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几何图形初步 课时习题课件(13份打包)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六章 几何图形初步 课时习题课件(13份打包)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资源简介

(共16张PPT)
第六章 几何图形初步
综合与实践 设计学校田径运动会比赛场地
班级____姓名____座号___ ____月____日
学习目标 通过合作探究,了解田径比赛场地规格,学会设计学校田径运
动会比赛场地.
一、活动过程
活动1:了解田径运动会相关运动项目场地设计的要求
田径运动会的运动项目分为田赛、径赛两类.以高度或远度计算成绩的跳
跃、投掷项目叫田赛,如跳高、跳远、铅球等,田赛在体育场跑道围成
的场地里面或外面进行;以时间计算成绩的竞走和跑的项目叫径赛,径
赛通常在体育场的跑道上进行.
任务1: 针对学校田径运动会不同运动项目的设置情况,查阅有关资料,
了解这些项目场地的国际标准.
解:略.
活动2:为学校田径运动会规划比赛场地
任务1: 径赛项目跑道的设计.
任务2: 田赛项目场地的设计.
(1)跳高比赛的场地设置有什么具体要求?
(2)跳远场地中长方形沙坑的长与宽分别是多少米 助跑区的设计有什
么要求
(3)铅球场地由扇形的一部分与圆组成,圆的半径是多少米 扇形所在圆
的半径是多少米 场地的占地面积约是多少平方米
任务3: 综合考虑田径比赛的场地要求,在保障比赛安全的前提下,为使
各项比赛互不干扰,你觉得在设计中还要考虑哪些问题?
(1)铅球比赛场地比较特殊,安排在运动场什么位置比较好?为什么?
(2)跳高比赛时需要助跑,为尽量不影响其他项目同时比赛,比赛地
点安排在运动场什么位置更合理?
答:跳高场地一般也放在田径场一个半圆形内的空地上.比赛时要确保与
跑道上的其他赛事不发生冲突.
总结:为确保比赛安全,不同的比赛要设置安全区,避免与比赛无关人
员进入,同时合理调配场地有重叠的比赛顺序.
二、课堂小结
1.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田径比赛场地规格,学会设计学校田径运动会
比赛场地.
三、课后作业
课时训练基础必做、中档应用 选做题:提优选做(共13张PPT)
第六章 几何图形初步
单元复习 几何图形初步(2)
班级___姓名____座号___ ____月____日
学习目标 复习角的相关概念和度量单位、方位角、角的比较与运算、
角的平分线、余角和补角.
一、本章知识结构图
二、题练精析
知识点一 角的概念与度量单位
例1 填空:
30
6
47.5
知识点二 角的比较与运算

102
24
7.8
7
48



C
知识点三 角的平分线
知识点四 余角和补角
知识点五 方位角

三、课堂小结
1.复习角的概念、角平分线、余角和补角的相关知识.
2.复习巩固角相关的计算与实际应用.
四、课堂检测
1. 判断题.(在括号内打“√”或“×”)
(1)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作角;( )
×

×
70





五、课后作业
课时训练基础必做、中档应用 选做题:提优选做
从不同方向看立体图形
立体图形
平面图形
展开立体图形
何图形
两个基本事实
直线、射线、线段
线段的比较与运算
线段的中点
平面图形
角的度量

角的比较与运算
角的平分线
余角和补角
D
C
B
一A
0
A
E
0
B
F
C

A
40
Y15
C
西
…东
D


W
G
西
P
一东
S
B
南(共14张PPT)
第六章 几何图形初步
6.3.3 余角和补角
班级___ 姓名___ 座号___ ____月 ___日
学习目标 理解余角和补角的概念,会判断两个角互余或互补的关系,
掌握余角和补角的性质以及它们的应用.
新课导学 在两角之和的关系中,有一些角的度数有着可以构成直角或
者平角的特殊数量关系,接下来将对其进行研究.
一、问题情境
1. 在一副三角尺中,除了直角,其他两个角有什么关系?
二、余角和补角的概念
90
余角
互余
余角
180
补角
互补
补角
1. 互为余角
余角
90
2. 互为补角
补角
180
三、余角和补角的性质
归纳性质:同角(等角)的余角______;同角(等角)的补角______.
相等
相等
四、例题分析
(1)找出图中所有相等的角;
五、课堂训练
1. 图中给出的各角中,哪些互为余角?哪些互为补角?


