社开展调研,确保条例广泛集中民智、具有较强可操作性;围绕社会关注热点,依法有效行使职权,及时作出决议决定,并精准聚焦、靶向监督,以高效能监督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之家(联络站)作用,推动代表常态化“进家入站”联系群众,实现代表培训、履职交流、述职评议在“家”,联系选民、体察民情、征求民意靠“家”。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分析Z市人大常委会是如何推动当地高质量发展的。18.[2025·福建宁德期中]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4年6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参加全国科技大会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并发表讲话,强调科技现代化对中国特色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并为我国科技工作指明方向。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地方人大常委会贯彻讲话精神,履行职责,推动科技创新和高质量发展,为建设科技强国贡献力量。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专注于科技创新和人工智能立法,特别是针对伦理、道德、安全等核心问题,以完善科技法律体系。其修订科学技术普及法,促进科普与科技创新的融合,支持科教兴国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通过审议国务院报告和执法检查等方式,形成监督合力,解决科技创新问题。全国人大代表深入调研,推动科技自立自强和高质量发展。地方人民代表大会也通过立法支持科技创新,如河北省和北京市通过数字经济促进条例,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法治支持。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说明如何以法治之力推动科技创新,建设科技强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12课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pptx 第12课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作业正文.docx 第12课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作业答案.docx 第12课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听课正文.docx 第12课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听课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