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6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热点题型必刷专练期中冲刺(综合题30道)(原卷版+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2026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热点题型必刷专练期中冲刺(综合题30道)(原卷版+解析)

资源简介

期中冲刺(综合题30道)
1.假期里,小明和家人一起坐大巴旅游,从出发地到目的地,全程大约140km,用时120min。
(1)在进入隧道前必须鸣笛,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 。
(2)该大巴车行驶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 )
(3)已知某隧道全长540m,若该大巴车以25m/s的平均速度穿过该隧道,大巴车完全通过该隧道用时22s,则该大巴车有多长?( )
【答案】 信息 70 10m
【详解】解:(1)进入隧道前必须鸣笛,是为了提醒隧道内其他驾驶员的注意,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2)大巴车全程行驶时间为
t=120min=2h
大巴车全程行驶平均速度为
(3)大巴车完全通过该隧道的路程为
大巴车的长度为
答:(1)进入隧道前必须鸣笛,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2)大巴车全程行驶平均速度为70km/h。
(3)大巴车的长度为10m。
2.如图所示是国之重器——“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它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创造了我国载人深潜的新纪录。为了探测海底某处深度,“奋斗者”号从海面向海底垂直发射一束超声波,经过4s后收到回波信号,已知超声波在海水中的速度是1 500 m/s。
(1)人耳 (选填“能”或“不能”)听到超声波。
(2)运用超声波的反射 (选填“能”或“不能”)测量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因为 。
(3)海洋中该处的深度是多少m?
【答案】(1)不能
(2) 不能 真空不能传声
(3)3000
【详解】(1)人耳的听觉范围在20~20000Hz之间,超声波指频率在20000Hz以上的声音,因为超出了人的听觉上限,所以人耳不能听到超声波。
(2)[1][2]月球表面没有空气,是真空状态,而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所以这种测量方法不能测量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
(3)由 可得,超声波在海水中传播的路程s= vt=1500m/s×4s=6000m
海洋中该处的深度
3.中秋假期,小明一家驾车去看望爷爷、奶奶。经过某交通标志牌。如图所示。
(1)标志牌上的数字“40”表示什么意思?
(2)若小明的爸爸驾车匀速通过这段路程用时30min,则汽车的速度是多少km/h?由此可以判断小明的爸爸驾车是否超速?
【答案】(1)最高速度不超过40km/h
(2)36km/h,没有超速
【详解】(1)图中“40”表示限速不超过40km/h,即最高速度不超过40km/h。
(2)若小明爸爸驾车通过这段路程用时30min,则汽车的速度为
说明小明爸爸驾车没有超速。
4.小明一家双休日驾车外出郊游,汽车以72km/h的平均速度行驶0.5h才到达旅游景点。傍晚,他们沿原路返回,从景点到家用了30min。求:
(1)72km/h m/s, 30min h;
(2)从小明家到旅游景点的路程;( )
(3)小明一家从家到景点再回家的平均速度。( )
【答案】 20 0.5 36km 72km/h
【详解】(1)[1]根据速度的换算关系可知
[2]根据时间的换算关系可知
(2)[3]由可知,从小明家到旅游景点的路程
(3)[4]小明一家从家到景点再回家的路总程
所用的总时间
小明一家从家到景点再回家的平均速度
5.(1)如图1所示,铅笔的长度是 cm;温度计的示数为 ℃;停表的示数为 s;
(2)小明在“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实验装置。
①这个实验的原理是 ;
②实验中使斜面坡度 (填“较小”或“较大”),实验中,斜面的作用是 ;
③小组的成员分别画出小车从A到C的s-t图像的大致情况,其中与事实相符的是 。
A.B.C.D.
【答案】 4.80 15 131 较小 延长运动时间,减小误差 D
【详解】(1)[1]由图可知,刻度尺上之间有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物体左侧与对齐,右侧与对齐,故物体的长度为。
[2]图中,温度计的分度值为,示数从下向上的数值逐渐增大,故此时应该是摄氏度以上,故读数为。
[3]图中,停表小盘的分度值是,指针偏过,大盘的分度值是,而大盘指针在,因此秒表读数为,即。
(2)①[4]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是测量路程和时间,通过速度公式计算,所以,实验原理是。
[5][6]实验中,为了延长运动时间,减小误差,要使斜面坡度较小,可以减小小车的运动速度较慢。
[7]小车从A到C做的是加速运动,则小车从到的图像的大致情况是速度越来越大,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6.(1)如图甲所示,将一把金属叉子拴在一根约1m长的线的中间,把线的两端分别分别紧密缠绕在双手的食指上,并插入耳朵;然后让叉子撞到坚硬的物体上,等它垂下把线拉直时,你就可以听到敲钟似的响声。通过撞击,金属叉子 发声,声音主要通过 (选填“固体”、“液体”或“气体”)传递到人耳;
(2)如图乙所示,将一把钢尺压在桌面上,一部分伸出桌面,用手拨动其伸出桌外的一端,轻拨与重拨钢尺,则钢尺发出声音的 不同。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则钢尺发出声音的 不同(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3)如图丙,将电铃放到玻璃钟罩中,接通电铃,使电铃工作。用抽气机抽去空气的过程中铃声会 (说明声音大小如何让变化),实验说明 。
【答案】 振动 固体 响度 音调 越来越小 真空不能传声
【详解】(1)[1][2]由题意可知,撞击时,金属叉子是通过振动发声的;声音是通过固体传递到人耳的。
(2)[3]将一把钢尺压在桌面上,一部分伸出桌面,用手拨动其伸出桌外的一端,轻拨与重拨钢尺,改变了声音的大小,即钢尺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
[4]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是改变了钢尺振动的频率,所以钢尺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
(3)[5][6]将电铃放到玻璃钟罩中,接通电铃,使电铃工作,用抽气机抽去空气时,玻璃钟罩内逐渐变成真空,由于真空不能传声,所以声音会越来越小,这也说明了声音无法在真空中传播。
7.2018年10月20日,我国自主研制的大型灭火、水上救援水陆两栖飞机AG600水上首飞成功,这是我国航空工业坚持自主创新取得的又一重大科技成果。
(1)新型飞机研制中,常将飞机放在风洞中固定不动,让模拟气流迎面吹来,便可以模拟空中的飞行情况。此时,机舱里的飞行员感觉飞机在飞行,则他所选的参照物是 。
A.飞机 B.模拟气流 C.地面 D.他本人
(2)若飞机正在离地面2720m的高空匀速直线飞行,此时飞机的速度是声速的1.5倍。那么,当你听到飞机的轰鸣声时,立即抬头观看时,飞机已飞到你前方多远的地方?( )(已知此时声速为340m/s)
【答案】 B 4080m
【详解】(1)[1] A.被研究对象是飞机,不能选被研究对象本身为参照物,故A不符合题意;
B.被研究的物体是飞机,飞机和模拟气流之间发生了位置的改变,以模拟气流为参照物,飞机是运动的,故B符合题意;