六、课堂小结
1.余角和补角概念与性质.
2.余角和补角概念、性质的应用.
3.用几何语言进行相关表述和书写.
七、课堂检测


45




八、课后作业
课时训练基础必做、中档应用 选做题:提优选做
2
1
4
3
C
D
E
A
O
B
C
E
D
B
0
H
A
10°
80°
BL30°
60°
170°
A
B
C
0
B
O
8
0

0(共16张PPT)
第六章 几何图形初步
6.3.1 角的概念
班级____姓名____座号____ ____月 ____日
学习目标 用不同的方法表示一个角,认识方位角,能进行角度的换算.
新课导学 与线段一样,角也是一种基本的几何图形.在本节课中,我们
将类比线段的研究内容和方法研究角的有关问题.
一、问题情境
1. 角,也是一种基本的几何图形,你能从下面的图片中找到角的形象吗?
各画出一个角的图形.
解:如图所示.
二、角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1. 角的静态定义: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作___,
这个公共端点是角的______,这两条射线是角的两条___.
角常用的表示方法如下:

顶点

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

练习1 :根据图中信息填写下表,将表中的角用其他方法表示出来.
表示方法1 ____ ____ ____
表示方法2 _______ _______





2. 角的动态定义:角也可以看作由一条______绕着它的端点______而形
成的图形.
射线
旋转
练习2 : 6时整,钟表的时针和分针构成多少度的角?8时呢?8时30分呢?
三、角的度量单位度、分、秒



1度

1分

1秒

360
180
60
60
例3 计算:
2 100
126 000
四、方位角
一般以______、______方向为基准,描述物体运动的方向,记录时,通
常要先写______或
______,再写____或____.表示方向的角(方向角)在航行、测绘等工作
中经常用到.
正北
正南
北偏
南偏

西
五、课堂小结
1.角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角的度量单位(度、分、秒).
3.方位角.
六、课堂检测
1. 在图中一共有___个角,用适当的方法把它们表示出来,分别是:
__________________.
3
2. 填空:
56
19
12
10.42
105
4. 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画出表示东西南北的十字线,然后在图
上画出表示下列方向的射线:
解:
解:
解:
七、课后作业
课时训练基础必做、中档应用 选做题:提优选做(共15张PPT)
第六章 几何图形初步
6.3.2 角的比较与运算(2)
班级___ 姓名___ 座号___ ____月____日
学习目标 理解角的平分线的概念并能灵活运用角平分线的符号语言;
了解角的和、差、倍、分,会用符号语言表示角的和、差、倍、分关系
并进行有关运算.
新课导学 我们已经知道线段的中点把线段分成两条相等的线段.类比线
段的中点,我们要研究角中的射线是否有特殊位置,使角度间存在特殊
的关系.
一、问题情境
二、角的乘除运算
例1 把一个周角7等分,每份是多少度的角(精确到分)?
例2 计算:
练习2: 计算:
三、角平分线的定义
1. 从一个角的顶点出发,把这个角分成______________的
射线,叫作这个角的________.
两个相等的角
平分线
几何语言:

2
2




三等分线
四、课堂训练
1. 计算:
五、课堂小结
1.角的和、差、倍、分有关计算.
2.角的平分线(三等分线等).
3.用几何语言进行相关表述和书写.
六、课堂检测
B
28
3. 计算:


