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6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册压轴题专项训练专题02绝对值的四类综合题型(原卷版+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2026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册压轴题专项训练专题02绝对值的四类综合题型(原卷版+解析)

资源简介

专题02 绝对值的四类综合题型
目录
典例详解
类型一、绝对值的非负性
类型二、利用数轴化简绝对值
类型三、分类讨论化简绝对值
类型四、几何意义化简绝对值
压轴专练
类型一、绝对值的非负性
1. 绝对值的非负性指任何实数的绝对值都是非负数,即|a|≥0,这是绝对值的核心性质,可用于判断式子取值范围。 2. 若几个非负数的和为0,则每个非负数都为0,如|a|+|b|=0时,a=0且b=0,此结论是解决含绝对值方程或求值问题的关键。
例1.(24-25七年级上·甘肃天水·期中)若,则 , .
【变式1-1】(24-25七年级上·江苏宿迁·期中)若,则 .
【变式1-2】若x为有理数,则式子的最小值为 .
【变式1-3】已知,则的相反数为 .
类型二、利用数轴化简绝对值
1.先在数轴上确定绝对值内字母表示的数的位置,判断其正负性,正数绝对值是本身,负数是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2.结合数轴上数的大小关系,化简含多个绝对值的式子,如|a - b|可由a与b的位置判断a - b的正负后化简。
例2.(23-24七年级上·四川眉山·期末)已知有理数a,b,c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且.
(1) , ;
(2)化简:.
【变式2-1】(23-24七年级上·河南许昌·期中)已知数轴上A,,三点对应的数分别是,,,若,,,为最小的正整数.
(1)请在数轴上标出A,,三点的大致位置;
(2)化简:.
【变式2-2】(23-24七年级上·四川达州·期末)如图,数轴上有,,三点.

(1)____,_____,______;(填“”“”,“”)
(2)化简.
【变式2-3】(23-24七年级上·新疆乌鲁木齐·期中)有理数a,b,c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