C.将飞机放在风洞中固定不动,飞机和地面之间没有发生位置的改变,以地面为参照物,飞机是静止的,故C不符合题意;
D.被研究的物体是飞机,飞机和机舱里的飞行员之间没有发生位置的改变,以飞行员本人为参照物,飞机是静止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2]由题意知,飞机飞行的速度
声音从飞机处传到人耳的时间
飞机飞行的距离
8.某物体从地面上某一点出发沿直线运动,其s-t图像如图所示。对物体的运动情况进行分析,得出结论不正确的是( )
A.物体在内运动的路程为
B.以地球为参照物,物体在中间内静止
C.物体在前内和后内的速度相等
D.物体在内的平均速度为
选择理由 。
【答案】 CD 见解析
【详解】[1] A.图中横坐标代表时间,纵坐标代表路程,由图可知,物体在内运动的路程为,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由图可知,物体在中间2s内,路程没有发生改变,因此以地球为参照物,物体在中间内静止,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物体在前内的速度
后内的速度
故C错误,符合题意;
D.物体在内的平均速度
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CD。
[2]物体在前内和后内的速度不相等,后内的速度大于前内的速度。物体在内的平均速度为。
9.南京长江五桥全长约10.3km。其中,跨长江大桥长约4.4km,夹江隧道长约1.8km,其余路段长约4.1km。
(1)以江面航行的船为参照物,桥上路灯是 (选填“静止”或“运动”)的。
(2)隧道段设计速度为80km/h,通车后,一辆汽车通过隧道所需的最短时间为 s。
【答案】 运动 81
【详解】(1)[1]以江面航行的船为参照物,桥上路灯的位置是变化的,所以桥上路灯是运动的。
(2)[2]由题意知一辆汽车通过隧道所需的最短时间为
10.(1)如图1是小明做物理实验时使用的一些工具。图甲测定橡皮的长度,正确的视线方向是 ,橡皮的长度是 cm;图乙是用停表测量校运动会上男子3000m比赛成绩,从开始时到此刻经历的时间是 s;
(2)如图2所示,小丽用小锤敲击音叉,让发声的音叉接触竖直悬挂的乒乓球。实验时,小丽既能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又能观察到乒乓球 。通过实验可初步得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乒乓球在实验中起到的作用是 ;如果小丽用手握住正在发声的音叉, (选填“能”或“不能”)听到声音。
【答案】(1) B 2.50 337.5
(2) 被弹开 放大音叉的振动 不能
【详解】(1)[1][2]如图1甲:正确的读数方法是B,因为视线要与刻度线垂直;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左端与1.00cm对齐,右侧的读数为3.50cm,所以物体的长度为L=3.50cm﹣1.00cm=2.50cm。
[3]如图1乙,在秒表的中间表盘上,1min中间有两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5min,分针指在5到6之间且偏向6;在秒表的大表盘上,1s之间有10个小格,1个小格代表0.1s,秒针指示的时间为37.5s,即秒表的读数为t=5min37.5s=337.5s。
(2)[1][2][3]如图2,实验时,小丽既能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又能观察到乒乓球被弹开,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可初步得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由于音叉的振动不明显,乒乓球可以放大音叉的振动,这利用了转换法;用手握住正在发声的音叉,音叉停止振动,发声也会停止,就不能听到声音。
11.汽车遇到意外情况时,紧急停车要经历司机的反应和制动两个过程,汽车在司机的反应过程中做匀速直线运动,在司机的制动过程中做变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若汽车以20m/s的速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紧急停车时,在反应过程中汽车行驶了14m,制动过程中所用的时间为2.3s。汽车在这两个过程中通过的总距离为30m。
(1)当你乘坐在此行驶的汽车上,紧急停车时,以自己为参照物,司机是 (填“静止的”或“运动的”);
(2)汽车在反应过程中所用的时间为 s;
(3)紧急停车全过程的平均速度为 m/s;
(4)冬天坐汽车时,经常发现在汽车前挡风玻璃上出现“雾气”“雾气”形成的原因是 ,打开暖风可消除“雾气”,这样做的道理是 。
【答案】 静止 0.7 10 水蒸气液化形成小水滴 小水珠吸热加速蒸发为水蒸气
【详解】(1)[1]以自己为参照物,司机相对于自己位置没有变化,故司机是静止的。
(2)[2]反应过程中所用的时间为
(3)[3]总时间为
总路程为
平均速度为
(4)[4][5]前窗玻璃的雾气是由于车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放出热量液化形成的小水珠;对着车窗玻璃吹暖风,可使小水珠吸热加速蒸发为水蒸气,车窗玻璃就变清晰了。
12.声现象与社会生活。
(1)中国古书中记载: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地听到夜袭的敌人的马蹄声,其原因是 能够传声,且比空气中的传声速度 ;
(2)如图甲所示,是北京地铁穿越北京动物园的“隔音蛟龙”,这里采用的控制噪声的措施是 ;(填数字序号)
①防止噪声产生 ②阻断噪声传播 ③防止噪声入耳
(3)如图乙所示,在飞机失事搜寻过程中,搜救舰船在定位和测量海深时都要用到超 声测位仪,它是利用声音可以在 中传播来工作的,这说明声音能传递 ;若海水的深度是6.75 km, 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 m/s, 则测位仪发出信号后 需经过 秒才能接收到信号。
【答案】(1) 固体 快
(2)②
(3) 液体 信息 9
【详解】(1)[1][2]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夜袭的敌人的马蹄声通过大地、箭筒等固体传播到士兵,由于固体传声比空气中的传声速度快,可以及时发现敌人。
(2)北京地铁穿越北京动物园的“隔音蛟龙”, 阻断了噪声的传播,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①③不符合题意,②符合题意。
故选②。
(3)[1][2]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及气体中传播,搜救舰船在定位和测量海深时都要用到超声测位仪,它是利用声音可以在液体中传播来工作的;通过超声波返回来的时间进行定位、测距,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3]测位仪发出信号后,接收到信号的时间为
13.如图所示是某种物质的凝固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种物质是非晶体;
B.该物质的凝固点是60℃;
C.该物质的熔点是48℃;
D.9min时这种物质是固液共存;
理由: 。
【答案】 C 见解析
【详解】[1][2]A.由图得,该物质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说明该物质有固定凝固点,所以该物质是晶体,故A错误;
BC.该物质的凝固对应的温度是48℃,同一晶体的熔点凝固点相同,则熔点也是48℃,故B错误,C正确;
D.该物质从2min开始凝固,8min凝固结束,则9min时这种物质是固态,故D错误。
故选C。
14.某条湖底隧道全长1965m,双向六车道,其中湖底暗埋段550m。在湖底隧道口有一交通标识,如图所示,则:
(1)交通标识上数字的含义是 。
(2)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一辆小汽车通过湖底暗埋段至少需要多长时间?
