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科学浙教版(2024)科学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摩擦力专题培优卷 答案一.选择题(共24小题)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答案 D A A B B A A C D C B题号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答案 A D B B D B D C D B A题号 23 24答案 B B一.选择题(共24小题)1.解:A、以乙为研究对象,乙水平方向受到向右的拉力 F 作用,由于乙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丙对乙有向左的静摩擦力,且此静摩擦力与 F 平衡。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乙对丙有向右的静摩擦力,故A错误。B、对甲进行受力分析,甲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若甲受到丙对它的摩擦力,则甲受力不平衡,无法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丙对甲没有摩擦力,故B错误。C、以整体为研究对象,甲、乙、丙整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水平方向受到向右的拉力F,根据二力平衡可知,地面对丙有向左的滑动摩擦力。结合选项 A 的分析,丙受到乙对其向右的摩擦力和地面对其向左的摩擦力,共两个摩擦力,故C错误。D、根据里的作用是相互的,地面对丙有向左的滑动摩擦力,那么丙对地面有向右的滑动摩擦力,故D正确。故选:D。2.解:A.当向袋内注入适量液体后,塑料袋有向下运动的趋势,而杯子内壁与塑料袋相互接触且挤压,此时杯子内壁会给塑料袋一个阻碍其向下运动的力,即静摩擦力,这个静摩擦力的方向向上,大小等于玻璃杯的重力,从而能把玻璃杯提起来,故A正确;B.塑料袋装入水后,塑料袋受到大气压力,但大气压力是作用在塑料袋的各个表面上的,它并不能直接使塑料袋与玻璃杯之间产生相互作用,从而将玻璃杯提起来,故B错误;C.塑料袋与玻璃杯壁之间并没有产生吸力,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静摩擦力来实现的,故C错误;D.提塑料袋用的力的大小等于塑料袋、液体以及玻璃杯的总重力,而塑料袋与杯壁之间的摩擦力大小等于玻璃杯的重力,所以提塑料袋用的力与塑料袋与杯壁之间的摩擦力,二者大小并不相等,故D错误。故选:A。3.解:如图,对甲、乙进行受力分析:AC、甲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到的摩擦力和绳子拉力与拉力平衡,即f′=F﹣T2;在定滑轮中,T1=T2,同时,对于乙,f=T1,而甲、乙之间的相互摩擦,即:f=f′,综合可知,T1=T2=f=f′2.5N,故A正确,B错误;B、对于定滑轮,竖直墙面对滑轮沿水平方向的拉力等于两段绳子的拉力,即:F墙=T1+T2=5N,故C错误;D、甲、乙受到的摩擦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故D错误;故选:A。4.解:A、甲图中以A为研究对象,A做匀速直线运动,在水平方向受拉力F和B对它的摩擦力作用,且f=F,又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B物体受到A物体对它的摩擦力为F,乙图中,AB同时向前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AB之间没有相对运动的趋势,B物体受到A物体对它的摩擦力为零,故A错误;B、以AB整体为研究对象,在水平方向受地面的摩擦力和拉力F,这两个力相互平衡,则f=F,所以两种情况下B物体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均为F,故B正确;CD、甲图中,A做匀速直线运动,在水平方向受拉力F和B对它的摩擦力作用,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f=F,即A物体受到B物体对它的摩擦力大小为F;乙图中A物体与B相对静止,A物体在水平方向没有力的作用,A物体受到B物体对它的摩擦力大小为为零;故C、D错误;故选:B。5.解:A、B两木块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以整体为研究对象,整体受向左的拉力F1、向右的拉力F2和两个向左的摩擦力。整体受力平衡,所以F1+2f=F2,则总摩擦力:2f=F2﹣F1=6N﹣2N=4N,f=2N;以B为研究对象,B受向左的拉力F、向左的摩擦力和绳子拉力F2而平衡,所以F=F2﹣f=6N﹣2N=4N。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6.解:A、在恒力F的拉力作用下,ABC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因此,A、B、C都受平衡力,木块A在水平方向不受拉力,因此A所受的摩擦力为0N,B不会对A产生摩擦力,故A正确;C、以A、B、C三木块整体为研究对象,由于三者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即处于平衡态,故整体受到的是平衡力,即水平方向受到的恒力F和地面作用在C上的滑动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C错误;B、以C为研究对象,由于做匀速直线运动,即处于平衡状态,水平方向受到地面向左的滑动摩擦力和B对C水平向右的静摩擦力,且此二力平衡,故B错误;D、根据题意知道,B、C间的摩擦力是静摩擦力,地面处的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故D错误。