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高三(上)第一次联考物理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28分。1.核能废料的污染对全人类的危害应该引起重视,核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放射性元素,这些元素的降解时间长,如果投放到海水中会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关于核废水中原子核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核废水中的放射性物质会发生、衰变,经过很短时间将完全衰变殆尽B. 核废水中原子核发生衰变产生的电子来自原子核外层电子C. 核子间的强相互作用使核子聚集到一起形成原子核D. 核子结合成原子核时,原子核质量越大越稳定2.如图所示,排球比赛中运动员将排球从点水平击出,排球飞到点时,被对方运动员击出,球又斜向上飞出后落到点正下方的点,点与点等高,轨迹的最高点与等高,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 排球两次飞行过程中时间相同B. 排球两次飞行过程中重力对排球做的功相等C. 排球离开点的速率比经过点的速率小D. 排球到达点时的速率比离开点时的速率大3.我国“问天”实验舱成功发射并与“天和”核心舱对接,标志着我国航天事业的又一重大突破。“问天”实验舱成功与离地约的“天和”核心舱对接,形成组合体,“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随后进入“问天”实验舱。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航天员在核心舱中完全失重,不受地球的引力B. 为了实现对接,实验舱和核心舱应在同一轨道上运行C. 组合体运动的加速度大于对接前核心舱的加速度D. 已知组合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为,运行速度为,引力常量为,可求出地球的质量4.如图甲所示,从竖直墙壁上的点到地面上的点有Ⅰ、Ⅱ两条光滑轨道,轨道Ⅰ为直线,轨道Ⅱ为、两点间的最速降线用时最短,两轨道均在同一竖直面内,小物块从点由静止分别沿轨道Ⅰ、Ⅱ滑到点的速率与时间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由图可知( )A. 小物块沿轨道Ⅱ做匀加速曲线运动B. 图乙中两图线与横轴围成的面积相等C. 小物块沿两条轨道下滑的过程中,某时刻沿接触面切向方向的加速度相同D. 小物块沿两条轨道下滑的过程中,重力的平均功率相等5.如图所示,在空的铝制饮料罐中插入一根粗细均匀足够长的透明吸管,接口处用蜡密封,吸管中注入一段长度可忽略的油柱,在吸管上标上温度值,就制作成了一个简易气温计。若外界大气压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吸管上的温度刻度分布不均匀B. 吸管上标的温度值由下往上减小C. 温度升高时,罐内气体增加的内能小于吸收的热量D. 温度升高时,饮料罐内壁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受到气体分子撞击次数增加6.图甲描绘了在时刻,由两波源、在均匀介质中形成的波阵面平面图实线和虚线分别代表波峰和波谷。已知这两个波源的振动频率相等,振幅相同。和是该平面上的两个固定点,、间的距离是。图乙是点的振动图像位移时间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波源发出的机械波波速为 B. 时,点的位移是C. 连线的延长线上没有干涉增强点 D. 的连线上共有个干涉减弱点7.如图甲所示。物块、的质量分别是和,用轻弹簧拴接,放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物块右侧与竖直墙相接触。另有一物块在时刻以一定速度向右运动,在时与物块相碰,并立即与粘在一起不再分开,物块的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块的质量为B. 物块离开墙壁前,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为C. 到的时间内,墙壁对物块的冲量大小为D. 物块离开墙壁后,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为二、多选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8分。8.两个固定等量同种正点电荷所形成电场的电场线如图实线所示。其中与、与、与均关于两点电荷连线中点对称。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与两点一定在同一等势面上B. 点与点电场强度有可能相同C. 电子在点获得一个合适初速度,将可能做匀速圆周运动D. 电子在点获得沿方向的初速度后,将在间做往复运动9.如图所示是磁吸基座无线充电器,当送电线圈通入的交流电源后,手机上的受电线圈产生感应电流。手机即进入“无线超充模式”。若手机“超充模式”下的充电电压为,充电电流为,充电基座送电线圈接有理想电流表,受电线圈接有电阻,线圈电阻不计且充电过程中不计一切能量损失,则( )A. 送电线圈与受电线圈的匝数比为:B. 电流表的示数为C. 超充模式下,该充电器送电线圈的输入功率为D. 若此手机的电池容量为,则超充模式下的充电时间为分钟10.如图所示,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水平面上,竖直放置时另一端位于点,现将绝缘不带电物块和带正电的物块叠放在弹簧上,系统稳定时弹簧上端位于点。、的质量均为,的电荷量为,在空间中加上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场强大小为,弹簧的劲度系数为,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加上电场瞬间,的加速度大小为B. 运动到最高点时弹簧的压缩量为C. 、物体会分离,且分离时的加速度大小为D. 、物体不会分离,两物体将一起做简谐振动,振幅为三、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8分。11.