【答案】(1)限速40 km/h
(2)49.5s
【详解】(1)图中交通标志牌限速标志,交通标识上数字的含义是限速40 km/h。
(2)由得,小汽车通过湖底暗埋段至少需要的时间为
15.夏日炎炎,如果能够吃着冰棒、吹着风扇,人会觉得凉快多了,请你用所学过的物理知识分别说明这两种方式能降温的原因。
【答案】见解析
【详解】吃冰棒降温是因为冰棒吸热由固态熔化成为液态,熔化吸热;吹风扇时,风加快了人体的汗液蒸发,蒸发吸收热量,人体温度降低,感觉凉爽。
16.如图甲为传感器通过发出和接收超声波来检测汽车速度的示意图。
(1)已知超声波的速度为340m/s,某次检测车速时,传感器从发出到接收超声波信号用了0.2s,则超声波信号遇到汽车时,汽车与传感器之间的距离是 m;
(2)利用传感器测得某一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运动的s~t图像如图乙所示,汽车运动的速度为 m/s,请在图丙中画出汽车运动的v~t图像 ;
(3)若认为汽车是静止的,则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选填“该车司机”“传感器”或“地面”)。
【答案】(1)34
(2) 30
(3)该车司机
【详解】(1)传感器从发出到接收超声波信号用了0.2s,根据可得,汽车与传感器之间的距离是
(2)[1][2]由乙图可知,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当物体运动3s时,通过路程为90m,则物体运动的速度
则汽车运动的v~t图像如图所示:
(3)若选择该车司机为参照物,汽车与司机之间没有位置变化,则汽车是静止;若选择传感器和地面为参照物,汽车与传感器和地面之间有位置变化,则汽车是运动的。
17.某同学将热水、冰水和室温水(水温与室温相同)分别装入纸杯中,如图所示,一段时间后,发现其中两只纸杯的杯壁上有小水珠出现。则:
(1)有小水珠出现的纸杯是: 和 (选填“甲、乙或丙”);
(2)这些小水珠产生的原因是: ;
(3)请在有小水珠出现的纸杯上,画出小水珠的大致位置。
【答案】(1) 甲 乙
(2)见解析
(3)
【详解】(1)[1][2]热水杯:水温高于室温,因此杯内的水蒸气温度也较高;当这些高温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杯壁时,会放热并液化成小水珠并附着在杯壁的内侧。冰水杯:水温低,杯壁温度也会很低;此时,室温下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杯壁,同样会放热并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杯壁的外侧。室温水杯:由于水温与室温相同,杯壁温度也接近室温;因此,这里的水蒸气既不容易在杯壁内侧液化,也不容易在杯壁外侧液化。所以,室温水杯的杯壁上没有出现小水珠。所以有小水珠出现的纸杯是甲和乙。
(2)热水杯中汽化成的高温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杯壁时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杯壁的内侧。室温下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水杯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杯壁的外侧。
(3)由以上分析可知,甲水杯小水珠附着在杯子内水面上方杯壁的内侧,乙水杯小水珠附着在杯子外水面以下杯壁的外侧,作图如下:
18.在停车场,小阳注意到当爸爸把车辆倒车入位靠近墙壁时,倒车雷达会发出“嘀嘀”的蜂鸣声,同时车内屏幕上直观地显示出车尾与墙壁的距离。
(1)倒车雷达是利用 (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测距的,同时说明声能传递 。
(2)如图所示是某一次倒车时车内屏幕上显示的信息,此时探头从发出声波到接收到回波所用的时间是多少s?(车速很小,可视为静止,声速)
(3)如果在外太空使用倒车雷达,其功能会失效,请解释其中的原因。
【答案】(1) 超声波 信息
(2)0.02s
(3)真空不能传声
【详解】(1)[1]生活中,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测距的。
[2]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与能量,超声波可以测距离,说明声能传递信息。
(2)依题意得,声波传播的距离
由得,探头从发出声波到接收到回波所用的时间
(3)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外太空是真空,不能传播声音,所以在外太空使用倒车雷达,其功能会失效。
19.原来静止的钢尺被释放后自由竖直下落。表格记录了钢尺下落距离与时间的部分数据。
时间 0.05 0.10 0.15 0.20 0.25 0.30 0.35 0.40
下落距离 1.25 5.00 11.25 20.00 31.25 45.00 61.25 80.00
(1)下落时间为0.10s,钢尺下落的距离为 cm(即 m);这段时间内,钢尺的平均速度为 m/s;
(2)自由下落的钢尺,做的是 (选填“匀速”“变速”)直线运动;
(3)抓钢尺游戏能测量人的反应时间,规则如下:
小城的拇指、食指张开,钢尺在两指中间,且两指上沿与钢尺“0”刻度线齐平(如图甲所示)。小城看到小增静止释放钢尺时,马上收缩手指。手抓住钢尺时如图乙所示。钢尺下落s的时间,即小城的反应时间.若实验中测量,小城的反应时间可能是 。
A.0.25s  B.0.28s  C.0.30s  D.0.32s
【答案】 5.00 0.50 变速 B
【详解】(1)[1][2][3]由实验数据可知,当钢尺自由下落0.10s的时间,其通过的距离为
由可得,该过程中钢尺的平均速度为
(2)[4]由实验数据可知,钢尺下落0.20s到0.30s时,其下落的距离为
由可得,钢球通过这段距离内的平均速度为
同理可得,钢尺下落0.30s到0.40s时间内,其下落的距离为
钢球通过这段距离内的平均速度为
由此可知,钢尺自由下落时,其做的是变速直线运动。
(3)[5]结合图表中的实验数据可知,钢尺在第0.25s和第0.30时,下落的距离分别为31.25cm和45.00cm。由题意知,小城抓住钢尺时,钢尺下落的距离为40.00cm,由此可知,钢尺下落的时间应在0.25s和0.30s内,即小城的反应时间可能为0.28s,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0.综合实践活动小组用电冰箱研究物态变化现象。小芳小组制作“冻豆腐”,制作过程如图所示。
    新鲜豆腐      冷冻后 解冻后
他们发现,新鲜豆腐冷冻后体积变大,原因是 ,冷冻后表面有白色的霜出现,原因是 ,解冻后表面和内部有蜂窝状结构出现,原因是 (以上空主要填发生的物态变化,表述要通顺合理)。
小红和小明小组测量不同浓度盐水的凝固点。
(1)在选择器材时,小红提出不要使用量程为-2℃~102℃的温度计,要使用量程为-20℃~102℃的温度计,这样考虑主要是因为什么? ;
(2)小明和小红分别通过实验得到了盐水的凝固图像如图所示,则小明所测盐水的凝固点是 ℃;
(3)他们同时发现所测得盐水凝固点并不相同,于是对比了双方实验过程,发现烧杯中装水都是200mL,小明加了1汤匙的盐,而小红加了3汤匙的盐,由此做出猜想:盐水的凝固点与盐水的浓度有关。接着多次实验得出不同浓度盐水的凝固点,数据记录如下表:
盐水浓度(%) 0 3 6 9 12 15 18 21 24 27 30 36
凝固点(℃) 0 -2 -4 -6 -8 -11 -15 -18 -17 -1.8 -0.4 0
分析表格中数据可知,当盐水浓度增大时,其凝固点 ;
(4)小明由表格数据得到盐水浓度为21%时凝固点最低,其值为-18℃,你认为他的判断准确吗? (填“准确”或“不准确”),你判断的理由是 ;
(5)实验后,他们联系到冬天在冰雪覆盖的路面上撒盐便于除雪,原因是 。
【答案】 豆腐里面的水凝固成冰,体积增加 冰箱内的水蒸气凝华成小冰晶,附着在豆腐上形成霜 冰要熔化成水,会留下许多小孔 盐水的凝固点低于-2℃ -4 先降低后升高 不准确 没有进一步探究21%附近浓度的盐水的凝固点 撒盐使积雪的熔点降低,使积雪熔化