故选:A。7.解:AB.行李箱甲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受到重力和支持力是平衡力,与传送带之间没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没有受到摩擦力,故A正确,B错误;CD、行李箱乙在转弯传送带上,行李箱B运动的方向在变化,受非平衡力,所以行李箱乙还受传送带的静摩擦力,即行李箱乙受摩擦力,故CD错误;故选:A。8.解:人沿水平直道跑步,左脚后蹬时,有向后运动的趋势,则受到水平向前的静摩擦,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9.解:A.该题中没有磁性平板对铁块的吸引力的任何提示,故A错误;B.在0~2s内处于加速运动状态,即此时的拉力F大于重力和摩擦力,所以无法确定,故B错误;C.在0~6s内,先加速后匀速,所以此时的拉力是变化的,故C错误;D.由乙图可见,在2~6s铁块在竖直方向上运动时,速度保持不变,因此铁块做匀速直线运动,铁块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G、竖直向下的摩擦力f和竖直向上的拉力F,根据平衡力的特点,f+G=F,所以F=G+f=5N+2N=7N,故D正确。故选:D。10.解: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条形磁体甲的右端和条形磁体乙的左端极性无法判断,则两条形磁铁的相互作用力无法确定,甲和箱子相对地面都保持静止,无法确定箱子的运动趋势,则箱子的上下表面受到的摩擦力分析无法确定;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11.解:A、t1时刻小物块向左运动到速度为零,离A处的距离达到最大,小物块A向右滑动,并不是相对传送带向右滑动,故A错误;B、由于传送带向右运动,t2时刻前小物块相对传送带向左运动,之后相对静止,则知小物块相对传送带滑动的距离达到最大,故B正确;C、在0﹣t1时间内小物块向左减速受向右的摩擦力作用,在t1﹣t2时间内小物块向右加速运动,受到向右的摩擦力作用,故摩擦力一直向右;故C错误;D、t2之后,二者速度相等,保持相对静止,故此时二者间没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不再受摩擦力;故D错误。故选:B。12.解:把木块A由静止释放到传送带上,由于有向后运动的趋势,故受到向前的摩擦力,经过一段时间后木块随传送带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没有相对运动或相等运动趋势,故匀速直线运动时不受摩擦力,当工厂突然停电,传送带马上停止运动,木块A有向前运动的趋势,故受到向后的摩擦力,由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故加速与减速时的摩擦力大小相等且不变,故A符合题意。 故选:A。13.解:如图所示,逆时针转动瓶盖,瓶盖相对于手有顺时针转动的趋势,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手对瓶盖摩擦力方向是逆时针的,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14.解:设有n本书,将所有的书当作整体,受力分析:书受竖直向下的重力和手对书向上的静摩擦力,二力平衡,由题意知,2F静≥G书,即2μ1F≥nmg......①再考虑除最外侧两本书( n﹣2本)的其它书当作整体,受力分析:书受竖直向下的重力和最外侧两本书对中间书向上的静摩擦力,二力平衡,由题意知,2F静'≥G书',即2μ2F≥( n﹣2)mg......②由①②,解得:n≤18;故最多可以有20本书,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15.解:AB、由题意可知,当物体放到传送带上时,由于传送带与物体之间发生相对运动,会产生向右的滑动摩擦力,则弹簧会伸长一段长度,当拉力与摩擦力大小相同时,物体将保持稳定状态;当传送带的速度逐渐增大时,由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所以摩擦力的大小不再改变,故A错误,B正确;C、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与弹簧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当传送带速度逐渐增大时,摩擦力不变,弹簧的拉力不变,所以弹簧向右伸长量不变,故C错误;D、传送带顺时针转动过程中,物体相对于传送带向左运动,但摩擦力大小不变,故D错误。故选:B。16.解:将物体M置于斜面上,受到一个沿斜面向上的拉力F后,处于静止状态,且具有向下滑动的趋势,物体M受到的摩擦力是沿斜面向上,与F方向相同,两者之和等于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因而无法比较两者的大小关系。故选:D。17.解:A、由图丁可知,t=1s时小车的速度为0,处于静止状态,受到的合力为0,水平方向上受到向左的拉力F1和向右的拉力F2、静摩擦力的共同作用,这三个力的合力为0;由图可知,此时的F1=3N,F2=1N,则静摩擦力为:f=F1﹣F2=3N﹣1N=2N,方向与F2的方向相同,水平向右,故A错误;B、由v﹣t图像可知,4s~6s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合力为0;由图可知,此时的F'1=6N,F'2=3N,则f'=F'1﹣F'2=6N﹣3N=3N,方向与F2的方向相同,水平向右;t=3s时,F1大于F2,小车向左运动,小车对桌面的压力不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则受到的摩擦力不变,为3N,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故B正确;C、t=7s时,F''1=0N,F''2=2N,小车向左减速运动,小车对桌面的压力不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则受到的摩擦力不变,为3N,故C错误;D、在4到6s这个时间段,若桌面变得绝对光滑,则小车不会受到摩擦力的作用,由于此时的两个拉力不同,则小车做变速运动,故D错误;故选:B。