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一章 机械运动单元测试卷满分:8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9小题,每小题4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6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的得4分;第7~9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1.下列估测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中学生的课桌高度为1.6 m B.一瓶矿泉水的高度为 80 cmC.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2 m/s D.高速公路限速100m/s2.如图所示的情形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3.新情境 生活实际如图是某衬衫吊牌的部分信息,其中号型“170/92A”表示适穿人群的特征参数及体型。“A”表示适用于一般体型, “170”表示身高170 cm, “92”表示 ( )A.胸围92 cmB.肩膀宽 92 cmC.上臂周长 92 cmD.脖子周长 92 cm4.学校开运动会要画百米跑道,应选用的工具是 ( )A.分度值是 1m m,测量范围是0~30 cm的钢尺B.分度值是 1m m,测量范围是0~1m 的木尺C.分度值是 1 cm,测量范围是0~50 m的皮卷尺D.必须是最大刻度超过100m的刻度尺5.小华用刻度尺测量一本书的长度,五次测量的数据分别是:26.1 cm、26.2 cm、26.1 cm、28.2cm 、26.3cm,这本书的长度应记作 ( )A.26.18 cm B.26.2cm C.26.58 cm D.26.6 cm6.如图所示,用a、b两把刻度尺测同一物体长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采用a 刻度尺读数更精确些B.用a 刻度尺测量物体的方法更准确C. b 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1 mmD.用a 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为 2.20 cm7.关于误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测量时出现误差,说明一定是出了差错B.在测量时,多测量几次,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C.误差是难以避免的,所以减小误差是不可能的D.改进实验方法和采用精密的测量工具可以避免误差8.如图是短跑比赛的情景,关于运动的快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观众用“相同时间比较路程”的方法比较运动的快慢B.裁判用“相同路程比较时间”的方法比较运动的快慢C.物理学上用物体通过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来比较运动的快慢D.物理学上用物体所用时间与通过路程的比来比较运动的快慢9.甲、乙两小车从相距12m的A、B两地同时出发,沿直线相向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在第 6 s相遇B.0~8 s内,甲做匀速直线运动C.0~6s内,甲、乙的平均速度不同D.乙匀速直线运动的时间比甲少 5 s二、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0.雾霾天气真正的“元凶”是直径小于2.5μm的颗粒物,2.5μm合 m;地球的半径约为6.4×10 (填单位符号)。11.用刻度尺测量一支铅笔的长度,所得的测量结果是 9.55 cm,这把刻度 尺的分度 值 是 ;如图 所示 的 秒 表示数为 s。12.“地球同步卫星总是静止在地球某处的上空”,这是以 为参照物的。若以太阳为参照物,这个卫星应是 的。13.小明在体育毕业考试中,50 m跑的成绩是8.0s,他跑步的平均速度是 m/s;在 4×100 m接力赛中,为保证交接棒顺利进行,交接棒时两运动员要力求做到相对 。14.钢球沿 20 m长的斜面滚下后,又在水平地面上滚动25 m的距离才停止,已知钢球在斜面和地面上滚动的时间分别是 5 s 和 10 s,则钢球在斜面上的平均速度是 m/s,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m/s。15.甲、乙两辆汽车在同一段平直的公路上一起向东匀速直线行驶,当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之比是6:5时,它们行驶所花费的时间之比是4:3,则甲、乙两车运动速度之比是 。若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向 (选填“东”或“西”)行驶。三、实验题(本题10分)16.小明在“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 1m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显示了小车到达A、B、C 三处的时刻(数字分别表示“时:分:秒”)。(1)实验原理是 。(2)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 (选填“较大”或“较小”)。(3)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SAB= cm,VBC= m/s。(4)由实验可以看出,小车在下滑过程中速度越来越 (选填“大”或“小”)。四、综合应用题(本题共2小题,共10分)17.(5分)小华每天早上在公园散步,用时约 40 min,他手机上的应用程序显示他走了4 645步,距离 2 880 m。试求:(1)小华的行走速度是多少?(2)小华的步幅大约是多少米 (结果保留2位小数)(3)如果小华骑自行车的速度是 4m /s,则他骑自行车通过同样的距离用时多少?18.(5分)如图甲是某高速路段路上的一个区间测速的相关标识,区间测速通过计算车辆通过该路段的平均车速,来判定车辆是否超速。假设某汽车以图乙仪表盘中的速度 v。进入该区间测速路段,行驶了一段距离后,又以 100km/h的速度行驶了 0.2h,然后再以速度 v。继续行驶直至离开该区间测速路段。试求:(1)汽车以 100km/h的速度行驶的路程。(2)汽车在区间测速路段以速度 v。行驶的总时间。(3)通过计算判断汽车在该区间测速路段是否超速。一、选择题1. C2. B国解析 醒发面团涉及生物化学反应和物质状态的改变,而不是物体位置的改变。3. A解析 题设中要求适合人体特征参数,其他选项明显不符合人体基本特征。4. C 解析 A、B项的分度值和测量范围都太小,D项的要求比较夸张,只要掌握正确测量方法,工具不必达到被测物体的最大或最小值。5. B 国解析五次测量数据中28.2cm不属于误差范围,是测量失误,计算时应舍去。6. C 7. ACD 8. ABC9. BD 目解析 两地相距12 m,从图像分析,甲在 8 s内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 乙在前3s 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 之后乙原地静止。甲、乙在第 3 s相遇;0~6 s 内,甲、乙运动路程相等,速度也相等。二、填空题10.2.5×10 m 11.1 mm 337.512.地球 运动 13.6.25 静止14.4 3 15.9:10 西三、实验题(2)较小(3)5.000.04 (4)大四、综合应用题17.解:(1)t=40 min=2 400 s答:(1)小华的行走速度是1.2m /s。(2)小华的步幅大约是 0.62 m。(3)他骑自行车通过同样的距离用时720 s。18.解:s= vt=100 km/h×0.2 h=20 km(2)由图甲可知,区间测速的路程: 34 km;由图乙可知,仪表盘中的速度以速度 v。行驶的路程s'=s -s=34 km—20 km=14 km以速度 v。行驶的总时间汽车在该区间测速路段行驶的总时间 汽车在该区间测速路段行驶的平均速度由图甲可知,该区间测速路段限速80 km/h,85 km/h>80 km/h汽车在该区间测速路段超速答:(1)汽车以 100 km/h 的速度行驶的路程是20 km。(2)汽车在区间测速路段以速度 v。行驶的总时间是0.2 h。(3)汽车在该区间测速路段超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