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四章 光现象实验题专项训练1 如图所示,小红做“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为了完成该实验,选择的器材有:一块平面镜、硬纸板、激光笔、铅笔、直尺。次数 ∠i ∠r1 15° 15°2 30° 30°3 45° 45°4 55° 55°5 65° 65°6 80° 80°(1)除上述器材外,小红还需要准备的测量工具是 。(2)在放置器材时,纸板和平面镜的位置关系是 (选填“相互垂直”“相互平行”或“成一定角度”)。(3)如图甲所示,使一束光贴着纸板沿某一个角度射到O点,经平面镜的反射,沿另一个方向射出,在纸板上用笔描出入射光 EO 和反射光OF 的径迹。改变光束入射的角度,多次实验,取下纸板,测量ON 两侧的∠i 和∠r,将数据记录在上表中,得到的结论是:反射角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入射角。(4)为了探究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小红进行了多次实验,这样做的目的是 (填字母序号)。A.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减小误差 B.正次测量,寻找普遍规律(5)在图甲中,如果让光线沿着FO 的方向射到镜面,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E 方向射出。这表明:在反射现象中, 。(6)如图乙所示,纸板ENF 是用两块纸板连接起来的,若把纸板 NOF 向前或向后折,这时在纸板 NOF 上 (选填“看得到”或“看不到”)反射光线。(7)如图丙所示,若将整张纸板向后倾斜,激光笔发出的光仍紧贴着纸板沿 EO射向镜面,则此时反射光会 (选填“在纸板上”“在纸板前方”或“被纸板挡住”)。(8)小红想到自行车的尾灯(如图丁所示)自身并不发光,但是夜晚当汽车的灯光无论从哪个方向照在它上面时,它都能将光反射回去。经了解,它是由许多角反射器组成的反光装置,则该角反射器是由 (填字母序号)组成的。A.一个平面镜 B.两个相互垂直的平面镜 C.三个相互垂直的平面镜2 利用蜡烛和薄玻璃板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所用器材有:两支相同的蜡烛A 和B、玻璃板、支架、白纸、刻度尺、火柴等。(1)用两支相同的蜡烛A 和B 做实验,主要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 关系。(2)实验中选用玻璃板作为“平面镜”来进行实验的目的是便于确定 。(3)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可以在白纸上标记“平面镜”、物和 的位置。(4)把架在支架上的玻璃板放在白纸上,沿着玻璃板在纸上画一条直线代表平面镜的位置。若玻璃板没有与白纸垂直,则所画的直线 (选填“能”或“不能”)代表平面镜的位置。(5)探究像和物的大小关系时,点燃蜡烛A 置于玻璃板前,如图乙所示,应该利用图乙中 (选填“a”“b”或“c”)的视角进行观察;然后将蜡烛B 放在玻璃板后移动,由此可初步得出: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大小相等。(6)移开蜡烛B,用白纸作为光屏放在该位置,直接观察白纸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蜡烛A 的像,可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选填“实”或“虚”)像。(7)如果将玻璃板竖直向上移动一段距离,观察到蜡烛A 的像 (选填“向上移动”“向下移动”或“不移动”)。(8)将薄木板紧贴在玻璃板背面,人眼在玻璃板前 (选填“能”或“不能”)看见蜡烛A 的像。(9)小明想确定家中穿衣镜成像的反射面,他将笔尖紧贴镜面①,如图丙所示,发现笔尖的像与笔尖之间有一段距离,说明 (选填“①”或“②”)是反射面。(10)如果玻璃板没有与水平面垂直,向左倾斜如图丁所示,蜡烛A 的像在图中的 (选填“A ”“A ”或“A ”)处;小轿车倾斜的前挡风玻璃就是利用这个原理设计的,可以防止 (选填“车内”或“车外”)物体所成的像在车的正前方干扰司机视线。光现象实验题专项训练1.(1)量角器 (2)相互垂直 (3)等于(4)B (5)光路可逆 (6)看不到(7)在纸板前方 (8)B2.(1)大小 (2)像的位置(3)像 (4)不能 (5)a (6)不能 虚(7)不移动 (8)能 (9)②(10)A 车内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