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 4 节 速度的测量1【问题】请同学们回忆自己坐滑梯的感受,从滑梯顶端滑到底部的过程中,运动情况是怎样的呢 【证据】(1)实验目的坐滑梯下滑的过程中,运动得越来越快,对此过程进行研究,用小车沿斜面下滑进行模拟。在此实验中,依据公式 ,计算小车在这段时间内运动的平均速度。(2)实验前的准备①用小木块垫好斜面,调整小木块的位置,改变斜面的倾斜角度。关于斜面的倾斜角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A.若斜面倾角太大,小车下滑时间太短,不容易测量B.若斜面倾角太小,小车可能无法下滑②秒表调零,释放小车与秒表计时同时进行,两人一组,多个小组进行实验。(3)实验步骤(如图甲所示):①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金属片放在斜面底端,用 测出小车将要通过的路程s ;②用 测量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到撞击金属片的时间t ;③根据测得的s 、t ,利用公式算出小车通过斜面全程的平均速度v ;④将金属片移至斜面的中部,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端到金属片的距离s ;⑤测出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s 所用的时间t ,算出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s 的平均速度 v 。将实验测得的相关数据填入表格中:(结果保留2位小数)路程/m 运动时间/s 平均速度【分析】通过表格中记录的测量数据可以判断,小车在前半程的平均速度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全程的平均速度。【交流】小明想测量小车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后半段的平均速度,他应该将小车从斜面的 (选填“顶端”或“中点”)由静止释放,并在中点处开始计时,在小车撞击金属片时停止计时。【拓展】小华小组进行了实验创新,把小车的运动情况通过另一种办法即时测定、显现出来。如图乙所示,位置传感器利用超声波测出不同时刻小车与它的距离,计算机就可以算出小车在不同位置的速度,屏幕图像如图丙所示。通过图像可以看出小车是 (选填“匀速”或“加速”)运动的,小车到达坡底时的速度为 m/s。可以看出,不同组之间,由于调节的斜面倾角不同,测得全程的平均速度不同。即使使用同一装置,由于误差,测得的数据也有差异。2 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时斜面的倾角越小越好,以便于测量时间B.小车在下半程的平均速度 v 大于全程的平均速度 vC.小车从斜面顶端下滑时,斜面长度即为小车通过全程的路程D.测量小车在下半程的平均速度 v 时,要让小车从斜面中点由静止下滑3 笑笑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电子表显示了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的时间(数字分别表示“时:分:秒”),B点是 AC的中点。(1)根据图中信息回答(2)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 A 点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偏 (选填“大”或“小”)。第 4 节 速度的测量1.【证据】(2)①AB(3)①刻度尺 ②秒表⑤0.36 0.25 0.64【分析】小于【交流】顶端【拓展】加速 0.82. B3.(1)0.24(2)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