18.解:由于用水平力F拉木块A,使A、B、C一起沿水平面向右匀速运动,即若把ABC看做一个整体,即该整体向右运动,故该整体所受的摩擦力是向左的;对于C来说,是由于A的摩擦力导致C向右运动,故A对C的摩擦力是向右的,据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C对A的摩擦力是向左的;对于C和B来说,B是在C的摩擦力的作用下向右运动,故C对B的摩擦力是向右的,同理,B对C的摩擦力是向左的。故选:D。19.解:比较甲、乙、丙三图知,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只有乙中压力大,受到摩擦力也大,而丙图匀速拉动长木板时,铁块相对于木板向后滑动,此时铁块受到向前的滑动摩擦力,与甲图相比压力没有改变,则它们的摩擦力相等,所以f1=f3<f2,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20.解:以a为研究对象,物体a静止,根据力的平衡条件可知:b对a的静摩擦力大小f1=0,否则a在水平方向所受的合力不为零,不能保持静止状态。以ab整体为研究对象,物体ab静止,处于平衡状态,根据力的平衡条件可知:f2=Fb=3N,静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右。再以abc三个物体的整体为研究对象,物体abc静止,根据力的平衡条件可知:f3=Fc﹣Fb=10N﹣3N=7N,静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左。所以f1=0,f2=3N,f3=7N。故选:D。21.解:在甲图中,以AB组成的整体为研究对象,AB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与拉力平衡,则物块A所受的摩擦力大小等于推力的大小,为20N;在乙图中,若将A、B紧靠着放在水平桌面上,接触的粗糙程度不变,压力也不变,因此摩擦力也不变,使它们一起匀速运动,因此推力与此时的摩擦力为一对平衡力,推力F2的大小也为20N。由于AB完全相同,乙图中B对地面的压力是甲、乙图中A的一半,粗糙程度不变,因而摩擦力是A的一半,即fB=10N。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22.解:容器内装有质量和深度均相同的不同液体,由图可知,V1<V2,根据ρ可知,两种液体的密度ρ1>ρ2;由p=ρ液gh可知,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p1>p2;容器质量相同,内装液体的质量相同,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相等,又因为容器材料相同,放置在同一水平桌面上,即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所以容器与桌面间的摩擦力相等,在水平方向拉力F1和F2的作用下沿桌面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拉力与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即:F1=F2。由上分析知,BCD错误,A 正确。故选:A。23.解:A、根据题意在甲图中箱子与电梯有相对运动趋势,故上行和下行过程中都受摩擦力,而乙图中箱子与电梯之间没有相对运动,也没有相对运动趋势,故与电梯之间没有摩擦力,故A错误;B、由甲图受力分析可知箱子与重力沿斜面的分力相等,故摩擦力小于重力,故B正确;C、甲图中上行时,箱子相对于电梯有向下的运动趋势,故所受的摩擦力沿斜面向上,故C错误;D、箱子在乙图水平面上受到支持力等于物体的重力,故D错误。故选:B。24.解:0~t0时刻内,物体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向右直线运动,由图乙可知拉力F逐渐减小,最后为0,由丙图可知,在拉力F减小的过程中,物体的运动速度在逐渐减小,当拉力减小到一定程度物体停止运动,在物体运动的时间段内压力大小不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所以受到的摩擦力不变,当拉力减小到一定程度,物体停止运动,由于拉力逐渐变小,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水平方向上受力平衡力,静摩擦力与拉力是一对平衡力,静摩擦力随着拉力的减小而减小,最后拉力为0时,摩擦力为0,通过以上分析可知B正确。故选:B。二.填空题(共9小题)25.解:(1)在0~t1时间内,当F逐渐增大到5.2N时,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受到静摩擦力的作用,此时的静摩擦力和F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所以当F逐渐增大到5.2N时,木块所受摩擦力大小为5.2N;(2)若t2后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水平方向上受力平衡,受到的拉力和滑动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此时的拉力为5.1N,所以滑动摩擦力大小为5.1N;若t2后的某一瞬间撤去外力F,由于压力大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所以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不变,则这一瞬间木块所受摩擦力大小为5.1N;(3)若在t2后的某一瞬间水平拉力F减小到3N;由于压力大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所以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不变,滑动摩擦力大小为5.1N,拉力小于滑动摩擦力,所以木块开始做减速运动。