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汽化和液化 同步练习(含答案)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八年级物理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3 汽化和液化 同步练习(含答案)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八年级物理上册

资源简介

第 3节 汽化和液化
基础过关
1 物质从 变为 的过程叫作汽化。 是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汽化现象。
2 物理学中,把水烧“开”的现象叫作 。
3〕(1)沸腾是液体 和 同时发生的 汽化现象。
(2)沸腾时要 热,温度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各种液体沸腾时都有确定的温度,这个温度叫作 。
4 不同液体的沸点 。同种液体在不同的大气压下,沸点 。(均选填“相同”或“不同”)
5 在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的条件是 , 。
6 蒸发只发生在液体的 。若要加快液体的蒸发,可以升高液体的 、增大液体的 ,加快液体表面上的 。
7 使气体液化的方式有两种:实验表明,所有的气体在 时都可以液化。另外,在一定温度下, 也可以使气体液化。
巩固提高
8 人们在高温的天气里会大汗淋漓,使体温不会升得太高。这是由于汗液 ( )
A.熔化吸热 B.蒸发吸热 C.液化放热 D.凝固放热
9 (多选)如图所示,在透明塑料袋中滴入几滴酒精,将袋挤瘪,排尽袋中空气后把口扎紧,然后放入80℃以上的热水中,过一会儿塑料袋鼓起;从热水中拿出塑料袋,过一会儿塑料袋又瘪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塑料袋鼓起,袋中的酒精液化了
B.塑料袋鼓起,袋中的酒精汽化了
C.塑料袋又瘪了,袋中的酒精汽化了
D.塑料袋又瘪了,袋中的酒精液化了
10 如图所示,在炎热的夏季,小雨向盛有常温饮料的杯中加入一些小冰块,一段时间后冰块变小,同时观察到杯的外壁出现一些小水珠。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杯中冰块放出热量
B.杯中饮料吸收热量
C.杯外壁小水珠的形成需要吸收热量
D.杯外壁小水珠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1 炎热的夏天,剥开雪糕包装纸时,常会看到雪糕周围冒“白气”,随后消失。该现象中所包含的物态变化依次是 ( )
A.液化、汽化 B.凝固、汽化 C.汽化、液化 D.液化、熔化
12如图所示,青藏铁路两旁插着一根根高达2m 的“铁棒”。这些“铁棒”也叫无芯重力热管,通过液态和气态之间的相互转化可将冻土层的热量单向导出地面,防止以冻土为路基的铁轨在运行时反复冻胀和融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冻土层熔化过程中放出热量
B.土壤中的水分凝固过程中吸收热量
C.“铁棒”底部的液态导热物质变成气态是汽化现象
D.“铁棒”顶部的气态导热物质变成液态是凝固现象
13 刚出水的游泳者,通常会因为水分蒸发 而感觉有点冷,此时游泳者会不由自主地蜷缩身体,这是为了 (选填“加快”或“减慢”)水的蒸发。
14 我们在电视中看到运动员受伤时,医生对着受伤部位喷涂一种药液,这种药液是沸点只有12.3℃的氯乙烷。它能迅速 (填物态变化名称),并且 热量,从而使受伤部位表层组织降温,处于麻木状态,而暂时失去痛感。
15 在干旱缺水的地区,可用塑料布收集露水,如图所示。露形成时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该物态变化过程要 热量,所以露的形成多在夜间。
16 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是在常温下用 的方法使二氧化碳气体液化后装入钢瓶里的。使用时需要注意手先握在钢瓶的木柄上,然后再打开螺帽,否则会因液态二氧化碳汽化时 大量的热量而对手造成伤害。
能力提升
17 同学们在做“探究水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
(1)如图甲所示,在组装实验装置时,应按照 (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
(2)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示数为 。
(3)当水温升高到90℃后,每隔30s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将记录的数据绘制成图像,如图丙所示。由图可知,沸腾时,水的温度 。
(4)在实验结束后,同学们想到用纸锅可以将水烧开,在水烧干之前纸锅不会被烧坏,主要原因是水沸腾需要 热,使纸锅的温度低于着火点。
第 3节 汽化和液化
基础过关
1.液态 气态 蒸发 2.沸腾
3.(1)内部 表面 剧烈
(2)吸不变 沸点
4.不同 不同 5.达到沸点 继续吸热
6.表面 温度 表面积 空气流动
7.温度降到足够低 压缩体积
巩固提高
8. B 9. BD 10. D 11. A 12. C
13.吸热 减慢 14.汽化 吸收
15.液化 放出 16.压缩体积 吸收
能力提升
17.(1)自下而上 (2)97 ℃
(3)保持不变 (4)吸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