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树立法治意识议题式导学案(含答案) 2025-2026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 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1树立法治意识议题式导学案(含答案) 2025-2026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 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6.1 树立法治观念(导学案)
姓名: 班级:
课题 6.1 树立法治观念 课型 新授课 课时:1
学习目标 (1)法治观念:通过“00后帮个小忙”被行政拘留案例分析,明确法律是评价行为合法有效的准绳,树立法治意识,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意识和自觉性。 (2)责任意识:通过电信诈骗案例的探究,理解树立法治意识的重要性,主动参与法治实践活动,承担维护法律权威的责任。 (3)道德修养:结合身边的守法小事,理解守法与尚德的一致性,培养尊重他人、恪守道德底线的修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重点 树立法治观念的要求。
难点 树立法治观念的要求及原因。
课前案
自主预习:标划出重点段、核心句、关键词,落实在课本上。
课堂案
基础知识点(10分钟)
1.法治观念的含义。
法治观念是人们对 发自内心的认可、 崇尚、遵守和服从。
2.我们为什么要树立法治观念 /原因
①我国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在我国,法治是促进 、维护社会秩序、捍卫 、实现人民权利与自由的重要保障。
②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 ,当法律真正铭刻在我们的内心时,才会充分体现其价值,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3.▲我们应如何树立法治观念
① 法律。→我们要坚持宪法法律至上,敬畏法律规则,牢固树立法律红线不能触碰、法律底线不可逾越的观念,自觉自愿地遵守法律,把依法办事当成自己的生活习惯。
② 法律。→一方面,我们要学习基本的法律常识,正确理解法律;另一方面,我们要积极参与各种法治实践活动,理性分析社会生活中的法律问题,提升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③树立守 、 的观念。→我们要从细节抓起、从小事做起,从遵守规则做起;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履行法定义务,为形成尚德守法的价值取向、营造尊崇法治的社会氛围作出自已的贡献。
(二)(交流合作→共享共长) 20分钟
【学习任务】环节一:为何树立法治观念?
议学情境:17岁的小周是高中生,网上看到“借微信收款码赚钱”的兼职:代收1万元给200元佣金。他觉得“只是转钱,不偷不抢”,就参与了,一周赚了800元。可他不知道,收的都是诈骗来的钱,自己已涉嫌帮信罪。
议一议:为什么像小周这样看似平常的行为,会触犯帮信罪?
议学情境:张某和别人在晋江开了个小工作室,专门帮人解封被封的QQ账号。他其实心里明白,找他解封账号的人,说不定是要用来干坏事的,但为了赚钱,还是帮至少79个账号解了封。后来才知道,这些账号都被用来骗钱,有68个人一共被骗走了1350多万元。最后张某某不仅被判了一年六个月,还得交两万元罚款。
议一议:结合议学情境,分析张某缺乏什么意识?
议一议:如果放任张某的行为,社会会出现什么后果?
张某觉得没啥事为何仍被法律制裁?
【学习任务】环节二:如何树立法治观念?
议学情境:视频
议一议:罗某为什么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如何才能避免这种情况?
议学情境:近年来,一些学校组织青少年广泛开展模拟法庭、法律知识竞赛、法律辩论赛、法律学习宣传、法律情景剧展演等形式多样的法治教育主题活动。
议一议:有同学却认为这样的活动就是浪费学习时间,对此你怎么看?
议一议: 围绕帮信罪预防主题,各小组可结合以下具体内容,深入展开对“守法光荣”与“违法可耻”的讨论。
话题①:身边的守法小事
话题②:常见的违法行为
【学习任务】环节三:学法治明是非助成长
议学延伸:为了帮助大家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八年级学生小江发出如下倡议,请你完成相关内容。
倡议书
为帮助大家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提高防骗意识,共同参与、共同抵制各类电信网络违法犯罪活动,现发出以下倡议:
①不贪便宜,仔细鉴别,严加防范。
②____
③____
让我们携起手来,切实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共创平安社会!
(三)练习
1.“国无法而不治,民无法而不立。”作为一名现代法治社会中的合格公民,需要具备的正确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有(  )
①养成依法办事的习惯 ②遵守法律,捍卫法律尊严
③提高道德修养,树立法律信仰 ④遇到问题,随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树立法治意识就是发自内心地认可法律、崇尚法律、遵守法律和服从法律,下列行为体现了这一要求的是(  )
A. 上学快迟到了,李某骑到路口看到两边没有车便加速闯红灯过马路
B. 进入火车站时张某不配合安检人员工作,并辱骂工作人员
C. 因航班延误,部分乘客以维权为由在机场大闹
D. 刘某作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坚持保守国家秘密
3.青少年不仅是法治中国建设的受益者,更应该成为参与者和推动者。为此,青少年要(  )
①树立法治意识 ②学会依法办事
③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无视他人权利 ④尊法守法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4.如图右边漫画说明了( )
A. 青少年要学法尊法立法执法
B. 大部分公民都缺乏法治意识
C. 公民要树立法治意识,做到依法办事
D. 网络主播要依法维权
5.某市人民法院邀请该市某中学40余名师生参加一起寻衅滋事案件庭审观摩活动,“沉浸式”接受法治教育,感受法律的威严。这一活动的开展( )
①有利于增强师生的法治观念 ②表明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③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 ④能够杜绝青少年违法犯罪行为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6.材料一 法律要发挥作用,需要全社会信仰法律。卢梭说过,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铭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们的内心里。我国是一个人情社会,人们的社会联系广泛, 上下级、亲戚朋友、老战友、老同事、老同学关系比较融洽,逢事喜欢讲个熟门熟道,但如果人情介入了法律和权力领域,就会带来问题,甚至带来严重问题。
材料二 要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 ,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引导群众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逐步改变社会上那种遇事不是找法而是找人的现象。
(1)两则材料共同强调要树立什么观念 其含义是什么
(2)公民如何树立这种观念
参考答案
(一)
1.法律
2.①社会进步 国家尊严
②真诚信仰
3.①敬畏和信仰。
②积极主动地学习。
③守法光荣、违法可耻。
(三)
1.A 2.D 3.A 4.C 5.B
6.(1)法治观念。即体现为人们对法律发自内心的认可、 崇尚、遵守和服从。
(2)①敬畏和信仰法律。②积极主动地学习法律。
③树立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观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