【详解】[1]新鲜豆腐冷冻后,豆腐中的水分凝固成冰,水变成冰的过程中,体积变大,所以豆腐冷冻后体积变大。
[2]霜是由冰箱内空气中的水蒸气越冷凝华,形成小冰晶,附着在豆腐上形成的。
[3]蜂窝状的结构是由于解冻后,之前形成的冰会熔化成水,冰熔化成水,体积减小,且水分流出后,都会有小孔留下。
(1)[4]盐水的凝固点较低,若使用量程为-2℃~102℃的温度计,温度计内的液体会首先凝固,导致无法测量。所以应选择量程为-20℃~102℃的温度计。
(2)[5]由图像可知,小明的实验中,盐水在-4℃是一条水平直线,说明此时是盐水的凝固过程,凝固点为-4℃。
(3)[6]分析表格中数据可知,不同浓度的盐水,随着浓度的增加,凝固点由-2℃降低到-18℃,然后又逐渐增大到0度。所以当盐水浓度增大时,其凝固点先降低后升高。
(4)[7][8]小明由表格数据得到盐水浓度为21%时凝固点最低,其值为-18℃,小明没有进一步实验,继续探究21%附近浓度的盐水的凝固点,看是否还有更低的凝固点。所以小明的判断不准确。
(5)[9]在冰雪覆盖的路上撒盐,可以降低冰雪的凝固点,使冰雪在较低的温度就能够熔化,从而更便于除雪。
21.阅读短文完成填空。
(一)生活中的物态
生活中处处都有物态变化的现象。厨房的炉子上正架着一口装了水的锅,盖上锅盖,加热锅里的水。几分钟后就可以听到“咕噜咕噜”的水声从锅里传来;揭开锅盖,“一股白气”迅速冒出来。打开冰箱,上层的隔板上放有一些蔬菜,仔细观察后发现,有时蔬菜上浮着一些“小冰粒”。把蔬菜拿出冰箱一会儿后,那些“小冰粒”就会消失,只剩下蔬菜叶上的水珠。
(1)“一股白气”迅速冒出来,“白气”的形成是热锅中的水蒸气 (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小水珠;
(2)下列事例中,为了防止熔化和凝固产生的不利影响的是 。
A.冰冻食品可以保鲜
B.将熔融玻璃制成玻璃板
C.冬天将水箱中的水放掉
D.高热病人利用冰袋降温
(二)生活中的声音
(3)在繁华闹市区设立的噪声监测器测定的是声音的 (响度/音调/音色/频率)。某时刻该设备的显示屏上显示58.60的数字,这个数字的单位是分贝;若此时有一辆大卡车路过此地,显示屏上显示的数据将 (增大/减小);
(4)中考期间,考场附近“禁鸣喇叭”,这是在 (声源处/传播途中/人耳处)减弱噪声。噪声也是一种能源,最近科研人员开发出一种T恤衫,它能在噪声环境下发电,把声能转化为电能,为随身携带的小电器及时充电。生活中声除可以传递能量以外,还可传递 。
【答案】 液化 C 响度 增大 声源处 信息
【详解】(1)[1]热锅中的水汽化形成水蒸气,水蒸气遇到冷空气液化形成小水珠,即“白气”。
(2)[2]A.冰冻食品可以保鲜,利用低温减慢水的蒸发,故A不符合题意;
B.将熔融玻璃制成玻璃板,是利用了凝固,故B不符合题意;
C.冬天将水箱中的水放掉,避免水凝固成冰,从而损坏冰箱,故C符合题意;
D.高热病人利用冰袋降温,是利用熔化吸热,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3][4]噪声监测器是用来监测声音的强弱,即响度的。若此时有一辆大卡车路过此地,声音的响度变大,显示屏上显示的数据将增大。
(4)[5]禁止鸣笛是防止噪声的产生,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6]声可以传递能量,也能传递信息,如超声波在B超中的应用等。
22.(1)用纸锅也能将水烧开,如图所示的纸锅,盛放一定量的水后,放在酒精灯上加热,一段时间,水沸腾了,但纸锅却并没有被点着。这是因为水加热到沸点后,需要 (选填“吸收”或“放出”)大量的热量,温度不变,使盛水的纸锅的温度 (选填“低于”或“高于”)纸的着火点而不会燃烧。在水沸腾后停止加热一段时间后,水 (选填“会”或“不会”)汽化;
(2)用水壶烧水,当水烧开时,在壶嘴附近会出现上升的“白气”,这些“白气”是 形成的,在此现象形成的过程中要 (选填“吸热”或“放热”);当“白气”上升到一定程度时就不见了,这是由于发生 现象(以上两空填物态变化名称)。

【答案】 吸收 低于 会 液化 放热 汽化
【详解】(1)[1][2][3]纸的燃点大约是180℃左右,而水在100℃时沸腾,且沸腾后温度保持不变,当纸盒里面装了水,用火焰加热纸杯底部时,纸盒吸热升温,并迅速把热量传递给水,当纸盒里的水吸热升温至沸点时,水开始沸腾;这时继续加热纸盒,水温却不再升高,纸盒的温度也不再升高,就不会达到纸的着火点;所以只要纸盒中有水,纸就不能达到燃点而燃烧;停止加热一段时间后,水不会沸腾,但蒸发不会停止,蒸发在任何条件下都能进行,故水还会汽化。
(2)[4][5][6]“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液化过程放热,当“白气”上升到一定程度时就不见了,这是由于发生汽化现象,变成了水蒸气。
23.阿九与阿中用细棉线连接了两个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
(1)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10m间的通话,这表明: (填“固”、“液”或“气”)体能够传声;
(2)相距同样远,讲话者以同样的响度讲话,如果改用细金属丝连接土电话,则听到的声音就大些。这一实验现象表明:不同介质传声效果 (填“相同”或“不同”);
(3)用“土电话”进行通话时,声音以 的形式在细棉线中传播。如果在用土电话时,另一个同学用手捏住线上的某一部分,则听的一方就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手阻止了线的 ,使声音无法通过线来传播。
【答案】 固 不同 声波 振动
【详解】(1)[1]土电话用细线连接,表明固体能够传声。
(2)[2]用细线和金属丝,传播介质发生了改变,听到的声音大小发生了变化,说明不同介质传声效果不同。
(3)[3]声音以声波的形式向外传播。
[4]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用手捏住线上一部分,使得线不能再振动,无法再继续传播声。
24.暑假期间,小明一家开车到三亚旅游,接近三亚时,看到路边标志牌如图所示,此后汽车匀速通过一段长为800m的路段用时1min;
(1)请你解释两标志牌上数字的含义;
(2)请通过计算判断小明一家开车是否超速。
【答案】(1)见详解;(2)没有超速
【详解】解:(1)三亚2km为距离标志牌,含义是:从标志牌到三亚的距离为2km;60是限速标志牌,含义是:此路段车辆最大速度不能超过60km/h。
(2)由题意可知,已知通过800m路段所用的时间为1min,则小明一家开车的车速
因为 48km/h<60km/h,所以小明一家开车没有超速。
答:(1)三亚2km的含义是从标志牌到三亚的距离为2km;60的含义是此路段车辆最大速度不能超过60km/h;
(2)小明一家开车没有超速。
25.激光是20世纪的重大发明,被称为“最快的刀”“最准的尺”和“最奇异的光”。激光具有超强的能量密度,可以在直径几百纳米的范围内产生几百万度的高温。工业上,激光刀可切割坚硬和柔软的材料,对切割部位进行局部照射几秒钟便能切割好。激光刀还是外科医生的好帮手,用它做手术没有丝毫机械撞击,而且又快又精准,大大减轻了病人的痛苦,应用于血管瘤、脑部手术等。激光单色性好、方向性强、测距精度高,使得测量人造卫星、月球等目标的距离变成现实。宇航员在月球上安放激光反射器,激光器从地球向月球发射一个激光脉冲信号,月球上的反射器能够将激光脉冲原路返回,激光脉冲从发出到接收时间间隔为2.56s。激光也被作为电影素材,在科幻电影《星球大战》中天行者使用的激光剑能释放出一道长约1m的纯能量束,战斗时悄无声息。
(1)激光刀在切割坚硬或柔软的材料时,材料所发生的物态变化可能是 和 ;
(2)在科幻电影《星球大战》中天行者使用的激光剑能释放出一道长约1m的纯能量束,战斗时悄无声息是因为 ;
(3)如果《星球大战》中的激光剑刺向你,你可以利用 做一个盾牌把激光挡回去,那么拿剑者将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4)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则月球与地球之间的距离为多少km?( )