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中,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让重物从静止开始下落,打出一条清晰的纸带,其中的一部分如图乙所示。点是打下的第一个点,、、和为另外个连续打下的点。对于体积和形状相同的重物,实验时选择密度大的重物的理由是______。A.减小偶然误差B.减小空气阻力和重力之比C.减小空气阻力已知交流电频率为,重物质量为,当地重力加速度取,则从点到点,重物的重力势能变化量的绝对值_____、点的动能_____计算结果均保留位有效数字。比较与的大小,出现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____。A.工作电压偏高B.存在空气阻力和摩擦力C.接通电源前释放了纸带12.某实验小组需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器材有:一节待测电池、一个单刀双掷开关、一个定值电阻阻值为、一个电流表内阻为、一根均匀电阻丝电阻丝总阻值大于,并配有可在电阻丝上移动的金属夹、导线若干。由于缺少刻度尺,无法测量电阻丝长度,但发现桌上有一个圆形时钟表盘。某同学提出将电阻丝绕在该表盘上,利用圆心角来表示接入电路的电阻丝长度。主要实验步骤如下:将器材如图连接:开关闭合前,金属夹应夹在电阻丝的__________端填“”或“”;改变金属夹的位置,闭合开关,记录每次接入电路的电阻丝对应的圆心角和电流表示数,得到多组数据;整理数据并在坐标纸上描点绘图,所得图像如图所示,图线斜率为,与纵轴截距为,设单位角度对应电阻丝的阻值为,该电池电动势和内阻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用、、、、表示为进一步确定结果,还需要测量单位角度对应电阻丝的阻值。利用现有器材设计实验,在图方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图_________电阻丝用滑动变阻器符号表示;利用测出的,可得该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四、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6分。13.如图所示为一半径为的透明半球体,为半球体的直径,为半球体的球心。已知半球体的折射率为,现有一束激光垂直半球的平面射入半球体,入射点从点沿直径方向缓慢向点移动,不考虑光线在半球体内多次反射求:当入射点移动至距离球心为位置时,光线射出半球体的折射角的正弦值为多少?当入射点移动至距离球心为多少时,才开始有光线从下方球冠射出?14.为防止宇宙间各种高能粒子对在轨航天员造成的危害,科学家研制出各种磁防护装置。某同学设计了一种磁防护模拟装置,装置截面图如图所示,以点为圆心的内圆、外圆半径分别为、,区域中的危险区内有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外圆为绝缘薄板,外圆的左侧有两块平行金属薄板,其右板与外圆相切,在切点处开有一小孔,在外圆绝缘薄板上再开小孔,在同一条直线上。一个粒子从左板内侧的点由静止释放,经电场加速后从点沿方向射入磁场,恰好不进入安全区,粒子每次与绝缘薄板碰撞后原速反弹,最终从点离开磁场,已知质子的质量为、元电荷电量、不计重力,两板间电压为,求:粒子通过点时的速度大小;磁感应强度的大小;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15.如图,光滑平行轨道的曲面部分是半径为的四分之一圆弧,水平部分位于竖直向上、大小为的匀强磁场中,导轨Ⅰ部分两导轨间距为,导轨Ⅱ部分两导轨间距为,将质量均为的金属棒和分别置于轨道上的段和段,且与轨道垂直。、棒电阻均为,导轨电阻不计。棒静止,让棒从圆弧最高点静止释放,当棒在导轨Ⅰ部分运动时,棒已达到稳定运动状态。两棒在运动过程中始终与导轨垂直且接触良好,重力加速度为,求;棒刚进入磁场时,棒的加速度大小;棒从开始运动到第一次速度达到稳定,该过程通过棒的电荷量;从棒进入导轨Ⅱ运动到再次稳定过程中,棒中产生的热量。参考答案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 13.解:由题意作出光路图,如图所示当该束激光入射点移动至距离球心为的点入射时,设此时入射角为,则 从球冠射出时折射角为,由折射定律 ,可得 。如图所示,设入射点移动至距离球心为的点时才有光线射出,此时入射角为,由几何关系可知 又 ,解得 。 14.解:粒子的电荷量为,质量为。粒子从点运动到点,根据动能定理有 解得粒子通过点时的速度 。设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轨迹半径为,作出粒子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根据几何关系有 解得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解得 。设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轨迹所对应的圆心角为 ,根据几何关系有 解得 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周期为 粒子从点到第一次与绝缘薄板碰撞所需时间为 粒子从点进入磁场到从点出磁场,共偏转了次 解得 。 15.解:棒到达轨道最低点时速度大小设为 ,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解得 棒到达轨道最低点进入磁场时切割磁场产生感应电动势 感应电流 棒受到的安培力 解得棒的加速度 。设棒第一次稳定运动时的速度为 ,棒的速度为 。当稳定时感应电流为零,则两杆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相等 解得 从棒开始运动到第一次速度达到稳定过程中,根据动量定理,对棒有 对棒有 又通过棒的电荷量 联立解得 , , 。从棒进入导轨Ⅱ运动后,两棒切割磁场的长度相等,当速度稳定时,两棒的速度相同,设稳定速度为。系统所受外力为零,则系统动量守恒,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有 棒进入导轨Ⅱ运动后,接入电路的阻值变为 ,故棒产生的热量 联立解得 。 第2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