(1)判断正负,用“”或“”填空:_____0,_____0,_____0;
(2)化简.
类型三、分类讨论化简绝对值
1. 确定绝对值内代数式的零点,即令其等于0的未知数的值,以此划分讨论区间,明确各区间内代数式的正负。 2. 按区间分类化简,正数取本身,负数取相反数,最后综合各区间结果,得到完整化简式,适用于字母取值不确定的情况。
例3.已知、、均为不等式0的有理数,则的值为 .
【变式3-1】若,则 .
【变式3-2】已知、,那么=
【变式3-3】我们知道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利用数轴及绝对值知识结合数形结合.分类讨论思想可以解决一些问题.求解下列问题:
(1)若时,的值为___________;
(2)若成立,则___________;
(3)若,则___________;
(4)当式子取最小值时,相应的x的取值范围___________,最小值是___________.
类型四、几何意义化简绝对值
1.绝对值的几何意义是数轴上数对应的点到原点的距离,|a|表示a到原点的距离,非负,据此可直接判断简单绝对值的化简结果。 2.|a - b|表示数轴上a与b对应点的距离,利用此意义可化简含差的绝对值,如a在b右侧时,|a - b|=a - b,反之则为b - a。
例4.(24-25七年级上·四川乐山·期末)阅读材料
点A、B在数轴上分别表示有理数、,A、B两点之间的距离表示为AB,在数轴上A、B两点之间的距离AB.也就是说,表示与之差的绝对值,实际上也可理解为与两数在数轴上所对的两点之间的距离.
比如可以写成,它的几何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数的点与表示数的点之间的距离.
再举个例子:等式的几何意义可表示为:在数轴上表示数的点与表示数的点的距离等于,这样的数可以是或.
解决问题:
(1) .
(2)若,则______;若,则______.
(3)表示数轴上有理数所对的点到和所对的两点距离之和.请你利用数轴,找出所有符合条件的整数,使得.
【变式4-1】(24-25七年级上·内蒙古通辽·期中)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过“数缺形时少直观,形少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是解决数学问题的重要思想方法.
【阅读】表示4与1两数在数轴上所对应的两点之间的距离;可以看作,表示4与两数在数轴上所对应的两点间的距离.
(1)__________;
(2)结合数轴找出所有符合条件的整数x,使得,则__________;
(3)利用数轴分析,若x是整数,且满足,请求出满足条件的所有x的值的和.
【变式4-2】 我们知道,可以理解为, 它表示: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到原点的距离,这是绝对值的几何意义,进一步地,数轴上的两个点A,B,分别用数a,b表示,那么A,B两点之间的距离为,反过来,式子的几何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和表示数b的点之间的距离,利用此结论,回答以下问题:
(1)数轴上表示数的点和表示数3的点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
(2)数轴上点A用数a表示,若,那么a的值为_______;
(3)数轴上点A用数a表示,且满足的整数a有______个;有最小值,则最小值是:_____.
【变式4-3】(24-25七年级上·福建漳州·期中)观察下列几组数在数轴上体现的距离,并回答问题:
(1)探究:
你能发现:3与5在数轴上的对应点间的距离可以表示为:;4与在数轴上的对应点间的距离可以表示为:;根据以上规律填空.
①数轴上表示6和3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 .
②数轴上表示和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 .
③数轴上表示和2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 .
(2)归纳:
一般的,数轴上表示数a和数b的两点之间的距离等于.
(3)应用:
①如果数m和4两点之间的距离是6,则可记为:,求m的值.
②若数轴上表示数m的点位于与4之间,求的值.
③当m取何值时,的值最小,最小值是多少?请说明理由.
一、单选题
1.(24-25六年级下·黑龙江大庆·期中)式子取最小值时,x等于( )
A.0 B.1 C.2 D.
2.(24-25八年级上·山东临沂·期中)若,则( )
A.2 B.7 C.8 D.5
3.(2025·山东济南·二模)已知表示有理数a,b的点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的值是( )
A.2023 B.2024 C.2025 D.2026
二、填空题
4.(24-25七年级上·四川德阳·期末)当的值最小时, .
5.(23-24七年级上·内蒙古呼和浩特·阶段练习)已知,则 .
6.(24-25七年级上·安徽阜阳·期中)已知a,b,c为非零有理数,请解决下列问题:
(1)当时, ;
(2)若,则的值为 .
三、解答题
7.(24-25七年级上·江西南昌·期中)已知有理数,,,且.

