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年高中地理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4.1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课件(54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2026年高中地理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4.1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课件(54张)

资源简介

(共54张PPT)
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
课程标准和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
绘制示意图,解释各类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1、了解地球上的主要水体,知道海洋水和陆地水的区别,理解陆地水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生产与生活的重要作用。
2、能够理解并分析河流的五种补给形式。
3、能够绘制河流水和湖泊水、河流水和地下水相互补给的示意图,解释河流水和湖泊水、地下水以及冰川积雪之间的关系。
学习目标
1990
2000
2010
2016
咸海位于中亚,水域面积曾达7万平方千米,是世界第四大湖泊。20世纪60年代以来,咸海水域面积不断缩小。1987年,咸海分成南北两部分。1998年咸海水域面积缩小至2.98万平方千米,在世界大湖中仅排名第八位,目前咸海水域面积仅数千平方千米。
20世纪60年代以来,咸海为什么会急剧萎缩?
新课导入
CONTENTS
02
01
目录
陆地水体
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
terrestrial water body
the interrelationship of land water bodies
陆地水体
terrestrial water body
第一节 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
terrestrial water bodies and their relationships
01
类型 字母 主要环节
海陆间循环 __ ①_____、②_________、③降水、④地表径流、⑤_____、⑥地下径流
陆地内循环 __ ①蒸发、⑦_________、③降水
海上内循环 __ ①蒸发、③_____
大气圈
水汽输送
B
蒸发
水汽输送
下渗
A
植物蒸腾
C
降水
水循环:
(1)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_______、岩石圈、生物圈中,通过蒸发(蒸腾)、
_________、降水、下渗、径流等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2)水循环的类型:
(3)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①维持全球 ,促进水体更新; ②促进 和能量转换;
③不断塑造 ; ④影响全球的 。
地表形态
水量动态平衡
物质迁移
气候和生态
【温故】复习“水循环”
连续但不规则
水圈:水在地理环境中以气态、固态、和液态三种形式相互转化,形成各种水体,共同构成了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形态
空间分布
固、液、气
海洋、陆地、大气
1.水圈
知识补充
存在形态
气态
液态
固态
数量最少
但分布最广
数量最大
分布次之
仅高纬、高山或特殊条件下
存在空间
海洋水
陆地水
大气水
96.53%
供应人类
所需的淡水
2.水体的分类
知识补充
性质
淡水
咸水
水圈的构成示意图
1.说出水圈的构成。
3.人类目前可以低成本利用的淡水有哪些?
2.陆地水体的组成有哪些,在全球水储量中的占比如何?
海洋水、陆地水
湖泊、冰川、沼泽、地下水等,占全球水储量的3.47%
河流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
1. 陆地水体的组成
读 图
2.陆地水体受自然环境的制约
气候湿润的地区河网密度大水量丰富
河网
冰川
气候寒冷的高海拔、高纬度地区冰川发育
地势较低的地区容易积水形成湖泊或沼泽,断陷凹地可形成较大湖泊
湖泊
分析贝加尔湖的演化过程,并推测湖泊变化趋势。
贝加尔湖——世界上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泊
贝加尔湖是2500万年前地壳断陷形成的湖泊。现阶段,区域构造运动活跃,多地震和温泉,湖盆每年展宽约2厘米,目前水域面积约3万平方千米。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平均水深约700米,最深处超过1600米,目前仍在不断加深。贝加尔湖纬度较高,冬季封冻期长,蒸发量小。贝加尔湖是世界上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泊,水量达23.6万亿立方米,超过了北美五大湖的总和,是长江年径流量的25倍。
由于地壳断陷而形成构造盆地,积水形成贝加尔湖。
湖泊不断加深
3.陆地水体的作用
影响自然环境
①河流、湖泊、沼泽对周边气候具有调节作用
②冰川、河流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动力
温差(日较差、年较差)减小
空气湿度增大,可能降水量增大
塑造冰川地貌
塑造河流地貌
和喀斯特地貌
涵养水源、调节流量、蓄洪防旱、降解污染、净化水质、美化环境、为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地等。
3.陆地水体的作用
与人类活动关系密切
⑴为人类活动提供淡水资源。
⑵具有航运、发电、水产养殖、
生态服务等。
工农业生产用水、生活用水等
航运
发电
水产养殖
生态服务
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
the interrelationship of land water bodies
第一节 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
terrestrial water bodies and their relationships
02
1.读图,说出图中国主要的陆地水体类型
2.陆地水体之间存在何种联系?