【答案】 熔化 升华 真空不能传声 平面镜 3.84×105km
【详解】(1)[1][2]激光刀可切割坚硬和柔软的材料,对切割部位进行局部照射几秒钟便能切割好是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是升华,或者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是做熔化,两种情况都需要吸收热量。
(2)[3]《星球大战》中天行者使用的激光剑能释放出一道长约1m的纯能量束进行战斗,太空中是真空,真空不能传声,所以战斗时悄无声息。
(3)[4]利用光的反射的知识:当激光剑刺向你,你可以利用平面镜把激光挡回去。
(4)[5]因为激光脉冲从发出到接收时间间隔为2.56s,故光从地球到月球的时间为
t=×2.56s=1.28s
根据得月球与地球之间的距离为
s=vt=3×108m/s×1.28s=3.84×108m=3.84×105km
26.请你将图中所示与声有关的实例的描述补充完整。
(1)图甲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铃声的响度变小;再次充入空气后,铃声的响度变化情况是 (变大/变小/不变);
(2)图乙当小朋友在天坛圜丘顶层的天心石上说话时,听到的声音格外响亮,这是利用声音的反射,使 与原声混在一起,声音得到加强造成的音响效果;
(3)图丙这种声纹验证技术辨别声音主要依据 (响度/音调/音色)。
【答案】 变大 回声 音色
【详解】(1)[1]当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时,传声介质越来越少,所以传声效果越来越不好,实验过程中听到声音响度越来越小,再次放入空气后,铃声的响度变大。
(2)[2]当游客在圜丘顶层的天心石上说话时,听到的声音格外响亮,这是建筑师利用声音的反射,使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声音得到加强,造成回声的音效效果。
(3)[3]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和特色,不同的物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声纹验证技术辨别声音主要依据音色。
27.一艘科考船对某海域海底地形进行了探测,在经过该海域水平面等间距的A、B、C、D、E五个位置时,分别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测得从发射到收到回波信号的时间分别为0.30s、0.18s、0.30s、0.12s、0.30s。(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m/s)
(1)在探测的五个位置中,深度最小的是 (填字母),其海水深度为 m。
(2)该海域地形大致如图中的 。
(3)能否利用超声波的反射进行太空测距?为什么?( )
【答案】 D 90 乙 不能,真空不能传声
【详解】(1)[1]分别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测得从发射到收到回波信号的时间,所用时间越短,深度越小,D位置所用时间最短,所以深度最小。
[2]其海水深度为
(2)[3]根据回声测距公式可知,声速一定时,时间越长,该位置海水越深,所以根据实验数据可知,A、C、E三个位置深度相同,且比B、D两个位置深,D位置海水最浅,B位置比D深,故选乙。
(3)[4]声音传播需要介质,不能利用超声波的反射进行太空测距,因为真空不能传声。
28.如表所示是某次列车的运行时刻表的一部分,请针对这个时刻表提出一个可以一直的问题,并说明计算方法
【示例】问题:从上海到蚌埠列车运行时间是多少?
解释:从上海发车时间是18:00,到达蚌埠的时间是22:00,运行时间t=22:00﹣18:00=4h。
问题: ;
解释: 。
停靠站 到达时刻 开车时刻 里程/km
上海 一 18:00 0
蚌埠 22:00 22:15 484
济南 03:04 03:12 966
【答案】 从蚌埠到济南列车运行路程是多少 见解析
【详解】解:[1]根据题中信息可以提出问题:从蚌埠到济南列车运行路程是多少?
[2]由表格中数据得,蚌埠里程是484km,济南里程是966km,从蚌埠到济南列车运行路程
答:从蚌埠到济南列车运行路程是482km。
29.汽车追尾常发生重大交通事故,其重要原因是遇到意外情况时汽车不能立即停止。如图1所示,司机从发现情况到他操作制动器来刹车需要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叫反应时间,这段时间内,汽车会保持原来的速度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反应距离;从开始刹车到车辆停止的这段距离叫制动距离;反应距离与制动距离之和叫停车距离。下表是同一位司机驾驶一辆保养得很好的甲汽车,在相同水平公路上以不同的速度v行驶时(反应时间相同),测得的反应距离s1、制动距离s2和停车距离s3。
v/(km h-1) s1/m s2/m s/m
45 9 14 23
75 15 38 53
90 18 56 74
105 21 76 97
(1)该司机的反应时间是 s。
(2)反应距离取决于反应时间和行驶速度。由于酒后驾车的反应时间比不饮酒时的反应时间要长一些,因此,在行驶速度相同的情况下,酒后驾车的反应距离会变 ,导致发生交通事故的可能性增大。
(3)一起发生在限速60km/h路段的交通事故中,交警测得肇事车留下的刹车痕迹(制动距离)长为40m。则肇事司机在驾驶时 (选填“有”或“没有”)超速。(已知该车的制动性能与甲汽车一致)
(4)为了行车安全,在雨天开车时,司机都要“减速慢行”。原因是下雨后,路面的粗糙降低,使行驶车辆受到的摩擦力变小,导致 (选填“反应距离”或“制动距离”)变大。
(5)图2是甲、乙两汽车在同一路面上紧急刹车过程中制动距离s2与车速v的关系图像,则 (选填“甲”或“乙”)汽车的制动性能较好,理由是 。
【答案】 0.72 长 有 制动距离 乙 两车刹车前速度相同时,乙的制动距离短
【详解】(1)[1]由题意可知,反应时间相同,故以第一组数据为例,反应时间为
(2)[2]根据反应距离=行驶速度×反应时间,酒后驾车反应时间比不饮酒的反应时间要长一些,因此,反应距离也要长一 些,导致停车距离也更长一些,当然也就更容易出现交通事故。
(3)[3]由表格数据可知,速度越大,制动距离越大; 当速度是75km/h时,制动距离为38m,由于此时路段限速60km/h,所以制动距离应小于38m,而刹车痕迹(制动距离) 长为40m,所以,说明肇事司机在驾驶时有超速。
(4)[4]为了行车安全,在雨天开车时,司机都要“减速慢行”。原因是下雨后,路面上有积水,路面的粗糙程度降低,摩擦力 变小,制动距离变大。
(5)[5][6]同样的速度,刹车时的制动距离越短的,车的性能越好,从图像上看,刹车前速度相同时,乙的制动距离短。
30.国庆假期,小明一家外出游玩,驾驶汽车以15m/s的速度在两山之间的一段平直公路上向前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甲所示。在两山间的某位置,小明鸣笛一声后汽车匀速行驶60m听到前山的回声,又继续行驶一段距离听到了后山的回声,已知两山间的距离为1685m,声音的传播速度为340m/s,求:
(1)小明鸣笛后汽车行驶60m所用的时间 :
(2)听到前山回声时,汽车距前山的距离 ;
(3)鸣笛处距后山的距离为 m,听到前山回声至听到后山回声期间,汽车继续行驶的路程为 m;
(4)小明为了测量山里的气温(标准大气压下),自制了如图乙所示的简易温度计,细管中液面到瓶盖上端的高度为h,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测出对应水柱高度h,记录数据如表:根据表格数据可知,山里此时温度为 ℃,请用横线在图乙中标出0℃和山里温度所在的刻度线 。
所处环境 冰水混合物 山里 沸水
温度/℃ 0 100
h/cm 0.5 1.5 4.5

【答案】 4s
650m 975m 30m 25 见详解
【详解】解:(1)[1]小明鸣笛后汽车行驶60m所用的时间
(2)[2]这段时间声音通过的路程为