故答案为:(1)5.2;(2)5.1;(3)5.1;减速。26.解:把100块砖头看成一个整体,对整体进行受力分析,在竖直方向,共受到竖直向下的总重力100G,两个相等的竖直向上的摩擦力f三个力的作用,由平衡条件可得:2f=100G,解得:f=50G,将左边27块砖头看成一个整体,对整体进行受力分析,在竖直方向,共受到竖直向下的总重力27G,左边竖直向上的摩擦力f=50G,右边竖直向下的摩擦力f′三个力的作用,由力的平衡条件可得:f′+27G=50G,解得:f′=23G。故答案为:23G。27.解:由图中可知,第一张纸受到搓纸轮向右的摩擦力,向右运动,则第二张纸受到第一张纸向右的摩擦力,大小为:f1=μ(F+mg),因第二张纸保持静止,则第二张纸受到第三张纸向左的静摩擦力,大小为:f2=f1=μ(F+mg);由于相互作用力,第三张纸同时受到第二张纸向右的静摩擦力,大小为:f3=f2=μ(F+mg),第三张纸保持静止,则第三张纸受到第四张纸向左的静摩擦力,大小为:f4=f3=μ(F+mg),以此类推,第10张纸与第11张纸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μ(F+mg);第20张纸与摩擦片之间的摩擦力为μ(F+mg);故答案为:向左;μ(F+mg);μ(F+mg)。28.解:从甲图位置到乙图位置过程中,接触面积增大,但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没变化,所以摩擦力保持不变。故答案为:不变;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没变化。29.解:四个木块水平向右匀速运动,把四个木块当作一个整体,水平向右的拉力为F和总摩擦力f总平衡,所以f总=F;图中四个木块对地面的压力:F总压=G总=(m+m+2m+3m)g=7mg,右边2个木块对地面的压力:F右压=(m+3m)g=4mg,左边2个木块对地面的压力:F左压=(m+2m)g=3mg,因为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根据受力分析及摩擦力与压力成正比的原理,所以,右边质量为3m的木块与地面间的摩擦力为:f1f总F,故A错误;左边质量为2m的木块与地面间的摩擦力为:f2f总F,故B正确;把左边2个木块看做一个整体,整体向右匀速运动,整体受到绳子水平向右的拉力F绳、地面对整体水平向左的摩擦力f2,所以由二力平衡条件可得轻绳对m的拉力:F绳=f2F,故C错误;以左边质量为m的木块为研究对象,因该木块向右匀速运动,则2m对m的摩擦力与轻绳对m的拉力相等,即f3=F绳F,故D错误。故选:B。30.解:①小明在沿绳或杆匀速下滑时,受到的是竖直向下的重力G(G=mg=50kg×10N/kg=500N)和竖直向上的摩擦力f;由题意可知,小明始终是匀速下滑,处于平衡状态,所以,摩擦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均与重力相同。因此f绳=f杆;②小明沿杆匀速向上爬,此时其重力仍与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等于500N,此处相对运动趋势方向是竖直向下,因此摩擦力方向为竖直向上。故答案为:①=;②竖直向上;500N。31.解:A、轮胎上刻有花纹,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有益摩擦;B、塑料套紧套在车把手上,是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有益摩擦;C、在转动部分添加润滑油,是使接触面分离减小有害摩擦;D、脚踏板凹凸不平,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有益摩擦;E、刹车时用力捏闸,是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有益摩擦;F、车轴处装有滚珠,是变滑动为滚动减小有害摩擦;G、车的把手上有凹槽,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有益摩擦。故答案为:ABDEG;CF。32.解:(1)图甲中牙刷放在水平木板上,向左拉动牙刷,刷毛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右,所以观察到刷毛向右弯曲;保持牙刷不动,向右拉动木板,观察到刷毛还是向右弯曲,这说明图乙中牙刷毛受到的摩擦力方向还是向右;(2)无论图甲还是图乙,实验中牙刷毛的相对运动方向均是向左,但牙刷毛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均为向右,据此,实验可能得到的结论为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故答案为:(1)水平向右;水平向右;(2)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33.解:如果甲和乙的脚底都不打滑,车若被推动,把车和乙看作一个整体,甲推动了这个整体,所以是甲的功劳;如果甲和乙的脚底是光滑的,甲与地面、乙与车之间没有摩擦力的作用;车若被推动,甲和乙对车有向右的推力,车被推动,是甲和乙的功劳。故答案为:甲;甲和乙都有贡献。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34.