七、课后作业
课时训练基础必做、中档应用 选做题:提优选做
C
B
A
C
B
A
D
C
B
O
A
所以∠C0E=2ㄥC0D=2X30°=60°
所以上A0C=∠A0E-匕C0E=140°-60°=80°
因为OB是上AOC的平分线
所以LA0B=号A0C=号X80=40
C
D
A
O
B
B
C
0
—A
D
C
B
O
A(共12张PPT)
第六章 几何图形初步
6.1.1 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2)
班级____姓名____座号____ ____月 ____日
学习目标 从不同方向看立体图形,并能画出其平面图形.了解常见立体
图形的展开图,能根据展开图想象相应的几何体.
新课导学 很多立体图形的某些部分是平面图形,对于一些立体图形的
问题,常把它们转化为平面图形来研究.从不同方向看立体图形,往往会
得到不同形状的平面图形.我们也可以将一些立体图形适当展开,得到相
应的平面图形.
一、问题情境
1.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
中.”这是宋代诗人苏轼的著名诗句.你能说出“横看成岭侧成峰”中蕴含的
数学道理吗?
解:从不同方向看立体图形得到的平面图形是不同的.
二、从不同方向看立体图形
问题1: 在建筑、工程等设计中,常常用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平面图形来
表示立体图形.下图是某个工件的立体图.从前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
形状是什么样的?
解:从前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
形状如图所示.
例1 如图是一个由9个大小相同的正方体组成的立体图形,分别从前面、
左面、上面观察这个图形,各能得到什么平面图形?
解:分别从前面、左面、上面观察这个
立体图形,得到的平面图形如图所示.
练习1 :如图,右面三幅图分别是从哪个方向看这个棱柱得到的?
(1)从______看;(2)从______看;(3)从______看.
上面
前面
左面
三、立体图形的展开图
有些立体图形是由一些平面图形围成的,将它们的表面适当展开,可以
展开成__________.这样的平面图形称为相应立体图形的________.
平面图形
展开图
问题2: 如图,要设计、制作一个长方体形状的包装盒,除了美术设计
以外,还要了解它展开后的形状.若沿此长方体形状的包装盒的棱剪开,
会得到怎样的平面图形?请你尝试画出一种.
解:展开图如图所示.
例2 下面是一些立体图形的展开图,用它们能围成什么样的立体图形?
把它们画在一张硬纸片上,剪下来,折叠、粘贴,看看得到的图形和你
想象的是否相同.
(1)
(2)
(3)
(4)
(5)
解:它们分别能围成(1)正方体;(2)圆柱;(3)长方体;(4)三
棱柱;(5)圆锥.
练习2: 下列图形中可以作为一个正方体的展开图的是( )
C
A. B. C. D.
四、课堂小结
1.
五、课堂检测
1. 如图,分别从前面、左面、上面观察这些立体图形,各能得到什么平
面图形?
解:第一个立体图形从前面、左面看能得到长方形,从上面看能得到圆;
第二个立体图形从前面、左面看能得到三角形,从上面看能得到圆;第
三个立体图形从前面、左面、上面看都能得到圆.
2. 如图是一个正方体的展开图,把展开图折叠成正方体后,有“的”字一
面的相对面上的字是( )
C
A.我 B.中 C.国 D.梦
六、课后作业
课时训练基础必做、中档应用 选做题:提优选做(共15张PPT)
第六章 几何图形初步
6.2.2 线段的比较与运算
班级____姓名____座号____ ____月____日
学习目标 会利用尺规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会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
理解两点间距离的意义与“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线段基本事实.掌握线段
的和、差运算、线段中点和线段等分点的概念.
新课导学 不同于直线和射线,线段有长度,因而可以比较线段的长短,并
能进行一些运算.为进行线段的比较与运算,需要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一、问题情境
1. (1)比较两名同学的身高,可以有几种比较方法 向大家说说你的想法;
解:用卷尺分别度量出两个同学的身高,将所得的数值进行比较;让两个同
学站在同一平地上,脚底平齐,观看两人的头顶,直接比出高矮;
(2)你能从比身高的方法中得到启示来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吗
解:第一种方法:度量法,用一把刻度尺量出两条线段的长度,再进行比
较.第二种方法:叠合法,两条线段要放在同一条直线上,一个端点重合,另一
个端点要放在公共端点的同侧,离公共端点近,则线段短;离公共端点远,
则线段长;离公共端点一样远,则线段长相等.
二、基本作图(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比较线段长短)
三、线段的基本事实
归纳: 两点的所有连线中______最短.简单说成____________________.
线段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四、线段和、差的尺规作图及线段的等分点