(1)如图,在数轴上将a、b、c三个数填在相应的括号中:
(2)化简:
8.(2024七年级上·全国·专题练习)根据这一性质,解答下列问题:
(1)当 时,有最小值,此时最小值为 ;
(2)当a取何值时,有最小值?这个最小值是多少?
(3)当a取何值时,有最大值?这个最大值是多少?
9.(24-25七年级上·广东东莞·期中)有理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
(1)______,______,______0;填(“”或“”)
(2)如果互为相反数,则______;
(3)计算:.
10.(24-25七年级上·江西抚州·期末)我们知道,是指数轴上表示数的点到原点的距离.这是绝对值的几何意义.进一步地,如果数轴上点分别对应数,那么两点间的距离为.
(1)如图,点在数轴上对应的数为,点对应的数为,则_____,_____,_____;
(2)若,则_____;
(3)已知三个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化简:.
11.(24-25七年级上·江苏盐城·期中) “分类讨论”是一种重要数学思想方法,下面是运用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解问题的过程,请仔细阅读,并解答题目后提出的两个问题.
例:三个有理数a,b,c满足,求的值.
解:由题意得:a,b,c三个有理数都为正数或其中一个为正数,另两个为负数.
①当a,b,c都是正数,即,,时,
则:;
②当a,b,c有一个为正数,另两个为负数时,不妨设,,,
则:,
综上述:的值为3或.
请运用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方法解答下面的问题:
(1)已知a,b是有理数,当时,求值.
(2)已知a,b,c是有理数,,,求的值.
12.(24-25七年级上·广西南宁·期中)阅读下列材料:
经过有理数运算的学习,我们知道可以表示5与3之差的绝对值,同时根据绝对值的几何意义,也可以理解为5与3两个数在数轴上所对应的两点之间的距离.可以表示5与之差的绝对值.也可以理解为5与两个数在数轴上所对应的两点之间的距离.
(1)表示数轴上4与___________所对应的两点之间的距离.
(2)表示数轴上有理数所对应的点到___________所对应的点之间的距离,表示数轴上有理数所对应的点到___________所对应的点之间的距离.
(3)利用绝对值的几何意义,请找出有符合条件的整数,使得请直接写出这样的整数的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利用绝对值的几何意义,求出的最小值.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专题02 绝对值的四类综合题型
目录
典例详解
类型一、绝对值的非负性
类型二、利用数轴化简绝对值
类型三、分类讨论化简绝对值
类型四、几何意义化简绝对值
压轴专练
类型一、绝对值的非负性
1. 绝对值的非负性指任何实数的绝对值都是非负数,即|a|≥0,这是绝对值的核心性质,可用于判断式子取值范围。 2. 若几个非负数的和为0,则每个非负数都为0,如|a|+|b|=0时,a=0且b=0,此结论是解决含绝对值方程或求值问题的关键。
例1.(24-25七年级上·甘肃天水·期中)若,则 , .
【答案】 3 4
【分析】本题考查了绝对值的非负性,熟练掌握绝对值具有非负性是解题的关键.根据绝对值的非负性即可解答.
【详解】解:∵,
∴,,
∴,.
故答案为:3;4.
【变式1-1】(24-25七年级上·江苏宿迁·期中)若,则 .
【答案】
【分析】本题考查了非负数的性质,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列出方程求出未知数的值,再代入所求代数式计算即可,掌握几个非负数的和为0,则这几个非负数分别等于0,并正确得出未知数的值是解题的关键.
【详解】解:,
,,
,,

故答案为:.
【变式1-2】若x为有理数,则式子的最小值为 .
【答案】2024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非负数的性质.直接利用绝对值的性质得出的最小值为0.进而得出答案.
【详解】解:∵,
∴时,取最小值,最小值为2024.
故答案为:2024.
【变式1-3】已知,则的相反数为 .
【答案】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非负性,相反数的定义,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可求出的值,相加后取相反数即可,理解非负性,相反数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
【详解】解:根据题意得:,
解得:,
∴,
∴的相反数为,
故答案为:.
类型二、利用数轴化简绝对值
1.先在数轴上确定绝对值内字母表示的数的位置,判断其正负性,正数绝对值是本身,负数是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2.结合数轴上数的大小关系,化简含多个绝对值的式子,如|a - b|可由a与b的位置判断a - b的正负后化简。
例2.(23-24七年级上·四川眉山·期末)已知有理数a,b,c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且.
(1) , ;
(2)化简:.
【答案】(1)0,
(2)
【分析】本题考查了数轴上表示有理数以及利用数轴判断式子符号、化简绝对值:
(1)结合数轴以及,得与是相反数,即可作答.
(2)由数轴得,,得出,接着化简,即可作答.
【详解】(1)解:依题意,∵
∴,
∴,
故答案为:0,;
(2)解:∵


【变式2-1】(23-24七年级上·河南许昌·期中)已知数轴上A,,三点对应的数分别是,,,若,,,为最小的正整数.
(1)请在数轴上标出A,,三点的大致位置;
(2)化简:.
【答案】(1)见解析
(2)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数轴和绝对值,整式的加减运算,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有理数的有关概念、绝对值的性质.
(1)由c为最小的正整数,确定出,再由,,,得出b到原点的距离大于a到原点的距离,从而确定出在数轴上的大概位置;
(2)根据A,B,C三点在数轴上的位置得到,,,然后化简求解即可.
【详解】(1)解:A,,三点的大致位置,如图所示,
(2)解:由数轴可得,,,,
∴,,,


【变式2-2】(23-24七年级上·四川达州·期末)如图,数轴上有,,三点.