听到前山回声时,汽车距前山的距离为
(3)[3]鸣笛处,汽车距前山的距离为
则鸣笛处距后山的距离为
听到前山回声至听到后山回声的时间为
[4]听到前山回声至听到后山回声期间,汽车继续行驶的距离为
(4)[5]由题意知,冰水混合物到沸水,液面上升了h=4.5cm-0.5cm=4cm,根据
则温度上升25℃,液面到瓶盖上端的高度就会增加1cm,所以山里的温度为25℃。
[6]如下图所示

答:(1)小明鸣笛后汽车行驶60m所用的时间为4s;
(2)听到前山回声时,汽车距前山的距离650m;
(3)鸣笛处距后山的距离为975m;听到前山回声至听到后山回声期间,汽车继续行驶的距离30m;
(4)见详解。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期中冲刺(综合题30道)
1.假期里,小明和家人一起坐大巴旅游,从出发地到目的地,全程大约140km,用时120min。
(1)在进入隧道前必须鸣笛,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 。
(2)该大巴车行驶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 )
(3)已知某隧道全长540m,若该大巴车以25m/s的平均速度穿过该隧道,大巴车完全通过该隧道用时22s,则该大巴车有多长?( )
2.如图所示是国之重器——“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它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创造了我国载人深潜的新纪录。为了探测海底某处深度,“奋斗者”号从海面向海底垂直发射一束超声波,经过4s后收到回波信号,已知超声波在海水中的速度是1 500 m/s。
(1)人耳 (选填“能”或“不能”)听到超声波。
(2)运用超声波的反射 (选填“能”或“不能”)测量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因为 。
(3)海洋中该处的深度是多少m?
3.中秋假期,小明一家驾车去看望爷爷、奶奶。经过某交通标志牌。如图所示。
(1)标志牌上的数字“40”表示什么意思?
(2)若小明的爸爸驾车匀速通过这段路程用时30min,则汽车的速度是多少km/h?由此可以判断小明的爸爸驾车是否超速?
4.小明一家双休日驾车外出郊游,汽车以72km/h的平均速度行驶0.5h才到达旅游景点。傍晚,他们沿原路返回,从景点到家用了30min。求:
(1)72km/h m/s, 30min h;
(2)从小明家到旅游景点的路程;( )
(3)小明一家从家到景点再回家的平均速度。( )
5.(1)如图1所示,铅笔的长度是 cm;温度计的示数为 ℃;停表的示数为 s;
(2)小明在“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实验装置。
①这个实验的原理是 ;
②实验中使斜面坡度 (填“较小”或“较大”),实验中,斜面的作用是 ;
③小组的成员分别画出小车从A到C的s-t图像的大致情况,其中与事实相符的是 。
A.B.C.D.
6.(1)如图甲所示,将一把金属叉子拴在一根约1m长的线的中间,把线的两端分别分别紧密缠绕在双手的食指上,并插入耳朵;然后让叉子撞到坚硬的物体上,等它垂下把线拉直时,你就可以听到敲钟似的响声。通过撞击,金属叉子 发声,声音主要通过 (选填“固体”、“液体”或“气体”)传递到人耳;
(2)如图乙所示,将一把钢尺压在桌面上,一部分伸出桌面,用手拨动其伸出桌外的一端,轻拨与重拨钢尺,则钢尺发出声音的 不同。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则钢尺发出声音的 不同(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3)如图丙,将电铃放到玻璃钟罩中,接通电铃,使电铃工作。用抽气机抽去空气的过程中铃声会 (说明声音大小如何让变化),实验说明 。
7.2018年10月20日,我国自主研制的大型灭火、水上救援水陆两栖飞机AG600水上首飞成功,这是我国航空工业坚持自主创新取得的又一重大科技成果。
(1)新型飞机研制中,常将飞机放在风洞中固定不动,让模拟气流迎面吹来,便可以模拟空中的飞行情况。此时,机舱里的飞行员感觉飞机在飞行,则他所选的参照物是 。
A.飞机 B.模拟气流 C.地面 D.他本人
(2)若飞机正在离地面2720m的高空匀速直线飞行,此时飞机的速度是声速的1.5倍。那么,当你听到飞机的轰鸣声时,立即抬头观看时,飞机已飞到你前方多远的地方?( )(已知此时声速为340m/s)
8.某物体从地面上某一点出发沿直线运动,其s-t图像如图所示。对物体的运动情况进行分析,得出结论不正确的是( )
A.物体在内运动的路程为
B.以地球为参照物,物体在中间内静止
C.物体在前内和后内的速度相等
D.物体在内的平均速度为
选择理由 。
9.南京长江五桥全长约10.3km。其中,跨长江大桥长约4.4km,夹江隧道长约1.8km,其余路段长约4.1km。
(1)以江面航行的船为参照物,桥上路灯是 (选填“静止”或“运动”)的。
(2)隧道段设计速度为80km/h,通车后,一辆汽车通过隧道所需的最短时间为 s。
10.(1)如图1是小明做物理实验时使用的一些工具。图甲测定橡皮的长度,正确的视线方向是 ,橡皮的长度是 cm;图乙是用停表测量校运动会上男子3000m比赛成绩,从开始时到此刻经历的时间是 s;
(2)如图2所示,小丽用小锤敲击音叉,让发声的音叉接触竖直悬挂的乒乓球。实验时,小丽既能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又能观察到乒乓球 。通过实验可初步得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乒乓球在实验中起到的作用是 ;如果小丽用手握住正在发声的音叉, (选填“能”或“不能”)听到声音。
11.汽车遇到意外情况时,紧急停车要经历司机的反应和制动两个过程,汽车在司机的反应过程中做匀速直线运动,在司机的制动过程中做变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若汽车以20m/s的速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紧急停车时,在反应过程中汽车行驶了14m,制动过程中所用的时间为2.3s。汽车在这两个过程中通过的总距离为30m。
(1)当你乘坐在此行驶的汽车上,紧急停车时,以自己为参照物,司机是 (填“静止的”或“运动的”);
(2)汽车在反应过程中所用的时间为 s;
(3)紧急停车全过程的平均速度为 m/s;
(4)冬天坐汽车时,经常发现在汽车前挡风玻璃上出现“雾气”“雾气”形成的原因是 ,打开暖风可消除“雾气”,这样做的道理是 。
12.声现象与社会生活。
(1)中国古书中记载: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地听到夜袭的敌人的马蹄声,其原因是 能够传声,且比空气中的传声速度 ;
(2)如图甲所示,是北京地铁穿越北京动物园的“隔音蛟龙”,这里采用的控制噪声的措施是 ;(填数字序号)
①防止噪声产生 ②阻断噪声传播 ③防止噪声入耳
(3)如图乙所示,在飞机失事搜寻过程中,搜救舰船在定位和测量海深时都要用到超 声测位仪,它是利用声音可以在 中传播来工作的,这说明声音能传递 ;若海水的深度是6.75 km, 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 m/s, 则测位仪发出信号后 需经过 秒才能接收到信号。
13.如图所示是某种物质的凝固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种物质是非晶体;
B.该物质的凝固点是60℃;
C.该物质的熔点是48℃;
D.9min时这种物质是固液共存;
理由: 。
14.某条湖底隧道全长1965m,双向六车道,其中湖底暗埋段550m。在湖底隧道口有一交通标识,如图所示,则:
(1)交通标识上数字的含义是 。
(2)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一辆小汽车通过湖底暗埋段至少需要多长时间?