中点
三等分点
四等分点
(1)
(2)
(3)
五、课堂训练


2



六、课堂小结
1.尺规作图: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比较线段大小;作两条线段的和、
差.
2.线段的基本事实: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3.线段等分点的意义,特别是线段的中点;利用线段的和、差、倍、分求
线段的长度.
七、课堂检测
1. 把弯曲的河道改直,能够缩短航程,这样做的道理是( )
D
A.两点之间,射线最短 B.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C.两点之间,直线最短 D.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B
A.4 B.3 C.2 D.1
八、课后作业
课时训练基础必做、中档应用 选做题:提优选做(共13张PPT)
第六章 几何图形初步
单元复习 几何图形初步(1)
班级____姓名____座号___ ___月____日
学习目标 复习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相关概念、相互转化,直线、射线、
线段的表示方法、两个基本事实、画法,线段的中点以及线段的和差运算.
一、本章知识结构图
二、题练精析
知识点一 立体图形的展开图
例1 下列选项中,左边的平面图形能够折成右边封闭的立体图形的是
( )
B
A. B. C. D.
知识点二 从不同方向看立体图形
例2 如图,分别从前面,左面,上面观察立体图形,画出所看到的平面图形.
解:所画平面图形如图所示.
知识点三 点、线、面、体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点动成线
线动成面
面动成体
知识点四 直线、射线、线段
解:如图所示.
知识点五 线段和、差的尺规作图
知识点六 线段的中点及线段和、差的运算
三、课堂小结
1.复习巩固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相关知识及应用.
2.复习巩固直线、射线、线段的相关知识及应用.
四、课堂检测
1. 如图是一种包装盒展开图,折叠后相对应的图形名称是________.
四棱锥
圆柱
长方形
50
3. “在墙上钉木条至少需要两颗钉子才能固定”的数学依据是__________
_________;
“把弯曲的公路改直,就能缩短路程”的数学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两点确定
一条直线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解:如图所示.
五、课后作业
课时训练基础必做、中档应用 选做题:提优选做(共11张PPT)
第六章 几何图形初步
6.1.1 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1)
班级 ___姓名___ 座号___ ___月 ___日
学习目标 认识几何图形,正确区分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
新课导学 我们在小学学习过的点、线段、三角形、四边形、圆、长方
体、圆柱、圆锥、球等,都是几何图形,几何图形是数学研究的主要对
象之一.本章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几何图形基本知识.
一、问题情境
1. 阅读章前图内容,回答几何中研究的内容有哪些?
解:物体的形状、大小和位置关系.
2. 你能把点、线段、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圆、长方体、正方体、
圆柱、圆锥、球这些图形进行分类吗?
解:点、线段、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圆在同一平面内,长方体、
正方体、圆柱、圆锥、球不在同一平面内.
二、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概念与联系
1. 各部分都不在同一平面内的图形是__________;各部分都在同一平面
内的图形是__________.
立体图形
平面图形
2. 虽然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是两类不同的几何图形,但它们是相互联系
的.很多立体图形中的某些部分是平面图形.例如:立体图形长方体的侧
面是平面图形________.
长方形
三、例题分析
例1 图中实物的形状对应哪些立体图形?把相应的实物与图形用线连起来.
解:
例2 下列各图中包含哪些简单平面图形?
解:图中包含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平面图形.
四、课堂训练
2. 如图,说出各立体图形的名称,它们的表面中包含哪些平面图形?指
出这些平面图形在立体图形中的位置.
(1)
(2)
(3)
(4)
(5)
解:(1)解:圆柱,上、下底面是圆;(2)圆锥,底面是圆;(3)
五棱柱,侧面是五个长方形,上、下底面是五边形;(4)六棱柱,侧
面是六个三角形,底面是六边形;(5)上半部分是四棱锥,侧面是四
个三角形,下半部分是长方体,侧面是四个长方形,底面也是长方形.
五、课堂小结
1.几何图形是数学研究的主要对象之一,物体的形状、大小和位置关系
是几何中研究的内容.
2.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概念.
3.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
六、课堂检测
1. 把图中的几何图形与它们相应的名称用线连起来.
解:如图所示.
2. 如图,下列物体与哪种立体图形相类似?把相应的物体和图形连接起
来,并在括号内写出立体图形的名称.
解:
七、课后作业
课时训练基础必做、中档应用 选做题:提优选做(共10张PPT)
第六章 几何图形初步
数学活动 制作纸魔方、绘制五角星
班级____姓名____座号___ ____月____日
学习目标 利用立体图形的平面展开图和线段与角的知识制作纸魔方和
绘制五角星.
新课导学 本章我们学习了利用展开图将立体图形转换为平面图形,也
学习了角度的计算,此处我们将利用所学知识制作纸魔方和绘制五角星.
一、活动1:制作纸魔方
图1
1. 问题情境
观察图1中的展开图,想象折叠后得到的立体图形
是什么.
解:三棱柱.
2. 设计、制作
(1)在彩色卡纸上,按照图1中标注的尺寸绘制展开图,并制作成立体图形.
(2)按照图2的方式,用透明胶带将这些立体图形“连接”在一起,得到一个
纸魔方.翻转纸魔方,观察它能变换出哪些不同形状.
(3)用透明胶带将小组成员制作的纸魔方连接起来,像图3这样,记录纸
魔方变化出的不同形状,比一比,看谁的纸魔方变化出的形状更多,更有趣.
解:略.
3. 交流、比较
你能否创作一个不同的纸魔方 与同学分享你的创意.
解:略.
二、活动2:绘制五角星
图4
问题: 你能说出这种画法的道理吗 你还有其他画法吗
操作2 类似地,你能画出一个六角星吗
解:如图所示,六角星即为所求.
图5
问题: 许多艺术设计和图案设计都与星形有关,在你画出的五角星或六角
星上着色,可得到如图6的艺术图案,你能在此基础上再设计一些图案吗
图6
解:略.
三、课堂小结
1.制作纸魔方.
2.绘制五角星.
四、课后作业
课时训练基础必做、中档应用 选做题:提优选做(共13张PPT)
第六章 几何图形初步
6.1.2 点、线、面、体
班级____姓名____ 座号____ ____月____日
学习目标 认识点、线、面、体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区分平面与曲面、
直线与曲线.
新课导学 我们可以用简单图形构造出复杂图形,也可以把复杂图形转
化为简单图形进行研究.接下来我们要研究构成图形的元素以及这些元素
之间存在的关系.
一、问题情境
1. 如图是一个长方体,它有几个面?面和面相交的地方形成了几条棱?
棱和棱相交成几个顶点?
解:它有6个面,面和面相交的地方形成了12条棱,棱和棱相交成8个顶点.
2. 如图是一个圆锥,它有几个面?面和面相交的地方形成了什么?
解:它有2个面,面和面相交的地方形成了线.
3. 长方体和圆锥的面有何异同? 面和面相交的地方有何不同?
解:长方体中的面都是平面,面和面相交的地方形成了直线;圆锥中有
一个平面和一个曲面,面和面相交的地方形成了曲线.
4. 构成几何图形的元素有哪些?这些元素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解:构成几何图形的元素有点、线、面、体,包围着体的是面,面与面
相交形成线,线与线相交形成点.
二、点、线、面、体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1.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球、棱柱、棱锥等都是________,几
何体也简称____.包围着体的是____,面有______和______两种.面和面
相交的地方形成____,线有______和______两种.线和线相交的地方形成
____.
几何体


