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诵读《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课件(共27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古诗词诵读《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课件(共27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资源简介

(共27张PPT)
选择性必修上册第4篇
常识积累
01
作家回顾、创作背景、文体资料、题目解说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
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一生仕途坎坷。
“三苏”“苏辛”“唐宋八大家”“宋四家”
苏轼打破了词为艳科的屏障,扩大词的题材,丰富了词的意境,开创了豪放一派的词风。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定风波》《江城子·密州出猎》
《念奴娇·赤壁怀古》前后《赤壁赋》《临江仙·夜归临皋》
创作背景:苏轼与王弗
“唤鱼”姻缘:
1055年,16岁的王弗嫁给了19岁的苏轼。
生活上的伴侣 文学上的知音
事业上的贤内助“幕后听言”
公元1065年五月,苏轼发妻王弗去世,年仅26岁。
悼 亡 诗
·始于西晋潘岳
《悼亡诗三首》
·后题材扩大,除了对亡妻的悼念,也有对亡故亲人或朋友表达追悼哀思的诗歌。
悼亡诗三首(节选)
【魏晋】潘岳
展转盻枕席,长簟竟床空。
床空委清尘,室虚来悲风。
独无李氏灵,髣髴覩尔容。
抚衿长叹息,不觉涕沾胸。
悼 亡 入 词
用词写悼亡,
自苏轼始。
词牌名,此词双调七十字,上下片各五平韵。
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此时苏轼任密州知州,年近四十。其妻王弗去世整十年。
苏轼梦见王弗,写下了这首悼亡词。
有声当彻天,
有泪当彻泉。
——【北宋】陈师道
初读词作
02
明确字音、疏通词意、划分层次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lianɡ),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bìn)/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gāng )。
你我一生一死,隔绝已十年,相互思念却很茫然,无法相见。
不想让自己去思念,却难以忘怀。
没有地方向你诉说心中的凄凉悲伤。
即使相逢你也该认不出我了,因为四处奔波,我早已灰尘满面,鬓发如霜。
晚上忽然在梦境中回到了家乡,只见你在小窗前对镜梳妆。
你我默默相望,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
只有无言的泪水落下千行。
料想那明月照耀着的长着小松树的坟山,是你年复一年地思念我而痛欲断肠的地方。
你的孤坟远在千里,
梦前
“十年生死两茫茫......鬓如霜。”
梦中
“夜来幽梦忽还乡......惟有泪千行。”
梦醒
“料得年年肠断处......短松冈。”
相逢
思念
悲痛
细品夜梦
03
根据词作层次分析内容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长恨歌》(白居易)
1066年,苏洵病逝,苏轼、苏辙兄弟扶柩还乡,守孝三年。
1071年,苏轼上书谈论新法的弊病。王安石颇感愤怒,让御史谢景温在神宗面前陈说苏轼的过失。苏轼自请出京任职,被授为杭州通判。
1074年秋,苏轼调往密州(今山东诸城)任知州。
拓展链接:这十年......
双方茫然不相知
怅然若失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一剪梅》(李清照)
深挚怀念
无意识的思念
直接抒情
为全词奠定了伤感
哀痛的感情基调
君得从先夫人于九泉,
余不能。
呜呼哀哉!
余永无所依怙。



(节选)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王弗葬地在四川眉山,
与苏轼任职的山东密州相距遥远。
“千里”与上文“十年”
共同表现二人时空上的隔离。
曾经能够为苏轼所依靠的爱妻,
如今已不在人间。
前一句写了时空上的隔离,表达了对亡妻沉痛的思念以及永远不得相逢的遗恨。
后一句写了无处诉说的孤凄,表达了词人内心的孤独寂寞、凄凉无助之感。
王弗离世十年以来的辗转失意。
“我想我大概是要走了,可是没有悲哀,因为我会见到我死去的女儿和丈夫。可是我又开始害怕,我应该用什么样子去见钱钟书,谈恋爱那会我还是一个十几岁的女孩,钱钟书会记得我的样子吗?
是十几岁吗,还是二十几岁,还是三十几岁一起去欧洲留学的日子,还是后来五十几岁左右受到很辛苦折磨的时候,还是现在一百多岁老太太的样子?”
《走到人生边上》(杨绛)
VS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
西北望,射天狼。
《江城子·密州出猎》
1075年秋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1075年正月
宝刀未老、志在千里
的英风与豪气
岁月辗转、仕途坎坷
的辛酸与疲惫
白描
思考归纳
这首词题为“记梦”,可为什么文已至半还没有写到梦境,
上阙的内容在词中有什么作用?
