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五章 一元一次方程 课时习题课件(14课时打包)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五章 一元一次方程 课时习题课件(14课时打包)

资源简介

(共12张PPT)
第五章 一元一次方程
5.2 解一元一次方程(2)
一、问题情境
图书的总量和学生人数




二、用移项法解方程

1

20
1

把上面的方程与原方程作比较,这个变形相当于


移项
等式的性质1
未知数
常数
下面,我们继续解这个方程.
三、例题分析
例1 解下列方程:
练习1: 解下列方程:
练习2 :李明出生时父亲28岁,现在父亲的年龄是李明年龄的3倍,求现在李
明的年龄.
四、课堂小结
1.移项的依据:等式的性质1.
2.移项的目的:将含未知数的项和常数项分别移到方程两边,便于进一
步解方程.
五、课堂检测
1. 解下列方程:
2. 几个人共同种一批树苗,如果每人种10棵,则剩下6棵未种;如果每人种
12棵,则缺6棵树苗.求参与种树的人数.
六、课后作业
课时训练基础必做、中档应用 选做题:提优选做
1.把一些图书分给某班学生阅读,若每人分3本,则余20本;若每人分4本
则还缺25本.这个班有多少学生?
分析:两种分图书的方法
是相等(不变)的
设这个班有x名学生,每人分3本,共分出
本,加上剩余的20本,这批书共
本;每人分4本,需要
本,减去缺的25本,这批书共
本根据相等关系可列方程
思考:方程3x+20=4x一25的两边都有含x的项(3x与4x)和不含字母
的常数项(20与-25),怎样才能把它转化成x=α(常数)的形式呢?
为了使右边不含x的项,等式两边减
,根据等式的性质得
为了使左边不含常数项,等式两边减,根据等式的性质

解:设新工艺的废水排量为2xt则旧工艺的废水排量为5xt
根据题意,得5x一200=2x十100
移项,得5x-2x=100+200
合并同类项,得3x=300
系数化为1,得x=100
所以2x=200,5x=500
答:新工艺的废水排量为200七,1旧工艺的废水排量为500t,
解:设现在李明的年龄为x岁,由题意,得
28+x=3x
移项,得x-3x=一28
合并同类项,得一2x=一28
系数化为1,得x=14
答:现在李明的年龄为14岁
解:设共有x人参与种树,由题意,得10x十6=12x一6
移项,得10x-一12x=-6一6
合并同类项,得一2x=一12
系数化为1,得x=6
答:共有6人参与种树.(共12张PPT)
第五章 一元一次方程
单元复习 一元一次方程(2)
班级____姓名____座号___ ____月____日
学习目标 巩固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一、题练精析
知识点一 行程问题与工程问题
例1 跑得快的马每天走240里,跑得慢的马每天走150里.慢马先走12天,
快马几天可以追上慢马?
练习1 :一项工作,甲单独做8天完成,乙单独做12天完成,丙单独做
24天完成.现甲、乙合作3天后,甲因有事离去,由乙、丙合作,则乙、
丙还要几天才能完成这项工作?
知识点二 销售问题
例2 李明在超市买了4瓶矿泉水和2条毛巾,共花了22元,已知1瓶矿泉
水的售价是1.5元,1条毛巾的售价是多少元?
知识点三 配套问题
练习3 :春节期间,甲、乙两商场有某品牌服装共450件,由于甲商场
销量上升,需从乙商场调运该服装50件,调运后甲商场该服装的数量是
乙商场的2倍,求甲、乙两商场原来各自有该品牌服装的数量.
知识点四 其他实际问题
例4 有一群鸽子和一些鸽笼,如果每个鸽笼住6只鸽子,则剩余3只鸽子
无鸽笼可住;如果再飞来5只鸽子,连同原来的鸽子,每个鸽笼刚好住8
只鸽子.原有多少只鸽子和多少个鸽笼?
二、课堂小结
三、课堂小测
四、课后作业
课时训练基础必做、中档应用 选做题:提优选做(共12张PPT)
第五章 一元一次方程
5.2 解一元一次方程(3)
班级___ 姓名___ 座号___ ____月 ___日
学习目标 探究含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会利用去括号等步骤解方程.
一、问题情境