(1)____,_____,______;(填“”“”,“”)
(2)化简.
【答案】(1),,;
(2).
【分析】()根据数轴分别判断,,的正负;
()根据,,的正负去掉绝对值,最后合并同类项即可;
本题考查了整式的加减和去绝对值,解题的关键是结合数轴判断绝对值符号里面代数式的正负.
【详解】(1)由数轴可得,,,,
故答案为:,,;
(2)


【变式2-3】(23-24七年级上·新疆乌鲁木齐·期中)有理数a,b,c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

(1)判断正负,用“”或“”填空:_____0,_____0,_____0;
(2)化简.
【答案】(1),,
(2)
【分析】本题考查了有理数大小比较,绝对值的化简,熟练掌握数轴上的点表示的数右边的总比左边的大,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差的绝对值是大数减小数,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
(1)根据数轴上的点表示的数右边的总比左边的大,可得a、b、c的关系,根据有理数加
减运算,可得答案;
(2)根据差的绝对值是大数减小数,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可得答案.
【详解】(1)解:由数轴可知,且,
,,,
故答案为:,,;
(2)由(1)可知:,,,

类型三、分类讨论化简绝对值
1. 确定绝对值内代数式的零点,即令其等于0的未知数的值,以此划分讨论区间,明确各区间内代数式的正负。 2. 按区间分类化简,正数取本身,负数取相反数,最后综合各区间结果,得到完整化简式,适用于字母取值不确定的情况。
例3.已知、、均为不等式0的有理数,则的值为 .
【答案】3,-3,1, 1.
【分析】根据绝对值的性质,将绝对值符号去掉,然后计算.由于不知道a、b、c的符号,故需分类讨论.
【详解】解:(1)当a>0,b>0,c>0时,=1+1+1=3;
(2)当a<0,b<0,c<0时,== 1 1 1= 3;
(3)当a>0,b>0,c<0时,==1+1 1=1;
同理,a>0,b<0,c>0;a<0,b>0,c>0时原式的值均为1.
(4)当a<0,b<0,c>0时,== 1 1+1= 1;
同理,当a<0,b>0,c<0;a>0,b<0,c<0时原式的值均为 1.
故答案为:3,-3,1, 1.
【点睛】本题考查了绝对值规律的性质: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解答时要注意分类讨论.
【变式3-1】若,则 .
【答案】或0或2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化简绝对值,有理数的除法计算,讨论a、b的符号,然后化简绝对值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解:当a、b同时为正时,,
当a、b同时为负时,,
当a、b一正一负时,不妨设a为负,,
综上所述,的值为或0或2.
故答案为:或0或2.
【变式3-2】已知、,那么=
【答案】±2或0
【分析】根据x+a,x+b的符号,结合绝对值的性质进行计算即可.
【详解】解:当x+a>0,x+b>0时,原式=1+1=2,
当x+a>0,x+b<0时,原式=1﹣1=0,
