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周口市川汇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B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南省周口市川汇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B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河南省周口市川汇区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B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2分。
1.下列物理量的单位,不是用物理学家的名字表示的是(  )
A. 力 B. 压强 C. 功 D. 速度
2.小明骑自行车时遇到危险情况,为了减少向前翻车的可能,他应采取的措施是(  )
A. 仅前轮制动 B. 仅后轮制动 C. 前、后两轮均制动 D. 前、后轮均不制动
3.下列有关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用力推车没有推动,人对车也做了功
B. 足球在水平地面上滚动时重力对足球没有做功
C. 运动员举起杠铃在空中静止不动时对杠铃做了功
D. 学生背着书包在水平路面匀速前进时对书包做了功
4.关于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飞机能在高空飞行是利用了浮力 B.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机械能一定不变
C. 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力,也可以省功 D. 船闸是利用了连通器的原理制作而成的
5.如图所示,一铁块吸附在竖直放置的足够长的磁性平板上,在竖直向上拉力F的作用下,铁块以速度v竖直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磁性平板对铁块的吸引力和铁块对磁性平板的吸引力是一对平衡力
B. 拉力F和磁性平板对铁块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C. 若铁块所受的吸引力突然消失,则它也不受摩擦力
D. 若铁块以速度2v竖直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拉力F将变大
6.如图所示的工具中,正常使用时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
A. 瓶盖起子 B. 食品夹
C. 筷子 D. 托盘天平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分。
7.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柱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分别装有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a、b是体积相等的两个小球,a球漂浮在液面上,b球沉没在容器底。甲液面高于乙液面,且两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相等。则(  )
A. 两种液体的密度ρ甲<ρ乙 B. 两种液体的质量m甲=m乙
C. 两个小球所受的重力Ga>Gb D. 两个小球所受的浮力Fa<Fb
8.搬运工人为了将笨重的物体装进汽车车厢,常使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把物体从斜面底端匀速推上顶端,已知斜面长5m,高2m,物体重1000N,沿斜面向上的推力为500N。下列判定正确的是(  )
A. 推力所做的功是2500J
B. 斜面的机械效率为80%
C. 物体受到斜面的摩擦力为200N
D. 物体在斜面上运动的过程中受3个力的作用,而且这三个力是平衡的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4分。
9.“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这是唐代诗人孟浩然《春晓》中的诗句,用物理知识可以解释:“花落”是指花瓣落地,实际上是由于花瓣受到的______力的作用,该力的方向是______。
10.清明假期,海南天气炎热,教育局提醒广大中小学生一定要牢记防溺水安全常识,特别是不要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因为看似平静的水面下往往暗藏水流“旋涡”,水流“旋涡”内的水流速______,压强______,容易将附近的人“吸”进去,造成溺水事故。
11.小悦用塑料瓶等材料,制作了一个潜水艇模型。他把潜水艇模型放入装有水的盆中,模型在水中漂浮,如图所示。若要实现潜水艇模型下沉,小悦必须从进气(排气)管口处 (选填“吹”或“吸”)气, (选填“增大”或“减小”)潜水艇模型自身的 力。
12.如图所示,一人手持大气球站在转盘上,松开气嘴,让气球沿垂直转盘半径方向喷气,人与转盘就会反向转动。在A、B两点中,人站在 (选填“A”或“B”)点进行上述实验更容易转动。除此之外,请你再提出一个可以加快转盘转速的方案: 。
13.在容积为100mL的杯中先放入一个小球,再倒入45g的植物油或54g的水都恰能将杯装满。倒入植物油时小球沉在杯底,倒入水时小球的状态是______(选填“沉底”、“悬浮”或“漂浮”)。小球的体积为______cm3,密度为______kg/m3(ρ植物油=0.9g/cm3)。
14.如图所示,这是蹦床运动员比赛时的情境。思考这项运动中涉及的物理知识,请参照示例回答问题。
【示例】问题:从最低点到达最高点的过程中,运动员的动能和重力势能如何变化?
回答:动能先增大后减小,重力势能增大。
请从力学角度提出一个问题并回答。
问题: ?
回答: 。
四、作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分。
15.如图(a)所示的多功能夹,其中AOB可以看成一个杠杆,其简化示意图如图(b)所示。请在(b)图中画出使用该多功能夹时,作用在A点的最小动力F1及阻力F2的为臂l2。
16.一辆汽车不小心陷进了泥潭中,司机按图所示的方法安装滑轮,可将汽车从泥潭中拉出,请你在图中画出滑轮绳子中最省力的绕法。
五、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9分。
17.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时,同学们利用小桌、砝码、海绵等器材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同学们是通过观察______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甲、乙、丙三个图的实验中,压力效果最明显的是______图。
(2)观察比较甲、乙两图所示的实验,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______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在物理学中,用______来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
18.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时,根据生活经验,同学们先提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A:可能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猜想B:可能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
猜想C:可能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同学们利用一个物体、弹簧测力计、水、盐水和细线,做了如图所示实验。
(1)进行实验前,应将弹簧测力计沿______方向放置,然后对弹簧测力计进行调零。
(2)通过实验A和C,可知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大小是______N;通过分析比较A、C、D实验,可以验证猜想______(选填“A”“B”或“C”)是错误的;通过分析比较______三次实验可以得出液体密度相同时,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浮力越大的结论。
(3)该实验测出的盐水密度是______kg/m3()。
(4)同学们进一步思考后又想出了一种测饮料密度的方法,利用大小两个圆柱形桶依次完成了图F所示的a、b、c三步实验,其中bc两次小桶中饮料和水的______(选填“质量”或“体积”)相同,则饮料密度的表达式:ρ=______(用图F中测量的h1、h2、h3及ρ水表示)。
19.如图所示,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小敏选用了下面的器材:杠杆、支架、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线和质量均为50g的钩码若干个。
(1)实验前为了方便测量力臂,应将杠杆调节到______位置平衡,将杠杆的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如图甲所示,这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选填“左”或“右”)端调节;杠杆水平平衡后,在实验过程中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再次调节两侧的平衡螺母。
(2)经过实验,获得了如表数据:
实验号 动F1/N 动力L1/cm/ 阻力F2/N 阻力臂L2/cm
1 0.5 10 1 5
2 2 15 1.5 20
3 1.5 10 3 5
a.根据实验数据可得出杠杆平衡条件是:______(用公式表示)。
b.小敏多次测量并记录数据的目的是:______。
(3)用弹簧测力计在a处竖直向下拉,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当弹簧测力计向右侧慢慢倾斜时(如图丙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逐渐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这是因为______。
(4)请根据杠杆平衡条件思考,要使一个车轮滚上台阶(如图丁所示),应沿着______(填写字母)方向推车轮最省力。
六、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8分。
20.竹筏漂流是许多地区的旅游项目之一。现有一竹筏,质量为58kg,体积为0.7m3。(g=10N/kg,水的密度ρ=1.0×103kg/m3)求:
(1)竹筏的重力;
(2)不载人时,竹筏漂浮于水中时受到的浮力;
(3)为安全起见,竹筏最多能有一半体积浸入水中,若每名乘客的重力均为500N,求该竹筏最多能载的人数。
七、综合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分。
21.某起重机的滑轮组结构如图所示,起重机将质量为60kg钢板匀速提升到2m高的桥面上,用时间为10s,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不计钢丝绳的重力和摩擦,g取10N/kg)。求:
(1)对物体做的有用功;
(2)拉力F的功率;
(3)若利用此滑轮组吊起质量为30kg的物体,机械效率多大(保留2位小数);
(4)请写出一条提高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建议,并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加以解释。
1.【答案】D
2.【答案】B
3.【答案】B
4.【答案】D
5.【答案】C
6.【答案】A
7.【答案】AD
8.【答案】AB
9.【答案】重 竖直向下
10.【答案】大 小
11.【答案】吸
增大