二、去括号解一元一次方程
移项
合并同类项
系数化为1
变号
三、例题分析
例1 解下列方程:
练习1: 解下列方程:
顺流速度×顺流时间
逆流速度×逆流时间
四、课堂小结
1.当括号外面是负号时,去掉括号后,括号内各项都改变符号.
2.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①去括号;②移项;③合并同类项;④系数化为1.
五、课堂检测
1. 解下列方程:
六、课后作业
课时训练基础必做、中档应用 选做题:提优选做
1.某工厂加强节能措施,去年下半年与上半年相比,月平均用电量减少
2000度,全年用电15万度,这个工厂去年上半年每月平均用电多少度?
分析:设上半年每月平均用电x度,则下半年每月平均用电
度;上半年共用电
度,下半年共用电
度.根据全年用电
15万度,可列方程:
这个方程中含有括号,怎样才能转化为我们熟悉的形式呢?
解:去括号,得6x+6x-12000=150000
移项,得6x+6x=150000+12000
合并同类项,得12x=162000
系数化为1,得x=13500
由上可知,这个工厂去年上半年每月平均用电13500度
解:设船在静水中的平均速度为xmh,则顺流速度为(x+3)m/h,逆流
速度为(x一3)km/h
根据往返路程相等,列方程得2(x十3)=2.5(x一3)
去括号,得2x十6=2.5x一7.5
移项及合并同类项,得0.5x=13.5
系数化为1,得x=27
答:船在静水中的平均速度为27m小
解:设大号中国结编织了x个,则小号中国结编织了(6一x)个,由题意,得
4x+3(6一x)=20
去括号,得4x+18一3x=20
移项、合并同类项,得x二2
当x=2时6一x=4
答:大号中国结编织了2个,小号中国结编织了4个(共13张PPT)
第五章 一元一次方程
5.2 解一元一次方程(4)
班级___ 姓名___ 座号___ ___月____日
学习目标 探究含分数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会利用去分母解一
元一次方程,能归纳出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和了解每一步的依据.
一、问题情境
地名 王家庄 青山 绿水
时间 10:00 13:00 15:00
二、去分母解一元一次方程
1. 去分母的依据和目的:
根据_____________,方程各项都乘所有分母的____________,从而约
去分母,把方程中各项系数化成______.
等式的性质2
最小公倍数
整数
2. 去分母的一般步骤:
(1)确定分母的____________;
(2)方程两边同乘这个____________,约去分母.
最小公倍数
最小公倍数
注意事项: ①不要漏乘没有分母的项. ②去分母时要将是一个多项式的
分子作为一个整体加上括号. ③先将小数分母化为整数分母,再去分母.
三、例题分析
例1 解下列方程:
练习1 :解下列方程:
四、课堂训练
1. 解下列方程:
五、课堂小结
1.去分母的依据:等式的性质2.
2.去分母的步骤:方程两边乘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3.解方程的一般步骤: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
六、课堂检测
1. 解下列方程:
七、课后作业
课时训练基础必做、中档应用 选做题:提优选做(共15张PPT)
第五章 一元一次方程
5.3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4)
班级____姓名____座号____ ____月 ____日
学习目标 会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方案选择问题.
一、问题情境
匹数 能效等级 售价/元
1.5 1级 3 000 640
1.5 3级 2 600 800
空调的售价
电费