解:(1)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其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根据二力平衡知识,可知拉力的大小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2)甲、乙两次实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是一定的,压力是不同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同即摩擦力是不同的,这就说明摩擦力的大小和压力大小有关,即: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3)甲、丙两次实验压力是一定的,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是不同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同即摩擦力是不同的,这就说明摩擦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即:在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4)丁图所示的实验装置,A相对于地面静止,受到摩擦力和测力计的拉力为一对平衡力,故该装置的优点是不需要长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故答案为:(1)等于;(2)越大;(3)甲、丙;粗糙;(4)不需要。35.解:竖直向上拉测力计,通过定滑轮使铝块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铝块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此时铝块所受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拉力即测力计的示数。(2)甲中弹簧测力计拉力为1.6N,乙中弹簧测力计拉力为2N。分析比较甲、乙两次实验可知,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图乙中接触面间的压力大,测力计示数大,滑动摩擦力大,故可以得出结论: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3)由图丙可知,铝块在木板上运动时,压力不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则所受的滑动摩擦力不变,故图丙中铝块水平运动时所受滑动摩擦力等于图甲中铝块所受滑动摩擦力。故答案为:(1)匀速直线运动;(2)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3)等于。四.解答题(共1小题)36.解:由图知,在乙端的凳面上放四块砖,乙端对手的压力较大,所以乙端对凳子向右的最大静摩擦力大于甲端对凳子向左最大静的摩擦力,由于甲所受最大静摩擦力小,因此甲将较容易相对长凳滑动,即甲容易被从长凳上拉离,因此凳子将向右移动,即乙可以将凳子拉向自己。答:乙端对手的压力较大,所以乙端对凳子向右的最大静摩擦力大于甲端对凳子向左最大静的摩擦力,因此乙可以将凳子拉向自己。五.计算题(共2小题)37.解:(1)当杆水平放置时的压力等于重力,摩擦力为:f水平=kG,由于小球匀速滑动,所以风力大小等于摩擦力,即风力为kG,所以摩擦力为kG,方向水平向右;(2)当杆竖直放置时,风力大小不变,仍为kG,所以此时压力为kG根据摩擦力与压力的关系,可知此时摩擦力为f竖直=KF压=K×KG=0.42×10N=1.6N。故答案为:(1)所以摩擦力大小为kG,方向水平向右;(2)球下滑过程中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等于1.6N。38.解:(1)物块B静止不动,受平衡力作用;以B为研究对象,在水平方向上B受到弹簧测力计对它向左的拉力和物体A对它的摩擦力作用,二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B所受摩擦力大小为f=F示=4N,方向水平向右;(2)根据力作用的相互性可知,B会给A一个向左的摩擦力,大小为4N,A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A受B对其向左的摩擦力、地面对其向左的摩擦力及拉力F的作用,由力的平衡条件可知,地面对A的摩擦力为f=6N﹣4N=2N,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地面受到物体A对它的摩擦力大小是2N,方向水平向右。答:(1)物体B所受摩擦力的大小是4N,方向水平向右;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科学浙教版(2024)科学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摩擦力专题培优卷一.选择题(共24小题)1.如图所示,物体甲、乙叠放在物体丙上,丙置于水平地面上,水平力F作用于乙,使甲、乙、丙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各接触面间摩擦力的情况是( )A.乙对丙有向左的摩擦力B.丙对甲有向左的摩擦力C.物体丙受到三个摩擦力作用D.丙对地面有向右的摩擦力2.如图所示,在一个空玻璃杯中放入一个塑料袋,然后向袋内注入适量的液体,此时拎起塑料袋就能把玻璃杯也提起来了。这是因为( )A.杯子内壁与塑料袋之间有静摩擦力B.塑料袋装入水后,塑料袋受到了大气的压力C.塑料袋装入水后,塑料袋与玻璃杯壁之间产生了吸力D.提塑料袋用的力的大小等于塑料袋与杯壁之间的摩擦力3.如图所示装置中,物体甲重20N,乙重10N,甲、乙之间用一根轻绳通过定滑轮相连,沿着水平方向的拉力F的大小为5N时,物体甲恰能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计滑轮处摩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甲受到的摩擦力为2.5NB.竖直墙面对滑轮沿水平方向的拉力为20NC.