12.【答案】A
可以换用更大的气球或减小转盘的质量,也可以减小转盘与轴之间的摩擦

13.【答案】漂浮 50 0.92×103
14.【答案】运动员向下压蹦床后,为什么会向上运动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运动员给蹦床一个向下的力,蹦床给运动员一个向上的力

15.【答案】解:(1)过支点O作阻力F2的垂线,可得阻力臂l2;
(2)由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可知,在阻力跟阻力臂的乘积一定时,动力臂越长,动力越小;图中支点在O点,因此OA作为动力臂l1最长;动力的方向应该向下,过点A垂直于OA向左作出最小动能E1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16.【答案】解:由一只定滑轮和一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最省力是绕法就是由3段绳子来承担总的阻力,绳子先系在动滑轮的左边挂钩上,然后绕过左边的定滑轮,再绕过动滑轮。如图所示:

17.【答案】海绵凹陷程度;乙; 压力; 压强
18.【答案】竖直; 2;C;A、B、C(A、B、D); 1.2×103; 体积;
19.【答案】水平;右;不能; F1L1=F2L2;寻找普遍规律; 变大;当弹簧测力计向右侧倾斜时,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力臂减小,支点左侧力与力臂的大小不变,则拉力变大; B
20.【答案】解:(1)竹筏的重力为:
G竹筏=m竹g=58kg×10N/kg=580N;
(2)竹筏漂浮于水面,受到的浮力等于其重力:
F浮=G竹筏=580N,
(3)竹筏一半的体积浸入水中时,排开水的体积:
V排′=0.5V总=0.5×0.7m3=0.35m3,
此时竹筏受到的浮力:
F浮′=ρ水gV排′=1×103kg/m3×10N/kg×0.35m3=3.5×103N,
竹筏仍然漂浮,则人的总重力:
G总=F浮′-G竹筏=3.5×103N-580N=2920N;
所以,该竹筏最多能载的人数:
n人===5.84人,所以最多为5人。
答:(1)竹筏的重力为580N;
(2)不载人时,竹筏漂浮于水面受到的浮力为580N;
(3)该竹筏最多能载5人。
21.【答案】对物体做的有用功为1200J;
拉力F的功率为150W;
若利用此滑轮组吊起质量为30kg的物体,机械效率为66.67%;
增大被提升的物体重
第1页,共1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