5
5
1
二、方案选择问题解决思路
1.运用一元一次方程求解两种方案值相等的情况;
2.用特殊值试探法、求差法等,取小于(或大于)一元一次方程的解的
值,比较两种方案的优劣.
三、课堂训练
2. 下面是某购物平台的两种图书促销方式.
方式一:满100元减50元.
方式二:单件打6折.
考虑下列问题:
(2)观察下表,如何从中根据图书的原价选择省钱的购买方式?
按方式一购买需支付的
金额/元 按方式二购买需支付的
金额/元
___ ___
___ ___
四、课堂小结
1.方案选择问题:①取大于或小于使方案值相等的解的值;
②通过特殊值试探法或求差法比较优劣并下结论.
五、课堂检测
1. 现有两种地铁机场线计次月票:第一种售价200元,每月包含10次,
第二种售价 300元,每月包含20次,两种月票超出每月包含次数后,都
需要另外购票,票价为25元/次,张先生每月乘坐地铁机场线超过10次,
他购买哪种月票比较节省费用?
答:当张先生每月乘坐地铁机场线少于14次时,买第一种月票比较节省;
等于14次时,两种月票费用一样;超过14次时,买第二种月票比较节省.
六、课后作业
课时训练基础必做、中档应用 选做题:提优选做(共14张PPT)
第五章 一元一次方程
数学活动 生活中的阶梯计价问题、木杆挂重物问

班级____姓名____座号____ ___月____日
学习目标 会列方程解生活中的阶梯计价问题,通过一元一次方程解决
木杆挂重物问题,掌握杠杆原理.
一、活动1:生活中的阶梯计价问题
例1 居民生活用水通常按户计费.下表是某城市居民生活用水的收费标准
(户内人口不超过4人),称这样的收费方式为阶梯计价.
收费方式
第一阶梯 4.5
第二阶梯 6
第三阶梯 240以上 8
考虑如下问题:
解:该户居民的年用水费用列表如下:
用水量 费用
240以上
(2)已知某户居民一年的水费为930元,这户居民的年用水量是多少立
方米?
(3)查阅资科,了解自己所在城市的居民生活用水收费标准,并根据
自己家缴的水费金额,推算出自己家的年用水量;
解:略.
(4)查阅资料,了解生活中还有哪些阶梯计价问题(如电费、停车场
收费、出租车收费等),根据相应的收费标准,自己提出可以利用一元
一次方程解决的问题,并正确地表述问题及其解决过程.
解:略.
11
二、活动2:木杆挂重物问题
图1
第2次,在直尺的右端加放1枚棋子,右端棋子向左移动到直尺左右平衡
(如图2);
图2
图3
第3次,在直尺的右端再加放1枚棋子,右端棋子向
左移动到直尺左右平衡(如图3);
图4
第4次,在直尺的右端再加放1枚棋子,右端棋子向
左移动到直尺左右平衡(如图4);…
实验次数 左端棋子数 右端棋子数
1 1 1 3 3
2 1 2 3 1.5
3 1 3 3 1
4 1 4 3 0.75
5 1 5 ______ ______
… … … … …
解:如上表;3; 0.6
(2)从上述的实验过程和记录表中,你发现了什么?将你的发现表述出来;
图5
练习2
三、课堂小结
四、课后作业
课时训练基础必做、中档应用 选做题:提优选做(共12张PPT)
第五章 一元一次方程
单元复习 一元一次方程(1)
班级____姓名____座号___ ____月____日
学习目标 复习方程的相关概念,理解等式的性质,掌握解一元一次方
程的基本步骤.
一、题练精析
知识点一 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②④
2
知识点二 方程的解



C
知识点三 等式的基本性质
例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
练习3: 下列运用等式的性质,变形一定正确的是( )
B
知识点四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例4 解下列方程:
练习4: 解下列方程:
二、课堂小结
三、课堂小测
1. 解下列方程:
四、课后作业
课时训练基础必做、中档应用 选做题:提优选做
解:由题意,得x-号
7
x+3
5
15x-5(x-1)=105-3(x+3)
15x-5x+5=105-3x-9
13x=
91
所以当x=7时,代数式x-2与7-
的值相等
解:由题意,得子x+二
-3(-1)8
2
2
4x+5(x-1)=15(-1)-16x
4x+5x-5=15x-15-16x
10x=-10
所以当x=一1时,代数式x十与3卫一x的值相等,
1.一元一次方程的特征:(1)一个未知数;(2)未知数的次数是1;
(3)等号两边都是整式.
2.使方程两边相等的值为方程的解
3.等式的基本性质:如果a=b,那么a±c=b±c,ac=bc;如果
a=b(c≠0),那么a=
4.解方程的一般步骤: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共13张PPT)
第五章 一元一次方程
5.1.2 等式的性质
一、问题情境
交换

