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九年级第一次集中练习物理试卷一、单选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1.下列不属于全球变暖造成的影响的是()A.海平面上升B.使北极熊无家可归C.提高粮食产量D.人类的发病率增加2.2025年7月20日晚丁里镇知青园伏羊节开幕,上演了我国的传统民俗表演“打铁花”。表演者击打高温液态铁,液态铁在四散飞溅的过程中发出耀眼的光芒,最后变成固态铁。此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熔化B.升华C.凝华D.凝固3.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农耕文明的经验积累和智慧结品,已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对古诗词中涉及节气的物态变化的解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谷雨晴时春昼长,鹧鸪啼处百花香”,雨的形成是升华现象,此过程放热B“夕浦离觞意何己,草根塞露悲鸣虫”,露的形成是汽化现象,此过程放热C.“时逢秋暮露成霜,几份凝结几份阳”,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此过程放热D.“节气今朝逢大雪,清晨瓦上雪微凝”,雪的形成是凝固现象,此过程吸热4.在制作液氮冰淇淋的过程中,小明将液态氮(-196℃)倒入常温的牛奶混合物中,发现液氮周围立即产生大量“白气”,同时牛奶混合物迅速由液态变为固态,形成冰淇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液氮升华吸热,使周围温度降低B.液氮熔化吸热,导致混合物凝固C.“白气”是液氮汽化产生的氮气D.液氮汽化吸热,使混合物降温凝固5.如图所示为某种固态物质加热变为液态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物质为非晶体↑温度T°C90B.该物质的熔点为80℃80C.在第4min时该物质处于固态10D.该物质在第46min内不需要吸收热量0246810时间t/min6.如图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实验记录的数据,横轴为加热的时间,纵轴为水的温度,下列分析正确的是()+温度/℃100BA.0~3min内水持续吸热,3min后水停止吸热98B.03min内水没有汽化,3min后水开始汽化9C沸腾温度不足100℃可能是供热不足92D.AB段表明水在沸腾过程中吸热而不升温468时间/min7.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第1页共4页A.0℃的冰块,内能一定为零B.任意两个物体间都会发生热传递C.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D.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不一定大8.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三个量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B.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C.物体的内能增大,一定是吸收了热量D.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大9.汽车上的热机工作时,使汽车获得动力的冲程是()A.吸气冲程B.压缩冲程C.做功冲程D.排气冲程10.关于四冲程汽油机和柴油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柴油机的顶部有喷油嘴,汽油机的顶部有火花塞B.柴油机吸入气缸的是空气,汽油机吸入气缸的是汽油和空气的混合物C.在做功冲程中,柴油机的点火方式是点燃式,汽油机的点火方式是压燃式D.柴油机比较笨重,它的效率比汽油机的高二、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空2分,共20分)11.若想使湿衣服尽快被晾干,常常将衣服晾在通风的地方,这是通过来加快液体蒸发。12.随着科技的发展,过去“呼风唤雨”的神话已成为现实。人工降雨是把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投撒到高空,千冰迅速(填物态变化名称)成二氧化碳气体,使高空中的水蒸气(填吸放热的情况)变化成小冰晶或小水滴,下落而形成了雨:13.磨菜刀过程中菜刀变热,是利用的方法改变菜刀的内能:为了使菜刀降温,往往向菜刀上浇凉水,这是通过的方改变菜刀的内能。14.我国北方的房屋中大多安装有暖气,用水作为循环介质,把燃料燃烧时产生的热量带到房屋内供人取暖。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其物理意义是15.将质量为1kg、初始温度为45℃的一壶水加热到95℃,需要吸收)J的热量,加热过程需要燃烧0.01m3的天然气,则天然气燃烧放出热量的_%被水吸收。[天然气的热值取4.2×107J/m3,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6.京娘湖是邯郸市的著名风景区,素有“太行三峡”之称。京娘湖风景区总面积18.5平方千米,海拔1088米,水上游览面积1782万平方米,总蓄水量为3000万立方米,若京娘湖整体水温升高1℃,吸收的热量为,相当于1,煤炭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Pk=1.0×103kgm3,g-3.0×107J/kg,c4.2×103J/(kg℃)]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3小题:每空2分,共20分)7.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冰的熔化特点。请你回答下列问题。第2页共4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