3.河流在其中发挥着什么作用?
4.假设河流水位与湖泊水位有差异,
分析它们之间的补给关系。
思考:
大气降水
陆地水体之间存在水的交换和转换
1.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
湖泊水
冰雪融水
河流水
生物水
土壤水
地下水
河流呈线状且流动性好,是连接其他水体的纽带。
1.雨水补给
降雨量的大小
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 
补给季节?
主要影响因素?
主要分布地区?
普遍,尤以东部季风区最典型
夏秋季节
材料:每年5月到10月,是东南亚雨季。湄公河涨水,河水进入洞里萨湖,湖泊面积能增加到1.6万平方千米,水量达到80立方千米,从而大大减轻了湄公河下游地区的洪水威胁。11月到翌年3月,是东南亚旱季。湄公河水位降低,湖水进入湄公河,湖泊面积退缩到2400平方千米,水量骤减;因此湄公河水位在旱季不会降得太低,有利于维持航行并保证下游地区灌溉。
右图分别为洞里萨湖与湄公河、该区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
降水(mm)
气温(℃)
月份
读 图
1.说出洞里萨湖水量的季节变化特点。
2.湖泊水与河水的相互补给
雨季:
旱季:
2.绘制示意图,推测洞里萨河流向的季节变化。
材料:每年5月到10月,是东南亚雨季。湄公河涨水,河水进入洞里萨湖,湖泊面积能增加到1.6万平方千米,水量达到80立方千米,从而大大减轻了湄公河下游地区的洪水威胁。11月到翌年3月,是东南亚旱季。湄公河水位降低,湖水进入湄公河,湖泊面积退缩到2400平方千米,水量骤减;因此湄公河水位在旱季不会降得太低,有利于维持航行并保证下游地区灌溉。
右图分别为洞里萨湖与湄公河、该区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
季节变化较大;
雨季(每年5至10月)水量较大;
旱季(11月至翌年3月)水量较小
降水(mm)
气温(℃)
月份
读 图
1.说出洞里萨湖水量的季节变化特点。
2.湖泊水与河水的相互补给
绘 图
2.绘制示意图,推测洞里萨河流向的季节变化。
5月到10月是东南亚雨季,降水丰沛,湄公河涨水补给洞里萨湖,洞里萨河由东南流向西北
11月到翌年3月是东南亚旱季,降水较少,湄公河水位下降,洞里萨湖补给湄公河,洞里萨河由西北流向东南
雨季:
旱季:
河水补给湖泊
湖泊补给河水
“削峰补枯”
2.湖泊水与河水的相互补给
人工湖泊——水库
可人为调节河流径流
汛期蓄水,减小水库下游流量,减小洪涝可能;
枯水期放水,缓解下游旱情。
思 考
3.所有河流与湖泊都是相互补给吗?
河流源头,山地湖泊补给河流
在内流区,许多河流最终注入湖泊
河流补给湖泊
湖泊接纳了大气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并暂时储存起来。
位于河流中下游的湖泊,洪水期蓄积部分洪水,削减、延缓干流洪峰,枯水期补给河流,对河流径流起着调节作用。
位于河流源头,山地湖泊补给河流。
人工湖泊——水库,可人为调节河流径流。
总 结
类型 字母 主要环节
海陆间循环 __ ①_____、②_________、③降水、④地表径流、⑤_____、⑥地下径流
陆地内循环 __ ①蒸发、⑦_________、③降水
海上内循环 __ ①蒸发、③_____
大气圈
水汽输送
B
蒸发
水汽输送
下渗
A
植物蒸腾
C
降水
水循环:
(1)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_______、岩石圈、生物圈中,通过蒸发(蒸腾)、
_________、降水、下渗、径流等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2)水循环的类型:
(3)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①维持全球 ,促进水体更新; ②促进 和能量转换;
③不断塑造 ; ④影响全球的 。
地表形态
水量动态平衡
物质迁移
气候和生态
【温故】复习“水循环”
知识解密
咸海面积急剧萎缩的原因?