传递

2. 思考:在小学,我们已经知道:等式两边同时加(或减)同一个正数,同
时乘同一个正数,或同时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正数,结果仍相等.引入负数后,
这些性质还成立吗 请用一些具体的数试一试.
二、等式的性质
等式的性质1 等式两边都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结果仍______;
相等

等式的性质2 等式两边______同一个数,或______同一个_________的数,
结果仍______;
注:运用性质2时,应注意不能除以0,因为0不能作为除数.
乘以
除以
不等于0
相等
三、例题分析
例1 利用等式的性质填空,并说明依据:

1

5
1


2

2
2
2
练习1: 根据等式的性质填空:
1

5
2
例2 利用等式的性质解下列方程:
练习2: 利用等式的性质解下列方程,并检验:
四、课堂小结
五、课堂检测
1. 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并检验.
六、课后作业
课时训练基础必做、中档应用 选做题:提优选做
班级
姓名座号
学习目标知道解方程的目标是将方程变形为x=的形式.掌握等式的
性质,能正确使用等式的性质对等式进行变形,利用等式的性质解一元
一次方程.
新课导学前面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本课时将利用等式的性质解一元
一次方程
.像m+n=n+m,x+2x=3x,3×3+1=5×2,3x+1=5y这样的
式子,都是等式.我们可以用α=b表示一般的等式.
等式的两个基本事实
等式的两边可以
如果a=b,那么b
相等关系可以
.如果a=b,b=c,那么a=
解:例如2十3=5,两边同时加一3,得左边=2,右边=2,结果仍相等;
-2=3一5,两边同时减-4,得左边=2,右边=2,结果仍相等;
1十2=3,两边同时乘一2,得左边=一6,右边=一6,结果仍相等;
8=8,两边同时除以一2,得左边=一4,右边=一4,结果仍相等
(答業不唯一)
解:方程两边减4得5x+4一4=0一4即5x=一4方程两边同除以5得
所以x=一
验:把X
-生代入方程左边=5×(-)+4=0右边=0左边=右边所以
=一是原方程的解;
解:方程两边减2得2一x一2=3一2即-x=1方程两边同乘-4得
x×(-4)=1×(-4)所以x=-4
检验:把x=一4代入方程左边=2一×(-4)=3右边=3左边=右边所以
x=一4是原方程的解.(共12张PPT)
第五章 一元一次方程
5.1.1 从算式到方程(1)
班级___ 姓名___ 座号___ ____月____日
学习目标 根据具体问题列方程,理解方程的意义,体会方程是现实问
题中含有未知数的相等关系的数学表达.
新课导学 在小学,我们已经习惯了用算术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本章将引
入方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本课时先了解方程的概念,根据实际问题中
的相等关系列方程.
一、问题情境

归纳:以上情境先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设字母表示未知数,再
根据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列出一个含未知数的等式.
二、方程的概念及判断
用字母表示________,根据问题中的__________,列出一个含有未知数
的等式,这样的等式叫作方程.列方程为解决实际问题带来便利,从算式
到方程是数学的一大进步.
未知数
相等关系
(1)(4)
2. 你还能举出方程的例子吗?
3. 方程一定是等式,那么等式一定是方程吗?
三、例题分析
例1 根据下列问题,设未知数并列出方程:


归纳:
四、课堂训练
1. 根据下列问题列出方程:

五、课堂小结
1.方程的概念: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作方程.
2.设未知数,分析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利用其中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六、课堂检测
④⑤
2. 列等式表示:


3. 列方程:

七、课后作业
课时训练基础必做、中档应用 选做题:提优选做(共12张PPT)
第五章 一元一次方程
5.1.1 从算式到方程(2)
班级 ___ 姓名___ 座号___ __月____日
学习目标 理解方程的解的意义,会检验某个值是否为方程的解,理解一
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新课导学 前面我们了解了方程的概念,能根据实际问题中的相等关系
列方程. 本课时将对方程中的值进行初步探究.
一、问题情境
7
7
相等
解:它们都只含有1个未知数(元),未知数的次数都是1,且等号两边都
为整式.
二、方程的解、解方程
1. 一般地,使方程左、右两边的值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作方程的____.求
方程的解的过程,叫作________.

