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 5节 跨学科实践:探索厨房中的物态变化问题【项目一】炸带鱼(1)解冻如图1所示,将冰箱冷冻的带鱼提前一晚拿出来放在自来水中解冻,冷冻的带鱼中的冰 (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水。(2)挂糊用面粉、鸡蛋、水和少许盐制作面糊,让面糊均匀地裹在带鱼上不脱落。油炸时油温比较高,面糊受热后会立即凝成一层“保护层”,使带鱼和油隔离开来,从而减少带鱼中水分的 (填物态变化名称),这样就可以保持鱼肉内的水分和鲜味,达到外酥里嫩的效果。(3)热锅烧油在干燥的锅中倒入锅体容积三分之一的油,开中火,使用外焰加热。若锅中有小水珠未擦干,加热过程中会听到“噼里啪啦”的响声,并溅出油来,这是因为水的沸点比油的 (选填“高”或“低”),锅底的水迅速升温沸腾, (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水蒸气,水蒸气上升到油面,破裂而发出响声。(4)炸制带鱼如图2所示,向油锅中放入带鱼,用筷子或夹子来回给带鱼翻面,直至带鱼表面的面糊炸成金黄色。【项目二】煮饺子(1)起锅烧水将水倒入锅中,持续加热一段时间直至水沸腾。在此过程中,为节约时间,要使用 (选填“大火”或“小火”)把水烧开。(2)下饺子打开锅盖,将饺子下入锅中,继续加热至饺子浮起。锅周围出现大量“白气”,这是锅内产生的高温水蒸气接触周围冷空气, (填物态变化名称)成小水滴形成的。(3)点水持续用小火加热一段时间(此过程可少量点入几次冷水)。沸腾后改用小火加热,是因为水在沸腾后继续吸热,温度 ,改用小火可节约燃气。如图3所示,锅里的水沸腾后,用勺子盛出一勺水,勺中水却不沸腾,此时将勺子底放入沸水中,勺中水仍不沸腾。这时勺中水的温度 (选填“能”或“不能”)达到沸点,不能沸腾的原因是 。(4)装盘关火,捞出饺子放在盘中。关火后,锅内的水继续沸腾一会儿,这是因为锅底的温度 (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水的沸点,锅内的水能从锅底 热量,继续沸腾一会儿。过了一会儿,发现盘子中的饺子变瘪,这是因为饺子里的水蒸气遇冷发生了 (填物态变化名称)。【项目三】蒸馒头(1)制作面团在家人的帮助下和面制作面团,盖上保鲜膜让面团发酵,盖上保鲜膜是为了减慢面团中的水分的 ,防止面团变干。(2)再次醒发如图4所示,将发酵好的面团排气揉光滑,切成大小合适的小面团,揉成光滑的馒头状,盖上保鲜膜再次醒发15 min。(3)起锅烧水将适量水加入锅中,用大火煮至沸腾。水沸腾前,观察到水中气泡的上升过程如图5中 (选填“甲”或“乙”)所示。(4)蒸馒头在锅中放入蒸笼后,再将馒头放进蒸笼,继续加热15~20 min。上层的馒头先被蒸熟,这是因为水蒸气在上升的过程中遇到冷的蒸笼盖时,大量水蒸气发生 (填物态变化名称)并 (选填“吸收”或“放出”)大量的热。第 5节 跨学科实践:探索厨房中的物态变化问题【项目一】(1)熔化 (2)汽化 (3)低汽化【项目二】(1)大火 (2)液化(3)不变 能 勺中水不能继续吸热(4)高于 吸收 液化【项目三】(1)蒸发(或汽化) (3)甲(4)液化 放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