当x+a<0,x+b>0时,原式=﹣1+1=0,
当x+a<0,x+b<0时,原式=﹣1﹣1=﹣2,
故答案为:±2或0.
【点睛】本题考查绝对值,理解绝对值的性质是解答的关键.
【变式3-3】我们知道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利用数轴及绝对值知识结合数形结合.分类讨论思想可以解决一些问题.求解下列问题:
(1)若时,的值为___________;
(2)若成立,则___________;
(3)若,则___________;
(4)当式子取最小值时,相应的x的取值范围___________,最小值是___________.
【答案】(1)
(2)2
(3)0或
(4);7
【分析】(1)根据绝对值的性质代入化简即可;
(2)根据题意得出表示数轴上数a的点到的距离与到9的距离相等,然后求出中点到的距离为7,即可求解;
(3)根据题意,分情况讨论分析,然后代入求解即可;
(4)表示数轴上数x的点到的距离与到4的距离和,得出当时,距离和即为到4的距离即可求解.
【详解】(1)解:时,,
故答案为:;
(2)表示数轴上数a的点到的距离与到9的距离相等,
∵与9的距离为,
∴中点到的距离为7,
∴,
∴,
故答案为:2;
(3)∵,
∴分情况讨论:当时,,;
当时,,;
当时,,;
当时,,;
综上可得:值为0或,
故答案为:0或;
(4)表示数轴上数x的点到的距离与到4的距离和,
当时,距离和即为到4的距离,
故答案为:;7.
【点睛】题目主要考查绝对值的意义及化简,理解绝对值在数轴上的意义上解题关键.
类型四、几何意义化简绝对值
1.绝对值的几何意义是数轴上数对应的点到原点的距离,|a|表示a到原点的距离,非负,据此可直接判断简单绝对值的化简结果。 2.|a - b|表示数轴上a与b对应点的距离,利用此意义可化简含差的绝对值,如a在b右侧时,|a - b|=a - b,反之则为b - a。
例4.(24-25七年级上·四川乐山·期末)阅读材料
点A、B在数轴上分别表示有理数、,A、B两点之间的距离表示为AB,在数轴上A、B两点之间的距离AB.也就是说,表示与之差的绝对值,实际上也可理解为与两数在数轴上所对的两点之间的距离.
比如可以写成,它的几何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数的点与表示数的点之间的距离.
再举个例子:等式的几何意义可表示为:在数轴上表示数的点与表示数的点的距离等于,这样的数可以是或.
解决问题:
(1) .
(2)若,则______;若,则______.
(3)表示数轴上有理数所对的点到和所对的两点距离之和.请你利用数轴,找出所有符合条件的整数,使得.
【答案】(1)
(2)或;;
(3)、、、、
【分析】本题考查了数轴,绝对值的性质,读懂题目信息,理解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的表示是解题的关键.
(1)根据数轴上表示的点与表示的点之间的距离为,即可得到结论;
(2)根据数轴上与表示的点相距个单位的点表示的数为或,数轴上与表示的点和表示的点距离相等的点所表示的数为,即可得到结论;
(3)根据表示数轴上有理数所对的点到和所对的两点距离之和,即可得到使得成立的所有符合条件的整数为,,,,;
【详解】(1)解:数轴上表示的点与表示的点之间的距离为,

故答案为:;
(2)∵,
∴,
解得:或;