解方程
2.判断方程的解的方法:将某个数代入方程的左右两边,若左右两边的
值相等,则该数是方程的解;反之,则不是方程的解.
三、例题分析
四、一元一次方程
1
整式
1
一元一次方程
应用.
(1)你还能举出一元一次方程的例子吗?
(2)下列等式中哪些是一元一次方程
五、课堂小结
1.方程的解使方程两边的值相等,求方程解的过程叫作解方程.
2.一元一次方程的特征:(1)方程只含一个未知数;(2)未知数的次
数是1;(3)等号两边都是整式.
六、课堂检测
解:①②⑤是一元一次方程.
(3)
(1)
(2)
七、课后作业
课时训练基础必做、中档应用 选做题:提优选做(共12张PPT)
第五章 一元一次方程
5.3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3)
班级___ 姓名___座号___ ___月 ___日
学习目标 会列方程解比赛积分问题;学会解决信息图表类问题的方法.
一、问题情境
某次篮球联赛积分榜如下:
队名 比赛场次 胜场 负场 积分
前进 14 10 4 24
东方 14 10 4 24
光明 14 9 5 23
蓝天 14 9 5 23
雄鹰 14 7 7 21
远大 14 7 7 21
卫星 14 4 10 18
钢铁 14 0 14 14
请观察积分榜,并解决下列问题:
(1)胜一场和负一场各积多少分?
(2)用代数式表示一支球队的总积分与胜、负场数之间的数量关系;
(3)某队的胜场总积分能等于它的负场总积分吗?
二、比赛积分问题求解思路
三、课堂训练
1. 在足球联赛中,胜一场得3分,平一场得1分,负一场得0分.某队9场
比赛保持不败.
(1)如果这支球队9场比赛得到的积分是21分,你能算出这9场比赛中
的胜场数和平场数吗?
(2)这支球队9场比赛的胜场总积分能等于它的平场总积分吗?
四、课堂小结
五、课堂检测
1. 下表是某校七~九年级某月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时间统计表,其中各年级
同一兴趣小组每次活动时间相同.求出九年级各个课外兴趣小组活动的次数.
年级 文艺小组活动次数 科技小组活动次数
七年级 12.5 4 3
八年级 10.5 3 3
九年级 7 ___ ___
2
2
采用枚举法可得,九年级文艺小组活动的次数为2次,科技小组活动次
数为2次
答:九年级文艺小组活动的次数为2次,科技小组活动次数为2次.
六、课后作业
课时训练基础必做、中档应用 选做题:提优选做(共10张PPT)
第五章 一元一次方程
5.3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1)
班级___ 姓名___ 座号___ ____月____日
学习目标 会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配套问题,工程问题.
新课导学 从前面的学习可以看出,方程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一种很有
用的数学工具.本节我们重点研究如何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一、配套问题
例1 某车间有22名工人,每人每天可以生产1 200个螺栓或2 000个螺母,1
个螺栓需要配2个螺母,为使每天生产的螺栓和螺母刚好配套,应安排生产
螺栓和螺母的工人各多少名?
分析: 每天生产的螺母数量是螺栓数量的___倍时,它们刚好配套.
填写下列表格:
产品类型 生产人数(名) 单人产量(个/名) 总产量(个)
螺栓 _______ ________
螺母 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_
2
1 200


2 000

二、工程问题
1
工作时间
工作效率
1

练习2: 一条地下管线由甲工程队单独铺设需要12天,由乙工程队单独铺
设需要24天.如果由这两个工程队从两端同时施工,要多少天可以铺好这
条管线
三、课堂小结
四、课堂检测
2. 在一次劳动课上,有27名同学在甲处劳动,有19名同学在乙处劳动,现在
从其他班级另调20人去支援,使得在甲处的人数为在乙处人数的2倍,应调
往甲、乙两处各多少人
五、课后作业
课时训练基础必做、中档应用 选做题:提优选做(共14张PPT)
第五章 一元一次方程
5.2 解一元一次方程(1)
班级___ 姓名___ 座号___ ____月____日
学习目标 会利用合并同类项和系数化为1解一元一次方程,会列方程解
应用题.
新课导学 我们已经知道,直接利用等式的性质可以解简单的方程.我们
将结合方程的具体特点,继续研究如何解一元一次方程.
一、问题情境


