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厦门英才学校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福建省厦门英才学校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一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9月份考试地理卷答案
1.B
2.C
3.A
4.C
5.c
6.D
7.c
8.D
9.c
10.D
11.D
12.C
13.A
14.A
15.B
16.B
17.D
18.D
19.D
20.B
21.C
22.B
23.B
24.A
25.B
26.D
27.A
28.B
29.C
30.C
31.(10分)
(1)写出两条即可。
错误2.原文:同一条椭圆轨道(1分)改正:各自的椭圆轨道(1分)
错误3.原文:公转方向不同(1分)改正:公转方向相同(1分)
错误4.原文:地球外侧相邻的是土星(1分)改正:地球外侧相邻的是火星(1分)
错误5.原文:日地平均距离约1.5千米(1分)改正:日地平均距离约1.5亿千米(1分)
(2)天王星(1分)(3)2(两)(1分)
(4)适宜的温度、液态水、大气(从三个方面展开,具体说明两点即可4分)
32.16分
(1)①海陆交汇处(2分)
②联合古陆开始解体。(1分)
动物:爬行动物盛行,慢慢开始进化出鸟类,哺乳动物出现;(1分)
植物:裸子植物兴盛/出现被子植物。(2分)
(2)抬升(2分)
(3)温暖湿润(2分)
(4)古生(2分)
(5)①古生代末期(2分)
②中生代末期(2分)
33.(14分)
(1)满分4分
整体由东南向西北递增/西(北)多、东(南)少(2分)
雅安附近为低值中心(1分)①附近为高值中心(1分)
等值线走向与地形走向一致(1分)
(2)满分6分(每个角度2分)
地形:地形闭塞周围山地环绕,多云雾、空气湿度大(1分)
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1分)
天气:降水丰富年降水量1800mm以上/阴雨日多/日照时间短(1分)
太阳辐射强度弱/紫外线较弱(1分)
大气物质组成:当地大气中水汽含量高(1分)
大气对紫外线散射、吸收能力强(1分)
(3)满分4分
季风带来充足水汽(2分)
地形抬升/气流遇山地被迫上升(1分)
冷却凝结形成地形雨(降水)(1分)厦门英才学校高中部2025一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9月份考试
高一地理试卷
第〡卷
时长: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30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月掩金星”指月球在运行中走到金星和地球的中间,它发生的原理与日食相似。2023年3月24日(农
历闰二月初三),我国部分地区观测到了这一难得的天文奇观。下图为部分天体及轨道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
小题。
图例
一一->地球公转轨道及方向
金星公转轨道
月球公转轨道
3
太阳
④●
1.图示宇宙空间范围内最高级别的天体系统为()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可观测宇宙
2.本次“月掩金星”发生时,金星和月球可能分别位于()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在中国古代神话里,红日中央有一只黑色的三足乌鸦,黑鸟鸦蹲居在红日中央,周围是金光闪烁的“红
光”,故称“金乌”。据此完成下面题。
3.古代中国人对“金乌”的想象,可能源自人们所看到的某一种太阳活动。该太阳活动最有可能是()
A.太阳黑子
B.太阳耀斑
C.日珥
D.太阳风
4.当太阳出现大“金乌”时,地球上()
①有线通讯可能出现短暂的中断②出现磁暴现象使指南针乱抖动
③中高纬度地区有可能看到极光现象④自然灾害出现的频率明显减少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某中学地理小组的同学们通过学习、研讨,对地球的宇宙环境有了初步了解。下面是该小组某位同学
记录的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的笔记: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日地距离约1.5亿千米,太阳直接为地球
提供了光热资源。太阳辐射维持着地表温度,是地球上的水、地壳运动等的主要动力。太阳活动增强时,
会干扰无线电长波通信。煤、铁等矿物,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下来的太阳能,太阳能作为一种新能源,
具有可再生、较廉价、无污染的特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5.该同学描述中的笔误有()
A.1处
B.2处
C.3处
D.4处
6.下列现象或活动的根本能量来源对应正确的是()
A.温室大棚一太阳活动
B.波浪潮汐一太阳辐射
C火山喷发一太阳活动
D.风力发电一太阳辐射
2021年9月11日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公布了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名单,标志着我国
国内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将全面开花。这是我国为实现节能减排目标采取的又一重要举措,据此完成下面
小题。
7.近年来,我国鼓励建设光伏发电站的主要原因是()
A.太阳能资源丰富
B.常规能源缺乏
C.提高清洁能源占比
D.光伏制造技术先进
8.开展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需求最强烈的城市是()
A.陕西榆林
B.山西太原
C.四川成都
D.上海
9月17日北京时间6时56分,台湾海峡(北纬24.46度,东经119.24度)发生4.5级地震,震源深
度10公里,距厦门约73公里。16时51分,同一区域再次发生4.1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厦门、泉
州等地反馈二次震感明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
影SH9
A.生物圈B.上地幔C.岩石圈D.外核
10.地震发生后,正在厦门岛附近海域航行轮船上的人感
受到的震动是()
A先水平晃动,后上下颠簸
B.先上下颠簸,后水平晃动
C.有水平晃动,无上下颠簸
D.有上下颠簸,无水平晃动
11.地震发生时,建筑物并不会马上倒塌,一般都要间隔约12秒,这就是地震救援领域所说的“黄金12秒”,
在这12秒中人们可以决定是躲是逃。根据所学知识推断“黄金12秒”确定的依据是()
A.建筑物的抗震系数
B.人体对紧急事件的生理反应能力
C.横波和纵波的传播介质差异
D.横波和纵波的传播速度差异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