物体乙受到的摩擦力为15ND.甲、乙两物体的物重不同,受到摩擦力的大小也不同4.如图所示,叠放在一起的物体A和B,在大小为F的恒力作用下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甲、乙两图中B物体受到A物体对它的摩擦力均为FB.甲、乙两图中B物体受到水平面对它的摩擦力均为FC.甲、乙两图中A物体受到B物体对它的摩擦力均为FD.甲、乙两图中A物体受到B物体对它的摩擦力均为零5.在水平桌面上放着A、B两个相同的木块,A、B两个木块用绳子相连,在力F1和F2作用下匀速向右运动,已知F1=2N,F2=6N,则木块A与桌面的摩擦及绳子对B的拉力大小分别为( )A.2N,2N B.2N,4N C.4N,4N D.4N,6N6.如图所示,A、B、C三木块依次叠放,恒力F作用在B木块上,使三者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木块A和木块B之间不存在摩擦力B.木块B对木块C的摩擦力水平向左C.恒力F和地面摩擦力大小不相等D.B、C间的摩擦力和地面处的摩擦力种类相同7.图1是机场内正在匀速运行的水平传送带,图2是其俯视示意图。某时刻行李箱甲、乙运动到如图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时甲不受摩擦力B.此时甲受到水平向前摩擦力C.此时乙不受摩擦力D.此时甲乙均受平衡力的作用8.人沿水平直道跑步,左脚向后蹬地时(脚未离地),此时左脚受到摩擦力的方向是( )A.竖直向上 B.竖直向下 C.水平向前 D.水平向后9.如图甲所示,重为5N的铁块吸附在竖直放置足够长的磁性平板上,在竖直向上拉力F的作用下铁块沿直线竖直向上运动,铁块运动过程中速度v的大小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若铁块受到的摩擦力为2N.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磁性平板对铁块的吸引力等于5NB.在 0~2s 内拉力F等于7NC.在 0~6s内拉力F等于5ND.在 2~6s 内拉力F等于7N10.如图所示,粗糙的水面地面上有一个箱子,将条形磁体甲放在箱子上,用另一块相同的条形磁体乙靠近甲,甲和箱子相对地面都保持静止。对箱子上下表面受到摩擦力的方向分析正确的是( )A.箱子上表面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B.箱子上表面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C.箱子下表面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无法确定D.箱子下表面与地面之间没有受到摩擦力11.如图甲所示,绷紧的水平传送带始终以恒定速率v1运行。初速度大小为v2的小物块从与传送带等高的光滑水平地面上的A处滑上传送带。若从小物块滑上传送带开始计时,小物块在传送带上运动的v﹣t图象(以地面为参考系)如图乙所示。已知v2>v1,则( )A.t1时刻后,小物块A相对传送带向右滑动B.t2时刻,小物块相对传送带滑动的距离达到最大C.0~t2时间内,小物块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先向右后向左D.0~t3时间内,小物块始终受到大小不变的摩擦力作用12.如图,工厂中的传送带正在顺时针转动,小明把木块A由静止释放到传送带上,经过一段时间后木块随传送带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工厂突然停电,传送带马上停止运动,片刻后木块A也停止运动(传送带足够长,力的正负改变表示力的方向改变),下列有关摩擦力大小与时间关系的图像正确的是( )A.B.C.D.13.如图所示,逆时针打开矿泉水瓶盖的过程。下列能表示手对瓶盖的摩擦力f方向的是( )A.B.C.D.14.有人想水平地夹持一叠书,他用手在这叠书的两端加一压力F=200N,如图所示,如每本书的质量为1kg,手与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6,书与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0,认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g取10m/s2,则此人可能夹持书的最大数目为( )A.16 B.18 C.22 D.2415.如图所示,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墙壁上,另一端与传送带上的物体相连,物体与传送带接触面粗糙,传送带顺时针转动。当传送带速度逐渐增大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物体将向右移动一段距离,且摩擦力变大B.物体保持稳定状态,且摩擦力不变C.弹簧向右伸长量变大D.物体相对于传送带向左运动,且摩擦力变小16.如图所示,将物体M置于斜面上,受到一个沿斜面向上的拉力F后,处于静止状态,且具有向下滑动的趋势,以f表示物体M受到的摩擦力。则关于摩擦力的大小及方向表达正确的是( )A.f大小等于F,方向沿斜面向下B.f大小小于F,方向沿斜面向下C.f大小小于F,方向沿斜面向上D.f大小与F无法判断,方向沿斜面向上17.小车在水平方向受到两个拉力F1和F2的作用,拉力F1和F2的大小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和丙,小车的运动状态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丁,根据图像,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t=1s时,小车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3N,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右B.t=3s时,小车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3N,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C.t=7s时,小车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2N,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D.