140


20
请检查自己得到的答案是否是所列方程的解.
二、合并同类项与系数化为1解方程
未知数
常数项
未知数
等式的性
质2
三、例题分析
例1 解下列方程:
练习1: 解下列方程:



练习2: 某工厂的产值连续增长,去年是前年的1.5倍,今年是去年的2倍,
这三年的总产值为550万元.前年的产值是多少
四、课堂训练
1. 解下列方程:
五、课堂小结
六、课堂检测
1. 解下列方程:
七、课后作业
课时训练基础必做、中档应用 选做题:提优选做
1.某校三年共购买计算机140台,去年购买数量是前年的2倍,今年购买的
数量又是去年的2倍前年这个学校购买了多少台计算机?
设未知数:设前年购买计算机x台.则去年购买计算机台,今年购买计算

分析得到相等关系:
列方程,得
合并同类项,得
系数化为1,得x
例2有一列数,按一定的规律排列成1,-3,9,-27,81,-243,….其中某三个
相邻数的和是-1701,这三个数各是多少?
分析:从符号和绝对值两方面观察,可发现这列数的排列规律:后面的数是
它前面的数与的乘积.如果三个相邻数中的第1个记为x,那么后两个
数分别是
解:设所求三个数分别是x,一3x,9x
由三个数的和是一1701,得x一3x十9x=一1701
合并同类项,得7x=一1701
系数化为1,得x=一243
所以-3x=729,9x=一2187
答:这三个数分别是-243,729,一2187.
解:设前年的产值为x万元,则去年的产值为15x万元,今年的产值为3x万元
由题意,得x+1.5x+3x=550
合并同类项,得5.5x=550
系数化为1,得x=100
答:前年的产值是100万元
解:设I型洗衣机生产x台,则Ⅲ型洗衣机生产2x台,Ⅲ型洗衣机生产14x台
由题意,得x+2x+14x=25500
合并同类项,得17x=25500
系数化为1,得x=1500
当x=1500时,2x=3000,14x=21000
答I型洗衣机生产1500台,则Ⅱ型洗衣机生产3000台,Ⅲ型洗衣机生产
21000台(共12张PPT)
第五章 一元一次方程
5.3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2)
班级____姓名____座号____ ____月 ____日
学习目标 理解销售问题中的基本量和基本关系式,会利用一元一次方
程求解未知的基本量和解决销售中的盈亏问题.
一、问题情境
问题1: 销售的盈亏由什么决定?和总售价、总成本(两件衣服的成本
和)有什么关系?
问题2: 两件衣服的成本各是多少元?根据上一问判断卖这两件衣服总
的是盈利还是亏损?
二、销售问题求解思路
售价
进价

利润率
进价
利润率
三、课堂训练
四、课堂小结
五、课堂检测
六、课后作业
课时训练基础必做、中档应用 选做题:提优选做
解:
①设盈刹25%的那件衣服进价是x元.根据题意,得
x+0.25x=60
解得x=48
所以盈利那件的成本为48元,
②设亏损25%的那件衣服进价是y元.根据题意,得
0.25y=60
解得y=80
1.根据题目中给出的已知条件,确定进价、售价、标价、利润、折扣、
利润率中的已知量和未知量:
2.利用常用的基本关系式:利润=
,售价=标价×
利润
进价
×100%,
售价
),列一元一次
方程求未知量,
解:设每个大书包的进价为x元,则每个小书包的进价为(x一10)元
由题意,得30%(x一10)=20%x
解得x=
答:每个大书包的进价为30元,每个小书包的进价为20元,
解:设这件商品的成本价为x无,由题意,得
0.8×1.2x=144
解得x=
150-144=6
答:卖出这件商品是亏损,亏损6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