解得:;
故答案为:或;;.
(3)∵表示数轴上有理数所对应的点到和所对应的点的距离之和,,
这样的整数有、、、、
【变式4-1】(24-25七年级上·内蒙古通辽·期中)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过“数缺形时少直观,形少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是解决数学问题的重要思想方法.
【阅读】表示4与1两数在数轴上所对应的两点之间的距离;可以看作,表示4与两数在数轴上所对应的两点间的距离.
(1)__________;
(2)结合数轴找出所有符合条件的整数x,使得,则__________;
(3)利用数轴分析,若x是整数,且满足,请求出满足条件的所有x的值的和.
【答案】(1)5
(2)或3
(3)
【分析】本题考查了数轴:数轴和绝对值的综合应用,熟练掌握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是解题的关键.
(1)根据绝对值的意义,直接计算即可;
(2)根据绝对值的意义,得到数轴上数和之间的距离为4,进而得到数即可;
(3)根据绝对值的意义,得到当在和2之间时,,进而确定整数的值,求和即可.
【详解】(1)解:;
故答案为:5.
(2)解:表示数轴上数和之间的距离为4,
∴或;
故答案为:或3.
(3)解:表示数轴上数到2和之间的距离之和等于7,
∵2和之间的距离为7,
∴当在和2之间时,,
∵为整数,
∴,
∴.
【变式4-2】 我们知道,可以理解为, 它表示: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到原点的距离,这是绝对值的几何意义,进一步地,数轴上的两个点A,B,分别用数a,b表示,那么A,B两点之间的距离为,反过来,式子的几何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和表示数b的点之间的距离,利用此结论,回答以下问题:
(1)数轴上表示数的点和表示数3的点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
(2)数轴上点A用数a表示,若,那么a的值为_______;
(3)数轴上点A用数a表示,且满足的整数a有______个;有最小值,则最小值是:_____.
【答案】(1)8
(2)5或
(3)6,2025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绝对值的定义的应用,数轴上两点之间的距离,理解并应用绝对值的定义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是解题的关键.
(1)根据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求解可得;
(2)根据绝对值的定义可得;
(3)由的意义是表示数轴上到表示和表示3的点的距离之和是5的点的坐标,据此可得;由表示数轴到表示3与表示的点距离之和,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得.
【详解】(1)解:数轴上表示数的点和表示数3的点之间的距离是;
(2)解:若,那么的值为5或;
(3)解:的意义是表示数轴上到表示和表示3的点的距离之和是5的点的坐标,
,其中整数有,,0,1,2,3,共6个;
表示数轴到表示3与表示的点距离之和,
由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知:
当时,有最小值,最小值为.
【变式4-3】(24-25七年级上·福建漳州·期中)观察下列几组数在数轴上体现的距离,并回答问题:
(1)探究:
你能发现:3与5在数轴上的对应点间的距离可以表示为:;4与在数轴上的对应点间的距离可以表示为:;根据以上规律填空.
①数轴上表示6和3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 .
②数轴上表示和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 .
③数轴上表示和2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 .
(2)归纳:
一般的,数轴上表示数a和数b的两点之间的距离等于.
(3)应用:
①如果数m和4两点之间的距离是6,则可记为:,求m的值.
②若数轴上表示数m的点位于与4之间,求的值.
③当m取何值时,的值最小,最小值是多少?请说明理由.
【答案】(1)①;②;③;(3)①;②;③当时,的值最小,最小值为.
【分析】本题考查了绝对值,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掌握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1)①根据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即可求解;
②根据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即可求解;
③根据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即可求解;
(3)①根据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和绝对值的意义即可求解;
②根据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和绝对值的意义即可求解;
③根据线段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和最小即可求解.
【详解】解:(1)①数轴上表示6和3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
故答案为:;
②数轴上表示和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
故答案为:;
③数轴上表示和2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
故答案为:;
(3)①,
解得:;
②∵数轴上表示数m的点位于与4之间,
∴,
∴ ;
③,表示点到三点的距离和,
∴当时,点到三点的距离和最小,即的值最小,
∴,
∴当时,的值最小,最小值为.
一、单选题
1.(24-25六年级下·黑龙江大庆·期中)式子取最小值时,x等于( )
A.0 B.1 C.2 D.
【答案】D
【分析】本题考查了绝对值的性质:绝对值非负,即绝对值的最小值为0;根据绝对值的最小值性质,当绝对值的表达式为零时,绝对值取得最小值;将原式拆解为绝对值部分和常数部分,确定最小值对应的x值即可.
【详解】解:式子中,的最小值为0,
当且仅当,即时取得;
此时整个式子的值为,为最小值.
故选:D.
2.(24-25八年级上·山东临沂·期中)若,则( )
A.2 B.7 C.8 D.5
【答案】D
【分析】本题考查了非负数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掌握非负数的性质:有限个非负数的和为零,那么每一个加数也必为零.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列式求出m、n,然后代入计算即可得解.
【详解】解:∵,
∴,
解得,
∴.
故选:D.
3.(2025·山东济南·二模)已知表示有理数a,b的点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的值是( )
A.2023 B.2024 C.2025 D.2026
【答案】C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有理数与数轴,有理数的除法计算,根据数轴可得,据此化简绝对值后计算求解即可.
【详解】解:由数轴可得,