平面
曲面
线
直线
曲线

2. 几何图形都是由________________组成的,____是构成图形的基本元
素.点、线、面、体经过运动变化,就能组合成各种各样的几何图形.点
动成____,线动成____,面动成____.
点、线、面、体

线


三、例题分析
例1 围成下面这些立体图形的各个面中,哪些面是平的?哪些面是曲的?
(1)
(2)
(3)
(4)
(5)
解:(1)和(2)中的所有面都是平的,(3)中侧面是曲的,底面是
平的,(4)中的面是曲的,(5)中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的侧面是曲的,
下半部分的底面是平的.
练习1: 围成下面这些立体图形的各个面中,哪些面是平的?哪些面是
曲的?面和面相交的地方形成直线还是曲线?
(1)
(2)
(3)
解:(1)中的面都是平面,面和面相交的地方形成直线;(2)中的面
都是平面,面和面相交的地方形成直线;(3)中的侧面是曲面,两个
底面是平面,面和面相交的地方形成曲线.
例2 我们知道物体运动时会留下运动轨迹,这些运动轨迹往往也能够抽
象成几何图形.
(1)如果把笔尖看成一个点,这个点在纸上运动时,形成的图形是线
还是面?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解:形成的图形是线,得到的结论是点动成线;
(2)汽车的雨刷在挡风玻璃上画出一个扇面,从几何的角度观察这种
现象,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解:得到的结论是线动成面;
(3)猜想当面运动时又会形成什么图形?你又得出什么结论?能举出
实例说明吗?
解:得到的结论是面动成体.如长方形硬纸片绕它的一边旋转一周,形成
一个圆柱体.
练习2: 如图,上面的平面图形绕轴旋转一周,可以得出下面的立体图
形,把有对应关系的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用线连起来.
解:
四、课堂小结
1.
五、课堂检测
1. 六棱柱是由___个侧面和___个底面组成的,它们都是____
(填“平”或“曲”)面,面与面相交的地方形成了____(填“直”或“曲”)
线,这个几何体有____条棱,____个顶点;圆锥是由___个侧面和___个
底面组成的,其中______(填“侧面”或“底面”)是曲面,面与面相交的
地方形成了____(填“直”或“曲”)线.
6
2