自然原因:气候变暖,咸海的水蒸发量增大,咸海水量减少 ,面积缩小。
人为原因:
由于中亚人口增多,阿姆河、锡尔河流域过度发展灌溉农业,加上不合理灌溉,导致流入咸海的水量减少,面积迅速缩小;
大面积农垦,导致植被破坏严重 ,涵养水源的能力下降。
2.乙水文站洪峰流量峰值小于甲水文站,主要是因为甲、乙水文站之间(  )
A.河道淤积 B.河谷变宽 C.湖泊分流 D.湖水补给量减小
1.此次局地暴雨可能出现在图a中的(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下图示意流域水系分布(a )和该流域内一次局地暴雨前后甲,乙两水文站观测到的河流流量变化曲线(b ),读图完成1-2 题。
D
C
读不同水体之间相互补给关系示意图,完成(1)~(3)题。
(1)在下列月份中,箭头a代表的补给主要发生在(  )
A.1~2月 B.3~4月
C.6~7月 D.11~12月
(2)甲代表的水体类型是(  )
A.冰川水、地下水 B.雨水、地下水
C.雨水、海洋水 D.海洋水、冰川水
(3)如果在洞庭湖区进行大规模退耕还湖,可导致(  )
A.长江丰水期a变小,长江枯水期b变大
B.长江丰水期a变小,长江枯水期b变小
C.长江丰水期a变大,长江枯水期b变小
D.长江丰水期a变大,长江枯水期b变大
C
B
D
随堂检测
冰川和积雪融水是河流的重要补给,补给水量随着气温变化而变化。
1.分别指出阿克苏河与松花江汛期出现的季节。
2.松花江3-5月径流量变化的成因是什么?
思 考
3.两条河流6-8月的径流量变化成因相同吗?
冰雪融水补给
冰川和积雪融水是河流的重要补给,补给水量随着气温变化而变化。
1.分别指出阿克苏河与松花江汛期出现的季节。
阿克苏河:夏汛
松花江:春汛+夏汛
2.松花江3-5月径流量变化的成因是什么?
松花江流域冬季积雪量大,3-5月气温回升,积雪融化,汇入松花江,形成春汛
思 考
冰川和积雪融水是河流的重要补给,补给水量随着气温变化而变化。
3.两条河流6-8月的径流量变化成因相同吗?
阿克苏河:6-8月气温高,高山永久积雪(冰川)融水量大,汇入河流,河流径流量大,形成夏汛
松花江:6-8月,降水量增多,径流量增大,形成夏汛,属于大气降水补给
思 考
3.永久性冰雪融水补给
1—2月份有什么现象,可能是什么原因?
4、5月份河流的径流量怎么会减少呢?
补给季节?
主要影响因素?
主要分布地区?
太阳辐射;气温变化;积雪和冰川储量
西北和青藏地区
夏季
气温低于0℃,河流结冰,断流。
4、5月份,积雪融化殆尽,而冰雪尚未消融。
4.季节性冰雪融水补给
双汛期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
春汛
夏汛
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雨水补给
春季
补给季节?
主要影响因素?
主要分布地区?
气温高低、积雪多少、地形等
我国东北地区
5.地下水与河水的相互补给
地下水位
河流
河流
地下水位
判断下图哪个是河流的丰水期哪个是枯水期?理由是什么?
河流水位高于地下水位
河流补给地下水
一般为河流的丰水期
河流水位低于地下水位
地下水补给河流
一般为河流的枯水期
使得部分河流在涨水时水位不至于过高,在没有雨水补给时也能长流不断。
俗话说
请分析这种说法是否科学
陆地各水体之间存在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井水是地下水的一种,它与河流水之间具有相互补给的关系,所以“井水不犯河水”的说法是不科学的
有些河流水与地下水之间并不一定存在互补关系,如黄河下游、长江荆江段均为“地上河”,只存在河流水补给地下水的情况。
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后,带来大量泥沙,进入下游华北平原后,河道变宽,水流减慢,泥沙淤积,河床抬高,成为“地上河”。
河流与地下水
分析黄河下游成为地上河的原因?