故选:C.
二、填空题
4.(24-25七年级上·四川德阳·期末)当的值最小时, .
【答案】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绝对值的非负性.根据绝对值的非负性可知即可解答.
【详解】解:∵,
∴,
此时时,的值最小,则;
故答案为:.
5.(23-24七年级上·内蒙古呼和浩特·阶段练习)已知,则 .
【答案】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绝对值的非负性,根据非负数的性质求出的值,代入计算即可.
【详解】解:∵,

解得,
∴,
故答案为:.
6.(24-25七年级上·安徽阜阳·期中)已知a,b,c为非零有理数,请解决下列问题:
(1)当时, ;
(2)若,则的值为 .
【答案】 1 0或/或0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绝对值的性质、有理数的运算,熟练掌握绝对值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1)由给出条件和绝对值的性质即可解答;
(2)由条件先确定a、b、c的正负情况,再化简绝对值,然后计算代数式的值即可.
【详解】解:(1)当时,.
故答案为:1.
(2)∵,
∴a、b、c为两正一负或a、b、c都为负,
①当a、b、c为两正一负时,不防设,
∴;
①当a、b、c都为负时,即,
∴;
综上,该代数式的值为0或.
故答案为:0或.
三、解答题
7.(24-25七年级上·江西南昌·期中)已知有理数,,,且.

(1)如图,在数轴上将a、b、c三个数填在相应的括号中:
(2)化简:
【答案】(1)见解析
(2)
【分析】本题考查了数轴与绝对值,整式的加减运算,根据题意判断式子正负是解题关键.
(1)由题意可知,,再填写数轴即可;
(2)由题意可知,再取绝对值符号化简即可.
【详解】(1)解:有理数,,,且,
则,,
在数轴上表示如下:

(2)解:由题意,可知,
所以

8.(2024七年级上·全国·专题练习)根据这一性质,解答下列问题:
(1)当 时,有最小值,此时最小值为 ;
(2)当a取何值时,有最小值?这个最小值是多少?
(3)当a取何值时,有最大值?这个最大值是多少?
【答案】(1)4,0
(2),3
(3),4
【分析】本题考查了整式的绝对值的求解能力,对绝对值的性质的理解和掌握是解题的关键.
(1)根据绝对值的性质,可知0的绝对值最小,为0,则可得时,有最小值,由此即可求解;
(2)要使有最小值,则要取最小,即,由此即可求解;
(3)要使有最大值,则取最小值,结合即可求解.
【详解】(1)因为,所以当时,有最小值,这个最小值是0.
故答案为:4,0
(2)因为,所以当时,有最小值,这个最小值是3.
(3)因为,所以,所以当时,有最大值,这个最大值是4.
9.(24-25七年级上·广东东莞·期中)有理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
(1)______,______,______0;填(“”或“”)
(2)如果互为相反数,则______;
(3)计算:.
【答案】(1),,;
(2);
(3).
【分析】(1)根据、、在数轴上的位置即可求解;
()根据相反数的定义即可求解;
()结合数轴,根据绝对值性质去绝对值符号,再合并即可求解;
本题考查了数轴,绝对值的性质,相反数的定义,掌握知识点的应用是解题的关键.
【详解】(1)解:由数轴可知:,,
∴,,,
故答案为:,,;
(2)解:∵互为相反数,
∴,即,
∴,
故答案为:;
(3)解:由数轴可知:,