18
12
1
1
侧面

2. 请运用数学知识解释下列现象:
(1)“流星从空中划过”蕴含的数学知识是__________;
(2)“黑板擦在黑板上擦出一片干净区域”蕴含的数学知识是__________;
(3)“旋转门旋转”蕴含的数学知识是__________.
点动成线
线动成面
面动成体
3. 将下列平面图形绕轴旋转一周,可以得到图中所示的立体图形的是
( )
A
A. B. C. D.
六、课后作业
课时训练基础必做、中档应用 选做题:提优选做(共14张PPT)
第六章 几何图形初步
6.3.2 角的比较与运算(1)
班级___ 姓名___ 座号___ ___月 ___日
学习目标 角的大小比较以及角的和差运算.
新课导学 我们已经知道了比较两条线段长短的方法,怎样比较两个角
的大小呢?
一、问题情境
二、角的比较
1. ______法和______法.
度量
叠合
2. 角的大小关系(三种情况如图所示).





三、角的和差运算
思考:类比两条线段的和与差,你能结合右图说明什么
是两个角的和与差吗?
应用2 按右图填空:




探究:参考右图,借助一副三角尺的角,结合角的和、差运算,可以画
出哪些度数的角?
15
75
四、例题分析
练习1: 计算:
五、课堂小结
1.角的大小比较(度量法和叠合法).
2.角的和差的表述和书写.
3.应用角的和差探究如何用一副三角尺画一些特殊角.
六、课堂检测

C
3. 计算:
七、课后作业
课时训练基础必做、中档应用 选做题:提优选做
解:第一种度量法,利用量角器量出上1,上2的度数,再北较大小;
第二种叠合法,把上1,上2的一条边叠合在一起,通过观察另一条边的位
置来比较
两个角的大小,由于上2的另一条边在上1的内部,所以21的度数大于上2
的度数
B
B
0(0')
A(A')
B(B')
0(0')
A(A')
B
B
0(0')
A(A')
C
B
0
-A
D
C
O
B
A
786/
5
C
A
B
D
C
X
A
0
B
B
C
0
一A
DC
0
B(共15张PPT)
第六章 几何图形初步
6.2.1 直线、射线、线段
班级____姓名____座号 ____ ____月 ____日
学习目标 掌握直线的基本事实,掌握线段、射线和直线的表示方法以
及画法.
新课导学 直线、射线、线段是基本的几何图形.在小学,我们已经对它们
有了初步认识,我们将要进一步研究它们的联系与区别.
一、问题情境
二、直线的基本事实
1. 经过两点有______直线,并且__________直线. 简单说成:_______
_____________.
一条
只有一条
两点
确定一条直线
三、直线、射线、线段表示方法及相关的概念
1. 直线表示方法:如图,直线____或直线__.



经过

不经过

相交
交点
4. 射线和线段的表示方法:
如图1,线段____或线段___;
如图2,射线____或射线__.




图1
图2


四、例题分析
例1 想一想,实际生产生活中有哪些应用“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原理的例子?
解:建筑工人砌墙时在墙脚的位置分别固定一根木杆,然后拉一条直的
参照线;植树时,只要定出两个树坑的位置,就能使同一行树坑在一条
直线上.
练习1 :“木工师傅把墨线盒两端固定,就可以弹出一条笔直的墨线”.请写
出它的数学原理.
解:它的数学原理是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例2 按下列语句画出图形:
解:
解:
解:
解:
练习2 :用适当的语句表述图中点与直线的关系.
(1)
(2)
五、课堂训练
1. 用钉子把一根细木条钉在木板上,用手拨木条,木条能转动,这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在细木条上再钉一个钉子,细木条就被固定在
木板上,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
过一点有无数条直线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2. 判断题.(在括号内打“√”或“×”)


×
(4)向一个方向延长线段可得到射线,向两个方向延长线段可得到直线.
( )

3. 用适当的几何语句描述下列图形:
六、课堂小结
1.
七、课堂检测
1. 安装路灯时,确定两个路灯的位置,就能保证所有路灯在一条直线上.
这一现象反映的数学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八、课后作业
课时训练基础必做、中档应用 选做题:提优选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