无论何季节,“地上河”河段河床都高于地平面,都是黄河补给地下水。
学以致用
下图为某河段汛期和枯水期河流水位及潜水位(指埋藏在第一个隔水层之上的地下水水位)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下面四幅图中,能反映上图中水体相互关系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该河段最可能位于(  )
A.长江下游
B.湄公河中游
C.密西西比河上游
D.黄河下游
D
A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汛期和枯水期河流水位都高于潜水位,即河流水总是补给地下水;而图中四个选项中,②④表示河流水与地下水相互补给,①表示河流水总是补给地下水,③表示地下水总是补给河流水。第(2)题,黄河下游河段为“地上河”,河流水位总是高于两岸的潜水位,故河流水总是补给地下水。
等潜水位线的判读
知识拓展
将潜水位海拔高度相等的点连成的线。
数值大,潜水水位高,数值小,潜水水位低。
等潜水位线稀疏,流速慢;等潜水位线密集,流速快。
定义:
特点:
流向:
垂直于等潜水水位线由高处往低处流。
A
B




地下水与河湖的互补关系
方法一∶
左图中作与河流垂直的辅助线和潜水等水位线相交于①②③点。



尝试判断右图等值线弯曲处的的水体补给关系。
潜水水位比两侧较高,河水补给潜水。



⑤=⑥ < ④
可看出数值的大小∶①<②=③,
由此可判断图中等值线弯曲处的潜水水位比两侧低,因此是潜水补给河水。
方法二∶分别画出图中河流两侧潜水的运动方向。
地下水与河湖的互补关系
潜水补给河水
河流补给潜水
左岸河流补给潜水,右岸潜水补给河流


补给类型补给季节主要影响因素我国分布地区径流示意图雨水补给(大气降水)永久性冰雪融水季节性积雪融水湖泊水地下水雨季(夏秋为主)降水量的多少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年际变化普遍,尤以东部季风区最为典型夏季气温高低、积雪多少地形状况东北地区春季太阳辐射、气温变化、积雪和冰川储量西北、青藏高原地区全年(最稳定补给)湖泊水与河水的相对水位(高补低)地下水与河水的相对水位(高补低)普遍河流补给类型总结中国河流的补给状况
东北山区冬积雪,春融水,河流形成春汛。
长江中下游地区的许多湖泊,对长江及其支流的洪水起调节作用
西南地区喀斯特地区的河流与地下暗河相互补给
西北地区高山夏季冰川的融水补给的流量最大
判断西北地区,西南地区,东北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河流补给方式。(除了天然降水以外)
判断河流的补给类型——“四看法”了解影响科罗拉多河径流的因素
科罗拉多河发源于美国西部的落基山脉,其源头海拔超过3000米,自东北向西南流入太平洋,全长2300多千米。上游山区年均降水量400-500毫米,贡献了86%的河流径流量;下游地处温带半干旱和干旱区,年降水量不足100毫米。科罗拉多河年内径流量变化显著,夏季径流量占全年的70%,干流上陆续修建了胡佛大坝等多座水坝。右图为科罗拉多河流域图。
了解影响科罗拉多河径流的因素
上游:冰雪融水、山地降水;下游:地下水。
科罗拉多河发源于落基山脉,源头海拔高,冬春季节受西风影响,降水较多,
上游及源头地区冰雪量大,夏季,气温显著升高,冰雪融水量大,径流量大。
建成前,大坝以下河段流量的年际变化大;建成后年际变化减小,更为平缓。
原因:水库具有拦蓄洪水、抬高水位、调节径流的作用。
1.说出科罗拉多河上游和下游河流的主要补给。
2.推测科罗拉多河夏季径流量较大的原因。
3.比较胡佛大坝建成前后大坝以下河段流量的年际变化特征。
思 考
第一节 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
terrestrial water bodies and their relationships
典例剖析
2020年7月长江流域汛情严峻,险情不断。湖北是长江流域防汛压力较大的省级行政区,其省级行政中心武汉的汛情受到多方面影响,呈现出江汛、山洪、湖涝、城市渍水汇集的特点。下图是武汉和长江水位的关系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武汉湖涝严重,其上涨的湖水来源主要是(  )