10.(24-25七年级上·江西抚州·期末)我们知道,是指数轴上表示数的点到原点的距离.这是绝对值的几何意义.进一步地,如果数轴上点分别对应数,那么两点间的距离为.
(1)如图,点在数轴上对应的数为,点对应的数为,则_____,_____,_____;
(2)若,则_____;
(3)已知三个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化简:.
【答案】(1),,
(2)或
(3)
【分析】()根据数轴解答即可求解;
()由可得式子表示数对应的点到对应的点与到对应点的距离之和,根据可得数不可能在与之间,再分在左侧和在右侧两种情况解答即可求解;
()由数轴可得,,进而得到,,,,再根据绝对值的性质化简合并即可;
本题考查了绝对值的意义,数轴上两点间距离,有理数与数轴,理解绝对值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
【详解】(1)解:由数轴可得,,,,
∴,
故答案为:,,;
(2)解:∵,
∴式子表示数对应的点到对应的点与到对应点的距离之和,
∵,
∴数不可能在与之间,
当在左侧时,则,
解得;
当在右侧时,则,
解得;
∴或,
故答案为:或;
(3)解:由数轴可得,,,
∴,,,,
∴原式

11.(24-25七年级上·江苏盐城·期中) “分类讨论”是一种重要数学思想方法,下面是运用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解问题的过程,请仔细阅读,并解答题目后提出的两个问题.
例:三个有理数a,b,c满足,求的值.
解:由题意得:a,b,c三个有理数都为正数或其中一个为正数,另两个为负数.
①当a,b,c都是正数,即,,时,
则:;
②当a,b,c有一个为正数,另两个为负数时,不妨设,,,
则:,
综上述:的值为3或.
请运用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方法解答下面的问题:
(1)已知a,b是有理数,当时,求值.
(2)已知a,b,c是有理数,,,求的值.
【答案】(1)或0
(2)1
【分析】本题考查了绝对值的意义,有理数的加法,有理数的乘法法则,根据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能不重不漏的分类,会确定字母的范围和字母的值是关键.
(1)对、进行讨论,即、同正,、同负,、异号,根据绝对值的意义计算得到结果;
(2)根据,,是有理数,,把求转化为求的值,根据得结果.
【详解】(1)解:已知,是有理数,当时,可分为四种情况:
①若,,;
②若,,;
③若,,;
④若,,.
故的值为或0;
(2)解:因为,,是有理数,,,
所以,,,且,,有两个负数一个正数,
不妨设,,,
则.
12.(24-25七年级上·广西南宁·期中)阅读下列材料:
经过有理数运算的学习,我们知道可以表示5与3之差的绝对值,同时根据绝对值的几何意义,也可以理解为5与3两个数在数轴上所对应的两点之间的距离.可以表示5与之差的绝对值.也可以理解为5与两个数在数轴上所对应的两点之间的距离.
(1)表示数轴上4与___________所对应的两点之间的距离.
(2)表示数轴上有理数所对应的点到___________所对应的点之间的距离,表示数轴上有理数所对应的点到___________所对应的点之间的距离.
(3)利用绝对值的几何意义,请找出有符合条件的整数,使得请直接写出这样的整数的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利用绝对值的几何意义,求出的最小值.
【答案】(1)1
(2)5,
(3),,0,1
(4)5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数轴上两点之间的距离,绝对值的性质,掌握以上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1)根据数轴上的两点距离可直接判断;
(2)根据数轴上的两点距离可直接进行求解;
(3)根据绝对值的几何意义,得出该式表示数轴上有理数所对应的点到的距离和到1的距离的和为3,进而求解;
(4)利用绝对值的几何意义,写出的最小值;
【详解】(1)解:由题意得:表示数轴上4与1所对应的两点之间的距离;
故答案为:1;
(2)解:表示数轴上有理数所对应的点到5所对应点之间的距离;表示数轴上有理数到所对应点之间的距离.
故答案为:5,;
(3)解:由题意得:表示数轴上有理数所对应的点到的距离和到1的距离的和为3,
又∵,
∴,
又∵为整数,
∴表示的数为:,,0,1.
故答案为:,,0,1.
(4)解:由题意得:当时,有最小值,最小值为:.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