15.夏日炎炎,如果能够吃着冰棒、吹着风扇,人会觉得凉快多了,请你用所学过的物理知识分别说明这两种方式能降温的原因。
16.如图甲为传感器通过发出和接收超声波来检测汽车速度的示意图。
(1)已知超声波的速度为340m/s,某次检测车速时,传感器从发出到接收超声波信号用了0.2s,则超声波信号遇到汽车时,汽车与传感器之间的距离是 m;
(2)利用传感器测得某一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运动的s~t图像如图乙所示,汽车运动的速度为 m/s,请在图丙中画出汽车运动的v~t图像 ;
(3)若认为汽车是静止的,则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选填“该车司机”“传感器”或“地面”)。
17.某同学将热水、冰水和室温水(水温与室温相同)分别装入纸杯中,如图所示,一段时间后,发现其中两只纸杯的杯壁上有小水珠出现。则:
(1)有小水珠出现的纸杯是: 和 (选填“甲、乙或丙”);
(2)这些小水珠产生的原因是: ;
(3)请在有小水珠出现的纸杯上,画出小水珠的大致位置。
18.在停车场,小阳注意到当爸爸把车辆倒车入位靠近墙壁时,倒车雷达会发出“嘀嘀”的蜂鸣声,同时车内屏幕上直观地显示出车尾与墙壁的距离。
(1)倒车雷达是利用 (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测距的,同时说明声能传递 。
(2)如图所示是某一次倒车时车内屏幕上显示的信息,此时探头从发出声波到接收到回波所用的时间是多少s?(车速很小,可视为静止,声速)
(3)如果在外太空使用倒车雷达,其功能会失效,请解释其中的原因。
19.原来静止的钢尺被释放后自由竖直下落。表格记录了钢尺下落距离与时间的部分数据。
时间 0.05 0.10 0.15 0.20 0.25 0.30 0.35 0.40
下落距离 1.25 5.00 11.25 20.00 31.25 45.00 61.25 80.00
(1)下落时间为0.10s,钢尺下落的距离为 cm(即 m);这段时间内,钢尺的平均速度为 m/s;
(2)自由下落的钢尺,做的是 (选填“匀速”“变速”)直线运动;
(3)抓钢尺游戏能测量人的反应时间,规则如下:
小城的拇指、食指张开,钢尺在两指中间,且两指上沿与钢尺“0”刻度线齐平(如图甲所示)。小城看到小增静止释放钢尺时,马上收缩手指。手抓住钢尺时如图乙所示。钢尺下落s的时间,即小城的反应时间.若实验中测量,小城的反应时间可能是 。
A.0.25s  B.0.28s  C.0.30s  D.0.32s
20.综合实践活动小组用电冰箱研究物态变化现象。小芳小组制作“冻豆腐”,制作过程如图所示。
    新鲜豆腐      冷冻后 解冻后
他们发现,新鲜豆腐冷冻后体积变大,原因是 ,冷冻后表面有白色的霜出现,原因是 ,解冻后表面和内部有蜂窝状结构出现,原因是 (以上空主要填发生的物态变化,表述要通顺合理)。
小红和小明小组测量不同浓度盐水的凝固点。
(1)在选择器材时,小红提出不要使用量程为-2℃~102℃的温度计,要使用量程为-20℃~102℃的温度计,这样考虑主要是因为什么? ;
(2)小明和小红分别通过实验得到了盐水的凝固图像如图所示,则小明所测盐水的凝固点是 ℃;
(3)他们同时发现所测得盐水凝固点并不相同,于是对比了双方实验过程,发现烧杯中装水都是200mL,小明加了1汤匙的盐,而小红加了3汤匙的盐,由此做出猜想:盐水的凝固点与盐水的浓度有关。接着多次实验得出不同浓度盐水的凝固点,数据记录如下表:
盐水浓度(%) 0 3 6 9 12 15 18 21 24 27 30 36
凝固点(℃) 0 -2 -4 -6 -8 -11 -15 -18 -17 -1.8 -0.4 0
分析表格中数据可知,当盐水浓度增大时,其凝固点 ;
(4)小明由表格数据得到盐水浓度为21%时凝固点最低,其值为-18℃,你认为他的判断准确吗? (填“准确”或“不准确”),你判断的理由是 ;
(5)实验后,他们联系到冬天在冰雪覆盖的路面上撒盐便于除雪,原因是 。
21.阅读短文完成填空。
(一)生活中的物态
生活中处处都有物态变化的现象。厨房的炉子上正架着一口装了水的锅,盖上锅盖,加热锅里的水。几分钟后就可以听到“咕噜咕噜”的水声从锅里传来;揭开锅盖,“一股白气”迅速冒出来。打开冰箱,上层的隔板上放有一些蔬菜,仔细观察后发现,有时蔬菜上浮着一些“小冰粒”。把蔬菜拿出冰箱一会儿后,那些“小冰粒”就会消失,只剩下蔬菜叶上的水珠。
(1)“一股白气”迅速冒出来,“白气”的形成是热锅中的水蒸气 (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小水珠;
(2)下列事例中,为了防止熔化和凝固产生的不利影响的是 。
A.冰冻食品可以保鲜
B.将熔融玻璃制成玻璃板
C.冬天将水箱中的水放掉
D.高热病人利用冰袋降温
(二)生活中的声音
(3)在繁华闹市区设立的噪声监测器测定的是声音的 (响度/音调/音色/频率)。某时刻该设备的显示屏上显示58.60的数字,这个数字的单位是分贝;若此时有一辆大卡车路过此地,显示屏上显示的数据将 (增大/减小);
(4)中考期间,考场附近“禁鸣喇叭”,这是在 (声源处/传播途中/人耳处)减弱噪声。噪声也是一种能源,最近科研人员开发出一种T恤衫,它能在噪声环境下发电,把声能转化为电能,为随身携带的小电器及时充电。生活中声除可以传递能量以外,还可传递 。
22.(1)用纸锅也能将水烧开,如图所示的纸锅,盛放一定量的水后,放在酒精灯上加热,一段时间,水沸腾了,但纸锅却并没有被点着。这是因为水加热到沸点后,需要 (选填“吸收”或“放出”)大量的热量,温度不变,使盛水的纸锅的温度 (选填“低于”或“高于”)纸的着火点而不会燃烧。在水沸腾后停止加热一段时间后,水 (选填“会”或“不会”)汽化;
(2)用水壶烧水,当水烧开时,在壶嘴附近会出现上升的“白气”,这些“白气”是 形成的,在此现象形成的过程中要 (选填“吸热”或“放热”);当“白气”上升到一定程度时就不见了,这是由于发生 现象(以上两空填物态变化名称)。

23.阿九与阿中用细棉线连接了两个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
(1)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10m间的通话,这表明: (填“固”、“液”或“气”)体能够传声;
(2)相距同样远,讲话者以同样的响度讲话,如果改用细金属丝连接土电话,则听到的声音就大些。这一实验现象表明:不同介质传声效果 (填“相同”或“不同”);
