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 5节 光的色散基础过关1 .太阳光射入、射出棱镜会发生 ,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 七种颜色的光,说明太阳光是 (选填“单色光”或“复色光”)。2 中国科技馆里有一个“光线小岛”,这个展品可以让参观者观察光射向平面镜、棱镜后的情景。如图所示,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形成一条彩色光带,这种现象叫作光的 (选填“分解”或“色散”),它说明白光是由 色光混合而成的。3 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被分解为多种色光,其中偏折程度最大的色光是 ,偏折程度最小的色光是 。4 太阳光中的 外线可以用来灭菌和使荧光物质发光。5 一个物体的温度越高,它辐射的红外线就会越 ,太阳表面的温度很高,太阳光中含有大量的 线,所以晒太阳会感觉温暖;太阳光中也含有大量的 线,适量接受它的照射对于骨骼的生长有很多好处。6远处的天空中出现的美丽彩虹是光的 现象。色光的三原色是 、 、 ,手机屏幕上的丰富色彩就是由三原色光混合而成的。巩固提高7 光的色散现象属于 ( )A.光的反射 B.光的直线传播 C.光的折射 D.平面镜成像8 用红外胶片拍摄的热谱图,图上各部分的颜色不同说明它们的 ( )A.颜色不同 B.温度不同 C.硬度不同 D.含水量不同9 医院内灭菌用的紫外线灯看起来发出淡紫色的光,其原因是 ( )A.这不是紫外线灯,因为紫外线本身是看不见的B.灯管不仅发出紫外线,还发出少量的紫光C.灯管发出的紫外线与真正的紫外线不同D.上述说法都是错误的10 关于“雨过天晴,彩虹高挂”所包含的光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通过地面积水看到的“白云”是实像B.太阳光从空气射入积水中时,传播方向一定发生改变C.通过地面积水看到的“白云”,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D.蓝天中高挂的彩虹,是由光的色散形成的11 下列诗句中有关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瀑水喷成虹”,彩虹是光的色散形成的B.“潭清疑水浅”,“水浅”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C.“绿树阴浓夏日长”,树荫是光的反射形成的D.“楼台倒影入池塘”,“楼台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12 (多选)如图是鲁迅先生在《社戏》中所描写的乌篷船,它以小巧灵活的特性穿梭在水道纵横的水乡——绍兴。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岸上的树在地面上的影子的形成原理与平面镜成像原理相同B.船桨在水面处好似折断了,是光折射形成的虚像C.船篷能阻挡阳光中的紫外线对船舱中人的伤害D.小桥在水中的倒影是由光的反射所成的虚像13 小明随同父母在湖畔游玩时,看到湖畔的绿树葱葱,是因为绿叶 (选填“吸收”或“反射”)绿光,观察到茂密树荫的地面上有一个个圆形的小光斑,这些圆形小光斑是由于 而形成的太阳的像。14 盛夏,人们常使用防晒伞,主要是为了防止 (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对人体的伤害。戴着蓝色玻璃墨镜的爸爸看见湖面的荷叶是 色的。15 某小区电梯内壁是抛光的不锈钢板。电梯门打开时,小玉看到“自己”,这是由于光发生 而形成的 像,走进电梯,像会 (选填“靠近”或“远离”)她。门上的传感器通过 (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感知乘客,确定是否关门。( )16 如图是光的色散实验。实验中将一束太阳光投射到玻璃三棱镜上,在棱镜后侧光屏上的AB 范围内可以观察到不同颜色的光。(1)A处应该是 光,B处应该是 光。该实验说明:我们平时看到的自然光是由 混合而成的。(2)在该实验中,小明在测量不同色光区域的温度时,发现温度计放在 (选填“A”或“B”)的外侧时温度计示数上升得较快,说明在这一区域有一种看不见的光,这种光叫 。第 5节 光的色散基础过关1.折射 紫 复色光 2.色散 多种3.紫光 红光 4.紫5.强红外 紫外6.色散 红 绿 蓝巩固提高7. C 8. B 9. B 10. D 11. A 12. BCD13.反射 光的直线传播14.紫外线 黑15.反射 虚 靠近 红外线能力提升16.(1)红 紫 多种色光(2)A 红外线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