①地表径流 ②大气降水 ③地下水 ④冰川融水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2)为缓解武汉城市渍水,应采取的措施主要是(  )
A.开闸放水入江 B.水泵抽水入江
C.屋顶绿地涵水 D.疏通城市湿地
D
B
解析:第(1)题,由于湖泊地势低于周边地区,大气降水形成的地表径流可以直接注入湖泊,①正确;雨季时,大气降水可直接提高湖泊水位,②正确;长江水位高,长江水可通过地下透水砂层渗入湖中,③正确;附近无高大山脉,故无冰川融水补给,④错误。故D项正确。第(2)题,汉口站水位高于武汉平均地面高度,开闸放水易导致江水进入加剧内涝,A项错误;长江水位高于武汉平均地面高度时,通过水泵抽水入江可有效排出市内的渍水,B项正确;屋顶绿地少,土层厚度小,涵养水源能力弱,屋顶绿地涵水不足以作为灾情发生以后的治灾措施,C项错误;由于长江水位较高,城市湿地普遍积水,疏通城市湿地,并不能起到明显的排泄洪水、减轻灾情的作用,D项错误。
1.该湿地“双峰型”流量特征的形成,主要依赖于( )
A.地下水与降雨的叠加补给 B.季节性积雪融水持续补给
C.冻土融水与降水的时空组合 D.湖泊沼泽的均匀调蓄作用
C
若尔盖湿地地处四川、甘肃和青海省交界,位于川西高原北端的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境内,是我国第一大高原沼泽湿地。若尔盖湿地是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受全球变暖等因素的影响,若尔盖湿地月平均流量的变化呈“双峰型”分布。下图为1981—2015年若尔盖湿地月平均流量、月降水量变化趋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应用迁移一】湄公河的补给方式
每年5到10月雨季时,湄公河涨水,河水进入洞里萨湖,湖泊面积能增加到1.6万平方千米,水量达到80立方千米,从而大大削减了湄公河的洪峰流量,减轻了湄公河下游地区的洪水威胁。旱季时,湄公河水位降低,湖水进入湄公河,湖泊面积退缩到2400平方千米,水量骤减,因此湄公河水位不会降得太低,有利于维持航行并保证下游地区的灌溉。
指出湄公河有哪些补给类型、补给季节及影响因素。
①雨水补给,主要补给季节在雨季(夏秋为主),主要影响因素有降水量(多少,季节、年际变化)。
②湖泊水补给,全年均有补给,主要影响因素有湖泊水位和河流水位的高低关系。
【应用迁移二】区分冰雪融水和季节性积雪融水
阿克苏河发源于天山山脉,是塔里木河支流中流量最大的河流。松花江位于我国东北地区,是黑龙江在中国境内最大的支流。
(1)说明阿克苏河的主要补给方式、径流量的变化特征及夏汛产生原因。
补给方式:冰雪融水。
变化特征:径流量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形成夏讯),且年内变化较大。
夏汛产生原因:位于高山永久积雪地区,夏季气温高,冰川融水量大, 河流径流量大。
【应用迁移二】区分冰雪融水和季节性积雪融水
阿克苏河发源于天山山脉,是塔里木河支流中流量最大的河流。松花江位于我国东北地区,是黑龙江在中国境内最大的支流。
(2)说明松花江的主要补给方式、径流量的变化特征及春汛产生原因。
补给方式:季节性积雪融水(春季)、雨水(夏季)。
变化特征:有春讯和夏汛两个汛期, 春汛期间河流径流量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春汛产生原因: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纬度高,冬季积雪多,春季气温回升快,积雪融化,河流出现春汛。
【应用迁移二】区分冰雪融水和季节性积雪融水
阿克苏河发源于天山山脉,是塔里木河支流中流量最大的河流。松花江位于我国东北地区,是黑龙江在中国境内最大的支流。
(3)比较冰川和积雪融水补给的异同点。
同:气温高低都会影响冰川、积雪融水的数量和速率。
异:积雪融水补给发生在春季,春季气温回升,积雪融化,形成春汛;冰川融水补给主要发生在夏季,夏季气温高,冰川冰原等地储备的冰雪融化,形成夏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