上阙阐明了词人“自难忘”的情感,但是二人相隔“十年”“千里”,在这漫长广阔的时空之中,又隔阻着难以逾越的生死之隔,他思念至深,又有无数的辛酸与苦楚,想与王弗“话凄凉”,只好乞诸于梦中相会了。
所以,上阙这四句为“记梦”作好了铺垫 。
内容
“忽”写出了梦中还乡的快,突出了梦境恍惚迷离的特点。
结构
“忽”字与上阙“十年”“千里”漫长的时间及阔远的空间相照应。
情感
表现了作者对家乡的眷恋和梦中还乡的欣喜。
虚实相生
开拓诗境
有真意,去粉饰,
少做作,勿卖弄。
赌书消得泼茶香
当时只道是寻常
---《浣溪沙》【清】纳兰性德
虚写
在梦境中见到妻子同往常一样在窗前梳妆打扮。可见词人对亡妻执着不舍的深情。
白描
以妻子对镜梳妆的日常生活镜头,再现当年闺房生活的温馨。
别有幽愁暗恨生, 此时无声胜有声。
---《琵琶行》白居易
我将何以贺你?
以眼泪,以沉默。
夫妻相见,自有万端感慨;万语千言,不知从何说起。情到深处,所有的语言都会显得笨拙和苍白。
《送贾讷(nè)倅(cuì)眉》
(节选)
【北宋】苏轼
老翁山下玉渊回,
手植青松三万栽。
父老得书知我在,
小轩临水为君开。
从对方写起
主客移位
对写
词人从梦中醒来,想象在千里之外的妻子一定会年复一年地因为思念自己而悲伤。
虚写
语言轻轻
思念深深
白描
以景结情
明月照亮了思念,也照亮了短松冈上的你。用凄凉的环境烘托了悲伤的心情。言有尽而意无穷。
归纳总结
04
艺术鉴赏、整体回顾
以虚映实
虚中见实
虚幻的梦、真实的情,也正是借助于梦境的虚幻与缥缈,这份悼念才更显得情真意切。
情感真挚
以情动人
梦前和梦中,感情前后一致;随着入梦和梦醒,又一步步深化。全词凄婉哀伤,一字一泪。
想象丰富
构思精巧
把过去,眼前,梦境与未来融为统一的艺术整体。组织严密,一气呵成,又曲折跌宕,波澜起伏。
白描手法
言浅意浓
传达真情实境,语言朴素自然,加上不同句式交错,使这首词既俊爽而又音响凄厉。
这首词运用分合顿挫,虚实结合以及叙述白描等多种艺术的表现方法,来表达作者怀念亡妻的思想感情。在对亡妻的哀思中又糅进自己的身世感慨,因而将夫妻之间的情感表达得深婉而真挚,使人读后无不为之动情而感叹哀惋。
梦前思念
梦中相逢
梦后悲痛
此情无计可消除
此处无声胜有声
此恨绵绵无绝期
随堂练习
05
理解性默写
1.《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一词中,本文直抒胸臆,看似矛盾,实则深情的一句话: , 。
2.《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一词中,由梦境拉回现实,凄凉黯然之情乍现的一句是: , , 。
3.《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一词中,表达诗人自己仕途坎坷,无法向千里之外长眠地下的爱妻诉说的句子是: , 。
4.《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一词中,表现词人梦里归乡与妻子相见时,和“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情形相似的句子是:
, 。
不思量 自难忘
料得年年肠断处 明月夜 短松冈
千里孤坟 ,无处话凄凉
相顾无言 ,惟有泪千行
5.《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 , ”两句,与其说是写梦中情形,不如说是回忆当年的闺房之乐。
6.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 , ,
”这三个长短句,把现实与梦幻混起来,用白描手法把死别后的个人种种忧愤,包括在容颜的苍老、形体的衰败之中。
7.《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 , ”两句以景结情,余音袅袅,让人回味无穷。
8.《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 ”一句道出了词人对亡妻阴阳永隔、再无聚首之日的哀痛和喟叹,为全词奠定了凄哀的感情基调。
小轩窗 正梳妆
纵使相逢应不识 尘满面
明月夜 , 短松冈
十年生死两茫茫
鬓如霜
本课结束
古诗词诵读第4篇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