在4到6s这个时间段,若桌面变得绝对光滑,小车将匀速直线运动18.如图所示,A、B两相同正方体木块放在水平面上,长木板C放在它们上面。用水平力F拉木块A,使A、B、C一起沿水平面向右做匀速运动,则( )A.A对C的摩擦力向左 B.C对A的摩擦力向右C.B对C的摩擦力向右 D.C对B的摩擦力向右19.小明利用相同的铁块和木板进行“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他用弹簧秤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铁块或木板,速度大小如图所示。甲、乙、丙三次实验中铁块与木板间的摩擦力分别为f1、f2、f3,则它们的大小关系为( )A.f1<f2<f3 B.f1<f3<f2 C.f1=f3<f2 D.f1=f2<f320.如图所示,物体a、b和c叠放在水平桌面上,水平力Fb=3N、Fc=10N分别作用于物体b、c上,a、b和c仍保持静止。以f1、f2、f3分别表示a与b、b与c、c与桌面间的静摩擦力的大小,则( )A.f1=3N,f2=3N,f3=10N B.f1=3N,f2=3N,f3=7NC.f1=0,f2=3N,f3=10N D.f1=0,f2=3N,f3=7N21.如图甲所示完全相同的两物块A、B叠放在水平面上,在20N的水平推力F1的作用下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物块A所受的摩擦力为fA,若将A、B物块按图乙所示并排紧靠放在水平桌面上,用水平力F2推A,使它们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物块B所受的摩擦力为fB,则( )A.fA=20N,fB=20N B.fB=10N,F2=20NC.fA=0,F2=40N D.fA.=0,fB=20N22.两个用同一种材料制成且完全相同的密闭圆台形容器一正一反放置一在同一水平桌面上,容器内装有质量和深度均相同的不同液体,如图所示,若它们分别在水平方向拉力F1和F2的作用下沿水平桌面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分别为v和2v,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分别为p1和p2。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p1>p2 F1=F2 B.p1=p2 F1=F2C.p1>p2 F1<F2 D.p1<p2 F1>F223.当箱子在如图所示的甲、乙两部电梯中分别匀速上行,匀速下行过程中,对箱子受力分析正确的是( )A.箱子上行过程和下行过程都受到摩擦力的作用B.箱子在甲图中受到的摩擦力小于物体的重力C.箱子甲图中上行时受到的摩擦力是沿斜面向下D.箱子在乙图水平面上受到摩擦力等于物体的重力24.在粗糙的水平面上,有一物体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向右直线运动如图甲。拉力F和速度v随时间t变化情况分别如图乙丙。该过程中物体受到的摩擦力f大小随时间变化图像是( )A.B.C. D.二.填空题(共9小题)25.如图甲所示,用一拉力传感器(能感应力大小的装置)水平向右拉一水平面上的木块,A端的拉力均匀增加,0~t1木块静止,木块运动后改变拉力,使木块t后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计算机对数据拟合处理后,得到如图乙所示拉力随时间变化图线,回答下列问题:(1)在0~t1时间内,当F逐渐增大到5.2N时,木块所受摩擦力大小为 N。(2)若t1和t2之间的某一瞬间(不包括t1和t2)撤去外力F,则这一瞬间木块所受摩擦力大小为 N。(3)若在t后的某一瞬间水平拉力F减小到3N,木块所受摩擦力大小为 N,木块开始做 (选填“加速”、“减速”、“匀速”)运动。26.用大小为F的两个力将100块重为G的砖头夹住,如图所示,设所用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则第27号和28号砖块之间的摩擦力为 。27.打印机在正常工作的情况下,进纸系统能做到每次只进一张纸。进纸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设图中刚好有20张相同的纸,每张纸的重力均为mg,搓纸轮按图示方向转动并带动最上面的第1张纸向右运动,纸张与纸张之间、纸张与底部摩擦片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工作时搓纸轮给第1张纸压力大小为F。打印机正常工作时,第2张纸受到第3张纸的摩擦力方向 (选填“向左”或“向右”)、第10张与第11张纸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 、第20张纸与摩擦片之间的摩擦力为 。28.如图所示,物体A在水平推力F的作用下向右运动到乙图位置,在此过程中,物体受摩擦力f大小将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理由是 。29.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放置相同材料制成的四个木块,其中两个质量为m的木块间用不可伸长的水平轻绳相连,下面两个木块质量分别为2m和3m。现用水平拉力F拉其中一个质量为3m的木块,使四个木块一同水平向右匀速运动,则 。A.质量为3m的木块与地面间的摩擦力为B.质量为2m的木块与地面间的摩擦力为C.