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声现象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八年级物理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二章 声现象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八年级物理上册

资源简介

第二章 声现象单元测试卷
满分:8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9小题,每小题4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 1~6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的得4分;第7~9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在公共场所,人们要轻声说话。这里的“轻”是指声音的 ( )
A.音色 B.响度 C.音调 D.频率
2.昆虫飞行时要振动翅膀,甲昆虫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200次,乙昆虫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40次,一位听力正常的人能听到飞行时发出声音的昆虫是 ( )
A.甲昆虫 B.乙昆虫 C.都能听到 D.都不能听到
3.我国的诗词文化源远流长,古诗“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中的“乡音无改”主要指声音的 (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
4.小峰在使用洗衣机为衣物脱水时发现,若放入桶内的衣物分布不均匀,会导致内筒不平衡,从而产生较大的噪声。因此在使用洗衣机时,应尽量做到衣物均匀分布,从而减弱噪声。下列实例中,减弱噪声的方法与之相同的是 ( )
A.观看电影时将手机调为静音
B.在教室周围种树
C.睡前戴上睡眠耳塞
D.道路两旁设置隔音板
5.如图是某款智能音箱,其智能语音控制系统可通过网络让用户以语音对话的交互方式点播歌曲、了解天气等,也可以对智能家居设备进行控制,比如打开窗帘、设置空调温度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智能系统可根据语音指令完成相应操作,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B.音箱靠扬声器纸盆的振动发出声音
C.当接收“大点儿声”的指令后,纸盆振动加快
D.夜深人静时播放音乐,此时的音乐属于噪声
6.小明同学在相同的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制作水瓶琴,如图所示,用小木棒敲击瓶口,为同学们演奏美妙乐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敲击水瓶琴发出的乐曲声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
B.敲击时最左侧瓶子发出声音的音调最高
C.用不同的力敲击同一个瓶口可以改变声音的音调
D.同学们听到的乐曲声是通过空气传播的
7.如图是古代青铜“鱼洗”,注入半盆水后,用双手搓把手,会发出嗡嗡声,盆内水花四溅。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水花四溅”说明发声的“鱼洗”正在振动
B.发出嗡嗡声的声源是“鱼洗”
C.“鱼洗”发出的声音能在水中传播
D.众多“鱼洗”发出的声音汇集使声音的传播速度加快
8.潜艇在水下航行时,通过声呐系统发出超声波感知附近海域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超声波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超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
C.感知附近海域情况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
D.潜艇上的舰员能够听见超声波
9.如图所示,甲、乙分别为音叉、长笛发声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音叉、长笛发出声音的音色不相同
B.音叉、长笛发出声音的响度不相同
C.音叉、长笛发出声音的音调不相同
D.音叉、长笛发出的声音都是由振动产生的
二、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0.把正在发声的音叉插入水中,会看到如图甲所示的现象,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 产生的。如图乙所示,把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听到的铃声越来越小,由此推理可以得出 不能传声。
11.如图是超声波眼镜清洁器,通电后清洁器利用超声波使眼镜的污物层剥离,从而达到清洗的目的,这说明声波能传递 。人站在旁边听到的其发出的“滋滋”声 (选填“是”或“不是”)清洁器发出的超声波。
12.如图是敲击两个不同的音叉时,示波器在相同时间内的两列波形图。由图可知,甲的音调 (选填“高于”或“低于”)乙的音调;从物理学的角度看,两个音叉发出的声音 (选填“是”或“不是”)噪声。
13.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说声音“震耳欲聋”,这是指它的 很大;我们能够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由于它们的 不同。
14.如图是王爷爷为孙子制作的一只会“吹口哨”的纽扣,先将绳子转绕缠紧,再将绳子交替拉开、收拢,就会听到“嗡嗡”的声音。此声音是由于纽扣周围空气 而产生的,并通过 传入人耳。
15.现代化的住宅,已经开始应用声纹锁,即只有特定人的声音,才能把锁打开,这种声纹锁是通过识别声音的 来判断是否开锁的;音乐老师在弹奏钢琴时,用大小相同的力按下不同的琴键,主要改变的是声音的 。(均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三、综合应用题(本题共3 小题,共20分)
16.(8分)轮船的声呐探测系统可利用超声波测海洋深度,已知超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约是 若垂直海面向海底发出超声波信号,2s后收到反射回来的超声波。试求:
(1)海洋的深度是多少
(2)若有鱼群在探测时正好经过轮船下方,鱼群距海面600 m,则轮船多少秒后接收到超声波信号
17.(8分)如图所示,火车在笔直的轨道上匀速行驶,在从山崖驶向一座长为1 km的大桥的过程中,火车头在距离桥头150 m,距离山崖775m处鸣笛,鸣笛5s 后火车头到达桥头,此时车头的司机听到来自山崖的回声。到达桥头后,火车又用50 s完全通过了该大桥。试求:
(1)火车的速度。
(2)声音的传播速度。
(3)火车的长度。
18.(4分)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不少场所的装修会考虑声学吸音效果。小明想比较几种常见装修材料的吸音性能,找来厚度相同的四种材料(聚酯棉、软木、泡沫和海绵),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桌面上放一个玻璃杯,在玻璃杯下分别放上待测试的小块材料,将悬挂在细线下的小球拉起,再释放小球去敲击玻璃杯,仔细比较玻璃杯发出的声音大小。
(1)为控制实验过程中小球敲击玻璃杯的力度相同,小明的做法应是将小球拉到 释放。
(2)小明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请将表格补充完整。
材料种类 聚酯棉 软木 泡沫 海绵
玻璃杯发声大小 最小 最大 较大 较小
最强 最弱 较弱 较强
(3)小明实验中比较的四种材料,仅从吸音性能的角度考虑,最适合用于装修隔音墙的是 。
(4)你认为影响吸音性能的因素除了材料的种类,可能还有材料的 (写出一个即可)。
一、选择题
1. B
2. C 解析频率在物理学中用物体振动次数与所用时间之比来表示,甲、乙昆虫飞行时发出声音的频率分别为 200Hz、40 Hz,多数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是 20~20 000 Hz。
3. C自解析 乡音是一个地区的人们在长期的语言交流中形成的具有独特音色特点的语音模式,它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能够体现出一个人的家乡地域特色。
4. A 5. C 6. D 7. ABC 8. ABC 9. AD
二、填空题
10.振动 真空 11.能量 不是
12.高于 不是 13.响度 音色
14.振动 空气 15.音色 音调
三、综合应用题
16.解:(1)声音从海面到海底所用的时间
由 可得,海洋的深度
△t=2t =2×0.4s =0.8s
答:(1)海洋的深度是
(2)轮船0.8s后接收到超声波信号。
17.解:(1)火车的速度
(2)司机鸣笛时车到山崖的距离为s=775 m,声音传播的路程
=1 700 m
声音的传播速度
(3)火车完全通过大桥的路程
s =v t =30 m/s×50 s=1 500 m火车的长度
=500 m
答:(1)火车的速度为30 m/s。
(2)声音的传播速度为340 m/s。
(3)火车的长度为500 m。
18.(1)同一高度 (2)吸音性能
(3)聚酯棉 (4)厚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