(3)用“土电话”进行通话时,声音以 的形式在细棉线中传播。如果在用土电话时,另一个同学用手捏住线上的某一部分,则听的一方就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手阻止了线的 ,使声音无法通过线来传播。
24.暑假期间,小明一家开车到三亚旅游,接近三亚时,看到路边标志牌如图所示,此后汽车匀速通过一段长为800m的路段用时1min;
(1)请你解释两标志牌上数字的含义;
(2)请通过计算判断小明一家开车是否超速。
25.激光是20世纪的重大发明,被称为“最快的刀”“最准的尺”和“最奇异的光”。激光具有超强的能量密度,可以在直径几百纳米的范围内产生几百万度的高温。工业上,激光刀可切割坚硬和柔软的材料,对切割部位进行局部照射几秒钟便能切割好。激光刀还是外科医生的好帮手,用它做手术没有丝毫机械撞击,而且又快又精准,大大减轻了病人的痛苦,应用于血管瘤、脑部手术等。激光单色性好、方向性强、测距精度高,使得测量人造卫星、月球等目标的距离变成现实。宇航员在月球上安放激光反射器,激光器从地球向月球发射一个激光脉冲信号,月球上的反射器能够将激光脉冲原路返回,激光脉冲从发出到接收时间间隔为2.56s。激光也被作为电影素材,在科幻电影《星球大战》中天行者使用的激光剑能释放出一道长约1m的纯能量束,战斗时悄无声息。
(1)激光刀在切割坚硬或柔软的材料时,材料所发生的物态变化可能是 和 ;
(2)在科幻电影《星球大战》中天行者使用的激光剑能释放出一道长约1m的纯能量束,战斗时悄无声息是因为 ;
(3)如果《星球大战》中的激光剑刺向你,你可以利用 做一个盾牌把激光挡回去,那么拿剑者将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4)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则月球与地球之间的距离为多少km?( )
26.请你将图中所示与声有关的实例的描述补充完整。
(1)图甲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铃声的响度变小;再次充入空气后,铃声的响度变化情况是 (变大/变小/不变);
(2)图乙当小朋友在天坛圜丘顶层的天心石上说话时,听到的声音格外响亮,这是利用声音的反射,使 与原声混在一起,声音得到加强造成的音响效果;
(3)图丙这种声纹验证技术辨别声音主要依据 (响度/音调/音色)。
27.一艘科考船对某海域海底地形进行了探测,在经过该海域水平面等间距的A、B、C、D、E五个位置时,分别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测得从发射到收到回波信号的时间分别为0.30s、0.18s、0.30s、0.12s、0.30s。(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m/s)
(1)在探测的五个位置中,深度最小的是 (填字母),其海水深度为 m。
(2)该海域地形大致如图中的 。
(3)能否利用超声波的反射进行太空测距?为什么?( )
28.如表所示是某次列车的运行时刻表的一部分,请针对这个时刻表提出一个可以一直的问题,并说明计算方法
【示例】问题:从上海到蚌埠列车运行时间是多少?
解释:从上海发车时间是18:00,到达蚌埠的时间是22:00,运行时间t=22:00﹣18:00=4h。
问题: ;
解释: 。
停靠站 到达时刻 开车时刻 里程/km
上海 一 18:00 0
蚌埠 22:00 22:15 484
济南 03:04 03:12 966
29.汽车追尾常发生重大交通事故,其重要原因是遇到意外情况时汽车不能立即停止。如图1所示,司机从发现情况到他操作制动器来刹车需要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叫反应时间,这段时间内,汽车会保持原来的速度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反应距离;从开始刹车到车辆停止的这段距离叫制动距离;反应距离与制动距离之和叫停车距离。下表是同一位司机驾驶一辆保养得很好的甲汽车,在相同水平公路上以不同的速度v行驶时(反应时间相同),测得的反应距离s1、制动距离s2和停车距离s3。
v/(km h-1) s1/m s2/m s/m
45 9 14 23
75 15 38 53
90 18 56 74
105 21 76 97
(1)该司机的反应时间是 s。
(2)反应距离取决于反应时间和行驶速度。由于酒后驾车的反应时间比不饮酒时的反应时间要长一些,因此,在行驶速度相同的情况下,酒后驾车的反应距离会变 ,导致发生交通事故的可能性增大。
(3)一起发生在限速60km/h路段的交通事故中,交警测得肇事车留下的刹车痕迹(制动距离)长为40m。则肇事司机在驾驶时 (选填“有”或“没有”)超速。(已知该车的制动性能与甲汽车一致)
(4)为了行车安全,在雨天开车时,司机都要“减速慢行”。原因是下雨后,路面的粗糙降低,使行驶车辆受到的摩擦力变小,导致 (选填“反应距离”或“制动距离”)变大。
(5)图2是甲、乙两汽车在同一路面上紧急刹车过程中制动距离s2与车速v的关系图像,则 (选填“甲”或“乙”)汽车的制动性能较好,理由是 。
30.国庆假期,小明一家外出游玩,驾驶汽车以15m/s的速度在两山之间的一段平直公路上向前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甲所示。在两山间的某位置,小明鸣笛一声后汽车匀速行驶60m听到前山的回声,又继续行驶一段距离听到了后山的回声,已知两山间的距离为1685m,声音的传播速度为340m/s,求:
(1)小明鸣笛后汽车行驶60m所用的时间 :
(2)听到前山回声时,汽车距前山的距离 ;
(3)鸣笛处距后山的距离为 m,听到前山回声至听到后山回声期间,汽车继续行驶的路程为 m;
(4)小明为了测量山里的气温(标准大气压下),自制了如图乙所示的简易温度计,细管中液面到瓶盖上端的高度为h,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测出对应水柱高度h,记录数据如表:根据表格数据可知,山里此时温度为 ℃,请用横线在图乙中标出0℃和山里温度所在的刻度线 。
所处环境 冰水混合物 山里 沸水
温度/℃ 0 100
h/cm 0.5 1.5 4.5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