轻绳对m的拉力为D.轻绳对m的拉力为30.如图所示,体重是50kg的小明顺着竖直的杆匀速下滑。①小明在沿比杆粗糙的绳匀速下滑,其沿绳受到的摩擦力为f绳、沿杆下滑受到的摩擦力为f杆,则f绳 f杆(选填“>”,“=”,“<”)。②若小明沿杆匀速向上爬,他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 ,摩擦力的大小是 。31.自行车是我们熟悉的交通工具,从自行车的结构和使用来看,它涉及到不少有关摩擦的知识。例如:A.轮胎上刻有花纹;B.塑料套紧套在车把手上;C.在转动部分添加润滑油;D.脚踏板凹凸不平;E.刹车时用力捏闸;F.车轴处装有滚珠;G.车的把手上有凹槽。上述各项内容中属于增大有益摩擦的是: ;减小有害摩擦的是: 。(填字母)32.上课时同学们做了如图实验:将牙刷放在水平木板上,向左拉动牙刷,观察到刷毛向右弯曲;保持牙刷不动,向右拉动木板,观察到刷毛还是向右弯曲。(1)图甲、乙中牙刷毛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分别为 , ;(2)根据实验可能得到的结论为 。33.两人一起使力推车。其中甲站在地面上推车,乙站在车上推车,如图所示。如果甲和乙的脚底都不打滑,车若被推动,请问这算谁的功劳? (选填“甲”或“乙”或“甲和乙都有贡献”);如果甲和乙的脚底是光滑的,车若被推动,请向这算谁的功劳? (选填“甲”或“乙”或“甲和乙都有贡献”)。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34.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时,用同一木块分别做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丙三次实验。(1)甲、乙、丙三次实验中以相同速度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木块,根据二力平衡知识,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大小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2)对比甲乙两次实验可知其他条件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 ;(3)通过对比 两次实验可知,其他条件相同时,接触面越 (填“粗糙”或“光滑”),滑动摩擦力越大;(4)同学们在小组交流讨论时发现,在实验中很难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于是小伟设计了如图丁所示的实验装置,该装置 (填“需要”或“不需要”)长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35.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中,装置如图所示,铝块和木块的外形相同,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固定不动,铝块通过细线与弹簧测力计相连。(忽略滑轮的摩擦)(1)图甲中,将铝块放在水平木板上,竖直向上拉测力计,当铝块沿水平方向做 时,铝块所受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测力计的示数F1为1.6N。(2)图乙中,放在木板上的铝块和木块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测力计的读数如图所示。比较甲、乙两次实验,可以得出结论: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 。(3)请你判断:图丙中铝块水平运动时所受滑动摩擦力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图甲中铝块所受滑动摩擦力。四.解答题(共1小题)36.如图,甲、乙两位同学做“拔河”游戏。两人分别用伸平的手掌托起长凳的一端,保持凳子水平,然后各自向两侧拖拉。若凳子下表面各处的粗糙程度相同,两位同学手掌粗糙程度也相同,在乙端的凳面上放四块砖,请判断哪位同学将凳子拉向自己,说明判断的依据。五.计算题(共2小题)37.风洞实验室中可以产生方向水平、速度大小可调节的风,用来研究处在流动气体中物体的受力情况。将一个套有木球的细直杆放入风洞实验室,球受到的重力为G。球在杆上运动时,球与杆之间的滑动摩擦力跟它们之间的压力成正比,比例系数是k。(1)如图甲所示,将杆沿平行风速的方向固定,调节风速的大小,使球恰能沿杆匀速运动,求此时小球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和方向。(2)再将杆沿竖直方向固定,如图乙所示,将球从杆的上端由静止释放,保持球下滑过程中所受风力与杆处于水平方向时受到的风力大小相同。若G=10牛,k=0.4,则球下滑过程中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等于多少?38.如图所示,用F=6N的水平向右的拉力匀速拉动物块A时,物块B静止不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N,则:(1)物体B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及方向。(2)地面受到物体A对它的摩擦力大小及方向。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教版(2024)科学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摩擦力专题培优卷 答案.docx 浙教版(2024)科学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摩擦力专题培优卷.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